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磷酸肌酸钠对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血清心肌钙蛋白I(cTnI)、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6月温县妇幼保健院82例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仅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研究组联合采用磷酸肌酸钠与乌司他丁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5d.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疗效及血清cTnI、NT-proBNP、CK-MB水平、心功能指标(LVESD、LVEDD、LVEF)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0.24%,高于对照组的73.17%(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cTnI、NT-proBNP、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研究组LVESD、LVEDD小于对照组,LVEF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采用乌司他丁及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清cTnI、NT-proBNP、CK-MB水平,改善其心功能.

  • 标签: 乌司他丁 磷酸肌酸钠 窒息 心肌损伤
  • 简介:目的观察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2例病毒性心肌炎的患儿随机抽签分治疗组60例及对照组62例,治疗组应用1,6-二磷酸果糖,对照组应用能量合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52例(86.7%),优于对照组42例(67.7%);治疗组合并早搏的患儿减少早搏总有效16例(88.9%),优于对照组19例(70.4%),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1 6-二磷酸果糖
  • 简介: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自身免疫病,由于本病的病因不明,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根治及预防本病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关节炎疗效 甲基磷酸盐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取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的子宫内膜炎患者使用全程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 70例采取克林霉素磷酸酯治疗的子宫内膜炎患者分组,研究组行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自我护理指数量表( SCHFI)、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 HPLP)评分等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盆腔区域疼痛消失时间、下腹坠胀症状消失时间、白带增多消失时间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有显著优势,两组差异显著( P< 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护理,患者行全程优质护理,可以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保障患者的健康,具有较好预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全程优质护理 克林霉素磷酸酯 子宫内膜炎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 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 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 84 例为研究对象 ,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 组,每组各有 42 例。两组根据《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 2014》给予常规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磷酸肌酸钠静脉滴注,研究 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丹参多酚酸盐静脉滴注。比较两组左室射血分数( LVEF ) 、 6 min 步行实验 (6 MWT)及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5.24%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8.5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治疗后 LVEF 及 6MWT 均得到明显 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研究组治疗后 LVEF 及 6MWT 改善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丹参多酚酸盐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进行大力推广及应用 。

  • 标签: [] 丹参多酚酸盐 磷酸肌酸钠 冠心病 心力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磷酸二甲啡烷片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中单次和连续多次给药药动学特征。方法12例受试者随机开放3×3拉丁方试验设计,研究单次给药和连续多次给药药动学特征。采用HPLC-MS/MS法测定血浆中二甲啡烷的药物浓度。药动学参数采用WinNonLin软件计算。结果单次口服(10、20、40mg)磷酸二甲啡烷片后,二甲啡烷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为(1.08±0.84)、(2.16±1.64)、(4.34±2.92)μg.L^-1,tmax为(2.6±1.2)、(2.8±0.9)、(2.3±0.7)h,AUClast为(13.05±12.39)、(27.02±24.86)、(54.19±46.19)μg.h.L^-1,AUCinf为(14.21±13.37)、(29.32±27.15)、(58.41±51.57)μg.h.L^-1,t1/2为(9.23±3.56)、(10.94±2.73)、(11.21±2.51)h。多次给药20mg后二甲啡烷主要药动学参数:Cmax为(5.22±4.28)μg.L^-1,tmax为(2.5±1.3)h,AUClast为(75.82±74.39)μg.h.L^-1,AUCinf为(82.37±82.21)μg.h.L^-1,t1/2为(12.02±2.47)h。结论单次给药二甲啡烷的体内过程符合一级线性动力学过程;多次给药二甲啡烷的蓄积因子接近3,符合线性累加。

  • 标签: 二甲啡烷 健康志愿者 药物代谢动力学 HPLC-MS/MS法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地舒单抗用于经双磷酸盐治疗绝经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价值。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绝经后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中,纳入6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患者选取时间在2020年1月---2021年10月间,将其分为两组进行试验,将单独使用经双磷酸盐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命名为对照组,将地舒单抗用于经双磷酸盐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命名为研究组,观察两组间的治疗前后、一个月及六个月后骨密度平均值(T值)。结果:治疗前及治疗一个月两组患者骨密度T值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六个月后,两组患者骨密度T值数据存在明显统计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骨质疏松 绝经 地舒单抗 双磷酸盐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磷酸奥司他韦与炎琥宁治疗小儿流行性感冒的临床药学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随机抽取本院2020年9月-2021年4月收入流行性感冒患儿10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接受炎琥宁用药;实验组接受炎琥宁联合磷酸奥司他韦干预,对比患儿预后的综合治疗有效率和综合治疗满意率。结果:对比综合治疗满意率:实验组综合满意52例(100.00%),对照组综合满意48例(92.31%),(p<0.05)。对比综合治疗有效率:实验组综合有效51例(98.08%),对照组综合有效45例(86.54%),(p<0.05)。结论:磷酸奥司他韦联合炎琥宁可改善流行性感冒患儿病症,临床的预后效果理想,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和满意率高,建议推广。

  • 标签: 磷酸奥司他韦 炎琥宁 小儿流行性感冒 药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估奥司他韦与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实际临床试验设计方法,将患者分为两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口服奥司他韦,实验组口服奥司他韦与蒲地蓝,收集患者的临床指标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儿临床指标恢复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显著。

  • 标签: 奥司他韦 蒲地蓝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维拉帕米和1,6二磷酸果糖对胆管结扎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32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维拉帕米治疗组和1,6二磷酸果糖治疗组。除假手术组外,蓁3组均做胆总管结扎,切断,并给予不同药物治疗7d,术后第8天取血做生化检查,取肝做光,电镜检查。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余3组动物ALT,ALP,TB,DB明显升高(P<0.01);3组的肝脏组织学亦有明显病理改变。用维拉帕米和1,6二磷酸果糖治疗后的生化指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明显改善,差别有显著性(P<0.01);2组的肝脏组织学变化亦轻于模型对照组,1,6二磷酸果糖组与维拉帕米组比较,ALT和ALP两项无显著差别(P>0.05),TB和DB两项差别显著(P<0.05),1,6二磷酸果糖组的肝脏组织学变化轻于维拉帕米组。结论1,6二磷酸果糖和维拉帕米对胆管结扎大鼠肝细胞均有保护作用,1,6二磷酸果糖稍强。

  • 标签: 胆管结扎 维拉帕米 1 6二磷酸果糖 梗阻性黄疸 肝细胞保护剂 动物模型
  • 简介: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磷酸果糖激酶(PFK)表达的影响,探讨参附注射液对脑的保护机制。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IR)组、参附注射液预处理(SFI组),每组30只。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后再灌注模型,TTC染色测脑梗死面积,并检测PFK活性及PFK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参附注射液能明显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灶的面积。IR组与Sham组比较,PFK活性明显降低(P〈0.05),PFK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SFI组PFK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及活性明显高于IR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PFK表达及活性有关。

  • 标签: 参附注射液 脑缺血再灌注 磷酸果糖激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儿童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效果。方法 随机于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选取80例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白绿小球法列入两组,即观察组40例(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和常规组40例(喜炎平注射液)。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较之于观察组,常规组治疗后的发热、疲劳缓解及疾病持续时间均明显更长(P<0.05)。较之于观察组,常规组治疗后的炎性指标TNF-α、IL-6明显更大;且免疫指标IgA、IgM也明显更高(P<0.05)。结论 治疗儿童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时,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的效果明显,能缩短发热、疲劳缓解时间,改善炎性反应、免疫功能,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 儿童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慢性胆囊炎胆腑相火妄动与碱性磷酸酶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随机数表法,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胆囊炎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给予应用清火利胆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莲子大麦茶)治疗,15天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碱性磷酸酶、胆腑相火妄动中医证候积分、胆腑相火妄动临床症状与碱性磷酸酶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患者碱性磷酸酶降低(P<0.05);慢性胆囊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5);胆腑相火妄动临床症状与碱性磷酸酶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慢性胆囊炎病人中,胆腑相火妄动与碱性磷酸酶变化呈正相关,用清火利胆中药来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理化指标。

  • 标签: 慢性胆囊炎 碱性磷酸酶 胆腑相火妄动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慢性胆囊炎胆腑相火妄动与碱性磷酸酶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随机数表法,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胆囊炎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给予应用清火利胆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莲子大麦茶)治疗,15天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碱性磷酸酶、胆腑相火妄动中医证候积分、胆腑相火妄动临床症状与碱性磷酸酶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患者碱性磷酸酶降低(P<0.05);慢性胆囊炎中医证候积分降低(P<0.05);胆腑相火妄动临床症状与碱性磷酸酶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慢性胆囊炎病人中,胆腑相火妄动与碱性磷酸酶变化呈正相关,用清火利胆中药来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理化指标。

  • 标签: 慢性胆囊炎 碱性磷酸酶 胆腑相火妄动证
  • 简介:目的观察小剂量的磷酸肌酸钠与甲状腺素联合使用对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收治的64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性的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口服甲状腺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的磷酸肌酸钠,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LVEF、SV与LVDd指标均有所提高,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LDH、CK-MB与CK的水平比治疗前低,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有关减退性的心脏病患者行小剂量的磷酸肌酸钠与甲状腺素联合使用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素 磷酸肌酸 心脏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对病毒性心肌炎儿童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1月到2021年11月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10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磷酸肌酸钠,观察组50例,予以维生素C+磷酸肌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医治疗效。结果:观察组(90.00%)的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72.00%)更高, CK、CK-MB、HBDH、CTnI水平较对照组更低,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维生素C 磷酸肌酸钠 病毒性心肌炎 应用效果
  • 简介: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PDE)水解细胞内第二信使-环磷酸腺苷和环磷酸鸟苷,降低细胞内第二信使的含量,进而影响下游信号转导,调节细胞内的生命活动。磷酸二酯酶2(PDE2)是磷酸二酯酶大家族的成员之一,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分布广泛,尤其在海马和杏仁核部分密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PDE2可能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调节,而相应的PDE2抑制剂可能具有治疗抑郁、焦虑和学习记忆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前景。本文综述了PDE2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调节中的作用及其抑制剂在治疗相关疾病的应用。

  • 标签: 磷酸二酯酶2 环磷酸腺苷 环磷酸鸟 中枢神经系统 学习记忆
  • 简介:肾中上腺素受体介导内源性儿茶酚氨的作用并显示可以影响神经原的发育。微管相关蛋白-2是一种重要的细胞骨架蛋白,其磷酸化参与调节神经突起的生长和神经原的可塑性。本研究拟观察肾上腺素对分化的PC12细胞中MAP-2的磷酸化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理。实验中我们发现肾上腺素可以时间及剂量依赖性地促进分化的PC12细胞中MAP-2C丝氨酸136位的磷酸化水平。

  • 标签: 微管相关蛋白-2 PC12细胞 磷酸化水平 肾上腺素 诱导分化 细胞骨架蛋白
  • 简介:目的探究过表达或下调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2(MTERF2)基因对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活性的影响。方法将人子宫颈癌HeLa细胞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未转染HeLa细胞,阴性对照1和2组分别转染p3×FLAG-CMV-14和pSi-NK,实验1、2和3组分别转染pCMV-MTERF2-FLAG、pSi-MTERF2-1和pSi-MTERF2-2。比较MTERF2蛋白在各组HeLa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分别检测各组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Ⅴ酶活性、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线粒体跨膜电位、细胞内ATP含量以及线粒体活性氧(ROS)水平的变化。结果实验1组MTERF2蛋白的表达比空白对照组高,实验2和3组MTERF2蛋白的表达水平比空白对照组低(P<0.01)。与阴性对照2组比较,实验1组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Ⅰ、Ⅲ、Ⅳ、Ⅴ相对酶活性以及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P<0.01,P<0.05),线粒体ROS水平升高(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实验1组的线粒体RCR和细胞内ATP含量下降(P<0.01)。而实验2和3组上述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或阴性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表达MTERF2基因能显著抑制子宫颈癌HeLa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活性,下调MTERF2基因对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活性无显著影响。

  • 标签: 线粒体转录终止因子2 宫颈肿瘤 线粒体 氧化磷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