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诊断颈动脉狭窄患者中的技术优势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市两家医院2012年1-12月住院患者63例为观察对象,均为颈动脉多普勒超声筛选的颈动脉狭窄及闭塞患者,先行CT平扫再行增强扫描,所有数据应用add/sub软件进行自动减影处理。结果本组63例患者CTA检出I度狭窄36支、Ⅱ度狭窄30支、Ⅲ及Ⅳ度狭窄24支;经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证实I度狭窄42支、Ⅱ度狭窄36支、Ⅲ及Ⅳ度狭窄24支。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能比较准确的判断患者颈动脉狭窄及其程度,有很大的技术优势和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64层螺旋CT 颈动脉狭窄 数字血管造影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在脑血管诊疗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我院临床诊疑脑血管疾病患者68例,应用多排螺旋CT进行脑血管造影检查。结果经过多排螺旋CT的造影检查,颅内动脉瘤35例,脑血管畸形11例,闭塞性脑血管病变16例,脑血管发育异常4例,脑肿瘤(显示肿瘤供血血管)2例。结论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脑血管疾病具有诊断准确、高效、无创伤等优点,此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多排螺旋CT 脑血管 诊疗
  • 简介:目的探讨运用cT血管造影(CTA)诊断破裂脑动脉瘤。方法对怀疑颅内动脉瘤破裂的16例病人施行CTA检查,采用PhilipsTomoscanAVP1螺旋CT机,120kV,200mAs,层厚1.5mm,螺距1.重建间隔0.05mm。造影剂为欧乃派克100ml,2.5—3.0ml/s的速度经肘正中静脉注入,16—18s后扫描。数据经计算机工作站处理后以MIP和SSD法显示,由放射科医师和神经外科医师共同阅片。结果本组16例病人共检出13例16个动脉瘤,其中前交通动脉瘤8例,后交通动脉瘤1例,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1例,左侧大脑中动脉瘤破裂合并右侧颈内动脉瘤1例,后交通动脉瘤合并同侧颈内动脉床突周围段芽孢状微小动脉瘤2例。10例脑动脉瘤做了开颅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5例,生活自理2例,重度残废2例,植物生存1例。未手术的3例病人,其中1例Hunt-HessV级者术前准备时死亡,1例放弃治疗死亡。1例基底动脉梭形膨大者保守治疗,遗有脑干受压症状。结论CTA具有快速、简便、安全、可靠的优点,可作为破裂脑动脉瘤和急诊手术前首选的检查。

  • 标签: 脑动脉瘤 CTA 蛛网膜下腔出血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目的探讨CT和MRI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有效性和有效性。方法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28例。入院后行CT检查,比较CT与MRI在脑血管病诊断中的有效性和效果。结果CT、MRI和CTMRI对脑出血的诊断无显着性差异(P>0.05)。CT、MRI和CTMRI对脑梗死和动脉瘤的诊断无显着性差异。CT、MRI、CTMRI对脑梗死及动脉瘤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CTN(P<0.05)。MRI诊断成本和总费用均显著高于CT诊断(P<0.05)。结论与单纯CT和MRI相比,CT联合MRI对脑血管病的诊断效果理想,可提高临床诊断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CT MRI诊断 比较
  • 简介:目的:利用多层CT血管造影(MDCTA)技术探讨原发性肺癌相关血管的影像特征,以期帮助定性诊断。方法:经病理证实的147例连续就诊的原发性肺癌患者被纳入研究,采用16层CT,1mm层厚,对比剂注射速率为3.0~4.0mL/s,血管期(延迟时间18~25s)采集。回顾性阅读CT横断面和后处理血管图像,分析癌灶内瘤血管和肺血管的形态学特征。结果:136例(92.5%)患者的MDCTA清晰显示了支气管动脉(BA),其中62例(42.2%)显示BA进入肿瘤内形成瘤血管,表现为蚓状、斑点状、网状及血湖状染色,瘤前血管增粗、扭曲,但形态正常。68例(46.3%)显示肺动脉(PA)形态明显异常,表现为残根或截断征、侵蚀狭窄等。结论:原发性肺癌的瘤血管在MDCTA上表现为具有高特异性的异常结构血管,而瘤前血管仅表现为增粗、扭曲,没有特异性;PA受侵高度提示恶性病变。

  • 标签: 肺癌 支气管动脉 肺动脉 CT血管造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脑动脉成像CT血管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神经内外科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0例脑血管病变患者,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仪对70例患者进行诊断检查,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4排螺旋CT扫描仪诊断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诊断结果相比,诊断符合率相近(95.71%vs100.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64排螺旋CT机对脑血管病变患者进行诊断检查,诊断符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64排螺旋CT 脑动脉成像 血管造影技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E64层宝石能谱CT750-HD混合能量和单能量成像对肝血管瘤检出比对。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肝血管瘤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患者均行CT能谱成像三期扫描,获得140kvp和70kev图像。一、对2组图像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分,二、测量血管瘤-肝实质的对比噪声比(CNR).2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记录血管瘤在不同条件的检出,采用百分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单能量图像和混合能量图像上质量评分分别为(4.54±0.57)和(3.794±0.60)分;CNR分别为5.93和3.68,单能量图像均优于混合能量图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能谱CT70kev单能量图像通过改善图像质量并增加病灶与肝实质的对比,有利于病病灶的检出,对检出小病灶更敏感。

  • 标签: 肝血管瘤 能谱CT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并对比核磁共振血管成像与螺旋 CT 血管成像技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价值疗效。 方法 :自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来本院进行诊治的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有 50 名,将他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和螺旋 CT 血管成像检查。 结果: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测结果的准确率( 100% )远高于螺旋 CT 血管成像检测的准确率( 82% )( P<0.05 )。 结论: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相较于螺旋 CT 血管成像技术对于诊断脑血管疾病更加灵敏,准确率更高。

  • 标签: 核磁共振血管成像 螺旋 CT 血管成像 脑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颅内脑静脉血管瘤(CVA)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对一例CVA行CT血管造影(CTA)检查。结果CTA可以显示CVA典型形态学改变。结论CVA具有特异影像学特征,CTA可以满足诊断需要。

  • 标签: 脑静脉性血管瘤 CT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及分析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与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以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脑血管疾病病人50例。对这50例疑似脑血管疾病病人先后实施核磁共振的血管成像技术诊断以及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并将其分为CT与MRI,以此来进行诊断价值研究与分析。检查完成后,对核磁共振的血管成像技术诊断以及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方式的基本性能评分和脑血管疾病的检出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与MRI的特异性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CT的准确性以及清晰度评分低于MRI(P<0.05);MRI的疾病检出准确率高于CT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对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对于疑似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诊断,应该首先选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 标签: 核磁共振 螺旋CT 血管成像技术 脑血管疾病 价值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及分析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与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以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脑血管疾病病人50例。对这50例疑似脑血管疾病病人先后实施核磁共振的血管成像技术诊断以及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并将其分为CT与MRI,以此来进行诊断价值研究与分析。检查完成后,对核磁共振的血管成像技术诊断以及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方式的基本性能评分和脑血管疾病的检出准确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与MRI的特异性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CT的准确性以及清晰度评分低于MRI(P<0.05);MRI的疾病检出准确率高于CT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对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对于疑似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诊断,应该首先选用核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

  • 标签: 核磁共振 螺旋CT 血管成像技术 脑血管疾病 价值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诊断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头颈血管中几种常见病变的临床应用,初步总结后进一步分析该技术的应用价值,发挥该技术在头颈血管病变进行诊断治疗、空间定位和测量的优点。方法收集2016—2017我院采用飞利浦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仪扫描检查的头颈血管病变100例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结果颈动脉狭窄病例70例,脑动脉畸形15例,脑动脉瘤15例。70例颈动脉狭窄病例包含重度狭窄区150处、中度狭窄区78处。重度狭窄区总共155个斑块,软斑块25个,钙化斑块101个,混斑块29个。15例脑动脉畸形病例包含7例明确供血动脉,大脑前动脉供血为3例、大脑中动脉供血为1例、大脑后动脉供血为2例,血栓形成2例。15例脑动脉瘤病例包含囊状动脉瘤5例,梭形动脉瘤5例,合并小动脉瘤3例,合并出血2例。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在头颈血管病变中对患者的诊断治疗、空间定位和测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技术可作为诊断治疗头颈血管病变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推广,安全有效。

  • 标签: 64排螺旋CT 颈动脉狭窄 血管造影术 脑动静脉畸形 头颈血管病变 脑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CTV)在下肢血管损伤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下肢血管损伤MSCTA/CTV造影检查资料。采用增强后容积扫描,速度优先模式。延迟时间动脉期为30s~35s,静脉期为120~150s。图像传至AW4.0工作站,使用4种后处技术进行图像重建。结果经MSCTA/CTV检查,诊断为单纯动脉损伤者10例,其中股动脉11例,髂外动脉2例,动、静脉同时损伤者2例,外伤性假性动脉瘤1例,髂外血管动静脉瘘1例;因肌肉软组织血肿压迫导致血管狭窄,闭塞者17例。结论MSCTA/CTV能较好地显示下肢血管病变的解剖细节,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是下肢血管损伤性疾病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法。

  • 标签: 下肢血管 损伤 体层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28例头颈部血管性疾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所有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采用相同技术参数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将原始数据上传到工作站自动减影,并对减影后数据进行3D-VR、MPR、MIP等处理,评估诊断价值。结果经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证实,28例头颈部血管性疾病患者中3例患者颈脑血管属完全正常,有2例为颅内动脉瘤,1例为颅内动静脉畸形,12例为血管变异,且主要是动脉血管变异(其中包括起源和行径以及发育粗细等),13例为动脉硬化、狭窄(大脑前、中动脉、基底动脉、椎动脉、颈内和颈总动脉等狭窄)、闭塞,诊断率和检出率高。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具有无创和高效的特点,对头颈部血管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64层螺旋CT 血管造影 头颈部 血管性疾病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