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调查涪城区老年脑卒中患者居家康复管理的需求。方法:调查即将出院的老年脑卒中患者在出院后家庭对康复护理的需求情况,为构建通过网络平台的医院一社区一家庭居家康复护理模式提供依据,采用目的抽样调查法对本院共180例户籍在涪城区的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结果表明脑卒中老年病患对于居家康复管理的需求排序依次为康复指导需求,专业护理需求,生活护理需求,康复指导形式,健康教育需求,自护能力提高的护理需求,并发症护理需求,社会支持需求,心理护理需求。康复指导为脑卒中老年病患康复需求中最主要的需求。病患自身的年龄,教育水平,经济水平,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评分,伤残程度等都属于脑卒中老年病患康复需求的影响因素。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对居家康复管理的需求较高。在居家康复管理方面,应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需求,从社区、医院、家庭等多维度制定综合防治措施,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老年病患 居家康复管理 需求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及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2月~2021年12月于我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收治的8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肩关节功能恢复、焦虑抑郁评分及锻炼依从性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循证护理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肩关节功能 锻炼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循证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及锻炼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2月~2021年12月于我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收治的8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肩关节功能恢复、焦虑抑郁评分及锻炼依从性的差异。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循证护理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肩关节功能 锻炼依从性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药师用药管理对合理用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出本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的82例患者,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分组,各个组别归入41例。分别对参照组、研究组开展常规用药管理、药师用药管理,对获取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统计结果中,参照组处方涂改率、新型书写错误率、不规范处方书写、未使用专用处方以及规格数量不规范占比明显比研究组高,差异有意义,P<0.05。管理后参照组的各项评分结果明显比研究组低,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药师用药管理可使临床用药合理性得以保障,有助于不合理用药情况的显著减少,用药管理质量可得到提升,临床应用价值极高,可广泛推行。

  • 标签: 药师用药管理 合理用药 促进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师在临床工作中开展药学服务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医院接受中药治疗的60例患者,将患者按照接受治疗的时间顺序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药药学服务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分别为96.67%(29/30)、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接受中医治疗的患者,在治疗期间予以科学有效的药学服务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

  • 标签: 中药师开展药学服务 减少患者中药不良反应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论基于循证理念的精准护理在老年肌少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择在我院医治的老年肌少症患者100例,按随机方式分组,其中50例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另50例实施基于循证理念的精准护理(观察组),经观察对比,得出结论。结果:对于各项数据的对比来说,观察组护理方法的各项数据更加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之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本研究方法进行护理,可显著改善老年肌肉减少症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干预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与多巴胺联合治疗小儿肺炎的药效。 方法:采取单双号随机分组法,将71例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6),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组再联合多巴胺治疗。比较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各体征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都短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轻微,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小儿肺炎联合应用头孢曲松钠与多巴胺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 标签: 小儿肺炎 头孢曲松钠 多巴胺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遴选符合标准的6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于我院进行手术的时间均介于2019年7月~2020年7月,经由数字随机抽取法予之以组别划分: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30例,手术室护理管理),就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展开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手术室护理管理 骨科手术 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近些年来,医药领域不断发展进步,开始将目光放在难溶性药物上,这类药物无法在水中快速溶解,增加药物开发难度,但是纳米技术的研发给难溶性药物开发带来了可能,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就。本文围绕着难溶性药物制剂中纳米技术的应用展开研究,介绍几种利用纳米技术研发的难容性药物,包括纳米晶体、纳米载体等类型的药物,希望为今后的难溶性药物制剂开发提供参考借鉴,同时推动纳米技术的应用发展。

  • 标签: 纳米技术 难溶性药物 溶解度
  • 作者: 陈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四川省建筑医院检验科陈丽血常规检验是血液检查中最常见的检查方式之一,血常规检验是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来判断人体血液状况及所患疾病,而在如今科技不断发展的推动下,血常规检验也逐渐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但由于人的自身因素或机器保养等不可控原因,血常规检验也总会伴随着一定的误差,因此通过检验结果判断疾病仍还需要医生的大量临床经验及进一步的检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采用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单用噻托溴铵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水平。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O2、PaCO2、FEV1、FVC、FEV1/FV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PaO2为(74.3±3.6)mmHg(1mmHg=0.133kPa)、PaCO2为(47.3±3.6)mmHg、FEV1为(1.8±0.3)L、FVC为(2.6±0.5)L、FEV1/FVC为(74.3±6.7)%,均优于对照组的(64.9±2.3)mmHg、(54.8±3.1)mmHg、(1.5±0.3)L、(2.2±0.4)L、(67.7±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052、8.647、3.873、3.422、4.049,P<0.05)。结论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采用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效果,更好地改善肺功能与血气指标,值得借鉴。

  • 标签: 急性加重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噻托溴铵 沙美特罗替卡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