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中学生侵财性越轨行为就是侵犯他人、集体或国家财物的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它包括小偷小摸、盗窃、诓骗财物、敲诈勒索、抢劫等偏差、违纪、违法、犯罪行为,侵财和反社会是其明显特征。目前,中学生侵财性越轨行为从需要和动机等心理因素角度分析,大致有以下几类:1.求利性侵财。图钱逐利是其直接动机。2.效仿性侵财。看了影视、书刊中的神偷或“劫富济贫”的“好汉”,顿生仿效之感,或直接模仿生活中的盗、抢、骗、诈行为而初涉侵财性不轨领地。3.冒险性

  • 标签: 侵财性 越轨行为 中学生 成因及对策 反社会 社区
  • 简介:〔摘要〕不良的行为习惯直接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这些孩子会对整个世界和社会充满冷淡并漠视。不良的行为习惯也会磨灭一个人的斗志,失去理想和信念之后,这些孩子没有进步的欲望,没有坚强的毅力,更没有合作的意识和成功的渴望。

  • 标签: 〔〕不良行为习惯人生观 价值观
  • 简介:强化是塑造和调整儿童行为的基础之一。也是培养儿童良好社会行为的重要方法。强化在儿童社会行为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在于:为儿童提供社会行为的反馈信息,为儿童创造体验社会效果的机会,调整儿童社会行为的动机,促成儿童自我强化。有效的强化需满足的条件是:视儿童为强化发生作用的主体,强化要适时,强化要明确,强化要适宜,强化要一致。

  • 标签: 儿童教育 社会行为 反馈信息
  • 简介:课堂教学问题行为,是指课堂教学中不利于教学效益提高,与教学规律、教学原则相违背的各种教学行为。本文通过对听课记录20余节和课堂教学实录5节进行微格研究,整理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5种主要问题行为,并对这些问题行为提出相应的纠正策略,以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 标签: 数学 课堂教学 问题行为 小学 诊断 教师专业素养
  • 简介:〕社会在发展,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进步,社会对小学生的学习越发的关注。小学阶段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小学生高年级的数学教学课堂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 标签: 〔〕小学高年级数学高效率教学行为
  • 简介:一前言移情,亦称情感移入或情感转移。它是人的一种重要心理特征和内在过程,移情是由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引起,并与之相一致的情绪、情感体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共鸣情感反应。通俗地讲,移情是指个体想象自己处于他人的境地,并理解他人的情感、欲望、思想及活动的能力,即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能力,它是维系积极的社会关系,使人产生亲社会行为的重要社会性动机因素,是人们内心世界相互沟通的桥梁,是人际关系中必不可少的。移情作为助人、

  • 标签: 亲社会行为 学前儿童 攻击性行为 社会性动机 情感教育 心理特征
  • 作者: 吴柯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4-14
  • 出处:《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3年第4期
  • 机构:[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已进入互联网时代。青少年群体正处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价值观念的重要时期。如何营造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的网络环境,防止青少年出现对网络尤其是网络游戏的依赖与沉迷,成为网络时代青少年教育的难题。本文通过对网络游戏特征的分析,阐述其对青少年这一特定群体的负面影响,同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以期对预防或减少青少年犯罪有所裨益。
  • 简介:课堂教学中学生从众行为的负效应及调控方法□龚建新樊志瑾一、由阿希的从众行为实验引发的命题社会心理学家阿希于1951年曾经做过一个有关从众问题的实验。实验材料是18对卡片,每对左边的一张画有一条线段,右边画有三条不同长度的线段,其中有一条同左边卡片上的...

  • 标签: 从众行为 课堂教学过程 负效应 群体压力 中学生 社会心理
  • 简介:为了了解中学生的健康营养现状,我们对中学生厦其家长的健康营养知识的知晓情况、获得营养知识的途径和态度、科学膳食行为的达成情况做抽样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家长掌握的营养知识片面、零散、缺乏系统性;网络、电视、报刊书籍三大媒体是他们获得健康营养知识的较主要途径,但这些途径并没有真正满足他们对健康营养知识的需求:健康营养知识的不足直接导致不合理膳食的普遍存在,特别是中学生营养知识与膳食行为问题与高营养需求很不匹配。家长关注孩子膳食营养,但无法进行科学合理的膳食营养指导。学生科学饮食习惯的养成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共同努力。为此提出:加强健康膳食营养的科普宣传;公共食堂及餐饮服务业推行营养师制度;加强学生健康营养教育活动等三条建议。调研结论与建议可以为学校的健康营养教育、社会公共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拳者依据。

  • 标签: 中学生 家长 营养知识 行为
  • 简介: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行,导行作为思想品德教学的基本环节,直接关系到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是思想品德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因而,思想品德课中的知与行的统一是思想品德教学的重中之重。

  • 标签: 思想品德课教学 小学 道德行为 教学手段 教学方式
  • 简介:中小学校园欺负行为时有发生,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等也不断重视,且从不同角度提出相关对策。结合中小学校园实际访谈调研,分析校园欺负行为的定义、分类、特点、危害性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为社会、家庭、学校等对校园欺负行为的管理提供针对性建议。

  • 标签: 中小学 校园欺负行为 特点 对策
  • 简介:〔摘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所有科任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根据学生心理特征,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让学生主动参与。细节决定成败。应当把工作做细、做实。

  • 标签: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儿童参与
  • 简介:本文立足于对中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的新教育观,联系当前教育现状,进行学理上的探讨。首先是概括了陶行知教育成就的特色,其次是从他本人关于"新教育"的多次论述的比较中确立新教育观的人文品质并展开详细阐述,即作为平民的教育、知行合一的教育和不弄虚作假让学生受用的真教育。

  • 标签: 新教育 新教育观 人文品质 知行合一 真教育
  • 简介:高等学校教师根据岗位职责的不同分为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型三类,不同类型的高校教师胜任力指标应有所不同。高等学校教师教学胜任力指标包括专业知识、教学技巧、教学态度、人格特质、职业价值观五个方面;高等学校教师科研胜任力指标包括专业知识、研究能力、努力程度、个人目标四个方面。高校教师与学生对教师胜任力行为特征的理解差异较大。学生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关注程度远高于对教师科研能力的关注程度,而教师更关注科研胜任力指标。

  • 标签: 高等学校 教师 胜任力 评价指标体系 胜任力行为特征
  • 简介:采用深度访谈法与区域调研法,以宁波大市1490名浙江省一级重点高中学生为样本进行学生考试行为困扰特点的调查。结果显示:(1)考试困扰的均分为67.43,程度等级3以上的比例达到61.3%;(2)实验班、来自农村、女生、尖子生的考试行为困扰的症状显著;(3)成就动机强、考试失利连锁、考试策略失当最容易诱发考试心理困扰;(4)我们提出适当降低学生的应试动机水平等六条建议,希望能够切实干预学生的考试困扰,提高学校效率。

  • 标签: 考试行为困扰 调查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采用问卷法对135名6~11岁轻度智力障碍儿童进行调查,探讨其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与支持性体系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6~11岁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能力偏低,行为问题偏多,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较高,其中多动、社交退缩是不同性别6~11岁儿童表现较为突出的行为问题;(2)6~11岁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的支持性体系对其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解释男生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7.23%~32.05%的变异,能解释女生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6.15%~31.08%的变异;(3)对于6-11岁轻度智力障碍男生,问题解决、情感卷入、教师实际支持行为、教师支持总分、同伴接纳对其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4)对于6~11岁轻度智力障碍女生,问题解决、情感卷入、教师期望、教师接纳、同伴接纳对其社会能力及行为问题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 标签: 智力障碍儿童 社会能力 行为问题 功能模式 支持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