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在2019年到我院接受诊疗的所有口腔修复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此次分析对象,按照不同修复方式分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共50例,均接受金属桩修复治疗,试验组共50例,均接受预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治疗,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结果。结果:修复时间、修复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均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患者对修复的满意度,试验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预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修复时间短,成功率高,同时并发症少,也获得了患者的高度满意,可以作为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个骨不全家系的临床表型并明确其致病变异,为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6个家系的临床资料以及外周血或引产组织样本,应用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对先证者的全部基因进行检测,用PCR反应扩增检出的变异位点,之后进行Sanger测序。在6个家系的所有成员以及100名健康对照中对检测到的变异位点进行验证。结果家系1的先证者及其女儿携带COL1A1基因c.1976G>C杂合变异,家系2~6的先证者分别携带COL1A2基因c.2224G>A、COL1A1基因c.2533G>A、COL1A2基因c.2845G>A、COL1A1基因c.2532_2540delCGGACCCGC以及COL1A2基因c.1847G>A杂合变异。先证者的双亲均未携带相应变异,在100名健康对照中均未检测到上述变异。结论6个骨不全家系的致病原因可能均为COL1A1/2基因的变异。新发现的变异丰富了骨不全症的表现型-基因型数据库,并为这些家系的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成骨不全症 COL1A1基因 COL1A2基因 基因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塑纤维桩与预纤维桩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120例需要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A组接受可塑纤维桩修复治疗,B组则接受预纤维桩修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结果:B组患者在治疗后口腔修复成功率(75.00%)明显高于A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可塑纤维桩 预成纤维桩 口腔修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预纤维桩与可塑纤维桩在临床应用中的对比分析。方法:将160例于2018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修复牙齿主要包括双尖牙以及前后牙,以个人口腔修复意愿分为对照组(使用可塑纤维桩)与研究组(使用预纤维桩)各80例,评判标准:修复时间、修复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咀嚼功能及咬合力、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修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的96.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P<0.05。治疗前所有患者的咀嚼功能及咬合力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咀嚼功能及咬合力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所有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中应用预纤维桩所需时间较短,修复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较高,且利于提高咀嚼功能及咬合力,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预成纤维桩 口腔修复 可塑纤维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口腔修复中,对比预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所取得的修复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9年3月~2020年5月接诊的口腔修复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是36例,采用预纤维桩;对照组同样是36例患者,采用可塑纤维桩。对比指标: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修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修复总有效率高,修复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数据经过对比存在差异,P

  • 标签: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口腔修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预纤维桩与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 2015年 9月至 2016年 9月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 40例。分 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0例。对照组采用可塑纤维桩治疗,观察组使用预纤维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每颗纤维桩所需平均时间为( 111.3±10.5) min,观察组每颗纤维桩所需平均时间为( 61.3±1.6) min,两组患者纤维桩所需时间差异显著 (P<0.05);对比两组患者修复操作时间、成功率、治疗满意度,均显示观察组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P<0.05)。结论:口腔修复治疗中,可塑纤维桩与预纤维桩均能够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相对而言预纤维桩临床操作效果更为显著,有利于提高修复效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对1例以牙本质发育不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Ⅲ型骨不全患者及其父母进行致病基因鉴定,并对临床和遗传资料进行分析。测序结果显示,患者Ⅲ型骨不全相关基因COL1A2存在错义突变:c.1171G>A;p.Gly391Ser,家系鉴定结果显示该突变来自患者父亲。COL1A2基因突变(c.1171G>A;p.Gly391Ser)可能是以牙本质发育不全为主要临床表现的Ⅲ型骨不全的致病因素之一。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儿童骨不全基因变异谱系及临床表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就诊的9例(男4例、女5例)维吾尔族骨不全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经典Sillence分型进行临床分型。检测骨不全相关基因,利用美国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协会指南、InterVar、Alamut功能软件评估变异致病性,分析基因变异谱系特点。结果9例患儿年龄3岁6月龄~15岁,临床表现为反复骨折、骨骼畸形、矮小、蓝巩膜、听力异常、牙本质发育不全、关节韧带松弛。其中骨不全Ⅲ型6例、Ⅳ型3例。9例患儿中共发现3种基因(COL1A1、COL1A2和SERPINF1)的9个候选变异,其中5个变异位点为国际首次报道,经评估均为可能致病性变异。结论新疆维吾尔族骨不全临床表型复杂多样,但均有骨折及骨骼畸形。基因型与国内外报道有差异,SERPINF1基因可能在维吾尔族人群中更为高发,维吾尔族骨不全的遗传异质性及独特的基因变异谱系,进一步为骨不全的基因型与表型相关性提供了依据。

  • 标签: 成骨不全 基因 临床表型
  • 简介:  【摘要】目的:评价的乳腺癌诊断中,乳腺钼靶 X线片簇状钙化灶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时段: 2017年 6月 -2019年 3月,抽取 30例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30例患者均于手术病理确诊,均采取乳腺钼靶 X线片簇状钙化灶检查,分析乳腺钼靶 X线片簇状钙化灶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30例患者出现 35处簇状钙化灶,依次处于处上象限 15处、中央区 10处、内上象限 6处、下象限 4处。病灶呈泥沙状 30处,呈颗粒状 5处。微高及等高钙化灶 22处、高密度钙化灶 1.3处,其中分叉状钙化情形 30处,有小杆状钙化情形者 22处。结论:乳腺钼靶 X线片用于乳腺癌簇状钙化灶诊断中,具有显著的诊断效果,可为临床提供相应的诊治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乳腺癌 ;簇状钙化灶 ;乳腺钼靶 X线片 ;诊断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luster calcification on mamm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Methods: study period: from June 2017 to March 2019, 30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 30 patients were confirmed by operation and pathology, all of them were examined by cluster calcification on mammography, and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cluster calcification on mammography in breast cancer was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ere 35 cluster calcifications in 30 patients, 15 in the upper quadrant, 10 in the central region, 6 in the inner upper quadrant and 4 in the lower quadrant. There were 30 lesions in the shape of sediment and 5 lesions in the shape of granule. There were 22 micro high and equal high calcifications and 1.3 high-density calcifications, including 30 bifurcated calcifications and 22 small rod calcifications. Conclusion: mammography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in the diagnosis of cluster calcification of breast cancer. It can provide the correspond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basis for the clinic,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人间充质干细胞(hMSCs)诱导软骨分化过程中,探讨Ⅹ型胶原与其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之间的关系,为揭示表观遗传学调控参与软骨分化的可能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6例来源于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患者的腰椎椎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研究对象,运用离心沉淀法进行细胞微球培养,用含有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及2%胎牛血清(FBS)的高糖细胞培养基(DMEM)进行软骨诱导并作为实验组(3例);在该诱导液中加入5’-氮杂胞苷(5’-AZA)作为诱导组(3例);不含TGF-β3的2%胎牛血清的高糖细胞培养基的为对照组(3例)。在分化3 d后进行定量PCR,检测软骨分化相关基因表达以及Ⅹ型胶原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改变情况,采用方差分析及多样本间的均数比较(q检验)分析基因水平表达差异;组间DNA甲基化水平差异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统计学差异。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Ⅹ型胶原的启动子区域可能存在CpG富集区域,在含有5’-氮杂胞苷的软骨诱导分化过程中,Ⅹ型胶原表达逐渐上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7.526, P<0.001),而Ⅹ型胶原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逐渐下降,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F=11.066,P<0.01)。结论在体外诱导人间充质干细胞软骨分化过程中,参与维持Ⅹ型胶原启动子甲基化状态降低,分化能力得到增强;提示表观遗传学调控方式是影响干细胞分化方式之一。

  • 标签: 表观遗传抑制 间充质干细胞 软骨细胞 胶原Ⅹ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C趋化因子受体2(CCR2)在瓣膜间质细胞骨转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020年6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实验室通过胶原酶消化法改良后实施体外分离大鼠瓣膜间质细胞后进行培养、鉴定,并以随机抽签法将细胞分成试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细胞培养基中加入2 ml的RPMI 1640完全培养液,试验组细胞培养基中则加入RPMI 1640完全培养液以及1.0 ng/ml的MCP-1。比较两组细胞中CCR2蛋白表达水平,碱性磷酸酶(ALP)、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蛋白与内参灰度比值,ALP、BMP-2基因与内参灰度比值,采用Pearson法进行相关性的分析。结果试验组细胞中CCR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1.549±0.392比0.742±0.257,t=5.444,P<0.05)。试验组ALP蛋白与内参灰度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0.732±0.052比0.189±0.029,t=28.840,P<0.05)。试验组BMP-2蛋白与内参灰度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0.891±0.058比0.401±0.033,t=23.220,P<0.05)。试验组ALP基因与内参灰度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0.248±0.006比0.104±0.003,t=67.882,P<0.05)。试验组BMP-2基因与内参灰度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0.518±0.048比0.198±0.039,t=16.362,P<0.05)。CCR2蛋白表达量与ALP蛋白和内参灰度比值(r=0.513,P<0.05)、BMP-2蛋白和内参灰度比值(r=0.513,P<0.05)、ALP基因和内参灰度比值(r=0.602,P<0.05)、BMP-2基因和内参灰度比值(r=0.616,P<0.05)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CCR2可促进瓣膜间质细胞向骨样细胞转化。

  • 标签: 主动脉瓣膜间质细胞 成骨转化 CC趋化因子受体2 碱性磷酸酶 骨形态发生蛋白-2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我国华东地区7个省份35~75岁常住居民高血压的知晓、治疗和控制情况,分析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应用模式,探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在华东地区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以期获得该地区居民对高血压知晓、治疗和控制率以及高血压药物应用模式,使用多水平混合模型探究高血压知晓、治疗和控制率与高血压患者人群特点的关联。结果华东地区共筛查640 539名35~75岁居民,年龄(56.9±9.6)岁,女性占59.7%。检出318 741名(49.8%)高血压患者,已检出的高血压患者中,知晓、治疗和控制率分别是46.5%、38.1%和11.1%,存在地区和人群间差异。钙离子拮抗剂为最常用的降压药物(45.1%),78 735名(86.2%)患者仅服用了1种药物。年龄大、文化程度高、家庭收入高,以及有心肌梗死、脑卒中及糖尿病病史的患者,高血压知晓、治疗和控制率较高(P<0.05)。结论华东地区整体高血压知晓、治疗和控制率仍然较低,农村和城市之间、各省份间高血压管理差异较大。高血压的预防、筛查和诊疗体系仍需完善。

  • 标签: 高血压 知晓率 治疗率 控制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氧环境下通过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调控Notch信号通路对人牙髓干细胞(HDPSC)牙本质向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组织块酶消化法培养HDPSC,给予氯化钴(CoCl2)诱导的化学性低氧环境,Western blot检测HIF-1α蛋白表达,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矿化结节形成能力,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otch下游靶基因Hes1与牙本质相关基因的表达;进一步加入Notch信号通路特异性阻断剂γ分泌酶抑制剂(GSI),观察以上指标的变化。报告基因方法检测HIF-1α对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采用R version 3.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差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方差不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方差齐)或Mann-Whitney U检验(方差不齐)。结果(1)CoCl2诱导的低氧条件下HDPSC中的HIF-1α蛋白水平上调,Notch下游靶基因Hes1 mRNA相对表达量为1.46 ± 0.12,相比常氧组(1.06 ± 0.09)显著增高(t = -4.64,P = 0.012);GSI处理阻断Notch信号通路后,低氧条件下HDPSC中HIF-1α蛋白水平下调,Hes1 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至0.82 ± 0.14,与处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98,P = 0.004);常氧条件下GSI处理后的HDPSC中HIF-1α蛋白水平也明显下调,Hes1 mRNA相对表达量(0.30 ± 0.09)相比处理前也显著降低(t = 10.08,P = 0.001);(2)矿化诱导后的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低氧处理后,HDPSC细胞牙本质分化能力下降;GSI处理后,牙本质向分化能力增强。骨/牙本质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检测结果显示:低氧处理后,BSP、OCN和DSPP的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3 ± 0.14、0.43 ± 0.20、0.48 ± 0.11,相比常氧组(1.21 ± 0.12、1.08 ± 0.19、1.03 ± 0.13)显著降低(tBSP = 6.30,PBSP = 0.003;tOCN = 4.07,POCN = 0.015;tDSPP = 5.67,PDSPP = 0.005);GSI处理后,低氧条件下BSP、OCN和DSPP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9 ± 0.13、1.09 ± 0.13、0.95 ± 0.16,与处理前相比显著增高(tBSP = -4.17,PBSP = 0.014;tOCN = -4.83,POCN = 0.012;tDSPP = -4.30,PDSPP = 0.017),常氧条件下BSP、OCN和DSPP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73 ± 0.20、1.55 ± 0.08、1.52 ± 0.14,与处理前相比显著增高(tBSP = -3.84,PBSP = 0.027;tOCN = -3.99,POCN = 0.035;tDSPP = -4.43,PDSPP = 0.011)。(3)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结果显示,HIF-1α可调控NICD启动子,使双荧光素酶相对表达活性为5.37 ± 0.12,与对照组(2.09 ± 0.15)相比显著增强(t = -28.92,P<0.001),提示HIF-1α可能使Notch信号通路激活。结论低氧引起HDPSC中HIF-1α升高并可能通过激活Notch信号通路抑制其牙本质向分化能力。

  • 标签: 牙髓 干细胞 低氧 低氧诱导因子 Notch信号通路 成牙本质向分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钽涂层金属在体外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黏附、增殖及骨分化方面的作用。方法在体外取6只6周龄SD大鼠BMSCs进行原代培养至第3代,使用化学气相沉积系统自行制备钽涂层金属。然后进行流式细胞术鉴定、BMSCs三向诱导、荧光染色、细胞增殖检测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Q-PCR)试验。观察比较BMSCs在钛合金圆片(Ti6Al4V组)和钽金属圆片(Ta组)表面黏附的BMSCs数量、增殖速率、成骨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OSX)、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骨粘连蛋白(OSN)和骨桥蛋白(OPN)的表达情况。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CD44 (94.55%)、CD90 (95.01%)、CD34 (0.06%)。诱导骨分化14 d后碱性磷酸酶(ALP)染色阳性;诱导骨分化21 d后出现茜素红钙化结节;脂诱导21 d后油红O染色呈阳性;软骨诱导21 d后阿利新蓝染色评估有软骨形成能力。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结果显示BMSCs在Ti6Al4V组和Ta组金属圆片表面贴附生长,细胞间互相接触、聚集成片,Ta组金属圆片上黏附的BMSCs数量明显多于Ti6Al4V组,并且具有更好的延展性能。细胞增殖检测结果发现,分别共培养1、3、5、7 d后Ta组BMSCs的增殖速率明显快于Ti6Al4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Q-PCR结果发现,与Ti6Al4V组相比,体外培养7 d后Ta组金属圆片更能促进OSN和OPN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共培养21 d后,Ta组金属圆片更能促进OSX、RUNX2、OSN和OPN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比于传统的骨科植入物钛合金而言,钽涂层金属能够更好地促进BMSCs的黏附,增殖和骨分化。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生物相容性材料 成骨诱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即刻种植后骨组织引导再生(GBR)术对骨缺损骨再生的骨能力。方法选取山西煤炭中心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单颗上前牙拔除后即刻种植合并唇侧骨缺损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使用Bio-Oss骨粉和海奥生物膜进行GBR术,对照组34例,自然愈合。使用锥形束CT于种植即刻、种植后6个月、种植后12个月测量种植体颈部肩台上方1、4、7、10 mm点处唇侧骨壁的厚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种植即刻至种植后6个月,两组种植体颈部肩台上方1、4、7、10 mm点处唇侧骨壁的厚度变化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后6~12个月,观察组种植体颈部肩台上方1、4、7、10 mm点处唇侧骨壁的厚度变化量分别为(0.12±0.08)mm、(0.11±0.06)mm、(0.10±0.08)mm、(0.08±0.06)mm,对照组分别为(0.51±0.15)mm、(0.40±0.10)mm、(0.39±0.07)mm、(0.25±0.07)mm,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18、4.647、4.007、3.507,均P<0.05)。两组种植后6个月种植体唇侧骨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后12个月,观察组种植体唇侧骨厚度为(2.87±0.49)mm,对照组为(1.51±0.41)mm,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79,P<0.05)。结论GBR术能够保证骨性细胞的优先迁移生长空间,以良好的骨能力提供足够骨量完成骨缺损的结构性重建。

  • 标签: 牙种植,骨内 骨重建 骨再生 骨生成 生长面 牙骨质 骨代用品 外科,口腔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白纹伊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为科学选择和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9月在厦门市思明、集美、海沧区和2019年8月在厦门市思明、集美、翔安区,采用勺舀法采集野外白纹伊蚊幼虫和卵块,在实验室饲养至蚊。采用接触筒法测定白纹伊蚊蚊对7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计算1 h击倒率和恢复24 h死亡率。根据死亡率判断抗药性水平:≥98%为敏感群体(S);80%~< 98%为可能抗性群体(M);< 80%为抗性群体(R)。结果2018和2019年白纹伊蚊蚊暴露于0.1%溴氰菊酯、0.4%高效氯氰菊酯、0.5%高效氯氟氰菊酯、1.4%顺式氯氰菊酯、3%氯菊酯、0.5%马拉硫磷、0.05%残杀威7种常用杀虫剂,1 h击倒率分别为95.1%(117/123)、98.3%(115/117)、100.0%(116/116)、99.2%(120/121)、98.4%(123/125)、97.5%(119/122)、100.0%(127/127)和96.7%(118/122)、98.6%(143/145)、100.0%(139/139)、100.0%(149/149)、98.0%(146/149)、96.8%(121/125)、100.0%(126/126)。2018年恢复24 h死亡率分别为91.1%(112/123)、78.6%(92/117)、75.0%(87/116)、88.4%(107/121)、96.0%(120/125)、99.2%(121/122)、100.0%(127/127),2019年恢复24 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4.9%、76.9%、79.5%、91.4%、92.3%、100.0%、100.0%。结论厦门市白纹伊蚊蚊对马拉硫磷和残杀威敏感,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药性高。要加强抗药性监测,交替使用不同类型杀虫剂,以减少和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 标签: 白纹伊蚊 成蚊 杀虫药抗药性 拟除虫菊酯类
  • 简介:摘要老年人及衰老相关性疾病、糖尿病等患病人群中骨植入材料周围的骨形成往往是受限的,而氧化应激是这类疾病的重要发病机制。近年来,骨生物材料在氧化应激微环境中的应用逐步受到关注,本文对氧化应激状态下骨生物材料骨能力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了骨生物材料与氧化应激微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加深对各病理状态下骨生物材料骨机制的认识,同时为临床上选择合适的骨植入材料及设计新型的普适的骨生物材料提供依据和参考。

  • 标签: 氧化应激 骨生物材料 成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冬凌甲草素对成骨细胞分化和破骨细胞形成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从SD大鼠股骨和胫骨中分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单核细胞,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α-MEM培养基,细胞80%~90%汇合后采用不同浓度的冬凌甲草素(0、1、2、3、4 μM)进行分组干预,CCK-8法及活死染色检测不同浓度的冬凌甲草素对间充质干细胞及骨髓单核细胞活力的影响;通过碱性磷酸酶(ALP)染色、茜素红染色、ALP活性的测定以及TRAP染色检测冬凌甲草素对成骨和破骨分化的影响;qRT-PCR检测wnt1、β-catenin、Runx2、ALP、collage-1(col-1)、骨钙蛋白(OCN)、TRAP、c-Fos、NFATc1和CTSK的表达;Western-blot及免疫荧光检测wnt1、β-catenin、ALP、col-1、OCN、Runx2、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GSK-3β、p-GSK-3β的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冬凌甲草素(2 μM)具有促进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和提高ALP活性的作用;(2)冬凌甲草素可以促进wnt1、β-catenin、Runx2的表达,在加入Wnt/β-catenin/TCF通路选择性拮抗剂ICG-001后,骨相关标志物表达下降。(3)冬凌甲草素可以促进OPG而抑制RANKL的表达。(4)冬凌甲草素可以直接或间接抑制破骨相关基因TRAP,NFATc1和c-Fos的表达。结论冬凌甲草素可能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向成骨细胞分化,同时,它还可能抑制RANKL介导的破骨细胞的形成。

  • 标签: 冬凌甲草素 间充质干细胞 骨质疏松症 Wnt β-连环蛋白 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 骨保护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肝癌(HCC)细胞外泌体环状RNA(circRNA)-100338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方法提取、纯化和鉴定上海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建立MHCC97H细胞来源外泌体,并共孵育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所HUVEC细胞(37 ℃、5%CO2),外泌体示踪实验追踪外泌体能否被HUVEC细胞内化。采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试剂转染MHCC97H细胞,提取干扰circRNA-100338后的HCC细胞上清液外泌体(1 g/L);增殖实验用于检测HUVEC细胞增殖能力变化(测量波长450 nm);血管形成能力实验用于评估HUVEC细胞管(×100)。统计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MHCC97H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多数呈圆形或椭圆形,粒径分布峰值在120 nm,符合外泌体粒径特征,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到外泌体标志蛋白。MHCC97H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被HUVEC细胞内化。肝癌circRNA-100338干扰组和对照组的外泌体分别共培养HUVEC细胞48、72、96 h后HUVEC细胞增殖[吸光度(A)值]分别为0.358±0.005和0.436±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227, P<0.01)、0.661±0.052和0.888±0.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9.146, P<0.01)及1.191±0.084和1.542±0.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96, P<0.01),干扰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能力和对照组比较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扰组HUVEC管能力下降,管结节细小。结论肝癌外泌体circRNA-100338增强HUVEC细胞增殖能力,进而促进内皮细胞血管新生。

  • 标签: 癌,肝细胞 外泌体 环状RNA-100338 增殖 血管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