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陈绪军 刘达兴 黄克力 季强 董然 郭惠明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10-10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36期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武汉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外科,武汉 430022,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遵义 563000,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脏外科中心,成都 610072,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心血管外科,上海 200032,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冠脉外科中心,北京 100029,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外科,广州 510080
  • 简介:摘要2021年5月美国胸外科协会发布了缺血性心肌病伴心力衰竭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该共识建议术前多学科参与,积极对缺血性心肌病进行评估,包括心肌活力、瓣膜功能等;术中采用多支动脉桥、含血心肌保护液行心脏停跳的CABG,同期积极处理二尖瓣关闭不全并重视心律失常处理,积极使用包括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内的心脏机械辅助装置;术后采用多学科团队规范化重症监护病房的各项治疗,继续合理使用心脏辅助装置,重视心脏起搏治疗并在出院后90 d内密切随访等措施降低缺血性心肌病CABG 的手术死亡率,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并改善预后。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肌病 专家共识 解读
  • 简介:摘要目的心电图对正常心电图ST段的标准要求是ST段水平型及下斜型下移不超过0.05mv。冠心病的诊断标准确定为ST段水平型下移及下斜型下移大于或等于0.1mv即可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这并不包括ST段等于0.05mv的患者,也不包括ST段水平下移及下斜型下移大于0.05mv而又小于0.1mv心电图的诊断。本实验试图对心电图ST段约等于0.05mv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FFRCT)对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纵深型心肌桥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放射科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诊断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纵深型心肌桥的113例患者资料。测量心肌桥的位置、长度、深度以及收缩期管腔狭窄率。利用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冠状动脉FFRCT软件计算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纵深型心肌桥的FFRCT值。以0.80为界,将所有患者分为FFRCT正常组(FFRCT>0.80)及FFRCT异常组(FFRCT≤0.80),分析FFRCT异常与左前降支纵深型心肌桥位置、长度、深度、收缩期狭窄率之间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心肌桥长度、深度及收缩期狭窄率预测FFRCT异常的效能。结果FFRCT正常组(n=79)和FFRCT异常组(n=34)两组患者间年龄、性别及高危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临床症状中,FFRCT正常组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稳定性心绞痛占比分别约15.2%、41.8%、32.9%,FFRCT异常组患者以上临床症状占比分别约32.4%、23.5%、35.3%,两组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32,P=0.038),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稳定性心绞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3.42、0.06,均P>0.05)。FFRCT正常组及FFRCT异常组患者纵深型心肌桥长度分别约(36±5) mm、(44±5) mm,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703,P<0.001)。ROC曲线显示纵深型心肌桥长度的最佳截断值为39.7 mm,曲线下面积为0.88(95%CI:0.81~0.95,P<0.001),其诊断FFRCT≤0.80的准确率为82.3%。结论FFRCT值在评估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纵深型心肌桥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方面有重要价值,且纵深型心肌桥的长度是影响FFRCT值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心肌桥 人工智能 血流储备分数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接受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G)不完全血运重建对围手术期风险的影响。方法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08年6月至2016年7月242例80岁以上接受单纯OPCABG手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院内围手术期资料,根据其是否进行完全血运重建分为完全血运重建组(n=181)和不完全血运重建组(n=61),分析高龄患者接受OPCABG不完全血运重建后的围手术期临床结局。结果242例接受OPCABG的80岁以上患者中,男198例(81.8%)。与完全血运重建组比较,不完全血运重建组年龄较大[(83.2±1.5)岁比(81.5±1.1)岁,P=0.03],颈动脉狭窄比例较高(44.3%比25.4%,P=0.01),冠状动脉病变中累及对角支(49.2%比17.1%,P=0.01)和回旋支(83.6%比70.2%,P=0.03)的比例较高,手术时间较短[(4.1±1.7)h比(4.7±1.2)h,P=0.03],术前住院时间较长[(7.1±2.3)d比(5.2±2.0)d,P=0.01],总住院天数较长[(16.3±6.8)d比(12.5±4.2)d,P=0.01],两组患者院内死亡率和其他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比于完全血运重建的OPCABG,8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接受OPCABG不完全血运重建后并不增加围手术期死亡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减少,但术前和总住院时间较长。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 老年人,80以上 不完全血运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对不同左室射血分数的低危SYNTAX评分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左室重塑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观察2017年5月至2018年10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行成功PCI的191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根据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50%组、36%~49%组和≤35%组,主要终点为1年内再发急性左心衰、再发心绞痛、支架内再狭窄、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再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非心源性死亡,同时分析1年时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F。通过方差分析比较不同LVEF组间MACE以及左室重塑的差别,Logistic回归分析MACE的影响因素。结果≥50%组MACE发生率32.6%(15例),36%~49%组MACE发生率32.0%(31例),≤35%组MACE发生率45.8%(22例),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31);三组1年内发生急性左心衰的比例为(2.2%比12.4%比22.9%),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左室射血分数≤35%是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的独立预测因素(OR=2.696,95%CI:1.099~6.612,P=0.030)。再通1年前后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容积[(62±4)mm比(56±5)mm,P<0.001]、左房[(42±6)mm比(40±6)mm,P<0.001]水平明显低于基线水平,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LVEF[(43±10)%比(51±13)%,P<0.001]水平明显高于基线水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年时复查三组心肌重构相关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53.1±0.6)mm比(55.1±0.5)mm比(59.1±0.7)mm,P<0.001]、LVEF[(62.1±1.1)%比(51.4±1.0)%比(37.0±1.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I开通低危SYNTAX评分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可以明显改善术前LVEF>35%患者的预后,但对术前LVEF≤35%患者效果欠佳;术前LVEF可能是低危SYNTAX评分缺血性心肌病再发急性左心衰的独立预测因素,术后左室重构程度以及左室收缩功能与术前LVEF存在相关性。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肌病 左室射血分数 心功能
  • 简介:摘要脑组织对局部缺血、缺氧极为敏感,耐受性差。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变尽早进行脑组织灌注、侧支循环等方面进行评价非常重要。动脉自旋标记成像(ASL)技术利用动脉血液的水分子作为自然内源性扩散示踪剂,获得通过脑组织的血流灌注信息。随着一些ASL扩展技术的出现,使成像更快捷、更准确。本文从ASL相关扩展的技术、ASL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脑灌注显示、缺血半暗带评估、侧支循环评价、治疗方法调整及预后评价等几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自旋标记物 动脉 灌注 侧支循环 脑血管病
  • 简介:摘要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20日至3月20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在天坛医院神经介入中心接受脑动脉造影术的全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共39例。急诊筛查至诊疗过程结束无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无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时期,可以安全及时有效地救治颅内破裂动脉瘤患者。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颅内动脉瘤 破裂动脉瘤
  • 简介:1项目摘要一种物理光学实验教学探究仪,它是由演示盒、直角“Γ”型支架演示板、白炽灯泡、蜡烛、白纸屏组成,其特征在于将不透光的方形障碍物置于阳光下,如果障碍物较大就会在地上得到方形的影子,这是名副其实的影。但如果障碍物较小就会在地上得到圆形的“影”,与其说是“影”,倒不如说是太阳的负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64排螺旋CT脑灌注联合头颈部CT血管成像在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中的临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4例已经确诊的大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和12名正常成年人行头颅螺旋CT平扫、CTP(CT脑容积灌注成像)和CTA(CT血管成像)检查。以患者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P)等参数值,判定脑动脉狭窄所致缺血状况。结果临床64例患者,单侧MCA狭窄或闭塞患者36例,其中8例CTP正常,另外28例存在不同程度的脑CTP灌注延迟。双侧MCA狭窄或闭塞患者28例,为双侧脑缺血。结论脑CTP检查所显示的MTT和TP图能准确显示MCA狭窄或闭塞所致的脑灌注损伤,是脑缺血的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

  • 标签: 大脑中动脉 狭窄 闭塞 CT灌注 CT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心脏磁共振(CMR)定量T1 mapping成像用于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AH)危险分层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确诊PAH、明确危险分层并接受CMR检查的59例患者,男12例,女47例,年龄4~77(31±13)岁。根据危险分层情况将患者分为低危组(30例)和中高危组(29例)。纳入25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男6名,女19名,年龄20~56(35±8)岁。测量所有患者及对照组CMR短轴位心肌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的下室间隔右心室插入部(IRVIP)平扫T1 值。分别对PAH患者与对照组、低危组与中高危组PAH患者间各项平扫T1 值进行比较,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其在PAH患者危险分层中的应用价值。结果PAH患者CMR基底段、中间段、心尖段的IRVIP平扫T1值均较对照组增高[基底段:(1 439.31±129.96)比(1 282.36±37.18)ms;中间段:(1 450.32±111.55)比(1 287.56±53.16)ms;心尖段:(1 444.12±109.15)比(1 266.36±75.31)ms](均P<0.001)。中高危组PAH患者CMR中间段IRVIP的平扫T1值较低危组增高[(1 493.24±126.32)比(1 428.50±85.73)ms,P=0.026]。CMR中间段IRVIP的平扫T1值用于鉴别中高危和低危组患者的AUC为0.741。中高危组PAH患者CMR基底段和心尖段IRVIP的T1值也较低危组增高[分别为(1 458.21±134.96)比(1 421.03±104.75)ms、(1 465.90±125.36)比(1 423.07±87.87)ms],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间段IRVIP的CMR平扫T1 mapping成像用于辅助评估PAH 患者的危险分层有一定价值。

  • 标签: 放射学 心脏磁共振 T1 mapping成像 肺动脉高压 危险分层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回顾性收集2018年11月至2019年5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行头颅CT血管成像(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有创血流储备分数(FFR)评估的8例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男7例,女1例,年龄为47~77(59±3)岁。基于患者CTA构建优化三维颅内血管模型,利用流体力学方法计算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显示颅内动脉CT-FFR为0.59±0.18,有创FFR为0.60±0.22,由二者数值推测无创血流动力学分析有潜力用于颅内动脉狭窄生理学意义的评估。

  • 标签: 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 颅内动脉狭窄 计算流体力学 血流储备分数 CT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截至2020年4月2日,全球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人数已超过百万,其中医疗专业人员的比例很高。根据美国俄亥俄州和明尼苏达州的州卫生部门的初期报告,感染者中多达20%是医疗专业人员。本文就2019-nCoV的特性、致病传染的特点、易感人群、个人及神经科专业人员的防护介绍了美国的经验。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2019冠状病毒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以神经外科急诊最为常见且最迫切需要紧急手术干预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为研究对象,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流行及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急诊入院筛查及围手术期管理流程。方法本研究回顾自疫情暴发以来、我国国内疫情相对集中时期(2020年1至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急诊外科救治方面实行的应对管理方案,并通过对比2019年同期及不同防护级别下的急诊动脉瘤患者手术及预后情况,进一步分析在此管理方案下手术开展情况及疗效。结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20年1月20日至3月25日急诊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127例,其中42例(33.1%)急诊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经多学科会诊,行急诊开颅动脉瘤夹闭手术。急诊入院对患者开展新冠肺炎流行病学、实验室、影像学筛查,后期增加咽拭子病毒核酸筛查。同期急诊就诊患者中共筛查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例,未发现筛查假阴性病例。相较去年同期,增加术前筛查后,急诊就诊到急诊开颅手术间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冠流行期间(37±17)h比去年同期(29±12)h;P=0.058]。围手术期不良事件以及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79)。根据筛查分级采取相应的手术及术后管理方案及防护标准。初筛阴性相较于初筛待排除或可疑患者的急诊手术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8)。尽管病毒核酸检测筛查倾向于延长急诊术前等待时间[开展核酸筛查前(36±15)h比开展核酸筛查后(40±20)h,P=0.453],但围手术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术后神经功能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3)。结论目前采取的神经外科急诊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新冠肺炎筛查流程及以新冠肺炎筛查风险分级管理为中心的急诊手术围手术期诊疗流程,能够有效筛查出新冠肺炎疑似及确诊病例,杜绝疫情院内传播的前提下,保障患者急诊手术的及时、安全、有效。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大流行 神经外科操作 急诊医疗服务 动脉瘤破裂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