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外籍就诊患者的人口特征、疾病谱和就诊需求等医疗信息,为推动精准化的国际医疗服务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方法回顾性收集宁波市第一医院近3年期间就诊的所有外籍患者共1 500例,并根据年龄段将患者分为老年组602例和中年对照组898例,对入组患者进行人口学及临床就诊信息的统计和比较。结果老年外籍就诊人群主要来自欧洲(40.5%、244/602),其次分别为北美洲(27.9%、168/602)、亚洲(14.5%、87/602)和非洲(11.0%、66/602),而中年组主要来自亚洲(35.9%、322/898)。两组患者前5位从事的职业相同,分别为教师、经理高管、经商商人、工程师和公司职员。老年外籍患者就诊的前5位疾病种类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皮肤疾病。与中年组住院率2.4%(22/898)、持医疗保险率65.6%(589/898)、慢性疾病患病率15.9%(143/898)比较,老年外籍就诊患者住院率高、持医疗保险率低以及慢性疾病患病率明显升高,分别为4.7%(28/602)、56.8%(342/602)、29.6%(178/602)(χ2=5.420、11.799、39.886,P=0.020、0.001、0.000)。结论本研究的抽样数据统计反映了宁波和沿海地区的外籍中老年人群的地域来源广泛和从事职业较为集中,并具有特征性的疾病谱和诊疗需求,这些人口学和临床特征分析有助于涉外医疗政策的制定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优质国际医疗服务。

  • 标签: 国际医疗 外籍患者 疾病特征
  • 简介:根据乌蒙山区基础地理数据和相关统计数据,分析了乌蒙山区人口和耕地的垂直分布特征以及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乌蒙山区人口与耕地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人口主要集中在山区耕地面积较多中高海拔地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压力的增大,中高海拔地区人口耕地关系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并逐渐向低海拔地区扩展;影响山区人口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耕地,海拔高程通过影响耕地面积来影响人口分布,随着海拔升高,人均耕地减少程度呈递减状态。

  • 标签: 人口垂直分布 耕地垂直分布 相关关系 乌蒙山区
  • 简介:本文利用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对北京市1995-2000年户籍迁移人口和流动人口进行了人口特征以及区域、产业、行业结构特征分析,结合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新思路.探讨首都未来迁移流动人口的流向与分布趋势,阐述了城市功能定位、空间布局以及产业结构的新格局必将影响首都人口的规模及再分布。

  • 标签: 流动人口 北京市 结构特征 区域分布 1995-2000年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 简介:<正>本文就我国城镇迁入与迁出人口在迁移时的结构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旨在考察城市化过程中城镇迁入和迁出人口的异同及其原因,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和某些反常现象,希望能为制定有关的城乡社会政策提供有价值的材料。一、迁入迁出人口数量的年际变化比较根据抽样调查数据,1949到1986年城镇迁入人口和迁出人口分别相当于样本总人口数的38%和6.16%。由于调查设计的缘故,迁出人口有一部分不能进入样本,数字看上去小了一点,但仍不失为全国宏观分析的依据。

  • 标签: 人口迁移 迁入迁出 对比分析 中国城镇 总人口数 迁移量
  • 简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义乌市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日益加快,人口频繁流动已成为义乌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随之产生的计生管理、社会治安、劳工纠纷等社会问题也不断出现,为此,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综合管理对策已成为当务之急。笔者从计生管理的角度,对这个问题提几点对策和措施。

  • 标签: 义乌市 人口流动特征 计划生育 人口管理 户籍制度 工作机制
  • 简介:<正>历史上,我国人口国际迁移者多是迫于战乱、灾荒、生活无计而外出谋生的,其绝大多数是男性青壮年,到近代方有少数女性随亲属出国谋生或与亲人团聚。但广东省顺德县自清末至本世纪三十年代,却有大量女性人口迁移东南亚,其中新加坡最多,马来西亚次之,形成了一股以家庭事务(女佣)为主要职业的国际迁移流。自1984年以来,顺德每年回国探亲访友的华人、华侨达1,500余人次,其中女性占三分之二。从1975年至1984年十年间,该县回国定居的华人、华侨共337人,女性占了94.7%。为什么顺德县会

  • 标签: 国际迁移 女性人口 顺德 广东省 人口迁移 新加坡
  • 简介:老龄化人口发展趋势在我国东部地区大中城市日益明显.本文试从人口老龄化角度来探讨老龄人口对旅游业经济收益贡献率的影响,分析旅游企业如何适应老龄化人口发展趋势,及时转变经营观念,调整经营战略,取得更好的旅游收益.

  • 标签: 老龄化 旅游空间行为特征 旅游业 启示
  • 简介:广东省14-35岁的青年人口数量全国最多,占人口比重全国最高。广东青年人口有着较为显著的特征:青年人口的61%分布在珠三角,39%分布在粤东西北;72%分布在城镇,28%分布在乡村;青年人口的性别比显著偏高,空间分布不平衡。珠三角男青年多,粤东西北女青年多;整体文化程度偏低,男性青年文化程度高于女性青年,城镇青年文化程度高于乡村青年;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就业,主动性失业现象突出;流动青年共1947万,其中93%分布在珠三角。广东青年的上述人口特征,是了解和掌握广东青年状况,制定青年政策和实现青年工作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 标签: 广东省青年 人口学特征 青年工作
  • 简介:根据汉斯·摩根索的理论,由人口而形成的国家力量。必须包括人口的数量和质量。

  • 标签: 人口大国 国家力量 摩根索
  • 简介:摘要:本文基于蒲城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深入研究了蒲城县人口结构的基本情况、特征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通过对常住人口、户别人口、民族人口、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受教育程度、文盲人口、城乡人口以及流动人口等多个维度的分析,揭示了蒲城县人口结构的多方面特点。

  • 标签: 蒲城县、人口结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
  • 简介:通过对2000-2003年上海市乡镇人口密度变化率的空间相关性分析,发现上海市近几年人口分布空间变动格局表现为以中心城区为中心的环状分布模式,中心城区和远郊区人口密度变化小、人口增长缓慢,而近郊区人口密度变化大、人口增长迅速。全市人口密度变化率存在着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4种类型的空间关联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上海市人口郊区化趋势明显,高人口密度区域在不断向外扩张,由此可以判断未来上海人口分布的区域变化方向。

  • 标签: 人口分布 空间自相关分析 空间特征 上海市
  • 简介:在当代社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信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我们的社会中被开发利用的信息资源日益丰富,信息在社会生产与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见,不少群体和个人因此而走上了一条信息化的致富之路,成为当代社会中的“新贵”。

  • 标签: 信息弱势群体 社会信息化 人口特征 政策 信息化发展 社会财富
  • 简介:以皖北亳州市为例,通过对相关人口资料的归纳整理,将其人口结构分为自然结构、社会经济结构、空间结构和质量结构四个部分,发现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并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得出了这种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人口结构的对策建议。

  • 标签: 皖北地区 亳州市 人口结构 经济影响
  • 简介:中国人口红利刘易斯拐点正在到来,在后红利时代,中国人口红利的影响因素不断发生改变。这些因素直接体现在企业层面、政府层面、市场层面、社会层面和国际层面,影响到人口红利的获得与实现、数量和质量变化、空间和时间分布、国际和国内的分配,这些因素及其导致的特征对中国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将会产生影响。

  • 标签: 中国 人口红利 后红利时代 影响因素 特征
  • 简介:摘要:2000年以来,广东省在经济和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人口的局部收缩。基于人口变化的视角,对2000-2020年间韶关市的常住人口规模进行动态观察,分析韶关市人口的时间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韶关市的常住人口的增长与收缩并存,且人口收缩呈现“核心增长-边缘收缩”的分布规律。另外,区域发展差异、产业转型下短期内生产业动力不足造成韶关人口收缩的主要因素,而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韶关常住人口的回升。

  • 标签:
  • 简介: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2010年以来,中国人口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常态,人口规模增长速度进一步放缓;总和生育率保持在更替水平以下,低生育水平基本稳定;人口年龄结构进一步老化,老龄化问题突出;出生性别比偏高且居高不下;劳动年龄人口跨过拐点,步入下行通道,劳动力数量比较优势开始下降;流动人口规模空前,为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家庭结构发生深刻变革,传统家庭功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人口发展中呈现的新常态,调整完善人口政策是解决人口结构性失衡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人口、经济、社会协调均衡发展的应有之义。

  • 标签: 人口新常态 人口政策 生育政策调整完善
  • 简介:本文是全国流动人口犯罪调查的一部分.通过对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心理的实证调查和分析,证明流动人口犯罪嫌疑人犯罪的动机主要是贪图钱财、,险求富和追求享受;这些犯罪心理的产生是当前杜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流动人口特有的主观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并据此提出流动人口犯罪的心理预防和心理矫治的方法.

  • 标签: 流动人口犯罪 嫌疑人 犯罪心理 实证调查 心理矫治 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