学科分类
/ 9
180 个结果
  • 简介:秋水仙碱中毒是一种罕见但描述完整的临床疾病。秋水仙碱中毒的多个器官系统组织病理改变已有描述;但皮肤改变只有个别病例描述过。作者报道1例通过皮肤活检诊断为秋水仙碱中毒的患者,该患者有精神状态改变。其皮肤表现为弥漫性、苍白、紫色、麻疹样皮疹,累及躯干和近端肢体。组织病理学变化包括停滞于分裂中期的角质形成细胞和其下的基底细胞空泡化。这些特征,结合多器官功能障碍和已知的秋水仙碱暴露史,促使做出最后诊断

  • 标签: 秋水仙碱 皮肤活检 碱中毒 诊断 组织病理改变 多器官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评价PCR检测女性自取阴道下端拭子标本诊断淋病的检验效果方法每例入选者均取2个宫颈拭子标本和1个自取阴道下端拭子标本,1个宫颈拭子标本和自取阴道下端拭子标本行淋球菌PCR检测,另1个宫颈拭子标本行淋球菌培养。结果共有298例入选者。诊断出淋病31例。宫颈拭子培养、宫颈拭子PCR、自取阴道下端拭子标本PCR的敏感性分别是75.8%(25/33),87.9%(29/33)和97.0%(32/33),特异性分别是100%(265/265),99.6%(264/265)和99.6%(264/265)。结论自取阴道下端拭子标本PCR检测淋球菌的敏感性至少不低于传统的宫颈拭子,自取阴道下端拭子标本可以替代宫颈拭子行PCR诊断女性淋病。

  • 标签: PCR 女性 阴道下端 拭子标本 淋病 淋球菌
  • 简介:背景:皮肤利什曼病(CL)很久前就在库库罗瓦地区被报道过。作者比较了采用显微镜和皮损抽取培养的传统诊断方法与采用来源于皮损的寄生虫特异性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的诊断方法的敏感性。方法:标本(n=25)来源于在地区皮肤病诊所临床诊断的CL患者。部分标本Giemsa染色并行镜检,并用Novy—Nicolle—McNeal(NNN)血琼脂培养基培养体前鞭毛生长。其他标本用于提取DNA,PCR扩增动基体微环DNA保守区。琼脂糖凝胶电泳后溴化乙锭染色,观察到预期大小(120bp)的PCR产物。结果:25份标本培养、显微镜检查、PCR检测的阳性率分别是44%、68%和100%。

  • 标签: 聚合酶链反应(PCR) 皮肤利什曼病 诊断技术 血琼脂培养基 地方性 土耳其
  • 简介:传统术语因为暗含着某种价值判断甚或公然的意识形态,它们常常干扰着性研究和性科学教育培训。追根溯源,因为它们是各种宗教、法律、医学和教育的语汇系统的一部分,这些领域的“专家们”试图用这些术语把他们的职业兴趣和道德信念施加给普通大众。此外,还有一些不准确和误导的用语仍然流行于性领域,所以要客观地描述有关涉及性的事物的时候就变得尤其困难了。无论如何,下面所列举的术语在性研究过程中是要设法避免的。

  • 标签: 专业术语 使用不当 意识形态 价值判断 科学教育 职业兴趣
  • 简介: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40年来的发展,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已出现一支生机勃勃的队伍,成立了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学会,出版了一批专业书籍和著作;在临床上,创立了许多治疗方法,更新了医疗观念,获得了优异的疗效,成绩斐然.但也存在一些误区.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皮肤性病学 发展方向 治疗方法 人才培养
  • 简介:2002年7月5日,一12岁男孩被发现在胸椎部位皮肤出现一个有脓性分泌物排出的溃疡。溃疡出现前4d,患儿一般情况良好,当时患儿母亲偶然发现其脊柱中部皮肤有一个小疖,周围有红斑水肿。随后小疖逐渐增大,直到检查前1d发生破溃,排出脓液。患儿有发热伴大量出汗。既往无咳嗽或咯痰、恶心和(或)呕吐。有肺部病变所致反复胸痛发作,过去4年间因反复胸部感染一直接受治疗。其父母也观察到患儿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患儿从未接种过Calmette-Guéfin杆菌(卡介苗)。其祖父曾患肺结核。患儿家的一个朋友(同时也是邻居)曾有结核病史。皮肤科检查可见背部皮肤表面-1.5cm×1.5Cm溃疡,有脓液排出。

  • 标签: 儿童皮肤结核 抗结核治疗 诊断工具 脓性分泌物 皮肤科检查 肺部病变
  • 简介:名词翻译牵涉到两个语言体系不同的社会风俗和历史文化,若不从语源(etymology)和语义学(semantics)入手,就难以满足"信雅达"三大要求.设若不信不达,必会造成种种误解.Homosexuality一词通常被译为"同性恋",近年亦有译作"同性爱",两个译法都未能充分表达homosexuality一词的全部内容.现今有许多性教育工作者对"同性恋"一词习以为常,忽略原词当中并无"恋"(love)或"爱"(love,affection)的意义,遂未能认清homosexuality的真相本貌,及其对当事人、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全部不良影响.个别性学工作者更因不明白"男风"或"男色"的实际情况,及其与当代"男同性恋活动家"(gayactivist)所宣扬美化的"男同性恋"(homosexuality或malehomosexuality)之间存在的重大差别,常有误以为中国古代已有"男同性恋",甚或歌颂"男同性恋".从语源视之,homosexuality实由sexuality再加词头homo合成,若要理解其全部含义,须从语义学的角度检视sex,sexual和sexuality三词的全部意义.此三词在实际应用时,每多表示"性交行为",只后二者间中用作表示一些与"恋爱"相关的概念.而homosexuality一词亦以用作表示两个性别相同的人进行"同性性交"(same-sexintercourse,或同性性行为)为主,甚少用作表示两个性别相同的人谈"同性恋爱"(same-sexlove).因此,homosexuality一词适宜译作"同性性爱行为",以表达其包含"同性性行为"与"同性恋爱"两种不同的行为.凭此,广大民众才可以不致于被受误导,以为凡是进行"同性性交"的人都必定有恋爱关系.

  • 标签: 语源学 语义学 Homosexuality 中译 同性恋 男同性恋活动家
  • 简介:目的了解梅毒多变的临床特点,进一步认识该疾病。方法对125例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梅毒硬下疳可多发,少数可以留疤,除生殖器外还可以发生在乳房。病例中一患者因乳房赘生物并逐渐破溃而就诊,临床拟诊寻常疣、湿疹、帕哲特病待排,病理诊断为亚急性炎症,然患者血清检查显示RPR1:64(+)TPPA阳性。二期梅毒疹可表现为银屑病样疹、环形红斑、脓疱、扁平湿疣等,其发疹部位可在躯干、掌跖部,也可在头面部。皮疹可与硬下疳重叠出现(13.2%)。结论梅毒临床表现多样化,因此须多加注意。

  • 标签: 梅毒 多样性 临床分析
  • 简介:由中国工程院陈洪铎院士作序,我国著名皮肤性病专家秦万章、刘季和、邵长庚、钱戌春教授审阅,广东医学院皮肤性病研究所吴志华教授主编的《皮肤科治疗》,近日由科学出版社隆重出版。

  • 标签: 科学出版社 治疗学 皮肤科 吴志华 主编 皮肤性病
  • 简介:目的:了解梅毒的发病临床特点,以探求及早控制本病的措施.方法:对本院1997年1月~2002年12月间的452例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临床分析.结果:452例梅毒中一期梅毒174例,占38.5%,二期梅毒198例,占43.8%,一、二期梅毒共存者6例,占1.3%.潜伏期(隐性)梅毒74例,占16.4%.结论:正规足量的驱梅药物治疗,一期梅毒治愈恢复明显快于二期梅毒.

  • 标签: 梅毒 分期 症状 诊断标准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