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副鼻窦64排螺旋CT低剂量检查的可行性。方法60例疑诊为副鼻窦炎的儿童随机分成三组,固定管电压120kV,管电流分别设置100mAs(A组)、50mAs(B组)及20mAs(C组),获取2mm厚的轴位图像(标准算法和骨加算法)及0.625mm厚的冠状位图像。比较三组扫描的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和剂量长度乘积(DLP),评价图像质量和图像噪声。结果三组图像均可满足临床诊断。较A组,B、C两组的CTDIvol和DLP分别降低了50%及80%。结论儿童副鼻窦64排CT扫描低剂量可以获得符合临床诊断需求的图像信息,因而能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儿童 副鼻窦 低剂量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螺旋CT测量中老年患者的骨质密度及临床价值,方法对男女各100例年龄在55~75岁健康体检者进行腰椎椎体扫描,采用飞利浦内置软件进行T12~L5椎体、肌肉、脂肪的CT值测定得出骨密度测量数值,结果骨质密度随年龄增长逐渐降低。该测量方法简单、安全、准确性较高,检测结果对临床的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16层螺旋CT 骨质疏松 骨密度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螺旋CT检查在胸部外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行胸部外伤螺旋CT扫描及三维肋骨重建诊断有肋骨骨折的影像资料。结果胸部外伤大部分为复合性损伤,在100例胸部肋骨骨折的病例中;肺挫裂伤52例;气胸16例;纵膈气肿8例;血胸40例;支气管断裂2例;皮下气肿16例;肩胛骨骨折20例;锁骨骨折12例;胸椎骨折9例;膈肌损伤3例;腹部并发症肝脏、脾、胰腺、肾脏损伤18例,腰椎椎体骨折25例,四肢骨盆骨折36例。经CT诊断的100例胸部损伤患者全部经手术证实,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16螺旋CT能对胸部外伤患者可作出快速准确的诊断,能够及时、有效的指导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救治,应作为胸部外伤诊断的首选方法和常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胸部外伤 三维肋骨重建 肋骨骨折 16层螺旋CT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8螺旋CT在诊断颈动脉狭窄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颈动脉狭窄病人32例,先对这些患者做128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观察颈动脉狭窄的表现,然后再与病人以前的DSA、MRA及其它多排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全面客观比较了它们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结论128螺旋CT对本病的诊断明显优于其它检查方法,128螺旋CT血管造影(SCTA)检查简单安全、快速准确、对患者没有创伤,患者易接受,可显示血管内狭窄的程度及斑块的情况,也可同时显示血管壁及血管外的结构。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128层螺旋CT 四维重建 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层级管理方法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与2013年全院在应用护理层级管理前后住院患者900例及在院工作的155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分层级管理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管理和护理分层级管理,比较2组护理质量、患者护满意度及护士职业满意度。结果护理层级管理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及护士职业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分层级管理方法的应用有利于人才培养,提升护理内涵,对于保障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士自身职业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层级管理 优质护理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6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在肝脏扫描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患者的体重选择不同的mAs进行肝脏CT扫描,对其图像质量进行分析。结果低剂量扫描所获得的图像质量均满足诊断要求。结论肝脏扫描可根据患者体重选择不同的mAs扫描,既可满足诊断要求,又可减少患者的辐射剂量。

  • 标签: 螺旋CT 低剂量 肝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补肾益气化瘀汤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45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视为观察对象,给予患者常规西药疗,以此为基础,给予患者补肾益气化瘀汤治疗。将患者治疗前后的腰背疼痛积分、骨密度水平、功能障碍评分进行对比,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功能障碍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腰背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前后评分差异明显,P<0.05;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结论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补肾益气化瘀汤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改善患者的功能功能,疗效较为显著,值得推荐。

  • 标签: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临床治疗 补肾益气化瘀汤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究益气化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阻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2例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阻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给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给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益气化瘀汤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7.80%)高于对照组(68.29%),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阻证患者时,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中药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效果显著,有着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益气化瘀汤 冠心病 心绞痛 痰瘀互阻证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前列腺患者进行前列腺气化电切术治疗后,对围手术期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比,探讨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接受前列腺气化电切术的100例前列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按照年龄组成和病症程度进行划分为两组(两组患者的年龄组成和病症程度均不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是综合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50例接受前列腺气化电切术的前列腺患者,对常规护理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综合护理干预组接受前列腺气化电切术的前列腺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一段时间后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综合护理干预组接受前列腺气化电切术的前列腺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舒适度高于常规护理组。结论在临床实践中,对于接受前列腺气化电切术的前列腺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大幅度的提升护理舒适度,因此,在对接受前列腺气化电切术的前列腺患者进行实践护理的的过程中,使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前列腺气化电切术 围手术期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组方益气化瘀组方对脑梗塞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1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5例。所有急性脑梗塞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另给中药益气化瘀组方口服。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SOD和MDA水平,同时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比较以上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SOD水平高对照组(P<0.05),血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化瘀组方治疗脑梗塞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可以提高血SOD水平,降低MDA水平,改善氧化抗氧化失衡。

  • 标签: 脑梗塞 中医药 超氧化物歧化酶 MDA 氧化抗氧化平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拟益气化痰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对2011年到2013年在我院治疗的140名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组进行传统治疗和自拟益气化痰疗法治疗,比较其实验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咳嗽、咳痰、气喘及肺部哮鸣音积分均无明显差异,接受治疗2个月后自拟益气化痰方法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咳嗽、咳痰、气喘及肺部哮鸣音症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自拟益气化痰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显著有效且优于一般西医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自拟益气化痰 慢性支气管炎 消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尿道电气化术联合电切术对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本院在2012年5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以经尿道电气化术结合电切术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过程中出血情况以及术后的并发症情况,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且对其症状进行评分。结果本组实验研究的100例前列腺增生病患的平均手术时间为82.14±2.69分钟,手术过程中的平均出血量为168.57±27.23ml,术后病患无尿失禁以及死亡的病例,术后患者留置导尿管的平均时间为4.28±1.79天,术后患者的随访时间在6~48个月之间,其前列腺症状评分平均为9.81±0.72分。结论使用经尿道电气化术结合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尿道电气化术 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HD)结合调气化瘀益肾方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效果。方法:9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6例,两组均用HD治疗,治疗组加用调气化瘀益肾方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谷GSH-Px及SOD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DA、BUN及Scr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D结合调气化瘀益肾方治疗CRF效果良好。

  • 标签: 血液透析 调气化瘀益肾方 慢性肾衰竭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的存放时间和温度对于标本血全血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采用KX-21N三分类血球分析仪分析不同存放时间段(30min、1sth、3rdh、6thh、8thh、12thh、24thh)和温度(24℃、18℃、15℃、6℃、4℃)对于血细胞数目以及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红细胞(RBC)和白细胞(WBC)放置于4℃、6℃温度下6thh之前的测定数值没有显著差异(P>0.05);血小板(PLT)在6℃、15℃、18℃温度下6thh之前(包括6thh)的测定结果较好(P>0.05);血红蛋白(HGB)和红细胞压积(HCT)在18℃、15℃、6℃、4℃温度下8thh之前(包括8thh)的测定结果较好(P>0.05)。结论6℃温度下6thh之前(包括6thh)是全血细胞计数最优测量条件。

  • 标签: 标本血 存放时间 温度 全血细胞计数
  • 简介:摘要目的对标本放置的时间和温度在凝血功能四项指标检测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为凝血功能四项指标检测提供帮助。方法选择在2012年12月到2014年4月期间来我院检测的抗凝静脉血标本240例,对这240例标本进行凝血四项检测,把血液标本分别放在室温、4℃、-20℃的条件下,在4h、8h、12h、24h时对放在室温和4℃的血液标本再一次的进行检测,将血液标本放于-20℃时,再次检测(在1、2、4、8周),对数据进行检测。结果在室温下的标本放置24h后,凝血酶原时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放置8h后,其纤维蛋白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的条件下,标本放置24h后,其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20℃的情况下,放置2周时凝血酶原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放置时间以及温度,都对凝血四项的测定结果有着一定的影响。

  • 标签: 凝血标本 时间 温度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冲洗液温度对腹腔手术患者生命体征影响。方法将80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手术结束关腹前,观察组用(37±1)℃生理盐水(2500±10)ml冲洗腹腔后关腹。对照组患者用室温(22-24)℃生理盐水(2500±10)ml冲洗腹腔后关腹。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生命体征差异(体温除外)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接近生理体温的36℃左右的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既能清洁腹腔,又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冲洗液温度 腹腔手术 生命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冷藏血液放置于有冰源的血液运输箱(以下简称运输箱)中,随时间延长血液及箱内温度变化情况,以确保运输环节的血液质量;方法使用ALT不合格报废的血液,在4℃冷藏24小时以上,取出置于放有冰源的运输箱中,将测温探头置于两袋血液之间,检测血液温度变化情况,另外一支温度计检测运输箱内空气温度变化情况;结果两袋血液之间温度从开始检测的5.2℃,5.5h后仍然能保持在4.9℃;而箱内空气温度从开始的8℃,5.5h小时后下降为3.1℃。结论血液离开冷藏冰箱,将血液与冰源按一定比例放置于运输箱,长时间的运输过程,血液温度保持在要求范围以内,足以保证血液的质量。

  • 标签: 血液运输箱运输温度血液质量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