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正>中国礼乐文化覆盖下的丧葬仪式是非常讲究的。丧仪、凶礼成为官方政治生活和民间日常生活共同建构的一种集体仪式,表达着不同社会阶层对死亡的体认和对生命的诠释。但随着礼乐在民间的分野,负载着不同举丧程序和文化现象的丧葬活动,也经历了许多制度

  • 标签: 方相 演剧活动 伎艺 僧道 黄金四目 角抵
  • 简介:作为在时间轴线上展开的文化样式,仪式音乐在中国文化语境中表现出丰富的时间观念与时间形态,它与其他乐种一道塑造、影响、维护了中国人的艺术形态与宇宙观。在一定程度上,宫廷仪式音乐的展示形成了一种由"岁时节日"和"仪式过程"及其内在节奏所组成的时间结构。这一结构的存在,为仪式音乐时间维度的考量,留出了解读的空间。本文以宋代宫廷仪式音乐为案例,试图从岁时节日、仪式过程两个层面,探讨古代仪式音乐的时间形态与社会效力。

  • 标签: 古代仪式音乐 岁时节日 时间结构 社会秩序 时间差序
  • 简介:<正>从1985年留校任教至今,郭英德先生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台上已走过26个春秋。在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中国戏曲一直是郭先生讲授的重要内容之一,无数的本科生和博、硕士研究生,中文系的学生乃至理科院系的学生,都曾聆听过郭先生的戏曲课程;从《元明清戏曲研究》到《中国典名剧赏析》,

  • 标签: 戏曲作品 郭英德 中国古代戏曲 硕士研究生 明清传奇 元杂剧研究
  • 简介:中国近现代音乐》,汪毓和编著/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6月第4版/787×1092mm/特16开/23.75印张/正文362页,附录,CD-ROM1张/48.00元。ISBN978-7-103-30447-7。《中国近代音乐简述》,刘再生著/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7月第1版/880×1230mm/32开/1插页/18.25印张/孙继南序,正文517页,特选谱例,参考文献,引用文献人名索引,图片索引,音响资料目录,后记,MP31张/39.00元。IS-BN978-7-103-03625-9。

  • 标签: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刘再生 近代 编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9年
  • 简介:腰部训练是中国典舞基础训练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分析了腰部训练对古典舞的重要作用,浅谈古典舞中腰部训练的内容与方法。

  • 标签: 古典舞 腰部训练 重要性
  • 简介:中国诗词艺术歌曲是中国诗词与音乐相结合地一种声乐体裁,歌词来源于中国的诗词。本文从中国诗词艺术歌曲的发展、分类、艺术特点等进行简要的分析,以具体作品《枫桥夜泊》为例进行分析对比,达到更加了解中国艺术歌曲经典之作的效果。

  • 标签: 中国古诗词 艺术歌曲 创作特点 音乐风格
  • 简介:古代中国与日本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在中英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中国的音乐文化在隋唐时期和宋明时期大量向日本传播,日本的音乐舞蹈等深受中国的影响。华侨华人在中国音乐文化输入日本的过程中功不可没。如留居日本的唐人袁晋卿、皇甫东朝等,他们在传播唐代音乐有所贡献。

  • 标签: 古代 中国与日本 音乐交流
  • 简介:<正>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者逐渐重视引介海外中国典戏曲研究成果,进入21世纪以后还出版了专论此问题的博士论文,近年则以北京师范大学郭英德教授的几篇宏文最为引人注目。②本文之所谓"新动向",既是对学界相关工作的补充或延续,也是缘于个人观察而作

  • 标签: 中国古典戏曲 戏曲创作 小忽雷 文本细读 传奇戏曲 文化诗学
  • 简介:乐学乐学涉及的问题要比律学复杂得多,律学只是某个乐官在治礼作乐的过程中搞的一些基本理论,影响面不大;乐学则涉及全部音乐生活中最具体的问题,历朝历代讲音乐,就必须接触它。

  • 标签: 中国音乐史 乐学 律学 讲习班 专题 暑期
  • 简介:身处清末民初的萧友梅,将自身人生志向始终定位于音乐与教育,在留日、留德的10余年中,对中西两种音乐教育体制有深刻的洞察和体悟。归国后,按照其"借鉴西乐,改良旧乐,创造新乐"的战略构想,参照西方专业音乐教育体制,结合我国固有特点,组建我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正规高等音乐学府"国立音专"。其创建宗旨、系科布局、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始终渗透着"兼容并包、中西合璧"理念,始终与创建我国"国民乐派"的伟大理想相联系。尽管国立音专创建不易、生存更难,但萧友梅为此而殚精竭虑、周密组织、呕心沥血、苦心经营且常常事必躬亲、无分巨细,使它在极为艰难困苦的境遇下坚持下来、发展起来,其创始奠基、筚路蓝缕之功至伟,兼具战略家和拓荒者的双重品格,对20世纪我国专业音乐教育贡献巨大、影响深远,功盖同辈,惠及当今,光照后世。于此可认为,萧友梅是我国专业音乐教育之父,国立音专是培育我国新型音乐家的摇篮。

  • 标签: 萧友梅 中国专业音乐教育 战略家 拓荒者 国立音专
  • 简介:秦汉时期古长安区域琴发展脉络主要体现于琴人、琴曲、弦制、琴器、琴论等琴事诸方面。其中,后世“咸阳宫琴,二十六晖”的记载,引出“晖”与“徽”制的思索,从而探得唐后明前的一场“晖”“徽”之辨。

  • 标签: 古长安 琴人 琴曲 弦制
  • 简介:四月中旬的一天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某集团军特种兵大队猎人训练场的后山坳里,阴雨绵绵,狂风阵阵。风向东风转西风,西风转南风,南风转北风,北风转东风——旋风。

  • 标签: 中国人民解放军 南京军区 训练场 特种兵 集团军
  • 简介:20世纪中下叶,“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研究成为西方音乐史学里一个受到关注的领域,出现了几部文艺复兴音乐的断代著。霍华德·迈耶·布朗撰写的《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和阿兰·阿特拉斯所著《文艺复兴时期音乐:1400-1600年的西欧音乐》是其中的两本有代表性的著。对这两部断代进行概括性的比较,能从中观察出20世纪后期西方音乐历史观念的变化。

  • 标签: 布朗的历史观 重要作曲家支撑的历史 阿特拉斯的尝试 以音乐为中心而作曲家 为附属
  • 简介:文章就《上海工部局乐队》一书的写作讨论了三个议题:其一,音乐上海学:工部局乐队的多元阐释;其二,资料与写作:碎片化的历史建构;其三,语境与意义:帝国流散、都市空间与文化政治。继而提出对于“音乐上海学”的构建与述求。

  • 标签: 《上海工部局乐队史》 “音乐上海学” 新史学 流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