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4 个结果
  • 简介:回族民间儿童歌谣是回族口头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从民间的、儿童的视角反映了回族传统社会伦理秩序。回族民间儿童歌谣虽然是“稚子之歌”,却因为它“欢呼戏笑之间,莫非理义身心之学”…而包含着丰富的知识体系和博大精深的道德教化,其内容涉及宇宙人生、伦理道德、生产生活、婚丧嫁娶、宗教习俗等方方面面,反映了回族人民聪颖智慧、热爱生活、善于创造、精明干练、热情好客、精于商贾等民族特点。回族民间儿童歌谣又因为内容的饶有趣味、形式的生动活泼、语言的通俗易懂、节奏的鲜明、音韵的和谐、儿童乐于接受等特点而深刻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灵成长和兴趣培养,因此成为回族儿童喜闻乐见的别具深刻意义的回族传统社会伦理秩序的良好教材。

  • 标签: 社会伦理秩序 儿童歌谣 回族 民间 传统 口头文化
  • 简介:<正>卡尔梅克人带着他们已定型的文化素养和文化传统来到了俄罗斯,在新的土壤上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了他们的文化。卫拉特—卡尔梅克文字“托忒”文一直被卡尔梅克人广泛使用到1925年,这种文字是卡尔梅克人的祖先在几个世纪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文化传统之一。这样的文字是编年史、纯粹的卡尔梅克文学诞生和发展的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流传至今的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书面材料证明了卡尔梅克书面词汇的高度发达,如编年史、文献、公文、函

  • 标签: 卡尔梅克人 四卫拉特 卫拉特人 文学艺术 编年史 文学作品
  • 简介:由于同一定时代背景相联系,20纪的国内老子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前期研究有两大特点,一是以西学解老,二是注重校诂与考证;中期研究的突出特点是大陆学者自觉地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注重分析老学的阶级属性及哲学性质,1973年马王堆帛书的出土为这一时期的老子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后期的老子研究是在大陆与港澳台四地研究趋于一体化、国内外老学界交流合作频繁的背景下进行的,80年代初注重反思,80年代中期以后的研究在视域上不断拓展,在层次上不断深入,1993年郭店楚简的出土使得学术界在诸如版本及作者、老子的道德价值取向以及先秦儒道关系等问题上的研究取得了一批新成果,并基本达成共识.

  • 标签: 老子 中国哲学 自然
  • 简介:邹姓在无锡是大姓,人口有两万余人。无锡邹氏第一次修谱为北宋名臣邹浩(字志完,号道乡,谥忠)的次子邹栩主修。邹栩,字德广,绍圣元年(1094)七月生,幼时聪明好学,

  • 标签: 补遗 支前 无锡
  • 简介:陈平原,广东潮州人,1982年于中山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84年于中山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1987年于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

  • 标签: 学者立身 立身行 行世
  • 简介:在中国音乐历史上,20纪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和意义。百余年间,顺应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全面转型的历史潮流,几代音乐家上下求索、勤于创造,审慎而又智慧地处理了一次次迎面而来的中—西、古—今、雅—俗等多重关系,目标如一地致力于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接.

  • 标签: 器乐艺术 作曲家 中国艺术研究院 音乐会 民族管弦乐队 乐器改革
  • 简介:康熙五十二年(1713)二月初十日,桐城翰林院编修戴名,以所撰《南山集》、《孑遣录》有悖逆之语,伏法於京师。先是五年,文祸尚未兴,偶检箧中旧纸,书敷行以冠其首,曰:“余岁岁客游,车马之上,逆旅之间,不便观书,则往往於困倦之余,随笔书一二条,藏之行笥。

  • 标签: 戴名世 《忧庵集》 手稿 《南山集》 翰林院 康熙
  • 简介:<正>七达赖喇嘛法名格桑嘉措,四川理塘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生。8岁时在理塘寺出家,9岁时被青海蒙古僧俗迎到塔尔寺供养。康熙五十九年(1719)12岁时被康熙帝册封为第七达赖喇嘛。次年由平逆将军延信护送入藏,同年九月十五日在布达拉宫举行了坐床典礼。清乾隆十六年(1751)七达赖喇嘛开始亲政,时年44岁。乾隆二十二年(1757)在布达拉宫圆寂,时年50岁。

  • 标签: 达赖喇嘛 乾隆二十二年 驻藏大臣 布达拉宫 事务 西藏地区
  • 简介:一、诸邦部时代(约公元前6、7纪——公元6纪末)1、公元前六纪象雄长松协伯弃希大帅()用象雄文著《疗毒雍仲旋》()。2、公元前126年泽拉嘎玛约德()与聂赤赞()述说“有毒就有药”()。用解毒药。3、公元前一纪能制手脚触之即可侵染,置人于死地的毒药。出现野牛角早产儿急救术。

  • 标签: 公元前6世纪 公元10世纪 西藏医药学 历史发展
  • 简介:鲁塔克的《传记集》和《道德论集》,实际来自后世对其126篇存世著作的分类汇编。这一格局初见于公元三、四纪的《兰里亚斯书目》,后随著作主要抄本、印本、译本编纂的变化而逐渐成型。国内学界在谈及此两个著作集时,往往将其误作鲁塔克当时写成的两部书。而以《希腊罗马名人传》命名所有50篇存世传记的做法,虽效仿文艺复兴时期阿米约法译本和诺斯英译本,却忽略了两者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特征,同时也与其中46篇以希腊—罗马形式配对写成的《对传》相混淆。《传记集》和《对传》的内容性质并不相同,研究中应区别对待。

  • 标签: 普鲁塔克 《希腊罗马名人传》 《对传》 分类 命名
  • 简介:<正>杨琏真加和杨暗父子,是元代佛教界显赫一时的人物。杨琏真加的活动,尤为人们所注目。本文拟对其父子生平活动略加考述,不当之处,希望得到指正。杨琏真加,琏又作辇,加又作伽、佳,都是一音异译。在元代文献中,他被称为“西僧”、“番僧”或“胡僧”,他的族属因而也就引起人们的讨论。福兰克教授(HerbentFranke)在《元代吐蕃人》(《TibefansinYuanChina》,《ChinaunderMongolrule》Pp.296—328,1981)一文中说:“杨氏为吐蕃人抑或唐兀人,仍是不很清楚的问

  • 标签: 真加 江南 杨氏 元史 桑哥 喇嘛教
  • 简介:贤行愿品》是一部重要的佛教经典,为汉藏两系佛教所共同重视。现在通行的汉藏文译本,虽然其基本内涵和反映的佛教精神相同,但在内容、结构、文字翻译、科判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 标签: 普贤行愿品 汉藏译本 异同考释
  • 简介:<正>满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文化层次较高、很有道德修养、讲究文明礼貌的民族之一。满族伦理道德观是满族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极为丰富,考察它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将给人们以许多有益的启示。

  • 标签: 满族 努尔哈赤 伦理道德观 伦理道德教育 形成与发展 八旗
  • 简介:壮族伦理思想中蕴藏着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意蕴和追求,与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弘扬壮族伦理思想中的和谐理念,有利于协调壮民族地区人与自然的现代冲突,为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自然基础;有利于协调壮民族地区的人际关系和利益冲突,为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和谐稳定的秩序保障;有利于增强壮民族地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持。因此,我们应充分彰显壮族伦理思想和谐意蕴的当代价值,为壮民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 标签: 壮族伦理思想 和谐意蕴 当代价值 实现路径
  • 简介:在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传播的过程中,佛教的伦理道德思想与蒙古族传统的伦理道德观相结合,使自身适合于蒙古社会,适合于蒙古人的社会心理和文化背景,从而成为蒙古族民众能够接受的佛教伦理思想.本文对蒙古族传统的"孝亲"观与佛教的"孝道"思想、传统的家庭夫妻伦理与佛教提倡的家庭夫妻伦理的关系等方面作了深入的分析.

  • 标签: 蒙古族家庭伦理 藏传佛教 影响与结合
  • 简介:1982年春,在四川新都宝光寺尊客寮清除的杂物中,发现了现代著名画家张善孖的诗稿手本。此本长27.3厘米,宽15.2厘米,土纸线装,右上角因长期受潮而朽坏残损。封面左上题“说佛”二字,右下署“善孖”二字,皆楷体直书。一、善孖手本内容善孖手本共有36页(双页),其内容分为三部分:(一)《忌辰有感》诗及跋语占封二和首页,为七言律诗四首,后附百字跋语,行体直书。兹标点誊录如下(“口”为残损之字):

  • 标签: 题画诗 七言律诗 商都县 手本 1926年 对联
  • 简介:19纪末,西方学者适应帝国主义侵略的需要,开始对壮族进行研究。20纪20年代以后,中国学者开始了对壮族的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壮族研究深入开展;90年代随着广西壮学学会的成立,壮族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文章还介绍了20纪下半期国外学者对壮族的研究情况。

  • 标签: 20世纪 壮学 研究
  • 简介:西西里男孩:马可·波罗令我对神秘东方充满向往我岀生在意大利西西里岛,按中国人的时髦说法,是个“50后”。我从小就崇拜马可·波罗。正如几百年前那位熟读《马可·波罗游记》的意大利人——航海家哥伦布一样,他被书中神秘的“东方世界”所吸引,扬帆岀海开始了环球探险之旅,我也十分向往神秘的东方。不过,那时候我只是觉得去中国旅行是有可能的,但从没想过有朝一日会带着一大家子在那里生活,更不要说想到自己日后会有个中文名字“赖平”,以及担任ICE(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首席代表到中国工作并参与推动“新马可·波罗计划”。

  • 标签: 马可 意大利人 西西里岛 中国人 中文名字 首席代表
  • 简介:近20年来,国内外学术界从不同视角做了不少关于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厦其创始人马启西先生的研究。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有关西道堂和马启西先生的研究始于1936年范长江先生的《中国的西北角》。笔者经过调查考证,发现早在范长江之前.清末岷州进士尹彩在其作品《马启西先生传》中就详细叙述了马启西先生的生平,并记录了关于西道堂教派的创建情况。岷州进士尹彩应为目前所知对马启西先生和伊斯兰教西道堂进行研究的第一位汉族知识分子。

  • 标签: 尹世彩 《马启西先生传》 伊斯兰教 宗教信仰 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