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所面对的应激也越来越多,其中慢性应激已成为诱发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最为重要的因素,造成如海马神经元的死亡,树突萎缩,棘突消失,神经细胞再生减少等不可逆损伤;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phicfactor,BDNF)作为一种神经保护因子,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无论是对神经细胞存活、分化还是突触可塑性上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慢性应激与BDNF的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本文就BDNF在慢性应激中的作用的可能机制做一综述。

  • 标签: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慢性应激 机制
  • 简介:摘要抑郁症的机制研究和抗抑郁药的新药开发都离不开有效的抑郁症动物模型的建立。本文阐述了应激抑郁模动物型的常见类型,以期为深入研究抑郁症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抑郁症 动物模型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2013年11月22日青岛黄岛区大煤炸后受伤人员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情况,探讨支持干预措施。方法对青岛某医院50例黄岛大爆炸受伤人员进行观察了解,采用数据表格记录法对伤员创伤后应激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通过分析应激反应症状,探讨干预措施。结果50例伤员中共有13例发生不同症状的应激反应,占比率26.0%。其中9例为中轻度,占比率18.0%;4例为重度,占比率8.0%。结论经历重大灾害且受伤后伤员,在后期的治疗中,由于多方面原因心理因素极不稳定,导致应激反应发生。需给予专业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缓解情况,做好心理康复工作。

  • 标签: 灾后 伤员 创伤后应激障碍 黄岛大爆炸
  • 简介:疾病导致血糖短暂升高的过程即应激性高血糖,在重症患者中很常见。高血糖会进一步导致机体激活炎性细胞因子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释放儿茶酚胺、皮质醇、胰高血糖素和生长激素。应激性高血糖入院患者的血糖水平和预后紧密相关。血糖水平过高或是持续时间较长可能导致高渗血症,进而引起多尿、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严重的甚至可以危害中枢神经。所以,对应激性高血糖的控制在疾病治疗中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阐述了应激性高血糖产生的机理,就应激性高血糖对疾病的预后及治疗产生的影响进行综述。

  • 标签: 应激性高血糖 疾病治疗和预后 血糖水平
  • 简介:应激是消防员所面临诸多职业危险中最严重而又最难以预防的风险之一。阐述了消防员在灭火救援行动和平时训练中热应激产生的原因,分析了热应激对消防员职业安全和健康的危害,提出应从全面评估热应激危险、合理组织现场复健、科学实施热适应训练三个方面预防和控制热应激危害,确实保障消防员的职业安全和健康。

  • 标签: 消防员 热应激 现场复健 热适应
  • 简介:一、可逆反应是绝对的,不可逆反应是相对的化学反应具有方向性。一些化学反应发生后,反应物能完全变为生成物,即反应能进行到底,这样的反应叫不可逆反应,比如水的生成和电解;否则叫可逆反应,如充电电池的反应

  • 标签: 可逆反应 化学反应 相对论 充电电池 方向性 生成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奥美拉唑进行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预防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74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与观察组3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静脉注射西咪替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注射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生情况,以进行患者病症治疗效果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的比例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可有效预防脑卒中并发应激性溃疡,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奥美拉唑 脑卒中 应激性溃疡 预防效果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人员的心理应激状况,探讨其应对策略。方法选择我院工作时间≥2年的护理人员,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其心理应激状况,分类统计心理应激状况,并作统计学分析,针对各类因素制定防御措施。结果60%的护理人员存在心理应激状态。应激源情况统计考试压力构成比(60.0%)最高,与其他因素相比,组间差异P<0.05;其次为护患矛盾构成比次之(41.67%),与其他因素相比,组间差异P<0.05。结论护理人员普遍存在心理应激状态,应及时采取合理方法,改变护理人员的应激状态,进而改善护理工作状态。

  • 标签: 护理人员 心理应激状态 防御措施 应激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择期手术患者心理应激特征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4年9月来我院进行择期手术的1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分别于护理干预前1天和手术当天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应激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护理干预前1天和对照组手术当天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65.81±9.75)分和(63.21±9.68)分,均显著高于实验组手术当天的(51.26±10.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1天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应激反应,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有助于保障手术疗效,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择期手术 护理干预 心理应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截肢患者术后应激障碍的相关因素,以减少患者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一科收治的糖尿病足截肢(截趾)患者进行采用创伤后应激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生活事件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析。结果90例糖尿病足截肢(截趾)术后患者存在应激障碍者为28例,占31.1%。糖尿病足截肢(截趾)术后患者存在应激障碍与有无配偶、工作学习、家庭关系及社会交际情况相关。存在应激障碍患者及非应激障碍患者SCL-90评分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存在应激障碍相关因素的截肢(截趾)患者,应加强患者心理疏导护理,以减少患者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生。

  • 标签: 脱疽 截肢术后 应激障碍 相关因素
  • 简介:氟是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如果体内氟蓄积增多,可以引起氟中毒。氟中毒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氟可以在软组织器官蓄积引起不同程度的损害,脑是氟中毒的重要靶器官之一,吸收入体内的氟可以透过血脑屏障在脑组织中蓄积。氧化损伤主要是机体在遭受有害刺激时,活性氧自由基产生过多,氧化程度超出氧化物的清除,氧化系统和抗氧化系统之间严重失衡,从而造成包括蛋白质、脂质、DNA和RNA在内的多种底物发生氧化应激,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在氟中毒发病机制的研究中,自由基与氧化应激是近年来的热点之一。本文对氧化应激在氟中毒脑损伤中的意义作出综述。

  • 标签: 氧化应激 氟中毒 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院的门急诊护理工作中应激出现的原因以及应激对于忽视工作人员的影响从而的到应对的方法;方法通过资料以及笔者实际工作中的观察与总结得到了全文的探究结果;结果发现门诊护理工作中护士确实容易出现应激从而被影响到身心的健康;结论在日常的医院急诊护理工作中要做好护士应激的应对工作以提高急诊科室的工作质量。

  • 标签: 应激 急诊护理 护士健康 应激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反应,并分析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以48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县医疗系统48名护士进行调查,调查护士在护患纠纷中所表现的心理应激反应;并在分析护患纠纷发生原因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结果在护患纠纷事件中,本组48名护士心理应激反应表现为正性心态者占41.67%,负性心态者占58.33%,负性心态者比例高于正性心态者(P<0.05);且低年资护士负性心态者比例高于高年资护士(P<0.05)。结论护士面对护患纠纷时的心理应激反应以负性心态居多;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差、护患沟通不良及护理专业水平不足是引发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而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理专业水平则是防范护患纠纷的针对性对策。

  • 标签: 护患纠纷 心理应激 防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在治疗脑出血中预防应激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3月~2014年6月治疗的20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脑出血治疗,而观察组在常规脑出血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奥美拉唑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静脉注射奥美拉唑,每次40mg,每日一次,7-10d为1疗程;对比两组患者的胃溃疡发生率、十二脂肠溃疡发生率、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胃溃疡发生率为2.00%、十二脂肠溃疡发生率为7.00%、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9.00%;对照组胃溃疡发生率为12.00%、十二脂肠溃疡发生率为19.00%、应激性溃疡发生率为31.00%;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00%;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两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在治疗脑出血中预防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显著,治疗安全性高,可作为预防应激性溃疡的首选药物。

  • 标签: 奥美拉唑 脑出血 应激性溃疡
  • 简介:创伤后应激障碍会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生活学习及身心健康。以学校为基础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干预是根据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在学校环境中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干预。当前已有众多实证研究证明该干预模式能够有效减少儿童和青少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增加其适应性行为。本研究对以学校为基础的儿童和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干预研究进行综述,梳理该干预模式的干预对象、干预方法、干预者以及干预效果,分析该干预方法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 标签: 学校为基础 创伤后应激障碍 干预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