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波治疗子宫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7年5月采取微波治疗的子宫息肉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以往采取传统手术治疗的子宫息肉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感染率、出血率以及复发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治疗对于子宫息肉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治愈率高、术后出血量少、感染率低,不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是子宫息肉临床治疗的首选。

  • 标签: 微波治疗 子宫颈息肉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子宫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居第2位,仅次于乳腺癌。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宫颈癌新发病例超过13万人,约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的1/3,并呈现发病年轻化趋势。本文旨在探讨子宫癌的病因、危险因素、病理改变及临床表现。

  • 标签: 子宫颈癌 病因 致癌机制 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宫颈癌(cervicalcarcinoma)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的女性,但普查发现宫颈癌发病年龄多为40~55岁,20岁以前罕见。目的讨论子宫癌的治疗心得。方法对已经诊断出子的宫颈癌患者进行手术、放疗等方法进行治疗。结论一旦发现宫颈癌,一般都应及时进行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放疗,手术之前主要根据妇科检查双合诊和三合诊的结果判断临床分期,宫颈癌治疗后必须严密地定期随访,尤其是中晚期宫颈癌容易发生转移。

  • 标签: 子宫颈癌 治疗
  • 简介:摘要子宫癌占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总数的半数以上,目前确切病因尚无定论,大多认为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如早婚、早育、多产、宫颈糜烂、性交过频、包皮垢及性激素失调等,也与社会经济状况和精神刺激有关。其中95%为鳞状上皮癌,腺癌约占5%。目的简述子宫癌的诊断。方法通过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与检查的结果进行诊断。结论原位癌及早期浸润癌常无任何症状,多在普查中发现。主要症状的表现形式和程度多与子宫癌病变的早晚及病理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子宫颈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子宫部肌瘤的声像图特征及其相应的生理、病理学基础,提高超声对子宫部肌瘤的诊断率。方法采用超声检查,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9例子宫部肌瘤的声像图表现。结果子宫部粘膜下肌瘤11例、肌壁间肌瘤23例、浆膜下肌瘤5例,误诊3例,诊断符合率为92.3%,误诊率为7.7%。结论超声对子宫部肌瘤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子宫 颈部肌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镜在诊断子宫肿瘤中的应用效果,并积累相关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我院妇科收治的 50例子宫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为 2016年 5月至 2017年 12月,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 25例患者进行常规的诊断方法,观察组 25例患者进行阴道镜诊断,对比两组的诊断疗效。结果:通过对这 50例患者进行诊断,其中 25例在阴道镜下进行宫颈活检术,发现通过阴道镜检查子宫肿瘤的准确率要远远高于采用常规方式检查的准确率,且观察组的满意程度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子宫肿瘤的疑似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确诊率更高,有利于相关的患者及早的发现疾病,及早的进行治疗,也有利于减少医患纠纷,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阴道镜 诊断 子宫颈肿瘤
  • 简介:摘要探讨对子宫癌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子宫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0例患者通过治疗和细心及无微无至的关怀与护理均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结论正确诊断,有效治疗科学护理是治疗此病的关键。

  • 标签: 宫颈癌 护理
  • 简介:摘要子宫病变是指在子宫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包括炎症、损伤、肿瘤(以及癌前病变)、畸形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但现在主要是子宫鳞状上皮内病变(SIL)。SIL发展为癌的自然演变过程与高危HPV持续性感染密切相关。子宫病变诊断仍为三阶梯流程即细胞学+HPV、阴道镜和组织病理学。目前国内推荐简单易学的阴道镜诊断方法为R-way阴道镜评估体系。子宫病变治疗方法主要有预防性HPV疫苗注射、药物、激光、冷冻、电切、电凝、手术。

  • 标签: 子宫颈病变 诊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微波治疗子宫息肉的临床观察。方法:随机选择2020年1月-2021年7月于我院妇科收治的80例子宫息肉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签法分组,分为研究组与一般组,各40例。研究组实施微波治疗,一般组实施常规治疗。比较组间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97.50%)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比组(82.50%),(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2.50%)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一般组(20.00%),(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波治疗子宫息肉的临床效果更加显著,有效性更高。

  • 标签: 微波 治疗 子宫颈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子宫环形电切术 对宫颈疾病进行介绍,分析其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宫颈疾病,并需要开展手术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硬币随机法,对 400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电刀宫椎切除术,观察组则为 子宫环形电切术, 分析治疗有效性。 结果: 从 治疗 上看,观察组 患者的手术用时、手术出血量分别为( 10.5±1.4 ) min 和( 12.5±6.6 ) ml ,对照组为 ( 6.7±0.9 ) min 和( 10.3±4.1 ) ml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在手术后阴道排液量上和排液用时上,观察组分别为( 16.8±5.9 ) ml 和( 13.4±7.3 ) d ,对照组则为( 25.3±6.6 ) ml 和( 12.1±5.1 ) d 。与此同时,在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上,观察组为 3.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9.5%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手术方案更佳。 结论: 采用 子宫环形电切术的治疗效果好,对患者的创伤小,并发症少,其治疗宫颈疾病效果显著,得到了认可。

  • 标签: 子宫颈环形电切术 普通电刀宫椎切除术 宫颈疾病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镜子宫活组织检查对子宫癌前病变诊断的准确性及子宫癌漏诊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327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阴道镜活组织检查,且组织学诊断为子宫上皮内瘤变(CIN)Ⅰ、CINⅡ、CINⅢ、慢性子宫炎、子宫原位癌、扁平湿疣或湿疣样改变,行子宫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并进行术后病理检查。比较子宫阴道镜活组织检查与LEEP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并对阴道镜子宫活组织检查中子宫癌漏诊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阴道镜下子宫活组织检查对慢性子宫炎诊断准确率为59.70%(40/67),对扁平湿疣或湿疣样改变诊断准确率为51.58%(49/95),对CINⅠ诊断准确率为85.14%(63/74),对CINⅡ、CINⅢ及子宫原位癌诊断准确率为73.63%(67/91),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相符患者共计219例,总体诊断准确率为66.97%(219/327);术后病理提示诊断不足患者43例(13.15%),诊断过度患者48例(14.6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宫病变占子宫面积<50%、阴道镜图像质量不满意以及患者年龄≥50岁是子宫癌漏诊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阴道镜下子宫活组织检查对子宫癌前病变诊断准确性不高,易发生子宫癌漏诊,应提高阴道镜操作技能,同时关注老年女性及阴道镜图像不满意患者的检查,以进一步降低子宫癌漏诊率。

  • 标签: 宫颈肿瘤 阴道镜检查 诊断 癌前病变 漏诊
  • 简介:摘要子宫癌是全球第4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子宫癌是妇女发病率第2、死亡率第3的恶性肿瘤。子宫广泛性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清扫术是早期子宫癌患者的标准手术术式,术后尿动力学障碍是子宫癌根治性手术后最常见的远期并发症。膀胱子宫韧带的处理是子宫癌手术的关键步骤之一,不少学者对传统子宫癌根治性手术的术式进行改良,并对膀胱子宫韧带的解剖组成进行探究,以求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及更低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Querleu和Morrow于2008年提出的子宫癌根治性手术的分型方法(即Q-M分型)已广泛被妇科肿瘤医师接受,且2017年修订的新Q-M分型对子宫广泛性切除术中宫旁组织的切除范围作了更详细的描述,但是对于膀胱子宫韧带切除范围仍存在较多争议。因此。本文就子宫癌根治性手术术式的历史背景和研究进展、膀胱子宫韧带的解剖及子宫广泛性切除术中膀胱子宫韧带的切除范围进行综述,以进一步完善子宫广泛性切除术的手术方式,减少子宫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