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左归丸及其有效成分对T细胞的免疫调控及免疫调节作用机理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用Balb/c小鼠50只,平均分成5组,每组10只,分别为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左归丸高中低剂量组。经处理后7天,对左归丸及其有效成分对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Balb/c小鼠经过不同剂量的左归丸进行处理后,其脾细胞中的IFN-γ、IL-2、IL-4、IL-10mRNA的表达水平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通过实验研究得出,左归丸能够使活化状态下的小鼠T细胞对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分泌能力受到抑制而降低;能够使小鼠的异种被动皮肤过敏反应斑的形成得到减轻,对T细胞的特异性免疫反应产生抑制。

  • 标签: 左归丸 有效成分 T 细胞 免疫调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斜T形支撑接骨板对患有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72例患有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斜T形支撑接骨板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骨折症状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并发症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斜T形支撑接骨板对患有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斜T形支撑接骨板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胆囊疾病是我国人口的多发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常用方法之一。所以术后T形管的护理非常重要,为此,本文理论联系实际,探讨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护理体会。

  • 标签: 胆道手术T型管管理临床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33例慢性乙型肝炎轻度、50例中度、32例重度、64例肝硬化、51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和30例健康人,采用特异性荧光抗体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慢性乙型肝炎重度、乙型肝炎肝硬化和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CD3^+、CD4^+、CD8^+细胞数和CD4^+/CD8^+比值显著下降(P〈0.05),以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下降最显著;HBeAg阴性患者外周血CD3^+、CD4^+和CD8^+细胞数较HBeAg阳性患者显著减少(P〈0.05);HBVDNA载量与患者外周血CD3^+、CD4^+、CD8^+细胞数和CD4^+/CD8^+比值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严重的HBV感染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及免疫调节紊乱,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程度与病毒复制水平无明显相关.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肝衰竭 T淋巴细胞亚群 HBV DNA
  • 简介:摘要鼻腔NK/T细胞淋巴瘤是发生于鼻部的恶性肿瘤,对放疗敏感,但放射线在杀灭肿瘤细胞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口腔黏膜造成损伤,导致放射性口腔炎的发生,严重的放射性口腔炎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而且往往使放疗暂停,造成放疗的疗程延长,甚至中断或放弃治疗.但在临床工作中,采取放疗前的预防性护理,放疗中的对症处理,放疗后的出院指导,能够有效地减轻放射性口腔炎反应及防止其加重,保证放疗计划的顺利进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鼻腔NK/T细胞淋巴瘤 放射性口腔炎 放射治疗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衰患者血清肌钙蛋白T和心肌酶的变化。方法心衰组及对照组患者均于基础状态抽取静脉血,同时进行cTnT床旁定量及心肌酶检测。结果CHF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心功能Ⅳ级组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心功能Ⅲ级组(P<0.01)。结论cTnT值的高低对判断CHF患者病情及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肌钙蛋白T 肌酸激酶 心力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恶性淋巴瘤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4例各型恶性淋巴瘤患者及2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CD3+细胞)、辅助性T细胞(CD4+)、抑制性细胞毒T细胞(CD3+/CD8+)、NK细胞(CD3-/CD16+56)和NKT细胞(CD3+/CD16+56),对两者百分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患者组中辅助性T细胞(CD3+/CIM+/CD8-)的百分比和绝对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患者组中CIM/CD8细胞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在恶性淋巴瘤发生发展的过程中了解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可为后期病情判断及可能采取的相关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T淋巴细胞亚群 恶性淋巴瘤 T辅助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肌酶和肌钙蛋白T(CTnT)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时的含量变化及其对AMI的诊断意义。方法心肌酶谱用速率法,使用CA-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肌钙蛋白T用胶体金法,使用罗氏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提供的肌钙蛋白T定性检测条。结果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肌酶谱的平均阳性率为47.1%,肌钙蛋白T的阳性率为87.9%,两者反应时间和持续时间均有不同。结论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T对AMI诊断均有意义,但肌钙蛋白T反应更早,持续时间更长,是早期诊断AMI的更敏感的标记物。

  • 标签: 心肌酶谱 肌钙蛋白T 急性心肌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水激发T1WI成像序列(T1WATS)在肝脏磁共振三期增强扫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采用飞利浦Achieva1.5T双梯度超导型磁共振设备对我院2011年2月至5月30例肝脏有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进行T1WATS序列三期增强扫描检查。结果对全部30例肝脏三期增强扫描的原始图像进行处理后发现,除4例因呼吸配合不好,由于运动伪影导致图像质量较差外,其余26例肝脏三期扫描图像动脉期、门静脉期、实质期及延迟期均显示良好。结论T1WATS序列三期增强扫描检查技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肝脏增强多个时相,在肝脏磁共振三期增强扫描中具有显著价值,可作为一种肝脏磁共振三期增强扫描的常规检查方法。

  • 标签: T1 WATS 肝脏磁共振 三期增强扫描 肝脏占位性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体免疫T细胞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治疗组98例采用自体免疫T细胞治疗,对照组98例采用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等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免疫T细胞治疗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较好。

  • 标签: 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 自体免疫T细胞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1例皮肤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分析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特点及治疗和预后,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通过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分析,结合免疫组化染色确诊。结果皮肤活检(右上臂及右面部)表皮角化过度,有痂壳及水疱形成,真皮血管周围淋巴样浸润,有核异型及核分裂。CD3ε(+)、CD4(-)、粒酶B(+)、CD56(-)、CD20(-)、CD30个别大细胞(+)、Ki-67阳性率约为20%。EBER(+)。诊断为皮肤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结论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特征,恶性度高、易误诊、预后差。

  • 标签: 淋巴瘤 NK/T细胞 皮肤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Q-T离散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心功能II-IV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心衰死亡组、存活组,26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析入院后12导联心电图,测定Q-T离散度,比较3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与Q-T离散度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长Q-T离散度者预后差,死亡率高,应高度重视。

  • 标签: Q-T离散度 充血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2007年4月-2011年4月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96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一期缝合组与T管引流组,每组各48例,比较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性不明显(P>0.05),一期缝合组术后排气时间早于T管引流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T管引流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胃肠功能恢复快,缩短住院时间,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腹腔镜 胆总管结石 一期缝合 T管引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4月至2010年7月我院采用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的32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治疗组,选择同期进行开腹手术治疗的40例胆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100-210min,平均(139.2±31.5)min,术后第2天即能进食。住院天数3-6天,平均(4.1±0.6)天。治疗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组32例患者术后胆道残留结石2例,经T管纤维胆道镜再取石后痊愈。对照组1例发生术后胆道大出血,经缝扎后得以止血。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口取石T管引流术手术切口较小,对胆道的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

  • 标签: 腹腔镜 胆总管 取石 T管引流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