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表达水平在肝移植肝癌复发患者诊断与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佑安医院肝移植中心进行肝移植治疗和5年随访的50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实验室资料,比较肝移植肝癌复发组(29例)和未复发组(21例)患者肝功能、血常规、肿瘤标志物、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类等实验室指标及5年生存情况,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各临床指标与肝移植肝癌复发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淋巴细胞CD4表达水平对肝移植肝癌复发的诊断效能,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不同CD4表达水平患者的生存差异。结果与肝移植肝癌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γ-谷氨酰转移酶、白蛋白、淋巴细胞、甲胎蛋白、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剂诱导的蛋白质Ⅱ、CD3+、CD4+、CD8+T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移植肝癌复发组复发时间为13.0(6.0,24.0)个月,在5年随访中全部死亡,未复发组无死亡;复发组生存时间为18.0(9.0,36.0)个月,明显低于肝移植肝癌未复发组的60.0(60.0,60.0)个月(P<0.05)。与未复发组比较,复发组的CD3+、CD4+、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较低(P均<0.05)。Spearman多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肝移植肝癌复发与CD3+、CD4+、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43、-0.38、-0.44,P均<0.05);ROC曲线显示,CD4+T淋巴细胞对肝移植肝癌复发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755(95%CI 0.621~0.888),取最佳截断值265.50个/μl时,诊断特异度为100%,敏感度为48.30%。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CD4≤265.50个/μl患者的生存时间低于CD4>265.50个/μl组[15.0(10.0,36.8)个月比53.0(19.5,60.0)个月,P<0.05]。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表达水平与肝移植肝癌复发呈负相关,CD4+T淋巴细胞取265.50个/μl时对肝移植肝癌复发的临床诊断与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肝移植 肿瘤CD4阳性T淋巴细胞 诊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肝左外叶供肝获取术在小儿活体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例行小儿活体肝移植供者和受者的临床资料;供者男,年龄28岁,体质量为62 kg,身高为174 cm,体质量指数(BMI)为20.5 kg/m2。受者为供者女儿,年龄1岁,体质量为9 kg,身高为75 cm,BMI为16.0 kg/m2。供者行单孔腹腔镜肝左外叶供肝获取术。受者由同一手术团队行活体肝移植。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结果(1)术中情况。供者成功行单孔腹腔镜肝左外叶供肝获取术,术中经脐顺利放置单孔腹腔镜套筒,手术时间为240 min,供肝热缺血时间为3 min,术中出血量为40 mL,供肝质量为233.6 g,修正移植物与受者体质量比为2.60%。受者顺利行活体肝移植。(2)术后情况。供者于术后首日开始进食流质饮食,实验室检查结果:丙氨酸转氨酶(ALT)为239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为116 U/L、谷氨酰转移酶(GGT)为53 U/L、总胆红素(TBil)为22.57 μmol/L;于术后第2天进食优质蛋白质饮食,并适度下床活动;术后第3天,腹腔引流液呈淡红色,行腹部B超检查结果未发现术区积液,拔除腹腔引流管;于术后第4天出院。受者于术后2周肝功能恢复正常。(3)随访情况。供者于出院后2周行门诊随访,实验室检查结果:ALT为44 U/L、AST为25 U/L、GGT为53 U/L、TBil为9.22 μmol/L。供者和受者术后6个月内均无胆瘘、血管并发症等Clavien-Dino分级≥Ⅱ级并发症发生。结论单孔腹腔镜肝左外叶供肝获取术可应用于小儿活体肝移植

  • 标签: 胆道闭锁 门静脉高压症 小儿活体肝移植 解剖性肝段获取术 腹腔镜检查,单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MRI测量的腘绳肌(半腱肌+股薄肌)肌腱横截面积预测前交叉韧带重建(ACLR)术中移植物直径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8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进行4股腘绳肌肌腱单束ACLR患者的术前膝关节MRI图像,共265例。根据术中移植物直径将患者分为移植物直径≥8 mm组(129例)和移植物直径<8 mm组(136例)。在术前MRI横断面图像股骨内外髁最大层面测量半腱肌和股薄肌肌腱的横截面积,将两者相加获得腘绳肌肌腱横截面积。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移植物≥8 mm组与移植物<8 mm组间各肌腱横截面积的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肌腱横截面积与术中移植物直径的相关性,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肌腱横截面积中对术中移植物直径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其预测术中移植物直径≥8 mm的效能。结果术中测量移植物直径为7.5(7.5,8.0)mm。移植物直径≥8 mm组腘绳肌肌腱横截面积为(21.4±4.6)mm2,移植物直径<8 mm组腘绳肌肌腱横截面积为(15.6±3.7)mm2。移植物直径≥8 mm组和移植物直径<8 mm组间半腱肌、股薄肌、腘绳肌肌腱横截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26、-10.29、-11.47,P<0.001)。术中移植物直径与半腱肌、股薄肌、腘绳肌横截面积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P<0.001)、0.58(P<0.001)、0.6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腘绳肌肌腱横截面积是预测术中移植物直径的影响因素(OR=1.45,95%CI 1.32~1.59,P<0.001)。腘绳肌肌腱横截面积预测术中移植物直径≥8 mm的曲线下面积为0.838(95%CI 0.792~0.885),临界值为20.0 mm2,灵敏度为0.581,特异度为0.941。结论术前MRI测量腘绳肌肌腱横截面积可用于预测自体腘绳肌移植物直径大小。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重建 腘绳肌肌腱 磁共振成像 移植物直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阴道三维能量超声进行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测用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妊娠结局预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于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并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不孕症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IVF-ET前,通过经阴道二维及三维能量超声进行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测,随访患者妊娠结局,分析不同妊娠结局不孕症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容积和子宫内膜形态类型等解剖学指标及子宫内膜血流类型、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峰速度与舒张末期速度比值(S/D)、血管化指数(Vl)、血流指数(FI)和血管血流指数(VFI)等子宫内膜血流指标的差异。结果妊娠成功组与妊娠失败组在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容积和子宫内膜形态类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或χ2=0.23~0.54,P=0.523~0.890)。妊娠成功组与妊娠失败组子宫内膜血流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P=0.897)。妊娠成功组子宫内膜血流PI、RI和S/D检测数值[(2.46±0.29)、(1.07±0.21)和(0.57±0.10)]均显著低于妊娠失败组[(2.71±0.34)、(1.35±0.24)和(0.66±0.11)],而VI、FI和VFI检测数值[(23.04±2.95)、(32.26±3.17)和(6.59±0.94)]均显著高于妊娠失败组[(16.85±2.17)、(28.42±3.04)和(4.88±0.86)](t=4.51、5.27、3.43、10.94、6.25、8.37,均P < 0.001)。结论通过经阴道三维能量超声检测PI、RI、S/D、VI、FI和VFI等子宫内膜血流参数,对于IVF-ET治疗后妊娠结局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作为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敏感性指标。

  • 标签: 不育,女(雌)性 胚胎移植 体外受精 超声检查 子宫内膜容受性 子宫内膜形态 子宫内膜血流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水囊封堵法与Heartstring对合并钙化升主动脉行近端吻合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北京安贞医院连续收治的择期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的400例患者临床资料。经术前胸部CT平扫及术中触诊,明确合并升主动脉钙化的患者46例,其中男40例,女6例;年龄53~73岁,平均(65.2±5.1)岁;根据近端吻合的方式,将患者分为水囊封堵法组(19例)和Heartstring组(27例)。统计两组术后卒中发生率,对比两种方法预防术后卒中的效果。通过术中检测大隐静脉旁路移植血管主干血流量及搏动指数,术后48 h内观察心电图、肌钙蛋白的动态变化,以及术后3个月复查冠状动脉CTA,比较两种方法用于近端吻合的疗效。结果全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4~13天出院。围手术期无卒中、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发生。两组各有1例术后出现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放置IABP后均好转。Heartstring组术后1例出现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放置IABP后好转。术后3个月复查冠状动脉CTA,两组均未发生近端吻合口狭窄。结论水囊封堵法和Heartstring在预防合并升主动脉钙化行OPCABG术后卒中的早期疗效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和Heartstring相比,水囊封堵法并不会增加术后近端吻合口狭窄的风险。另外,水囊封堵法无需使用昂贵耗材,尤其适用于经费受限的患者,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升主动脉钙化 近端吻合 早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在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发生巨细胞病毒(CMV)血症的患者中,采用更昔洛韦、膦甲酸钠两种药物进行联合治疗,或采用其中一种药物进行单药治疗的疗效。方法非随机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6月30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并在移植后发生CMV血症的患者。通过电话或查阅住院及门诊病历的方式进行随访。观测指标包括: CMV感染(包括CMV病)的发生率、CMV感染再发率、总体生存(OS)和无疾病生存(DFS)等。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并进行log-rank检验。结果共纳入血浆CMV DNA阳性的患者242例,其中221例接受抗病毒药物治疗,65例接受联合治疗,156例接受单药治疗。两组CMV血症转阴中位时间分别为21(3~60)及14(3~32) d(P=0.011)。两组在CMV病发生率、预计1年总体生存及无复发生存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MV DNA阳性持续超过14 d(即难治性CMV感染)的患者共116例,53例(45.7%)在CMV阳性2周内接受了联合抗病毒治疗,63例(54.3%)则接受了单药抗病毒治疗。联合组和单药组中CMV DNA转阴的中位时间分别为21(15~60)及20(15~45) d(P=0.472)。两组中各有2例患者进展为CMV病(P=0.860)。在随访中,联合用药组有12例患者(22.6%)再次出现CMV血症;单药治疗组中,8例患者(12.7%)再次出现CMV血症(P=0.158)。联合用药组及单药治疗组预计1年OS率分别为92.0%及87.1%(P=0.543);预计1年DFS分别为90.3%及85.7%(P=0.665)。单因素分析提示,OS、DFS与是否联合用药无相关性(OS:HR=0.644,P=0.547;DFS:HR=0.757,P=0.666)。结论在难治性CMV感染中,联合应用抗病毒药物对比单药治疗,在CMV血症持续时间、CMV病发生率及CMV再发率、总体生存及无病生存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巨细胞病毒感染 药物疗法,联合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奥密克戎变异株(Omicron)具有极高的传染性,但相对早期的病毒分型症状较轻、预后较好。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近年来国外关于肾移植受者(kidney transplant recipients,KTR)感染Omicron的临床特点、治疗预后以及疫苗接种效果的相关研究,从KTR感染Omicron的临床表现及与早期分型的对比、KTR与普通人群感染Omicron的临床特点比较、国外KTR感染Omicron后的治疗、疫苗接种对于KTR预防Omicron感染的效果及增加疫苗效能的措施和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几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

  • 标签: 肾移植 新型冠状病毒 疫苗接种
  • 简介:摘要1例主诉为乏力、纳差7年余,全血细胞减少4年余的患者就诊血液病科,血常规示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细胞学检查示骨髓增生降低。血液系统基因组全外显子测序分析显示ELANE基因、HOXA11基因、CDH23基因突变,同时双耳听力轻度下降、语言表达不清、双拇指外展受限,诊断为先天性骨髓造血衰竭,行无关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2年余,血象恢复正常,嵌合体示完全嵌合状态,听力明显恢复。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治愈了该患者血液学异常并改善了双耳听力减弱等临床症状。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全血细胞减少 先天性骨髓造血衰竭 HOXA11基因 ELANE基因 CDH23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线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巩固治疗老年人初治中高危/高危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8月在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接受auto-HSCT的国际预后指数(IPI)≥3分的初治老年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因素。结果全部31例患者中男18例、女13例,中位年龄65(60~75)岁;13例(41.9%)淋巴结外受累部位≥2处,13例(41.9%)骨髓累及,IPI中高危(3分)21例(67.7%)、高危(≥4分)10例(32.2%);移植前疾病处于完全缓解(CR)21例(67.7%)、部分缓解(PR)10例(32.3%)。所有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植入、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分别为10(9~16)d、12(8~58)d。移植后中位随访20.9(3.1~73.0)个月,100 d内移植相关死亡率为3.2%(1/31),2年总生存(OS)率、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77.2±8.4)%、(72.7±8.3)%。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移植前部分缓解状态[OS(HR=30.064、95%CI:2.231~405.209、P=0.010),PFS(HR=9.165、95%CI:1.926~43.606、P=0.005)]和移植物中CD34+细胞数<3×106/kg[OS(HR=12.004、95%CI:1.234~116.807、P=0.032),PFS(HR=6.115、95%CI:1.325~28.221、P=0.020)]是影响老年淋巴瘤患者OS及PF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结论auto-HSCT治疗可能改善经慎重选择的老年DLBCL患者的预后,移植前疾病状态和移植物中CD34+细胞数是影响auto-HSCT疗效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淋巴瘤,大B细胞,弥漫性 造血干细胞移植 治疗结果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联合自体Meek微型皮片移植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方法。2019年5月—2022年6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收治的16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符合入选标准,按照剔除标准剔除3例患者,最终纳入13例患者,其中男10例、女3例,年龄24~61(42±13)岁。共选择受试区20个(创面40个,大小均为10 cm×10 cm)。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每个受试区中的2个相邻创面分为涂抹含hUCMSC透明质酸凝胶的hUCMSC+凝胶组及涂抹单纯透明质酸凝胶的单纯凝胶组,每组20个创面,随后2组创面均移植扩展比例为1∶6的自体Meek微型皮片。术后2、3、4周,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计算创面愈合率,记录创面愈合时间。术后,若创面出现脓性分泌物,则采集创面分泌物标本行微生物培养。术后3、6、12个月,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估创面瘢痕增生情况。术后3个月,取创面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形态学变化,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Ki67阳性和波形蛋白阳性表达情况并统计阳性细胞数。对数据行配对样本t检验及Bonferroni校正。结果术后2、3、4周,hUCMSC+凝胶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80±11)%、(84±12)%、(92±9)%,均明显高于单纯凝胶组的(67±18)%、(74±21)%、(84±16)%(t值分别为4.01、3.52、3.66,P<0.05)。hUCMSC+凝胶组创面愈合时间为(31±11)d,较单纯凝胶组的(36±13)d明显缩短(t=-3.68,P<0.05)。术后,相邻的2组创面分泌物标本微生物培养情况均相同,4个受试区结果为阴性,16个受试区结果为阳性。术后3、6、12个月,单纯凝胶组创面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分别为(7.8±1.9)、(6.7±2.1)、(5.4±1.6)分,均明显高于hUCMSC+凝胶组的(6.8±1.8)、(5.6±1.6)、(4.0±1.4)分(t值分别为-4.79、-4.37、-5.47,P<0.05)。术后3个月,HE染色显示,hUCMSC+凝胶组创面表皮层厚度、表皮嵴等较单纯凝胶组增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hUCMSC+凝胶组创面Ki67阳性细胞数较单纯凝胶组明显增加(t=4.39,P<0.05),2组创面波形蛋白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含hUCMSC的透明质酸凝胶涂抹于创面的应用方式操作方便,是一种较佳的给药途径。hUCMSC外用可促进大面积烧伤患者自体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区愈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瘢痕增生,可能与创面表皮层厚度、表皮嵴增加和细胞增殖活跃有关。

  • 标签: 烧伤 瘢痕 间质干细胞移植 皮肤移植 Meek微型皮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治疗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继发伴TP53、RUNX1突变的治疗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t-AML)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1例ASCT治疗T-LBL继发伴TP53、RUNX1突变的t-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性,30岁。2020年6月因确诊前体T细胞淋巴母细胞淋巴瘤8年余、发热2周入院。经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活组织检查免疫组织化学、免疫分型、染色体和白血病基因检查,明确诊断为伴TP53、RUNX1突变t-AML。患者T-LBL继发t-AML确诊后,予阿扎胞苷联合中剂量阿糖胞苷化疗,截至2022年1月,该患者尚在治疗中,但一直处于未缓解状态。结论ASCT可能增加t-AML的患病风险,阿扎胞苷治疗t-AML优于传统化疗方案。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治疗相关急性髓系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清髓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HSC)与单次异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T1DM)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06年8月至2010年12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学院内分泌科接受HSC移植的T1DM患者9例及MSC移植的患者8例作为研究对象,筛选同时期仅接受常规胰岛素治疗且临床特征相匹配的T1DM患者10例作为对照。收集患者移植前及移植后12个月的胰岛素注射剂量、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FCP)及餐后2 h C肽(2hCP),并计算各指标的变化幅度。将患者移植后12个月的血清FCP和(或)2hCP较移植前增加10%以上定义为临床缓解。观察两种干细胞移植过程中及随访期间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判断其安全性。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Fisher精确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移植后12个月,HSC移植组、MSC移植组和对照组达到临床缓解的占比分别为7/9、2/8和1/10,HSC移植组临床缓解的占比高于对照组(P=0.005);3组的HbA1c分别为(6.5±1.3)%、(7.7±1.5)%和(9.2±3.5)%;HSC移植组胰岛素注射剂量的下降幅度、FCP的增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且其2hCP的增高幅度大于MSC移植组和对照组(P<0.05)。HSC移植组有2例患者脱离胰岛素,MSC移植组和对照组均无患者脱离胰岛素。与移植前相比,移植后12个月HSC移植组的HbA1c(t=-3.85,P=0.008)和胰岛素注射剂量(t=-2.47,P=0.039)均下降,而2hCP(Z=-2.07,P=0.039)升高;MSC移植组HbA1c(t=-3.11,P=0.017)和2hCP(Z=-2.38,P=0.016)均下降。安全性方面,HSC移植组患者均发生轻度不良反应,而MSC移植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两种干细胞技术均有助于改善T1DM患者血糖及保护胰岛功能,HSC移植在改善胰岛功能疗效方面有优于MSC移植的趋势,而MSC移植安全性更高。

  • 标签: 糖尿病,1型 造血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脂球表皮生长因子8(MFG-E8)对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缺氧诱导生长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Notch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移植组、MFG-E8组、MFG-E8+HIF-1α抑制剂组,改良袖套法建立大鼠左肺移植模型,MFG-E8组受体大鼠术前30 min尾静脉注射rhMFG-E8 20 μg/kg,MFG-E8+HIF-1α抑制剂组在MFG-E8组基础上,术前经腹腔注射4 mg/kg HIF-1α抑制剂YC-1。移植组受体大鼠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移植肺再灌注2 h后阻断右肺门5 min,行动脉血气分析,并测量移植肺组织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肺组织湿/干重量比率(W/D);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移植肺组织病理学变化;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移植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VEGF/Notch通路蛋白及细胞凋亡蛋白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水平。结果移植肺再灌注2 h后,MFG-E8组动脉血氧分压/吸氧浓度(PaO2/FiO2)较移植组明显提升[(307.23±29.17) mmHg比(215.48±20.92) mmHg,t=8.08,P<0.05]。与移植组比较,MFG-E8组肺组织MPO活性和W/D均明显降低[(1.76±0.21) U/g tissue比(2.51±0.46) U/g tissue,(6.03±1.07) mg/dl比(8.41±1.36) mg/dl,t=4.69、4.35,P<0.05]。移植组病理检测可见肺泡壁水肿、肺泡结构破坏、肺泡腔内明显炎性细胞浸润,与移植组比较,MFG-E8组肺泡结构保持完整、肺泡腔和间质内浸润的炎性细胞明显减少,炎性反应显著减轻。与移植组比较,MFG-E8组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I)、bax、TNF-α、IL-6蛋白表达显著降低[(11.47±1.23)%比(27.09±2.57)%、(1.34±0.12)比(1.92±0.13)、(250.1±11.76) pg/ml比(392.7±28.14) pg/ml、(134.6±11.25) pg/ml比(251.3±14.33) pg/ml,t=17.34、10.37、14.79、20.26,P<0.05],bcl-2 、HIF-1α、VEGF、Notch1、HES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1.75±0.16比1.36±0.12、0.87±0.14比0.36±0.09、0.79±0.08比0.39±0.03、0.58±0.05比0.24±0.03、0.59±0.05比0.28±0.03,t=6.17、9.69、14.80、18.44、16.81,P<0.05)。与MFG-E8组比较,MFG-E8+HIF-1α抑制剂组PaO2/FiO2、bcl-2、HIF-1α、VEGF 、Notch1、HES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237.25±21.34) mmHg比(307.23±29.17) mmHg、1.40±0.13比1.75±0.16、0.41±0.08比0.87±0.14、0.41±0.04比0.79±0.08、0.26±0.03比0.58±0.05、0.27±0.03比0.59±0.05,t=6.12、5.37、9.02、13.43、17.35、17.34,P<0.05],肺组织MPO活性、W/D、细胞凋亡指数、bax、TNF-α、IL-6蛋白表达显著升高[(2.47±0.37)) U/g tissue比(1.76±0.21) U/g tissue、(7.85±1.32) mg/dl比(6.03±1.07) mg/dl、(25.76±2.63)%比(11.47±1.23)%、1.87±0.14比1.34±0.12、(385.4±27.93) pg/ml比(250.1±11.76) pg/ml、(247.5±14.21) pg/ml比(134.6±11.25) pg/ml,t=5.28、3.39、15.56、9.09、14.12、19.70,P<0.05]。结论MFG-E8能减轻大鼠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激活HIF-1α/VEGF/Notch信号转导通路,抑制细胞凋亡,降低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 标签: 肺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氧诱导生长因子-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Notch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