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90例足月新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结果:观察组出生后1h、2h、4h的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新生儿 母婴皮肤接触 早期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在我院分娩的108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比较两组新生儿不同时间点的体温变化情况、母乳喂养开始时间、吮吸持续时间、啼哭次数和啼哭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新生儿在出生时的体温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1h、2h和4h的体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母乳喂养开始时间和啼哭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吮吸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啼哭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可以有效控制新生儿的体温,缩短母乳喂养开始时间和啼哭持续时间,延长吮吸时间,减少啼哭次数。

  • 标签: 母婴 皮肤接触 新生儿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时段为2022年1月-2023年1月,选择医院产科在该时段内分娩的84例足月新生儿为研究主体,通过奇偶法分组,其中42例纳入对照组,该组采取常规产科护理,剩余42例纳入研究组,该组采取母婴早期皮肤接触干预,统计两组新生儿体温变化情况、婴儿啼哭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研究组新生儿出生后1h、2h、3h、4h的体温较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婴儿啼哭次数较对照组少,啼哭时间较对照组短,开始母乳喂养时间较对照组早,吸吮持续时间较对照组长,差异明显(P<0.05)。结论: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可良好维持新生儿体温,还可改善啼哭情况,可实现早期母乳喂养,还可延长吸吮时间,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新生儿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医院收治的120例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60例)和对照组(n=6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结果:在产妇以及新生儿的情况对比方面,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泌乳量评分、啼哭次数以及啼哭持续时间分别为(93.33%)、(2.66±1.01)、(6.59±1.48)、(14.49±2.60),对照组母乳喂养成功率、泌乳量评分、啼哭次数以及啼哭持续时间分别为(78.33%)、(1.21±0.20)、(13.82±2.74)、(35.67±3.1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指导在新生儿护理中,能够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同时能够对各种不良行为进行规范,为新生儿提供更加安全的护理环境,值得参考。

  • 标签: 母婴皮肤接触 新生儿护理 影响
  • 简介:摘要:本论文研究了新生儿早期皮肤接触对亲子关系建立的影响。通过对一组新生儿和他们的父母进行观察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早期皮肤接触对于亲子关系的建立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与没有早期皮肤接触的婴儿相比,有早期皮肤接触的婴儿表现出更高的母婴亲近感和父婴亲近感,这有助于建立亲子情感纽带。此外,早期皮肤接触还有助于提高父母的信任和自信,加强了他们与婴儿之间的情感联系。因此,我们建议医疗机构和父母在新生儿出生后积极推广早期皮肤接触,以促进亲子关系的健康发展。

  • 标签: 新生儿 早期皮肤接触 亲子关系 母婴亲近感 父婴亲近感
  • 简介:【摘要】目的:就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我院出生的新生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后4h内各节点的体温、啼哭次数、持续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出生后4h内各节点的体温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呈现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新生儿啼哭次数、持续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组间呈现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新生儿护理中,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应用价值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新生儿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剖宫产术中母亲与新生儿早期接触的护理策略。通过对剖宫产术的现状与趋势进行分析,强调了母亲与新生儿早期接触的重要性。文章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剖宫产术中母婴接触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与待解决的问题。接着,文章从心理学和健康促进的角度阐述了母婴早期接触的理论依据,并分析了剖宫产术对母婴早期接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剖宫产术中母亲与新生儿早期接触的护理策略,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接触方式与技巧以及术后护理与随访等方面。最后,通过实施护理策略并进行效果评价,验证了其有效性。本研究不仅为剖宫产术中母婴早期接触的护理提供了实践指导,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 标签: 剖宫产术 母婴早期接触 护理策略 效果评价 健康促进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生对早期接触临床教学工作的满意情况,为教学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老年病科145名早期接触临床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对带教计划和带教老师满意度较高;教学方式得到护生的认可;专科疾病护理和护理技术操作是护生最感兴趣、最想学的内容;护生对新技术应用、护理管理、医患沟通等有学习欲望;护生希望进行实际操作,建议教师授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加强师生间沟通等。结论早期接触临床能较好地提高专业课学习效果;教学中应结合临床进行知识的更新;要加强师资培养,提高教师综合能力;要建立良好沟通机制,保持师生间有效沟通。

  • 标签: 早期接触临床 护生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3月-2018年4月)搜集的138例足月新生儿一般资料,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实验组(69例,应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方法)和对照组(69例,应用常规产科护理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足月新生儿出生后60min、120min、240min的平均体温、母乳成功喂养率、平均吮吸持续时间、平均母乳喂养开始时间。结果实验组足月新生儿出生后60min、120min、240min的平均体温以及母乳成功喂养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足月新生儿的平均吮吸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平均母乳喂养开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比较高。

  • 标签: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新生儿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为培养高层次、高技能护理人才,以尽快适应临床并满足临床需求,本研究进行了基于《康复护理学》课程的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实践.[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2011级3年制护理学专业高职8班、10班护生为对象,随机将两个班分为早期接触临床教学组(8班)61人和传统式教学组(10班)60人.对两组护生学期末理论考核成绩、学习兴趣、沟通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自觉收获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早期接触临床教学组理论考核成绩高于传统式教学组,早期接触临床组护生对该学科的学习更有兴趣,认为对将来的应用有所启发及沟通能力方面有所提高,同时有利于提高自身分析、判断问题的能力与技巧,并感觉收获很大(P〈0.05).[结论]早期接触临床教学实现了理论教学、临床思维与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于一体,激发了护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护生主动获取临床知识的技能,提高了教学质量.

  • 标签: 早期接触临床 教学实践 康复护理学 护理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专业教学中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方面所发挥出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以两个口腔学年级的学生为主,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以常规口腔专业教学方式为主,在对观察组学生展开教学时,常规教学方法同上,另外增加早期接触临床环节,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人数分别为 45人、 48人,时间为 2018年 8月 -2019年 3月。结果:将早期接触临床融入到口腔专业教学当中,观察组学生在临床思维培养、医患沟通能力、责任感、临床实践能力等各维度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 P<0.05)。观察组学生的专业理论综合考试成绩为( 87.57±6.4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63.28±5.74)分,组间差值具有可比性( P<0.05)。结论:在口腔专业教学中,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目标性去完成学习目标,熟练掌握各种操作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口腔专业教学 临床 临床实践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剖宫产术后早期皮肤接触护理在足月儿母乳喂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EBSCO,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9年3月。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使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总样本量为1 32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后早期皮肤接触护理组的足月儿首次母乳喂养时间早于常规护理组[MD=-28.86,95%CI(-32.16,-25.57),P<0.000 01],母乳喂养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MD=2.12,95%CI(0.89,3.35),P=0.000 7],生后1个月[RR=1.14,95%CI(1.03,1.26),P=0.01]及生后6周~6个月[RR=1.20,95%CI(1.11,1.29),P<0.000 01]的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常规护理组。剖宫产后早期皮肤接触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护理方式,不会对新生儿的体温产生不良影响[MD=0.09,95%CI(-0.11,0.28),P=0.39]。结论剖宫产术后早期实施皮肤接触护理是安全可行的,可改善母乳喂养情况,缩短首次母乳喂养时间,提高母乳喂养评分,提高生后1个月及6周~6个月的母乳喂养率。

  • 标签: 母乳喂养 剖宫产 早期皮肤接触护理 足月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然分娩后早期接触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自然分娩的产妇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产妇人数均为3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健康知识宣教,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采取早期接触,比较这两种方法对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产妇的开始母乳喂养时间、母乳喂养量表评分和母乳喂养成功率,与对照组产妇的相关数据,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自然分娩后采用早期接触,可以显著缩短产妇的开始母乳喂养时间,使母乳喂养成功率和母乳喂养质量均得到较好的改善,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自然分娩 早期接触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80例足月新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结果:出生后1h、2h、4h的体温情况组间比较,观察组均表现为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

  • 标签: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新生儿 护理效果 体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80例足月新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取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结果:出生后1h、2h、4h的体温情况组间比较,观察组均表现为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

  • 标签: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新生儿 护理效果 体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母婴皮肤接触于新生儿护理干预中的效果与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0月~2023年3月于我院分娩的15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75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7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干预。详细记录并对比两组体温与啼哭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体温、啼哭次数与啼哭时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体温明显比对照组高,啼哭次数明显比对照组少,啼哭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以上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有助于新生儿体温升高,缩短啼哭时间,减少啼哭次数。

  • 标签: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常规护理 新生儿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的特点,评价袋鼠式护理的价值。方法:观察对象为28例新生儿,于2022年5月-2023年9月在我院进行临床研究,且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为袋鼠式护理,对照组为常规护理。两组通过护理比较啼哭次数和啼哭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项数据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临床通过袋鼠式护理干预,可减少哭闹次数、哭闹时间和母乳喂养初始时间,效果显著,家属满意。

  • 标签: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新生儿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以需求为导向的医学生早期接触护理课程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首次进入北京协和医院参加临床早接触课程的2017级及2018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11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级为70名学生设为试验组,2017级45名学生设为对照组。试验组以需求为导向进行早期接触护理课程内容、授课方式的设计并应用,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授课方式,课程结束后以学生对课程的了解程度、认可程度、满意程度以及跨专业学习准备度为课程效果考核指标。通过t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试验组学生比对照组学生在对课程的认可程度[(3.63±0.78)分比(3.11±0.83)分]及满意度评分[(13.59±1.48)分比(11.29±2.36)分]高,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学生团队协作、以患者为中心及跨专业学习准备度总分分别为(53.49±5.30)分、(22.90±2.11)分、(93.31±7.58)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50.78±4.98)分、(22.07±2.11)分、(88.62±4.83)分,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阶段推进以需求为导向的早期接触护理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和满意度,提高医学生团队合作与共情能力,提高早期接触临床实施效果。

  • 标签: 医学生 以需求为导向 早期接触临床 跨专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