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笔者收集分析了148例癫痫病儿童表现为“前裂池扩大”的CT诊断并与正常对照组50例进行对比性分析,提出了儿童前裂池扩大的CT诊断标准,结合文献讨论了病因机制及前裂池扩大的程度不同与癫痫病与临床治疗效果的联系。

  • 标签: 前纵裂池扩大 CT诊断 儿童 癫痫
  • 简介:目的:分析双管型脊髓裂患者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34例行手术治疗的双管型脊髓裂TC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手术后观察和3个月~5年的随访发现,手术的总有效率可达91%,尤其是疼痛为主诉的患者恢复最为明显,术后恢复似乎与术前病程无关。结论:双管型脊髓裂合并TCS的患者一旦确诊,无手术禁忌症就应尽早手术。只要手术操作细致,大多患者症状可缓解,不会出现明显的神经并发症。

  • 标签: 脊髓栓系综合征 脊髓纵裂 回顾性分析 手术后观察 手术禁忌症 神经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胎儿脊髓裂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8例疑似椎管内肿瘤的胎儿脊柱均进行低频超声与高频超声检查,并与引产后患儿超声、X线、MRI及病理解剖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本组病例中,脊髓裂1例发生于胸段,6例发生于腰段,1例发生于骶尾段,均表现为相应椎弓板骨化中心间距显著增宽,椎管内可见高回声占位性病变,高频超声下可清晰显示局部节段脊髓受压分为两部分,部分病例可显示脊髓空洞形成。引产后患儿行超声、X线、MRI及病理解剖均证实产前超声诊断。结论 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椎弓板及椎管内容物,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脊髓裂及明确分型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高频超声 脊髓纵裂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颈椎后韧带骨化症手术方式多种多样,每种手术都有其自己的优点,但每种手术都有自己的并发症的存在。因此,充分的术前评估,细致周密的术后护理,加之及时的康复指导是颈椎后韧带骨化症病人顺利康复的重要保证。本文对颈椎后韧带骨化症的病因、影像学诊断以及护理措施展开了详细探讨,以期为其临床治疗与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病因 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三医联动是医改的必要条件,建立对医疗、医保、医药的统管体制,是实现三医联动的关键措施。如何建立三医联动的管理体制,这是医改绕不过去的问题。一、从"福建模式"与"三明模式"的差异,看实现"三医联动"的不同路径三明模式的特点是由市委、市政府把原先分散在卫生部门以外诸多部门的卫生行政管理权集中到市医改领导小组,建立集医疗服务、医疗保障、

  • 标签: 联动 卫生行政管理 医疗保障 管理体制 卫生部门 国民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以铋剂为中心的传统三疗法和联合质子泵抑制剂的四疗法,从而比较两种方法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经14C-尿素呼气试验,把结果是HP阳性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并且全部行电子胃镜检查,实验组使用四疗法(奥美拉唑40mgqd+克拉霉素500mgbid+阿莫西林1.0gbid+胶体果胶铋150mg,Tid)根除HP,疗程一周,对照组使用三疗法(胶体果胶铋150mg,Tid+克拉霉素500mgbid+阿莫西林1.0gbid)根除HP,疗程两周,治疗期间记录所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疗程结束4周后,复查14C-尿素呼气试验,观察HP的根除疗效。结果两组观察共120例患者,实验组与对照组HP的根除率无明显差异,(88%对83%,X2=1.24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三疗法与四疗法对于HP感染都具有良好的疗效,但是四疗法的疗程短,顺从性好,而且更加经济实惠,是临床根除HP较为理想的一线治疗方案。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根除 联合药物治疗 安全性 疗效
  • 简介: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oftheposteriorlongitudinalligament,OPLL)是指脊柱后韧带发生异位骨化,骨化物压迫脊髓和神经根后出现神经功能损害症状的疾病.该病常见于颈椎,在亚洲中老年人群中高发,男性多见,可与其他脊柱退行性病变并存[1].目前认为OPLL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引起,如遗传、代谢异常及机械应力刺激等.本文就OPLL遗传基因研究做一归纳,并阐述了在机械应力环境下易感基因对OPLL发病的影响;此外,本文又简述了微RNA(microRNA,miRNA)在调节OPLL易感基因成骨表达方面的研究进展,以便探讨遗传因素(OPLL易感基因及miRNA)在OPLL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 标签: 后纵韧带骨化 基因 微RNAS
  • 简介:脊髓裂畸形是一种少见的脊椎发育畸形,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占先天性脊柱脊髓畸形的4%~9%。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脊髓纵隔畸形国内未见报道,现将我院产前超声诊断的2例脊髓纵隔畸形报道如下。

  • 标签: 超声检查 椎管闭合不全 胎儿
  • 简介:摘要目的在保证与传统胸部切口相同手术效果前提下,探索胸骨旁形小切口在前上纵隔肿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对25例前上纵隔肿瘤设计胸骨旁形小切口手术切除,小切口长度平均7cm,术中切断1根肋软骨,手术结束时,被切断的肋软骨用2-0无损伤绦纶线缝接,术后不放闭式引流。结果胸骨旁形小切口无中转开大口,病人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术期死亡。结论胸骨旁形小切口对胸部损伤小、出血少、不放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简单,病人活动方便,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切口美观等优点。

  • 标签: 胸骨旁 纵形小切口 前上纵隔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铸造金属全冠修复磨牙冠根裂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对2012年元月~2013年12月24例磨牙冠根裂患者采用铸造金属全冠修复。结果23例患者使用铸造金属全冠修复疗效满意,痛苦少,修复效果稳定,能保留住患牙且修复了外形。结论磨牙冠根裂患者采用铸造金属全冠修复,解决了磨牙冠根裂后不易修复的问题,节省了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既能够保留住患牙又修复了外形,值得推广学习。

  • 标签: 磨牙 冠根纵裂 修复 铸造金属全冠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纵列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 30例 2016.01~2018.12本院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裂入路治疗的同时所采取的护理措施,观察结果。结果 30例患者共计发生术后并发症 13例,发生率为 43.33%。其中发热 11例, 8例为吸收热, 3例为颅内感染,经过对症处理后体温恢复正常;术区少量出血 2例,经过积极观察护理 2w后血肿基本自行吸收;随访时间为 4~36个月,平均( 19.42±2.05)个月; GOS Ⅳ~Ⅴ级者 27例, GOS Ⅰ~Ⅲ级者 3例。结论 裂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安全有效,同时围术期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纵裂入路 前交通动脉瘤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经额底裂入路显做外科于术治疗鞍区肿瘤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技巧。方法应用经额底裂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垂体瘤12例,脑膜瘤5例,顷咽管瘤3例,表皮样囊肿1例。结果垂体瘤全切除9例,近全切除3例;脑膜瘤SimpsonⅡ级切除5例;颅咽管瘤全切除3例;鞍上表皮样囊肿全切除1例。结论经额底裂入路对前颅底、鞍区重要解刮结构有良好暴露,有利于术中对大脑前动脉、颈内动脉、前交通动脉、垂体柄、视交叉、下丘脑及重要穿通血管等结构的保护,手术全切牢高,术后出现偏瘫、失语、昏迷、尿崩的发生率低。

  • 标签: 鞍区肿瘤 额底纵裂入路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采用铣刀与普通枪式咬骨钳在严重颈椎后韧带骨化患者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优缺点。方法自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间收治的40例严重颈椎后韧带骨化拟行颈椎后路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固定的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48~75岁,平均56.2岁。随机分为铣刀减压组及普通减压组,每组各20例。比较两组手术减压时间、出血量、硬膜囊损伤发生率、脊髓神经损伤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脊髓神经的功能改善情况。结果铣刀减压组手术减压时间(34.0±9.8)min,减压失血量(166.7±52.1)mL,术中及术后随访期间仅出现1例硬膜囊损伤及脑脊液漏,JOA评分平均改善率60.9%。单纯减压组手术减压时间(53.6±18.90)min,减压失血量(331.5±90.5)mL,术中出现2例硬膜囊损伤及脑脊液漏,JOA评分平均改善率57.6%,两组在手术减压时间及出血量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铣刀对严重颈椎后韧带骨化患者行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与普通减压方法相比,可缩短手术减压时间,减少手术创伤。

  • 标签: 颈椎 后纵韧带骨化症 手术 后路 铣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纵列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 30例 2016.01~2018.12本院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裂入路治疗的同时所采取的护理措施,观察结果。结果 30例患者共计发生术后并发症 13例,发生率为 43.33%。其中发热 11例, 8例为吸收热, 3例为颅内感染,经过对症处理后体温恢复正常;术区少量出血 2例,经过积极观察护理 2w后血肿基本自行吸收;随访时间为 4~36个月,平均( 19.42±2.05)个月; GOS Ⅳ~Ⅴ级者 27例, GOS Ⅰ~Ⅲ级者 3例。结论 裂入路治疗前交通动脉瘤安全有效,同时围术期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纵裂入路 前交通动脉瘤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胸椎后韧带骨化症减压融合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其相关因素。方法:2000年1月一2011年1月,我院共收治胸椎后韧带骨化症患者64例,其中男39例,女25例,年龄42。67岁,平均54.1岁。采用后路椎板广泛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者36例,采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者12例,后外侧经关节突减压植骨融合者9例,前后路联合减压植骨融合者7例。评估患者的年龄、病程、影像学表现、病变类型、手术方式、术前合并疾患,及术后并发症和手术疗效的关系。手术疗效采用JOA评分及其改善率进行判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6年(1—12年)。术前平均JOA评分为(4.5±1.9)分,末次随访时(7.8±2.1)分,平均改善率为(48.4±38.1)%。后路椎板广泛切除、减压、植骨融合组为(37.6±36.8)%,前路减压、植骨融合组为(62.9±32.6)%,后外侧经关节突减压植骨组为(30.8±29.2)%,前后路联合减压植骨融合组为(59.5±39.1)%。患者的术前病程、年龄、手术方式,、MRI检查T2WI信号改变,及是否合并糖尿病对术后疗效有显著影响(P〈0.05)。30例(46.9%)患者合并术后1种或多种并发症:17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恶化,12例患者合并脑脊液漏,3例患者硬膜外血肿形成,5例合并肺部感染。结论:对于胸椎后韧带骨化症外科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患者术前病程、年龄、手术方式、MRI检查T2WI信号改变,及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

  • 标签: 胸椎 后纵韧带骨化 临床疗效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15例OPLL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提高对OPLL的认识,减少该病的误诊误治。方法15例OPLL均行X线和CT、MRI检查,其中CT增加多平面重建,分析评价各种检查方法的影像学表现。结论多种影像检查方法相结合,能够准确评价OPLL的各种征象,对OPLL作出正确、及时的诊断,从而指导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 标签: X线 CT MRI OPLL 诊断
  • 简介: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始终存在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后路手术相对安全,并可达到和前路手术同样的远期效果。但也有学者认为在骨化物大的病例中,前路手术疗效更理想。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66例椎管成形术的临床疗效,以明确决定其疗效的相关因素。66例患者于1986年~1996年间行椎管成型术治疗后韧带骨化,术前均有髓性症状。平均随访10.2年(5~20年)。

  • 标签: 后纵韧带骨化症 椎管成型术 手术治疗 前路手术 手术疗效 椎管成形术
  • 简介:摘要探究颈椎后韧带骨化症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抽选我科2014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40例颈椎后韧带骨化症手术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围术期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显效12例,有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0%,其中19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中,显效8例,有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0%,其中15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5%。可见,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能够有效提高颈椎后韧带骨化症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围术期护理
  • 简介:(通山县中医医院放射科湖北通山县)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颈椎后韧带骨化症(OPLL)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对2490例颈椎X线片中筛查38例OPLL,251例颈椎CT中筛查15例OPLL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标准的颈椎正侧位平片对本病的诊断有确诊意义,但CT扫描更具优势,依其影像表现可分为4型(连续型、节段型、局限型、混合型),椎管测量能够明确骨性椎管矢状径狭窄率与临床表现关系,并有助于OPLL与脊髓型颈椎病的鉴别诊断。

  • 标签: OPLL X线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