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母婴早期皮肤接触对产妇产后泌乳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收集2008年2月-2009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250例健康产妇和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A实验组(125例)、B对照组(125例)。观察两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和产妇产后4h出血量。结果实验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产妇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两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产妇产后4h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产后4h出血量,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母婴早期皮肤接触 泌乳始动 产后出血
  • 简介:“昂菲特里蒂”号与中法早期文化接触董海樱Resume:AlafinduXVIIsiecle,cinqJesuitesenvoyesparLouisXIVoutprisleNarire"Amphitrite"etsontarrivesenChine.C...

  • 标签: 传教士 康熙帝 路易十四 早期文化 中西文化交流 耶稣会士
  • 简介:摘要目的检索、评价和总结新生儿娩出后早期皮肤接触的最佳证据,为医护人员开展更好的母婴服务提供指导。方法计算机检索UpToDate临床顾问、BMJ、美国指南网(NGC)、加拿大安大略注册护士协会(RNAO)、苏格兰学院指南网(SIGN)、英国国家健康学会(NICE)、JBI、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HO专业网站、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关于新生儿娩出后早期皮肤接触的所有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11月30日。2名研究人员进行评价和数据提取,并从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中提取证据。结果共纳入4篇文献,其中2篇指南,2篇系统评价。对于新生儿娩出后皮肤早接触的证据大多聚焦于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于新生儿及母亲的益处,WHO临床实践指南提出分娩后应即刻皮肤接触,至少接触90 min。本文从生后30 s内、生后30 s~3 min、生后90 min内3个方面进行证据总结。结论临床中,助产士应针对新生儿娩出后的健康情况,根据相关证据实施新生儿早接触管理方案。

  • 标签: 婴儿,新生 母婴 早期皮肤与皮肤接触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82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新生儿进行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在常规产科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出生后1、2、4小时时体温、婴儿首次觅食反射出现时间、吸吮持续时间及母乳喂养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基线体温比较无差异,但均低于正常值,出生后1、2、4小时观察组新生儿体温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2.68%,对照组首次成功母乳喂养成功率为48.78%;观察组新生儿首次觅食反射出现时间、婴儿吸吮持续时间及母乳喂养量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与母亲早期皮肤接触可明显促进新生儿出生后的体温回升,为婴儿提供最佳母乳喂养时机,提高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母婴皮肤接触 早期 母乳喂养成功率 体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妇早期皮肤接触护理对母婴情感互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分娩产妇,按数字表法分组,参照组(n=45)予以基础护理,实验组(n=45)予以早期皮肤接触护理,观察两组母婴情感互动得分与母乳喂养成功率等。结果:实验组婴儿得分、母亲得分与NCAFS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母乳喂养成功率95.56%高于参照组82.22%(P<0.05)。结论:在分娩产妇的护理中,早期皮肤接触护理有助于改善母婴情感互动,并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率提高。

  • 标签: 早期皮肤接触护理 母婴情感互动 母乳喂养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用于新生儿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22.1.1-2023.5.31期间足月新生儿80例,将其在随机数字表下均分为2组,40例/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母婴皮肤接触护理;比较2组新生儿体温变化情况、持续啼哭时间、啼哭次数、觅食反射时间、初次母乳时间。结果:观察组出生1/2/4h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新生儿护理 体温变化 初次母乳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护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100例足月新生儿,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产科护理,实验组在常规产科护理基础上给予母婴早期皮肤接触。比较两组婴儿在不同时间点的体温、哭闹频率、哭闹持续时间、母乳喂养开始时间和吸吮持续时间。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出生时体温(34.21±0.12)与常规组(34.19±0.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体温为(36.47±0.51)度,2小时体温为(36.51±0.29)度;常规组新生儿出生后1 h体温为(35.18±0.31)度,2 h体温为(35.19±0.26)度;实验组新生儿出生1 h体温为(36.47±0.51)度,出生2 h体温为(36.51±0.29)度,均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啼哭次数比常规组少,啼哭持续时间和开始母乳喂养时间比常规组短,吸吮持续时间比常规组长(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中早期皮肤接触能有效维持新生儿体温,减少新生儿哭闹频率,缩短新生儿哭闹持续时间,延长母乳喂养时间和吸吮时间。

  • 标签: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新生儿 护理效果 体温 母乳喂养 啼哭
  •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新生儿照护中的作用。方法:本项目拟以早期母婴皮肤接触为出发点,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5月间出生的120例足月儿,用计算机进行随机分配,60例对照组,60例实验组。对照组实行产科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产程护理外,再加上产妇与新生儿的早期皮肤接触,对两组新生儿的体温,啼哭的次数和时间,开始哺乳时间,吮吸时间等进行了比较。结果:通过对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及出生后1、2、4小时的体温变化,得出对照组的体温均比实验组要高。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新生儿的哭闹频率较低,哭闹时长较短,吸吮时间较长,各项数据差异有显著性(P

  • 标签: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新生儿护理 护理效果
  • 作者:   覃悠杨  向丽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5-06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4期
  • 机构: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西陵院区新生儿科  443000
  • 简介: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提升,尤其是在新生儿护理方面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给新生儿临床护理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新生儿从母体娩出后会发生体温下降情况,可能原因是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低温环境下容易发生改变。

  • 标签: 早期母婴 皮肤接触 新生儿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早期皮肤接触对产妇母乳喂养效果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Joanna Briggs Institute Library、PubMed、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有关早期皮肤接触对产妇母乳喂养效果的干预性研究。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质量、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原始研究,1 418对母婴。Meta分析结果显示早期皮肤接触能够提升首次母乳喂养效果(SMD=1.29,95%CI 0.81~1.76,P<0.001)、缩短首次母乳喂养开始时间(SMD=-1.91,95%CI-2.66~-1.15,P<0.001)、增加首次吸吮持续时间(SMD=10.77,95%CI 9.28~12.25,P<0.001)并提高6周纯母乳喂养率(RR=1.30,95%CI 1.02~1.65,P=0.04)。结论早期皮肤接触能提高产妇母乳喂养效果,可在产妇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皮肤接触 袋鼠式护理 母乳喂养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麻醉专业临床教学中早期接触临床的教学应用价值。方法从某医学院麻醉专业于2016年9月—2018年9月接收的众多医学生中随机选择100名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其按本次研究所用教学方案的不同分别分为两组(一般组与创新组)进行区别性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对一般组学生进行教学,对创新组学生则实施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方案,而后由参与本次研究的带教导师客观评估两组医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以及对相应教学方法的认可度。结果接受差异性教学后,创新组医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与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均优于一般组医学生,且两者在相关指标中的数据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前组医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总认可度为98.00%,后组医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总认可度为78.00%。结论与传统性的教学措施相比,早期接触临床教学手段的应用不仅能够不断强化麻醉专业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学习效果,并且还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其对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值得借鉴与推广。

  • 标签: 早期接触临床 麻醉专业 临床教学
  • 简介:摘要在五年制口腔医学生的第一学年中,通过早期开设口腔专业课、早期开设第二课堂、早期开展见习和实习以及志愿者活动等多种形式和方法,使学生能够在第一学年接触到专业知识和临床,能够培养口腔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忠诚度,为培养具有胜任力的口腔人才奠定基础。具体实践中,合适的形式和内容以及时间节点安排上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 标签: 口腔医学 教学模式 早期接触临床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227-02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行为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产科足月分娩的新生儿12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后采用优质护理方式,观察组新生儿在此基础上进行母婴皮肤的接触。对比两组新生儿出生1小时内以及第5~6小时啼哭的次数以及时间;同时对产妇进行护理满意度的调查问卷。结果观察组新生儿1小时内、5~6小时内的啼哭次数、持续时间等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5.16%;对照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83.87%;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的母婴皮肤接触可以增加新生儿的安全感,有效的降低新生儿的啼哭次数以及时间,产妇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大大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母婴 早期皮肤接触 新生儿 行为状态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是分析了让医学生早期接触预防的意义,在此基础上讲解了让医学生早期接触预防的具体措施,望可以为有关人员提供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早期皮肤接触对产妇母乳喂养效果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Joanna Briggs Institute Library、PubMed、CINAH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中有关早期皮肤接触对产妇母乳喂养效果的干预性研究。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质量、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原始研究,1 418对母婴。Meta分析结果显示早期皮肤接触能够提升首次母乳喂养效果(SMD=1.29,95%CI 0.81~1.76,P<0.001)、缩短首次母乳喂养开始时间(SMD=-1.91,95%CI-2.66~-1.15,P<0.001)、增加首次吸吮持续时间(SMD=10.77,95%CI 9.28~12.25,P<0.001)并提高6周纯母乳喂养率(RR=1.30,95%CI 1.02~1.65,P=0.04)。结论早期皮肤接触能提高产妇母乳喂养效果,可在产妇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皮肤接触 袋鼠式护理 母乳喂养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主题是早期母婴皮肤接触,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纳入的100例足月新生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样本分成常规组50例和试验组50例。常规组采取产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比两组新生儿不同时间点的体温情况、啼哭次数、啼哭持续时间、开始母乳喂养时间以及吸吮持续时间。结果:试验组出生后1h、2h以及4h体温值均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啼哭次数比常规组少,啼哭持续时间和开始母乳喂养时间比常规组短,吸吮持续时间比常规组长(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中采取早期母婴皮肤接触能够有效维持新生儿体温,减少啼哭次数,缩短啼哭持续时间和开始母乳喂养时间,延长吸吮时间。

  • 标签: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新生儿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实验开展于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选取6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依据,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进行小组划分,实施常规护理方案的30例新生儿为参照组,实施母婴皮肤接触护理的新生儿为研究组,而后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比对分析。结果:干预过后,研究组所获效果更具优异性,新生儿在体温变化情况、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母乳喂养情况方面均显优参照组,实验价值突显。结论:在新生儿护理中,融入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干预策略,对于新生儿体温、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及母乳喂养效果影响意义重大,值得肯定与采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口腔专业生早期接触临床对口腔专业教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校口腔专业150名学生,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名,实验组进行早期接触临床专业教学,对照组进行未接触临床教学。对比两组学生学习效果。结果 实验组专业理论综合考试成绩更高(P

  • 标签: 口腔专业生 早期接触临床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100例足月新生儿,均来源于本院2019年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入,按护理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常规组和试验组,组内分别有50例。常规组采取产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产科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比两组新生儿不同时间点的体温情况、啼哭次数、啼哭持续时间、开始母乳喂养时间以及吸吮持续时间。结果 试验组新生儿出生时体温为(34.21±0.12)摄氏度和常规组新生儿出生时(34.19±0.11)摄氏度没有显著差异,试验组新生儿出生出生后一小时体温为(36.47±0.51)度、出生后两小时为(36.51±0.29)度、常规组新生儿出生出生后一小时体温为(35.18±0.31)度、出生后两小时为(35.19±0.26)度、试验组出生后一小时、两小时体温值均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啼哭次数比常规组少,啼哭持续时间和开始母乳喂养时间比常规组短,吸吮持续时间比常规组长(P<0.05)。 结论 新生儿护理中采取早期母婴皮肤接触能够有效维持新生儿体温,减少啼哭次数,缩短啼哭持续时间和开始母乳喂养时间,延长吸吮时间。

  • 标签: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新生儿 护理效果 体温 母乳喂养 啼哭
  • 简介:【摘要】研究新生儿早期皮肤接触对母婴护理结果的作用。方法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从我院收入中抽取足月新生儿200名,按护理方式分为普通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100例组。是的。以常规产科护理为常规组,实验组在常规妇科喂养的基础上,进行母婴早期皮肤接触。比较两组新生儿在不同时间点开始母乳喂养和哺乳的时间。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出生时体温(35.42±0.23)摄氏度与常规组新生儿出生时体温(35.33±0.43摄氏度)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体温为(36.23±0.41)摄氏度,出生后2小时体温为(36.34±0.15)摄氏度,常规组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体温为(35.32±0.29)摄氏度,新生儿2 h体温(35.32-0.17)℃,对照组1 h、2 h的温度明显升高(P

  • 标签: 早期母婴皮肤接触 新生儿 哺乳影响 体温 母乳喂养 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