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中华书局点校本《魏书》与《北史》被认为是"目前的最佳版本",但存在的问题还有不少。本文仅就其点校方面的问题举20例予以辨正。

  • 标签: 《魏书》 《北史》 点校 商正
  • 简介:中统元年(1260)十二月 以梵僧八合思八为帝师,授以玉印,统释教。三年(1262)十一月 敕圣安寺作佛顶金轮会。十二月 作佛事于昊天寺七昼夜。至元二年(1269)三月 僧机为总统,居庆安寺。六年(1269)十二月 己丑,作佛事于太庙七昼夜。十三年(1276)九月 壬辰朔,命国师益怜真作佛事于太庙。十四年(1277)二月 丁亥,诏以僧亢吉祥、怜真加加瓦并为江南总摄,掌释教。十六年(1279)十二月 帝师亦怜吉(真)卒。敕诸国教师、禅师百有八人,即大都万安寺设斋圆戒,赐衣。按:此处似是帝师八思巴卒,见《释老传》。十七年(1280)三月 乙卯,立都功德使司,从二品,掌奏帝师所统僧人并吐番军民等事。

  • 标签: 帝师 西僧 十二月 佛教 搠思吉斡节儿 五台山
  • 简介:《史记·秦本纪》“渭南”标点正误东湖中华书局校点本《史记·秦本纪》(第199页)有云:“(秦躁公)十三年,义渠来伐,至渭南。”今按此处显系视“渭南”为实限地名,不妥。据《汉书·地理志》,汉代之京兆尹辖地为“故秦内史,高帝元年属塞国,二年更为渭南郡,九...

  • 标签: 《史记·秦本纪》 渭南 标点 中华书局本 《史记·秦始皇本纪》 地理志
  • 简介:千百年来人们都认为项羽自刎于乌江,笔者认为项羽不死于乌江,而是死于东城。本文从《史记》涉及项羽之死的所有叙述,以及项羽败退的路线来论证项羽是死于东城而不死于乌江。死于乌江这个误解是从《史记正义》开始的,但还只是说项羽败退到乌江,并没有说他自刎。到元代金仁杰把项羽之死戏剧化了,于是纔有了项羽乌江自刎之说,一直以讹传讹到现在。本文从调查入手,又分析了古籍的讹误,作出了新的结论。

  • 标签: 垓下 阴陵 东城 乌江
  • 简介:<正>《元史》卷一〈太祖本纪〉开篇尽管对太祖成吉思汗祖先的系谱和传说记载很少,但是〈太祖本纪〉的内容仍然是有价值的。那里记载有不见于《蒙古秘史》的成吉思汗诞生前的部分传说。此外,拉施特《史集》亦载有成吉思汗传说。

  • 标签: 传说 成吉思汗 本纪 宗室世系表 祖先 海都
  • 简介:司马迁著《史记》,在全书编纂的总体设计上,以“本纪”列在其他四种体裁之前,这一安排,突出地体现了其深邃的历史哲学和强烈的信史精神。十二本纪“包举大端”,提纲挈领记述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各项大事,构成了全书的主干,其余篇章,或表,或书,或世家,或列传,都与本纪相配合,因而显示出华夏民族自文明初始至其当代历史演进的大趋势;又因有本纪作为总纲,其他篇章中的记载都围绕此展开,紧密联系,因而使这部内容丰富复杂、上下贯通漫长年代的巨著,成为互相联系的有机整体。再者,本纪所载,既重在凸显政治设施的得失,彰明其盛衰兴坏之理,且又以艺术性手法,刻画处于历史变局中心的君主独特的性格、襟怀,所写的西楚霸王、汉高祖,更是栩栩如生,使后代读者产生无穷的感奋和慨叹。“本纪”的又一项重要史学功能,是反映出西汉时期“大一统”局面的发展和巩固,反映出封建中央集权政治结构的等级制特征,因而成为时代的投影。这也是后代修史者“递相祖述,莫能出其范围”的深刻原因。

  • 标签: 史学功能 《史记》 本纪 陈其泰 历史哲学 华夏民族
  • 简介:《南史.宋本纪》记述南朝刘宋明帝时流行有谣谚云“禾绢闭眼诺,胡母大张橐”。至迟从赵宋时起,人们对“禾绢”的语义。即已不甚明了,普遍将其用作中性的人主代称,或是用以代指圣明君主:清代则有人老实承认此语“甚为费解”。本文认为,“禾绢”之“绢”应是假借为“稍”,而“稍”字的本义则是指麦茎,引申为泛指各类禾稼的茎杆。在“禾绢闭眼诺,胡母大张橐”这一谣谚当中,本是用“禾稍”来贬斥宋明帝像随风摇曳的禾稼茎杆一样,听凭胡母颢的摆布。後世将其用作中性或是褒义的词语,并不符合其本义。

  • 标签: 禾绢谣 宋明帝 胡母颢 《南史》
  • 简介:秦朝末年,以张楚政权为核心的项羽等反秦义军与章邯、王离所率秦军在钜鹿(今河北平乡附近)展开的一场大战,近人习称“钜鹿之战”。这场战役,事实上成为决定双方命运的战略总决战,意义重大,可以说相当於现代史上的淮海战役,结果是王离所部全军覆灭,章邯率余众俯首降服,秦王朝由此大势已去,亡国覆社,只能束手待之了。

  • 标签: 项羽 安阳 补证 秦朝末年 淮海战役 现代史
  • 简介:<正>汉末以来,中国和印巴次大陆之间的来往极为频繁。僧侣、使节、商人交错道路,项背相望。这种情况为前此所未有,而北魏迁洛以后,尔朱荣入洛以前,尤为突出。杨衒之《洛阳伽兰记》所记,久已脍炙人口。及魏末丧乱,东魏和西魏长期纷争,继之以北齐、北周的对峙,典籍失坠,旧事渐湮,到魏收编纂《魏书》之际,不少重要史实已不能详,而今本《魏书·西域传》实从《北史》过录,又非。魏收之旧。及反复核对其内容,重复者一国数传,而缺漏者尤多。于是当年盛极一时的友好往来,几于湮灭不彰,这不能不使历史工作者引为憾事。幸而《魏书》本纪中还保一些国名,包括中、西亚

  • 标签: 魏书 唐西域 西域传 古代印度 遣使 都城
  • 简介:中华书局2013年修订本《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常从王媪、武负贯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 标签: 《史记.高祖本纪》 辨证 中华书局 修订本
  • 简介:美国汉学家卜德(DerkBodde)根据日本学者栗原朋信假设的一个语义学原则推论,《史记·秦始皇本纪》所记载的一些重要内容很可能是在司马迁死后被匿名作者窜入《史记》。如果这一指控可以坐实,通行本《史记·秦始皇本纪》甚至《史记》全书的史料价值无疑将面临严峻挑战,对秦代史上一些关键事件和问题将须要重新认识。本文从《史记》本身的文例入手,证明栗原朋信的假设及其论证过程有重大缺陷;卜德在栗原理论的基础上所作的推论因而不能成立。

  • 标签: 秦始皇本纪 始皇帝 胡亥 明栗 通行本 刚戾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