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此次共将 74位发热疾病患者、 74位健康体检者选入研究中,研究中的起始时间在 2018年 5月,最终的时间在 2019年 5月。采用表格将本次研究的患者相关信息进行统计之后开始分组,采用随机的方式进行相关分组,其中发热疾病患者为研究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均实施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束之后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研究的结果进行统计和处理。结果:两组中血细胞形态学检测结果对比存在差异性( P< 0.05);两组中 WBC、 RBC与 PLT阳性率对比存在差异性( P< 0.05); 两组中结果有差异。结论: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检验中具有良好应用意义。

  • 标签: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临床检验 细胞平均体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典型滤泡树突细胞肉瘤(FDCS)的临床病理特征、特殊变异形态及潜在诊断陷阱,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对2006—2018年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的25例经典型FDCS进行组织形态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原位杂交检测,结合文献分析其特殊变异形态的类型和特点。结果25例FDCS患者年龄23~77岁(平均52岁),男女比例为1.5∶1.0,肿瘤最大径1.5~20.0 cm(平均7.4 cm),其中12例(48%)在初次诊断时被误诊。17例有随访信息,随访时间5~96个月,复发、转移、病死比例分别为3/17、5/17、2/17。除了典型组织形态外,10例FDCS可见特殊的变异形态和/或组织结构,包括淋巴上皮癌样、促结缔组织增生性浸润癌样、霍奇金淋巴瘤样、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样及血管外皮细胞瘤样等,是需要重视的潜在诊断陷阱。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典型形态和各种特殊的变异形态均可表达2个以上滤泡树突细胞标志物(CD21、CD23、CD35等)。EBER原位杂交检测显示25例FDCS均为阴性。结论经典型FDCS罕见,除了典型的组织形态外还可出现多种特殊的变异形态,其中鼻咽部的淋巴上皮癌样、纵隔或淋巴结内的霍奇金淋巴瘤样、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样变异型尤其值得我们重视。加强对此类罕见变异形态的认识,提高诊断警惕性,有助于避免误诊。

  • 标签: 树突细胞,滤泡 肉瘤 原位杂交
  • 简介:摘要病理学是认识疾病、研究疾病的基础学科之一,目前对于突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理学证据尚不多,作为SARS疫情的亲历者,回顾总结SARS的形态学改变,也许对我们认识新冠病毒感染有所帮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医学形态学实践教学中应用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的效果。方法:利用分组研究法对我院在2018级的220名学生进行研究,对照组学生110名行常规教学,实验组学生110名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对比两组学生最终教学结果。结果: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可知P值小于0.05,所以实验组的成绩显然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医学形态学实践教学中应用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教学的效果良好。

  • 标签: 微信公众平台 辅助教学 医学形态学 实践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患者实施的临床检验中的必要性。方法:针对40例本医院诊治的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患者纳入实验资料,另选取同期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正常的40例患者为参照组,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是抽取时间。比对两组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指标及检验结果情况。结果:(1)实验组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数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高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值、平均细胞体积、红细胞压积较低,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细胞形态学 临床检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调整食物形态行摄食训练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康复医学科的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吞咽训练方法进行,观察组在常规吞咽训练的基础上通过调整食物形态行摄食训练。分别在干预前后采用改良吞咽功能评估(MMASA)进行吞咽功能评价,同时比较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营养状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MMASA得分(144.10±16.56)分,高于对照组的(136.48±13.5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误吸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整食物形态行摄食训练联合吞咽训练可促进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卒中 吞咽障碍 调整食物形态 摄食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发热病人病因诊断时使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意义。方法 在 2018.5-2019.5期间选出 6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再从 2019.6-2020.6期间选出发热患者 63例进行研究,作为观察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均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然后比较各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异常细胞等细胞阳性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 MCH、 MCV、 Hct、 MCHC等检验结果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 RDW-SD检验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使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对发热病人进行病因诊断能获得可靠依据,利于后续治疗,值得应用。

  • 标签: 发热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病因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海南儋州地区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形态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09年2—12月"亮睛工程"在海南儋州"亮睛点"儋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白内障患者573例573眼。采用TOPCON非接触式角膜内皮显微镜测量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中央角膜厚度(CCT)、六角形细胞比例、内皮细胞面积等参数,比较不同性别、眼别和年龄组受检者上述各检测参数的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海南儋州地区白内障患者平均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 533.00±366.67)个/mm2,CCT为(501.15±31.67)μm。年龄、CCT、最大角膜内皮细胞面积、角膜内皮细胞面积标准差、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比例、平均内皮细胞面积是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各年龄组间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0~79岁组和≥80岁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值小于60岁以下组,但≥80岁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值大于60~79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性别、角膜内皮细胞面积标准差、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是CCT的主要影响因素,男性CCT为(516.27±35.84)μm,明显高于女性的(492.20±24.97)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205,P<0.01),不同性别间其他角膜内皮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眼别间角膜内皮各相关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海南儋州地区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随年龄增长,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平均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值增大,角膜内皮六角形细胞比例的减小而逐渐降低,60岁以上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衰老速度存在差异。

  • 标签: 角膜 内皮细胞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 生物学测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载药微球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DEB-TACE)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术后瘤周MRI的形态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肝细胞癌患者资料。共入组42例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7例,年龄(57.0±11.9)岁。术后首次MRI显示仅有瘤周强化为随访起点,随访并测定强化边缘厚度、延迟强化、进展或缓解数据。结果42例患者共49个肿瘤、84个瘤周强化边缘纳入分析,锐利型30个,粗糙型40个,结节型14个。锐利型瘤周强化边缘厚度小于粗糙型和结节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锐利型瘤周强化边缘最大直径<5 cm肿瘤居多,而粗糙型和结节型最大直径≥5 cm肿瘤居多;锐利型瘤周边缘持续强化居多,而粗糙型和结节型未持续强化居多;锐利型瘤周强化边缘缓解居多(93.3%,28/30),而粗糙型(80.0%,32/40)和结节型(12个)进展居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原发性肝细胞癌DEB-TACE术后MRI瘤周边缘强化锐利型肿瘤较小、局部缓解居多,粗糙型和结节型肿瘤较大、局部进展居多。

  • 标签: 癌,肝细胞 载药微球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 磁共振成像 边缘强化 形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Turner综合征嵌合体核型患者额外小标记染色体(small supernumerary marker chromosomes,sSMC)的来源与形态。方法对1例常规G显带分析核型为45,X[26]/46,X,+mar[43]嵌合体的患者进行荧光原位杂交、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SRY基因Sanger测序分析,明确其sSMC片段来源和存在形态。结果患者G显带核型为45,X[26]/46,X,+mar[43]。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核型为45,X的细胞37个;核型为46,X,+mar的细胞63个。sSMC有两种形态:一种整条染色体两端各可见一个清晰红色信号,提示该sSMC来源于有双着丝粒Y染色体且同源;另一种只见到一个红色信号,提示该sSMC来源于有一个着丝粒Y染色体。C显带显示Y染色体异染色质缺失。Y染色体AZF区微缺失筛查分析SRY存在。SRY基因突变检测未发现异常。高通量测序检测染色体基因组微缺失微重复结果,Y染色体q11.221q12位置存在约42.88 Mb缺失。患者核型最终定为45,X[26]/46,X,del(Y)(q11.22q12)[24]/46,X,pus idic(Y)(q11.22)[19]。结论本例mos 45,X[26]/46,X,+mar[43]Turner综合征患者的sSMC同时存在双着丝粒状、带有着丝粒的染色体小片段两种形态。精确定位sSMC来源和形态,可为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提供参考。

  • 标签: Turner综合征 额外小标记染色体 荧光原位杂交 SRY基因 Sanger测序 高通量全基因组测序
  • 作者: 李帆 许向亮 荣起国 王建伟 张继武 周闻 郭传瑸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17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北京大学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系 100871,北京大学医学部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100191,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中心实验室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髁突骨小梁结构单元感兴趣区(volume of interest,VOI)的分布特点,分析髁突骨小梁的三维影像解剖形态特征。方法对北京大学医学部遗体捐献的1例61岁男性尸体右侧髁突标本的micro-CT影像进行分析。在髁突骨小梁范围内不同层面按规律尽可能多地排列直径2 mm、高度2 mm的圆柱体VOI单元,且各VOI单元无交叉区域。将选取的VOI单元划分为内、中、外、前、后共5个区,从上到下共6层,通过分析每个VOI单元的骨矿物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体积分数(bone volume/total volume,BV/TV)、骨比表面积(bone surface area/bone volume,BS/BV)、骨小梁厚度(trabecular thickness,Tb.Th)、骨小梁数量(trabecular bone number,Tb.N)、骨小梁分离度(trabecular spacing,Tb.Sp)以及骨小梁模式因子(trabecular bone pattern factor,Tb.Pf)等7个形态学参数,获取髁突骨小梁整体三维影像解剖形态特征的分布情况。结果本研究扫描的髁突标本共选取34个VOI单元,BMD、BV/TV、Tb.Th和Tb.N在中区均值较大,内区均值最小,在1、2、5、6层前区>后区,3、4层后区>前区;BMD在1层[(332.66±97.11) mg/cm3]和6层[(344.24±45.68) mg/cm3]较高,2层[(255.79±41.06) mg/cm3]最低;BV/TV和Tb.N在1层较高,5层最低;Tb.Th在1层[(0.11±0.03) mm]较高,其余层数值相近且较低。BS/BV、Tb.Sp和Tb.Pf在1层较低,总体上内区和外区较高,中区和前区较低,1、5、6层后区>前区,3、4层前区>后区。ANOVA分析显示,VOI单元的7个形态学参数在6层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5个分区间BV/TV、BS/BV、Tb.Th、Tb.N、Tb.Sp和Tb.P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MD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基于VOI单元对髁突骨小梁进行划分,获得髁突骨小梁三维影像解剖特征分布数据,显示髁突骨小梁的三维影像解剖形态区域分布不均匀,该方法可进一步分析髁突骨小梁结构的三维影像解剖形态学等特征。

  • 标签: 下颌骨髁状突 骨小梁 结构 形态学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手术后全角膜和角膜后表面形态及散光度的变化。方法前瞻性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武警山东省总队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3月100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左眼随机等分为两组:鼻侧切口组和颞侧切口组,各50例(50只眼)。所有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分别利用屈光力矢量分析法和角膜地形图比较两组术后角膜散光和形态变化。随访观察8周。结果术后2周和4周,鼻侧切口组全角膜散光平均J0和J45值明显高于颞侧切口组(P<0.05),但术后2天和8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角膜地形图显示术后2天两组角膜整体呈楔形变平,切口周围角膜后表面变陡,鼻侧切口组更为显著。术后8周,全角膜和角膜后表面的切口相关改变减少,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乳化手术颞侧与鼻侧透明角膜切口术后8周角膜形态和散光度变化相似。

  • 标签: 散光 角膜 像差,高阶 白内障,年龄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臼顶压缩性骨折的形态学特点及其对手术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西安市红会医院骨创伤医院环骨盆病区收治的22例髋臼顶压缩性骨折患者资料。男14例,女8例;平均年龄为58.9岁(30~85岁)。骨折按Letournel-Judet分型:前柱骨折1例,后柱+后壁骨折1例,横形骨折1例,前方+后半横形骨折13例,双柱骨折2例,T形骨折1例,未分型3例。对22例髋臼顶压缩性骨折患者的CT数据通过Mimics19.0软件进行压缩骨折块定位,并测量压缩面积大小。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记录患者末次随访时的骨折复位质量和疗效。结果髋臼顶压缩性骨折的位置:后上象限10例,前上象限9例,同时涉及以上2个区域3例。压缩骨折面积平均为467.2 mm2(80~1 100 mm2),压缩百分比平均为17.18%(3.1%~36.9%)。末次随访时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解剖复位10例,满意复位7例,复位差5例,满意率为77.3%(17/22)。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erle d'Aubigne & Postel评分系统评定疗效:优5例,良10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68.2%(15/22);健康调查简表评分平均为76.8分(41~99分)。并发症发生情况: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异位骨化1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创伤性关节炎1例。结论髋臼顶压缩性骨折可位于髋臼顶后上、前上象限或两者均涉及。了解髋臼顶压缩性骨折的位置及形态特点有助于骨折复位及固定,可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

  • 标签: 髋臼 骨折 骨折,压缩性 臼顶 形态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热疾病临床诊断中应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意义。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10月收治的 50例发热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 50例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对照,对比两组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 结果:研究组白细胞改变、异常细胞、大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异型淋巴细胞改变等情况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发生率66.00%高于对照组 4.00%,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研究组 MCH、 MCV、 HCT、 RDW-SD、 MCHC等红细胞形态指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P< 0.05)。 结论:发热疾病临床诊断中应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意义显著,有利于明确患者致病原因,指导临床疾病诊断和治疗,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发热疾病 临床诊断 血细胞 形态学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发热病人病因判断中应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后的价值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开展时间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发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实验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常规组,每组各有患者60例;针对两组患者均在临床中应用血细胞形态学进行检验,判断发热病人的病因。结果 实验组的血细胞形态异常阳性情况均相比常规组较高,两组相比(X2=5.217,P=0.023;X2=4.821,P=0.028;X2=6.316,P=0.012;X2=5.926,P=0.015;X2=7.566,P=0.006),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应用对于发热病人的血细胞形态异常阳性情况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给予一定的临床推广、采纳。

  • 标签: 血细胞形态学 检验 发热 病因判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为评估股骨近端形态与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不等长是否相关,本文研究了股骨髓腔闪烁指数(CF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不等长(LLD)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至2019年间进行单侧无骨水泥首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单侧手术;无神经功能症状;使用生物型假体;初次手术;术侧无存在髋关节病变。排除标准:患侧或对侧存在髋臼发育不良及髋关节间隙破坏;患侧或对侧存在股骨近端畸形;术前下肢不等长大于2 cm;骨折的患者;患侧旋转中心距对侧距离大于3 mm,最后纳入研究235例患者。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MI)、术前疾病和影像学资料和术后下肢不等长情况;根据患者髓腔形态将患者分为3组,并对比这3组患者下肢不等长性。计量数据满足方差齐性的多组资料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事后检验LSD-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单项有序分类变量资料采用Kruskal-wallis H检验,两两比较采用Nemenyi法比较。结果总共纳入患者235例,所有患者CFI的平均值为(4.3±1.2);根据股骨髓腔形态进行分组后各组对比结果性别、身体质量指数、术前诊断、假体股骨头颈长类型、髋臼旋转中心与泪滴连线距离、股骨头中心至假体远端的垂直距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香槟型髓腔的患者年龄较其他两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香槟型髓腔的患者LLD差异较其他两组明显大(P<0.05);烟囱型髓腔的患者股骨柄假体打入深度较香槟型组更深(P<0.05);烟囱型髓腔的股骨头中心至小转子上缘的垂直距离较香槟型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比较3组患者的LLD情况,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香槟型的LLD大于烟囱型(P<0.05),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香槟型髓腔(CFI高)的患者术后患侧肢体过长的可能性较大,烟囱型髓腔(CFI低)患者术后患侧肢体短缩的可能性较大。

  • 标签: 股骨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腿长不等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在全血细胞减少中的临床价值与应用。方法:选取 100例自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5月前往我院进行治疗的全血细胞减少患者,所有患者均使用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通过检查结果研究分析患者骨髓细胞和形成该病的原因。结果:从检查结果来看, 100例患者中出现骨髓细胞增生的人数居多并且由于造血系统病变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人数为 73例,与非造血系统病变的患者人数( 27例)差距明显,该项数据具有统计学价值( P< 0.05)。结论:通过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检查,可以在前期检查时就能够明确患者骨髓细胞的状态与患病原因,可以帮助医生尽早制定相对应对策,从而提高治疗效率。

  • 标签: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全血细胞减少 造血系统
  • 简介:摘 要: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器械的数据精准度和反应及时性的提升给人体健康检查带来了更精准实时的检测效果。本文就血压计展开相关探讨。探讨为了使血压计所测血压数值更加准确、使用人群覆盖面更加广泛、血压计不断更进的步伐;探讨在世界人口高血压占比逐年增长,血压计的发展和普及显得异常重要的情况下血压计的未来发展空间

  • 标签: 血压 电子血压计 高血压 智能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肺部病理形态特征,分析临床和病理之间的联系。方法对2020年2月13日和14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死亡的2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双侧肺穿刺检查,所获肺组织采用常规方法进行脱水、石蜡包埋、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而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结果2例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肺部形态呈弥漫性肺泡损伤改变。病例1为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病变以渗出、透明膜形成为主,表现为弥漫性肺泡损伤早期改变。病例2为无基础疾病的患者,病变以弥漫炎症细胞浸润,肺泡壁广泛纤维化,肺泡腔内坏死性炎性纤维素性渗出物填塞,肺泡广泛破坏,肺实质化为主,表现为弥漫性肺泡损伤机化期合并细菌性肺炎。两例患者支气管旁黏膜下腺体损伤均不明显。结论弥漫性肺泡损伤是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病理学特征。弥漫性肺泡损伤早期即可诱发或加重老年患者的原有基础疾病。弥漫性肺泡损伤晚期,肺泡广泛破坏、肺实质化和继发感染是导致患者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病理学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肺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学检验形态学数字化网络平台的构建及其对临床教学的作用。方法收集外周血、骨髓片、尿沉渣、寄生虫、分泌物、腔积液、医学微生物、染色体等实验室形态学检验图片,应用Authorware多媒体软件、Access数据库、Web接口制作了能够在线学习、实训和考试的数字化网络平台;30名临床检验实习生随机分入传统教学组与软件教学组进行形态学检验考核,统计分析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考试用时、实践操作成绩以及满意度评价。采用SPSS 13.0进行Student’s t检验和Pearson卡方检验。结果软件教学组的理论成绩、实践操作成绩[(88.0±6.4)分,(85.3±7.1)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76.3±8.1)分,(80.3±7.9)分](P=0.000 1),而理论考试用时(93.7±10.5) min,低于传统教学组的(115.8±16.2) min(P=0.033 8);问卷调查显示,软件教学组对教学内容系统性、手段多样性、临床学习兴趣、考核公平性的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件教学能够提升形态学检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和专业技能,为适应检验医学职业化教育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平台。

  • 标签: 医学检验形态学 Authorware多媒体 Access数据库 教字化网络 教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