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高危型人乳头病毒(HPV)分型在宫颈前病变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满足条件的2495例受试者接受高危型HPV分型检测,同时对HPV阳性患者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必要时可进行阴道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对入组患者高危HPV感染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筛选的2495例受试者中,有278例感染了HPV高危型,感染率为11.14%;不同年龄组间HPV高危型感染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阳性有369例(14.79%),阴性2126例(85.21%)。在接受宫颈活检送病理检查的278例受试者对宫颈病变的检出率是85.97%(239例),有39例检测出慢性宫颈炎(14.03%)。其中检查出宫颈上皮非典型性增生(CIN)Ⅰ级有98例(41.00%),CINⅡ51例(21.34%),CINⅢ78例(32.64%),宫颈12例(5.02%)。占比较高的高危亚型依次为HPV16型(24.69%)、58型(13.81%)和52型(12.55%)。经比较,不同人乳头病毒高危亚型感染在不同宫颈病变中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型人乳头病毒分型检测对宫颈前病变的筛查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分型筛查 癌前病变
  • 简介:在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往往会有人乳头病毒(HPV)病毒的参与,HPV感染是引发宫颈疾病的病因,其中也包括宫颈.宫颈是发生于女性生殖系统的恶性病变,肿瘤组织会逐渐扩散、转移至阴道、子宫下段及宫体,疾病的危险程度也随之增加,应及早治疗.由于宫颈早期及前病变的症状表现与其他宫颈病变相仿,难以鉴别区分,可采用HPV检测的方式,根据具体的感染情况,对前病变的发展程度以及宫颈的发生做出准确的判断,进而为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1].本研究以我院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76例宫颈前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HPV多重感染检测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人乳头瘤病毒 癌前病变 多重感染 宫颈癌 HPV感染 生发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ESD治疗食管早及上皮内变的价值。 方法 本次试验将选择从2022年4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初期癌变患者及上皮内变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共计90例,试验的过程中将采取全程跟踪式调查,排除患者各种治疗影响因素,认真的去研究患者病变与食管的基本情况,然后再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式调查。结果 接受ESD手术之后两组患者都存在一定的并发症,而接受完手术半年时间后,除了有两例患者存在复发迹象以外,其他患者均没有复发的情况存在。结果 ESD在早期食管以及上皮内变治疗具有很大作用,在现代食管与上皮内变治疗当中具有很高医疗手术价值。

  • 标签: ESD 食管早癌 上皮内瘤变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病毒(HPV)感染对膀胱患者染色体畸变及细胞周期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膀胱发生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膀胱患者,按照HPV感染情况分为HPV阳性组及HPV阴性组,采用FISH方法检测两组患者的尿液脱落细胞染色体的畸变率,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两组膀胱组织的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60例膀胱患者中HPV阳性者39例,HPV感染率为65%。HPV阳性组中3号染色体与GLP p16的畸变率分别为79.49%(31/39)与82.05%(32/39),明显高于HPV阴性组的47.61%(10/21)与52.38%(1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组中7号与17号染色体的畸变率分别为74.36%(29/39)与66.67%(26/39),与HPV阴性组的61.90%(13/21)与71.43%(15/2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组中的p16、Rb蛋白的阴性表达率分别为46.15%(18/39)与41.03%(16/39),显著高于HPV阴性组的28.57%(6/21)与23.81%(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阳性组中cyclinD1的高表达率为56.41%(22/39),高于HPV阴性组的28.57%(6/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K4蛋白的高表达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感染能引起膀胱3号染色体与GLP p16染色体畸变率升高,引起细胞周期蛋白p16、Rb及cyclinD1蛋白表达紊乱,导致P16/CDK4/cyclinD1/Rb细胞周期调控通道的紊乱,其与膀胱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 标签: 膀胱肿瘤 人乳头瘤病毒 细胞周期蛋白类
  • 简介:摘要溶病毒是指能够特异性杀伤肿瘤细胞的天然病毒或经过基因工程改造后的病毒,经过内注射后可以通过多重机制达到肿瘤杀伤和激活免疫的治疗效果。膀胱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公认对免疫治疗响应性较好的"热肿瘤"。目前,世界范围内卡介苗短缺,需要探索潜在的卡介苗灌注替代药物;针对卡介苗灌注失败的患者也亟需探索新的保膀胱治疗方案。近些年,溶病毒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均取得许多突破,本文就溶病毒的基本概念、种类特性、给药方式、近年来溶病毒在膀胱中的基础研究进展及临床试验进展做出述评。

  • 标签: 溶瘤病毒 膀胱肿瘤 膀胱癌 基因工程 临床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病理诊断,治疗和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的12例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研究12例患者平均年龄56.25岁,以女性(66.7%)、不吸烟的患者(83.3%)居多.11例患者接受根治性肺叶切除术,另1例因病灶靠近支气管开口需行袖式肺叶切除术.8例患者术后接受了辅助化疗(66.7%).该肿瘤在组织学上表现为癌细胞排列成巢团状,核大呈空泡状,肿瘤间质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9例肿瘤标本检测了P63,均为阳性(100%);11例行EBER原位杂交检测,均为阳性;而5例行EGFR突变检测,均证实为野生型.本组平均随访时间为43.83个月,11位患者随访期间无生存,而另1位患者在术后25个月诊断骨转移,接受姑息性化疗后,带生存至今.结论原发性肺淋巴上皮是一种罕见的,预后较好的非小细胞肺癌.该肿瘤好发于年轻、非吸烟的亚洲人群,EB病毒感染与其发病机制存在密切关系.关键词淋巴上皮;非小细胞肺癌;手术;EB病毒;预后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931-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宫颈以及宫颈上皮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某医院收治的120例宫颈及宫颈上皮内变患者,患者年龄在24岁至64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42岁,对于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进行宫颈及宫颈上皮内变相关危险因素的总结分析。结果统计分析显示,生育流产次数较多以及多个性伴侣、人乳头病毒感染、初次性生活过早、口服避孕药等是导致宫颈及宫颈上皮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提高宫颈人乳头癌病毒感染的认识、强化卫生健康宣传教育、做好性传播疾病预防是避免宫颈及宫颈上皮内变的有效措施。

  • 标签: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危险因素 临床影响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胃肠道间质(GIST)合并消化道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5例GIS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标本均行光镜检查,分析其中存在合并消化道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化表达。结果在受检的55例GIST患者中,合并消化道的患者共计13例,占病例总数的23.6%,13例GIST合并消化道患者的间质直径均为1.5~7.0cm之间,平均直径为3.3cm;并且其中有11例患者的肿瘤细胞形态为梭形细胞型,危险程度均表现为低或极低;在13例患者中,有10例是在胃部发现GIST,3例在食管发现GIST。结论GIST患者并发胃癌、食管等消化道的几率较高,为此,临床需高度重视GIST的早期诊断,并尽早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合并消化道的发生几率。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消化道癌 病理分析
  • 简介:1病例报告卢某,男,54a,职员。因发现右腹股沟肿物10余年,于2007年3月29日入院。查体:全身情况良好,无发热、消瘦、黄疸,未见蜘蛛痣与肝掌,双颏下、右颌下多个直径2~3cm肿大淋巴结,右腹股沟区扪及6.0cm×5.0cm×4.0cm实质性肿物,肝脾未扪及,移动性浊音(-),右下肢轻度浮肿。入院检查:乙肝HBsAg(+)、HBeAg(+)、HBcAb(+),肝肾功能正常,AFP74.57μg/L。

  • 标签: 淋巴瘤 恶性 肝癌 原发性 重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淋巴化疗患者重度因性疲乏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例淋巴化疗伴重度因性疲乏患者,加强对因性疲乏的宣教,使患者正确认识因性疲乏,评估因性疲乏,加强饮食护理、运动锻炼、中医调护、心理护理等。结果患者因性疲乏减轻,重度因性疲乏1例,中度因性疲乏3例,轻度因性疲乏10例、无疲乏6例。住院时间为20~28天。结论对淋巴化疗伴重度因性疲乏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可消除或减轻患者因性疲乏的程度,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淋巴瘤 重度癌因性疲乏 护理
  • 简介:摘要胃癌和胃肠道间质(GIST)是消化道常见肿瘤,其诊断及治疗较成熟,但胃癌合并GIST同时在一个消化器官发生则十分少见,占恶性肿瘤的0.25%。其诊疗目前缺乏规范性,贲门黏膜内合并极低危GIST在临床上更为罕见。本文报道一例影像学发现并行手术治疗的该病患者。

  • 标签: 贲门 黏膜内癌 胃肠道间质瘤
  • 简介:淋巴上皮(lymphoepithelioma-likecarcinoma,LELC)最早于1921年由Regaud等报道,指发生于鼻咽部之外,但在组织病理学上与鼻咽部淋巴上皮相似的肿瘤,其形态学特点是未分化组织中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LELC可发生于胃、肺、涎腺、膀胱、胸腺、子宫颈、阴道和皮肤等部位,其中以原发于食管的LELC最为罕见。

  • 标签: 淋巴上皮瘤样癌 食管 恶性肿瘤 EB病毒
  • 简介:摘要肾透明细胞是一种高度侵袭性肿瘤,最常转移至肺、区域淋巴结、骨和肝脏,转移至脑膜较少见。我们报道了1例71岁女性,有肾细胞癌病史,因近4个月反应缓慢,步态不平衡入绍兴市人民医院。脑MRI显示右侧中颅窝基底部肿块。病理组织学为脑膜和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结合国外文献,就肾细胞转移至脑膜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及预后进行探讨,以期提高病理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 简介:摘要:宫颈是我国女性癌症死亡的重要原因。持续的高风险人乳头病毒(HPV)感染被认为是宫颈发生和进展的决定性因素。避免高风险HPV的持续感染有望接近消除宫颈。然而,通过普及HPV疫苗以接近消除宫颈这一策略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涉及HPV疫苗的供应、预防侵袭性宫颈的效率、接种人群的选择及不同人群的接种方案等。为达到接近消除宫颈的目标,在推广HPV疫苗接种(一级预防)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持续重视前病变的筛查(二级预防)。

  • 标签: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肿瘤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病毒与子宫颈及其前病变关系。方法2015年海东市两区四县31513例35~64岁已婚妇女,进行宫颈筛查。分HPV项目县和延续性筛查项目县。HPV项目三个县所有的妇女直接进行HPV检测,检测出是HPV16和18亚型直接进行阴道镜检查,其余HPV阳性者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如异常再进行阴道镜及组织活检等检查。延续性宫颈筛查项目三个县所有的妇女都进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或醋酸染色检查/复方碘染色检查,如异常再进行阴道镜及组织活检等检查。结果HPV检测试点项目县筛查15001妇女中,HPV阳性有1523例(10.15%),子宫颈炎2606例(17.37%),子宫颈前病变(包括子宫颈上皮内变CIN1-3)146例(9.58%),子宫颈浸润(SCC)6例(0.39%)。延续性宫颈项目县筛查16512妇女中,子宫颈炎1744例(10.56%),子宫颈前病变(包括子宫颈上皮内变CIN1-3)78例(0.47%),子宫颈浸润(SCC)5例(0.03%)。结论HPV的持续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可引起CIN及宫颈

  • 标签: 乳头状瘤病毒 癌前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前病变筛查时使用高危型人乳头病毒分型应用价值。方法为确保最终研究结果具有准确性,选择于我院接受治疗患者56例,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均采用分型检测方式,对患者体内存在人乳头病毒检测,分析实验检测数据。结果经过分型检测之后,发现引发宫颈主要因素是人体感染人乳头病毒,其感染情况影响着患者身体健康情况。患者年龄在增长过程中,病毒感染加重,宫颈癌病发率越高。结论将人乳头病毒分型检测应用在宫颈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

  • 标签: 宫颈癌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分型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基底细胞与黑色素的皮肤镜检查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断为皮肤鳞状细胞、基底细胞与黑色素患者各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皮肤镜检查,同时进行了病理确诊。结果皮肤镜检出皮肤鳞状细胞、基底细胞与黑色素60例、58例与59例,检出率为100.0%、96.7%和98.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鳞状细胞、基底细胞与黑色素的皮肤镜检查具有很好的检出率,皮肤镜指征与组织病理相互对应,可为患者提供一种可靠的检查工具。

  • 标签: 皮肤鳞状细胞癌 基底细胞癌 黑色素 皮肤镜 检出率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 ; HPV )在宫颈前病变、宫颈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 。 方法: 纳入本院 2019 年 1 月至 12 月期间收治的宫颈炎患者( 30 例)、宫颈前病变患者( 30 例)、宫颈患者( 18 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命名为 A 组、 B 组、 C 组,观察三组患者的高危型人乳头病毒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 结果: 高危型人乳头病毒阳性率 C 组宫颈患者最高, P <0.05 ; HPV 病毒载量 C 组宫颈患者最高,其次是 B 组 宫颈前病变患者,最后是 A 组宫颈炎患者, P <0.05 ; HPV 持续时间 C 组宫颈患者最长,其次是 B 组 宫颈前病变患者,最后是 A 组宫颈炎患者, P <0.05 ;在宫颈前病变患者中,病变分级越高者 HPV 病毒载量 越高, HPV 持续时间 越长, P <0.05 。 结论: HPV 可应用于宫颈前病变、宫颈的临床筛查中,能够鉴别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便于开展早期防治措施,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癌 表达水平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