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8 个结果
  • 简介:《管子》的《心术上、下》、《白心》、《内业》四篇,代表着《管子》的哲学思想。其中对“精”这个概念,有所论述。对此,学者们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意见,有的“精”的实质是“气”,从而形成精气,因就有人说它是万物的本原。但也有人认为“精”是一种细微之物,由它产生有?..

  • 标签: 《管子》 《淮南子·天文训》 内业 心术 “气” 《淮南子》
  • 简介:  在二程之外,张载独立发展了一种对于穷理的认识.在了解前者的看法之后,他坦率地提出了批评.张载与二程在穷理说上的异趣,反映道学虽然有共同的经典资源和诠释对象,但不同学者的关注之点与处理手法却可以大不相同.这个情况也许再次说明,道学话语的形成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过程.

  • 标签: 穷理 张载 二程 道学 诠释
  • 简介:佛教文化博大精深,绘画则是佛教文化中重要的一支。我国的佛教绘画作品,主要有像和图两大类,像包括佛像、菩萨像、罗汉像、鬼神像及高僧像等,图包括佛传图、本生图、经变图、故事图及水陆图等。

  • 标签: 艺术 佛画 玉泉 佛教文化 绘画作品 菩萨
  • 简介:一、从“述而不作”说起一般人对于古代中国学术的印象,往往是“述而不作”,这显然和强大的经典解释传统有关。注、疏、传、、记、笺等虽各各不同,但它们从事的都是以经典为中心的述的工作。“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源出于《论语》,是夫子自道之辞。述是传述,作是造作,前者是述旧,后者是作新。孔子自称只是述旧而非作新,当然有谦虚的意味,却也不妨看作是一句大实话。他的确只是在述旧,述《诗》《书》,述《礼》《乐》,自己并没有造作出新的文献。

  • 标签: “述而不作” 中国学术 经典解释 《论语》 《书》 《诗》
  • 简介:什么叫应所住而生其心?【原文】“是故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牛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标签: 量子 人生 佛法 菩提 菩萨
  • 简介:<正>《史记·周本纪》:武王“封尚父于营丘,曰齐”。齐国何以称“齐”?两千年来,学者作出种种解释,迄今未能揭开这一上古文化之谜。有周一代的封国,多袭其封国原称以为国号。齐国古称北齐,太公望封于齐,因以为国号。此为不少学者所信奉。但如深究北齐、姜齐何以名齐,齐之初始义究竟作何解释,则迄今不甚了了。司马迁提出“齐所以为齐,以天齐”(《史记·

  • 标签: 齐国 祭祀太阳 炎帝 太阳神 史记 司马迁
  • 简介:《心》与“心学”虽然在社会学的指向和功用上有所差异,前者讲的是问道,后者讲的是问学。然而,两者的共同点是都把心的属性作为向学问道的首要前提。他们都是阐述形而上的心的本体属性的学说,而绝非在研究心的构造。故而自然会引起人们把《心》与“心学”放在一起从思想内涵上进行研读和比较。这里我们依稀发现,在期期可无言传之中仿佛存在着某种嬗递与联系。而这种联系,竟然不知道是历史的必然亦或是历史的偶然.本文试解其兴替之一斑。

  • 标签: “心学” 本体属性 思想内涵 社会学 形而上 历史
  • 简介:一个喜欢抱怨的人,可以不费吹灰之力,随时找出种种诅咒的理由和项目:交通太乱、物价太高、老板太苛、世风太差、儿女太笨、朋友太冷、邻居太横……人若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负面的事物上,一定会引发消极的不满情绪,生出病态的人生态度,赶走了应当快乐的美好时光。其结果是瘫痪了人的活力,腐蚀了人际关系,酸化了生活品质,

  • 标签: 抱怨 “不” 不满情绪 人生态度 人际关系 生活品质
  • 简介:<正>《中国药典》1985年版“一部”处方有种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的熨剂叫“坎离砂”(天津市医疗器材厂制有此物),不少人不知为何取了这样一个名字。其实,此名可以说来源于《周易》。汉代的魏伯阳著有《周易参同契》一书,书中称乾坤二卦为鼎炉,坎离二卦为药物。故“坎离砂”即谓药物砂。《周易》为大道之源,亦为不少成语、典故、格言、熟语之源,不少词语可以成于此书。洋洋一百七十余万言的《周易辞典》(吕绍纲主编,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收有“经传词语”一单元,但非从源于《周易》的成语典故等词着眼,一些人读到有关词语时往往不知其然,更不知其所以然,本文则列举有一定难度的源于《周易》的成语典故等举例以之,于《周易》研究、于汉语词汇研究或者不无小补。

  • 标签: 孔颖达 周易参同契 六十四卦 后汉书 词语 三国志
  • 简介:熊十力在其早年的唯识学概论的系列写作中已提出对窥基解因能变的质疑,而这一问题深关宏旨。正是由于对窥基"因通现种"一的岐解,导致他后来以因果二变释种现二界,从而有对唯识学种现对立、二重本体的批评。然而,因果二种能变并不能视为种现对立的依据。能变有转变、变现二义,应以变义为据,才能更好的理解种现活动实为识转变的整体活动,才不至于静态机械的理解唯识的含义。对唯识学中其他问题的研究也应见微知著,作如是观。

  • 标签: 因能变 种现 转变 变现 唯识
  • 简介:【成语典故篇】《孟子·公孙丑》记有这样一段故事:“宋人有闵其苗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视之,苗则槁矣。”

  • 标签: 理趣 成语典故 故事 宋人
  • 简介:写下这个标题,似有痴人梦之嫌。人非天马,谁的身心能遨游无极的太空呢?

  • 标签: 随笔 杂文 杂谈 阅读知识
  • 简介:孔子诗可以“兴、观、群、怨”,有人认为这是现实主义观点,有人认为这是诗的抒情。本文不同意这些看法,认为所谓兴是断章取义,即由特定思绪触发,将诗中某一两个意象从整首诗中抽取出来并转到修身治国上去。观即观志——一人或一国之志。群是群居相切磋,达到对诗句象征的观念的认识。怨即抒发抱负,针砭时弊。这里面兴是关键,有兴才有观、群、怨,才能起孔子认为诗应起的社会作用:提高人的道德境界,使天下拨乱为治。而这些与现实主义,诗缘情不相关涉。

  • 标签: 孔子诗论 诗三百 现实主义 诗缘情 用诗 社会作用
  • 简介:在原始佛教的圣典中,不仅记载着释尊在菩提树下谛观十二缘起而成等正觉,就连过去六佛也是如此。如《杂含》:“昔者毗婆尸佛未成正觉时……于十二缘起逆顺观察,所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缘无明行,乃至缘生有老死,及纯大苦聚集,纯大苦聚灭。……如毗婆尸佛,尸弃佛、毗湿波浮佛、迦罗迦孙提佛、迦那迦牟尼佛、迦叶佛,亦如是”于此可见十二缘起在佛法中的地位!觉悟了的佛陀。

  • 标签: 佛陀 缘起说 佛法 原始佛教 聚集 时代
  • 简介:亨利·沃德·比彻还是一个小男孩时,他从学校的一堂课上获得了一个一生受用不尽、极其宝贵的教训。这天,老师把小比彻叫到讲台前.要求他将新学的课文背诵一遍。比彻是个勤奋的学生,背诵一篇课文对他来说不是什么难事。他信心满怀地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清清嗓子,张口就开始了。可才背了个开头,比彻就听到身旁的老师重重地对他说了一个字——“不”。比彻停顿了几秒,心里猜测着“是不是自己背错了?”看到老师和同学没有别的反应,他犹豫着继续往下背。

  • 标签: “不” 世界 课文背诵 老师 同学 学校
  • 简介:易只是主动找到记者希望发表作品的,这在10年记者经历里可以称为“家”的采访对象中还是第一位,因而在最初见面时还曾怀疑过他的动机,但当他把一幅幅精美的图画摆在记者面前时才发现,他是一位真正的画家——他的来自于民族乡村山寨,笔下的少数民族朴实而生动,每一幅都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这正是迷人的民族文化。“外省的报刊登了我的,我想我们贵州的报纸也需要。”易只这样对记者

  • 标签: 易只 绘画艺术 民族文化 艺术风格
  • 简介:《孟子》七篇未尝有一语提及《易》,亦未见有对《周易》经传之引用,故后儒对于孟子是否知《易》看法各异。赵岐认为孟子"通五经",程颐言"知《易》者莫如孟子",朱熹却持相反意见。程朱二可视为汉唐经学向两宋理学转型时理学家尊崇"四书"的不同表述,与赵岐在五经独尊的学术背景下言孟子"通五经"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其语境截然不同,但其出发点皆为推重孟子其人其书。明末黄道周以其象数《易》学思维阐释《孟子》与《易》之关系,而刘宗周则从其心性学视阈论述之,为认识此问题提供了新思路。清儒焦循认为"孟子深于《易》",其《孟子正义》在对《孟子》语句、篇章之意蕴及赵岐传意之解读中多处以《易》解《孟》,但因其对宋明理学家解《孟》之成果一概不收,故也失去了对"《孟子》知《易》"这一学术问题进行全面梳理的可能。围绕《孟子》知《易》展开的各种讨论其实正是各个时代思潮与学者治学个性的综合体现。

  • 标签: 孟子 《周易》 四书 五经 理学 心学
  • 简介:在我的印象里,埃及人都会说几句汉语,凡是男人,见了中国人,都会笑嘻嘻地嚷道:“清凉油、清凉油。”只要碰到酒店、饭店,包括撒哈拉沙漠腹地深处的警察,我们下车解手,警察面向我们,手指贴着太阳穴叫:“清凉油、清凉油。”在埃及,清凉油就是中国人的代名词,好比古代,瓷器是中国的代称。

  • 标签: 埃及人 汉语 清凉油 中国人 沙漠腹地 代名词
  • 简介:"以正治国"见于今本《老子》第五十二章,它既是老子总结三代政治、结合所处之世提出的治国纲领,同时也是老子进行形上思考后的产物。老子强调"正"的概念,论述"正"便是"合乎道",主张"身正"方能"国正";在具体行为上,他要求"为正"就是要"知止"。在这一方面,老子与孔子的认识并无冲突,相反通过把握两者的论述,便能更好的把握"以正治国"的真义。

  • 标签: 以正治国 老子 郭店简 孔、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