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1月31日,我参加中奥文化论坛并上台演讲。上台演讲的都是中奥两国文化和艺术界的名流,如: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理事长郭珊女士、维也纳童声合唱团艺术总监杰拉尔德·维尔特先生、维也纳爱乐乐团总经理迪特·弗罗瑞教授等,作为一个青年评弹演员能和他们同台演讲,这是我莫大的荣幸。所以我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演讲的主题是"穿越百花齐放的中国艺术节、博览曲艺文化与世界对话,

  • 标签: 中国艺术节 苏州评弹 维也纳爱乐乐团 奥地利 梦想 文化论坛
  • 简介:9月15日下午,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董耀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刁惠香,副秘书长曲华江专程前往第七届牡丹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下榻的饭店,为这些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们献上鲜花,颁发证书和奖金。

  • 标签: 艺术家 牡丹 中国 颁奖 领导 副秘书长
  • 简介:4月27日.“魔鲨杯“中国鼓手联合会第四届全国鼓手大赛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魔鲨杯”中国鼓手联合会第四届全国鼓手大赛由中国音协打击乐学会、中国鼓手联合会、上海打击乐协会联合主办.美得理电子(深圳)有限公司全程冠名赞助。

  • 标签: 联合会 鼓手 中国 大赛 新闻发布会 打击乐
  • 简介:<正>2011年12月21日至22日,由全国政协京昆室主办的"两岸四地中国戏曲艺术传承与发展·北京论坛"在全国政协礼堂召开。本次北京论坛是继2008年、2009年、2010年的澳门、香港、台湾论坛之后的第四届论坛,其主旨都在于推动两岸四地发挥合力,为共同创

  • 标签: 中国戏曲 艺术传承 全国政协礼堂 京昆 论坛综述 北京论坛
  • 简介:<正>2011年6月15日,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教授、日本狂言"人间国宝"野村万作先生一行莅临我院,在第五会议室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附带表演的讲座暨座谈会。中国艺术研究院王能宪副院长、原文化部副部长刘德有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刘祯所长、中央戏剧学院麻国钧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周华斌教授;北京大学日语系日本文化专家滕军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郭连友教

  • 标签: 中国艺术研究院 周华斌 中央戏剧学院 北京外国语大学 刘祯 日本文化
  • 简介:本文拟就《峨嵋晚钟》、《忆》、《情歌》、《西子影集》四首现代钢琴组曲展开分析,以此论证如下问题:旋律对景色的描绘,织体对景色的渲染,节奏对景色的呈现,力度与触键对景色的模拟,音色的虚实将远景拉近及近景推远.

  • 标签: 峨嵋晚钟 钢琴 情景
  • 简介:正由中国音协高校联盟和柏斯音乐集团主办,中国音协官方网站、柏斯琴行(中国)有限公司和各大相关院校承办的中国音协高校联盟艺术团全国巡演活动,已于5月26日圆满结束。艺术团团长中国音协《音乐创作》常务副主编、中国音协高校联盟副主席兼秘书长邹启炎,艺术团副团

  • 标签: 艺术团 高校 国音 联盟 钢琴独奏 中央音乐学院
  • 简介:2012年7月12日-7月1513,中国国际轻工业消费品展览会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展会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参展商及数十万名观众参与,“京珠钢琴”作为全球最大的钢琴制造商——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自主品牌,应邀参加了此次展览会。国家轻工业联合会步正发会长及相关领导也应邀出席了本次展会。

  • 标签: 北京国际展览中心 工业消费品 展览会 钢琴 中国 轻工业联合会
  • 简介:<正>五角色行当体系在西方与中国的不同命运如上所述,欧洲戏剧的行当体系是在古典主义时期形成的,它之所以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两个重要原因值得注意,一是建立了有固定成员的剧团,二是剧团实行了保留剧目制。根据古典主义的戒

  • 标签: 中国戏曲 角色类型 脚色行当 戏剧学 戏曲作品 西方戏剧
  • 简介:正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由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名家收藏委员会主办,《收藏界》杂志联合承办的"2011影响中国收藏界十大事件暨《国宝》征歌揭晓"盛典于2012年12月12日在全国政协礼堂盛大开幕。

  • 标签: 国宝 中国民间 收藏 事件 中国文物 歌曲创作
  • 简介:中国歌剧诞生至今已近百年,从中形成了异于西方歌剧与中国其他艺术形式的一种重要的艺术门类。回溯中国歌剧历史,它的发展过程就伴随着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一部中国歌剧,就是一部生动的近现代,它既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忧乐与抗争,也传承了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综观中国歌剧,对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主要体现在民族语言、民族精神、民俗文化记忆和民族审美等方面。

  • 标签: 中国歌剧 文化传承 民族语言 民族精神 民族审美
  • 简介:本文是对中国音乐人类学历史研究的途径与方法的探讨。文中通过对与论不同学科特点、不同研究方法、不同资料来源的比较,提出并讨论了“历史事实与历史文本”、“历史文本与史学文本”、“记载的历史与记忆的历史”、“关于口述与音乐口述”、“关于音乐历史的集体记忆”等与史学资料性质和新历史主义思想有关的一系列学术问题。最后就中国音乐人类学应坚持的历史研究途径(田野工作)和应面对的历史研究目标(民间音乐的个别历史及其文化意义)提出了笔者的观点。

  • 标签: 中国音乐人类学 历史研究 方法论
  • 简介:许常惠先生1969年创作的钢琴协奏曲《百家春》,采用了中华国乐团[3]与之协奏。这种做法在当时,是一种创新。即便在今天,独奏钢琴与民族管弦乐队相互匹配的协奏音乐作品,也还属于凤毛麟角。而《百家春》却以一种新的中国音乐创作理念、音乐语言、结构形式和新的协奏音响,给广大听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众所周知,我们中国的民族乐器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古老的农耕社会,而且大都是由民间艺人手工制作的。用作曲家刘湲的话来形容,就是:"我们的作曲家就像捧着古董一样,小心翼翼地捧着它们走到了今天"。民族管弦乐队的诞生,至今也不过八十多年,它不同于西方的交响乐队,经历了工业革命、精良乐器制作加工和二三百年的科学音响整合……,从古代一步跨到了今天。所以,如何将民族管弦乐队适应于今天的时代,包括如何扬长避短地用它来写协奏曲等,也都是作曲家们在创作中必须考虑的问题。

  • 标签: 钢琴协奏曲 中国现代 音乐分析 民族管弦乐队 创作理念 作曲家
  • 简介:在2011年12月23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比赛中,我院师生获奖连连,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管弦系弦之风云弦乐四重奏组(郭思言、朱可、梅第扬、邱树豪,指导老师童卫东)、新北京弦乐四重奏组(宁方亮、苏雅菁、邢昊、杨一晨,指导老师陈允、于兵),

  • 标签: 中国音乐 金钟奖 成绩 赛中 师生 弦乐四重奏
  • 简介:文章属"流行音乐的社会效应研究"的系列研究成果之一,以四川音乐学院流行音乐学院为例,回顾了流行音乐高等教育体系的创立等议题,并对现行流行音乐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此外兼及对流行音乐服务社会功能和社会效应的探讨。

  • 标签: 流行音乐 高等教育 社会效应 四川音乐学院流行音乐学院
  • 简介:7月15日下午,为期三天的中国传统音乐学会第十七届年会,经过紧张而有序的会议研讨,终于在本届会议的东道主——西安音乐学院,和下届会议的承办者——华中师范大学,热烈而隆重的会标、会旗的交接仪式中落下了帷幕。诚如乔建中会长在总结发言中说的那样:本次大会是自学会成立第二个30年的第一届会议,彰显了中国传统音乐学科建设的三大精神——建设精神、开放精神、反思精神。为弘扬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为客观而理性地看待和认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又一次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次会议是在紧凑、热烈、充实而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共设四个分会场,十个发言单元,有140余位代表在发言中,涉及了黄河流域音乐文化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音乐生态研究、音乐与科技、跨界族群音乐文化研究、戏曲音乐与戏曲艺术研究、古琴音乐文化研究、民族音乐创作研究、中外音乐交流等研究领域,呈现出多视阈、多层面、学科交叉、研究跨界的学科发展新气象。特别是就发言者的身份来看,最年长者八十有余,最年轻者为本科在读三年级学生,况且有近半者为各院校在读的硕士、博士生,显示出学科队伍结构的较大跨度和丰富的层次性。

  • 标签: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 学会 年会 音乐文化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 篇章
  • 简介:我院党委宣传部部长、绵阳艺术学院院长雍敦全教授的论文《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四川音乐学院绵阳艺术学院为例》在《音乐探索》2011年第三期发表。该论文在全国有关于中国民族文化研究类公开发表的论文中选出,经中国民族文化研究会聘请的国内民族文化的权威评委会专家评审,评委会认为该文论据充分,层次分明,立意深刻,对于我国民族文化研究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荣获第三届中国民族文化创新成果一等奖。鉴于雍敦全教授对中国民族文化研究事业所作的贡献,经中国民族文化研究会提名,评委审核,特授予他2012年度“中国民族文化影响人物”称号。该篇文章现已编入《中国民族文化大辞典》(第二卷)。《中国民族文化大辞典》是由中国民族文化研究会编辑、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大型学术文献类图书,该书系统地阐述了中国民族文化研究的艰辛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 标签: 中国民族文化 文化创新 一等奖 教授 成果 民族文化研究
  • 简介:悲剧性是许多艺术歌曲的重要艺术表现元素,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感染力。由于文化和审美的差异,我国艺术歌曲中的悲剧性表达有别于其他艺术歌曲。在演唱实践中,演唱者却常常存在对这一元素难以把握,或者过犹不及的现象。研究中国艺术歌曲中悲剧性情感体验与演唱表现的融合,不仅可以从理论上了解艺术作品的美学意蕴、情感体验与表演、演唱方式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实践上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红豆词》为例,探讨中国艺术歌曲演唱中悲剧性元素的表现方式。

  • 标签: 艺术歌曲 悲剧性 《红豆词》 情感表达 演唱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