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食道癌患者术后应用内营养的护理干预措施和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食道癌患者124例进行分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内营养组术后在常规组基础上应用内营养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护理前后机体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内营养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机体营养状况无显著差异,P>0.05;内营养组护理后机体营养状况显著比常规组好,P<0.05;内营养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食道癌患者术后应用内营养的护理干预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食道癌患者 肠内营养 护理干预措施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胆吻合术在肝胆外科中的疗效进行深入分析和观察。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38例肝胆外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进行常规开腹式手术治疗)和B组(进行腹腔镜胆吻合术治疗),每组1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A、B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36.35±2.44)h明显低于A组患者的(40.31±2.09)h,B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63.24±5.80)ml明显低于A组患者的(171.37±10.3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出现感染2例,肠梗阻1例,吻合口狭窄1例;B组患者只出现肠梗阻1例;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26%明显低于A组患者的2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吻合术在肝胆外科中的疗效非常好,通过腹腔镜胆吻合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缩短肝胆外科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减少肝胆外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同时减少肝胆外科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可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肝胆外科 腹腔镜胆肠吻合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患者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因素并以此构建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154例内营养患者的腹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干预对策。结果有64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腹泻,营养液供给速率、广谱抗生素使用量、并发低蛋白血、药物的使用等具有关系。经个性化护理后,腹泻率由41.55%(66/154)降到3.24%(5/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根据患者不同体征、疾病类型等制定个性化护理措施,合理用药及内营养。

  • 标签: ICU 肠内营养 腹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结肠大息肉无痛镜下多方式联合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6例结肠大息肉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手术过程中对其采用多方式联合治疗的方法,在止血上采用注射肾上腺素、加钛夹以及使用高频电凝电切术。通过临床资料的收集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回顾。结果46例患者的结肠息肉都被成功摘除,对手术中的4例出血患者采用钛夹和注射肾上腺素的方式来止血,还有1例因无法达到止血的效果进行紧急手术。结论高频电凝电切术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好以及息肉切除率高等特点,钛夹在结肠大息肉进行高频电凝电切术前具有预防止血以及术后止血具有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结肠大息肉 无痛肠镜 止血 高频电凝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内营养支持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9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早期内营养支持治疗。结果1例患者发生导管并发症死亡。患者APACHE、CT、白蛋白评分较好,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治疗中配合早期内营养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病症,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 急性重症胰腺炎 治疗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低位结肠癌患者术后造瘘口实施系统护理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8月到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低位结肠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术后的常规护理方式,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加系统护理方式,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低位结肠癌患者的住院天数为(4.5±1.8)d,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人数占(4.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3±2.9)d及19.5%,组间差异明显(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90.2%)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63.4%),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出现术后造瘘口症状的低位结肠癌患者实施系统护理的效果较好。

  • 标签: 低位结肠癌 术后肠造瘘口 系统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外营养中氨基酸对新生儿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120例新生儿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主要观察对象,结合临床随机分配原则将新生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新生儿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措施,针对观察组新生儿应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同时,辅助外营养,提供定量氨基酸。统计与分析两组新生儿的临床结局,从而得出本次实验研究结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的住院时间、医疗设备辅助通气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差异性符合统计学统一判定标准(p<0.05);观察组新生儿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符合统计学统一判定标准(p<0.05)。结论外营养中氨基酸对新生儿临床结局有着极大影响,通过医疗机械设备的辅助通气后,新生儿具有良好的临床表现,住院时间大大缩短,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临床并发症的产生,为新生儿家庭创造了幸福与美满,构建出和谐的医患关系,推动现代化医疗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

  • 标签: 肠外营养 氨基酸 新生儿 结局 影响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杆菌科细菌(CRE)标本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临床分离的CRE共900株,对其病原菌构成及标本来源分布进行分析,同时对主要CRE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检测,分析主要CRE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900株CRE中主要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杆菌为主,分别占比41.4%、13.8%、12.1%,且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占比33.9%;而在科室分布中主要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332株最高,占比36.9%,其次分布在神经内科的18.9%、泌尿外科的11.0%。本研究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占比前三的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杆菌等主要CRE均对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氨苄西林耐药,而对阿米卡星耐药率相对较低(1.8~19.4%),敏感性较好。结论耐碳青霉烯类杆菌科细菌对多种常规抗菌药物具有耐药性,临床中加强耐药检测频次,为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 标签: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 药敏试验 分布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结肠大息肉无痛镜下多方式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46例结肠大息肉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手术过程中对其采用多方式联合治疗的方法,在止血上采用注射肾上腺素、加钛夹以及使用高频电凝电切术。通过临床资料的收集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和回顾。结果46例患者的结肠息肉都被成功摘除,对手术中的4例出血患者采用钛夹和注射肾上腺素的方式来止血,还有1例因无法达到止血的效果进行紧急手术。结论高频电凝电切术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好以及息肉切除率高等特点,钛夹在结肠大息肉进行高频电凝电切术前具有预防止血以及术后止血具有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结肠大息肉 无痛肠镜 止血 高频电凝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内营养支持在食管癌术后预防吻合口瘘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1月90例食管癌术治疗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分组,各有45例。外组采用早期外营养支持,内组采用早期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食管癌术治疗效果;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患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结果内组食管癌术治疗效果和外组无显著差异,P>0.05;内组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外组,P<0.05;干预前两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相近,P>0.05;干预后内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优于外组,P<0.05。结论早期内营养支持在食管癌术后预防吻合口瘘的疗效确切,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食管癌术 吻合口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患者造口后的延续护理对其周围皮肤损伤或愈合的效果。[方法]选取70例造口患者,据其入院时间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责任护士负责对照组患者出院后的电话回访及指导,造口小组负责观察组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护理和相关指导,应用SACSTM工具对此两组患者造口部位附近的皮肤受损例次、时间、类型、恢复时间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造口附近皮肤受损11例次(31.43%),对照组20例次(57.14%),此两组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损种类中最轻度的L1类型观察组7例次、对照组9例次,L2类型之上的受损观察组4例次、对照组12例次;对照组患者皮肤受损后愈合的时间长于观察组(P<0.05)。[结论]造口小组对患者的延续护理能有效减免造口附近皮肤损伤,可促进受损皮肤的愈合。

  • 标签: 肠造口 皮肤损伤 延续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调肝健脾汤对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82例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41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调肝健脾汤治疗,疗程4周,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腹胀腹痛、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得到改善(P>0.05),且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调肝健脾汤可显著提高腹泻型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调肝健脾汤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西药治疗腹泻型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腹泻型易激综合征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类依据,将其分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金双歧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总积分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愈显率分别为60%以及80%,总有效率分别为80%以及96.67%,两组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腹泻型易激综合征方面,耳穴贴压联合金双歧、马来酸曲美布汀片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的金双歧及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治疗。

  • 标签: 耳穴贴压 金双歧 马来酸曲美布汀片 肠易激综合征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造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中应用的效果,得出标准化结果,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高造口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法运用品管圈活动,采用品管手法对2015年6月—2016年6月间38例(已排除1例晚期直肠癌骨转移行姑息手术6个月后死亡患者)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程度运用电话回访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对其生活质量下降原因进行分析并设立目标值,针对要因拟定出相应对策,自2016年8月起在临床实施;再对2016年8月—2017年3月21例造口患者进行术后生活质量下降程度评估并进行效果确认。结果目标达标率为100.79%。结论品管圈活动实施对策可纳入科室标准化体系。

  • 标签: 品管圈 肠造口 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造影在不同扫描时相下对小肠壁及血管的显示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进行小肠CT造影的患者进行分析,共有265例患者参与到此次研究中,对患者空肠、十二指肠、回肠壁的CT值进行分析,并且对血管显示的数量进行分析,对扫描的结果进行对比,从而选择最佳的扫描时期。结果通过相关的统计分析,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壁的CT值的均值表现出肠道期阶段较动脉期阶段和门脉期阶段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肠道期进行小肠CT造影检查,可以对小肠壁和血管等进行检查,诊断的效果非常理想,精确度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小肠CT造影 肠疾病 诊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胃癌术后早期内营养并发症的应用观察。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名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应用全程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早期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患者的早期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为30%,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70%,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全程护理能明显降低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能顺利的完成营养目标,临床疗效明显,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全程护理 胃癌 早期肠内营养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患者临床应用雷贝拉唑溶片治疗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80例胃病患者有关资料,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研究组患者应用雷贝拉唑溶片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奥美拉唑溶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有6例产生不良反应(占15%),研究组患者有2例产生不良反应(占5%),研究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症状也较少(P<0.05),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雷贝拉唑溶片应用的安全合理,能够使患者明显减轻胃部疼痛,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获得良好的疗效,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雷贝拉唑 药物不良反应 初步探讨
  • 简介:摘要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即存在消化功能障碍,营养不良颇为常见,以致免疫功能和体力活动能力下降,其术后营养状况与并发症和预后关系密切。有研究表明,因胃肠道手术后需禁食,壁及黏膜免疫相关淋巴组织数量和功能降低,免疫细胞数量减少且对刺激反应性降低,导致免疫功能受损。适时合理的营养支持治疗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恢复和远期预后意义重大。低氮低热量外营养(PN)支持适用于术后短期接受PN支持患者,如需长期接受PN支持,应根据患者情况逐步提高热量和氮量的摄入。

  • 标签: 低热量肠外营养 白蛋白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淋巴细胞百分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行球囊导尿管固定小肠系膜排列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到2017年1月收治患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案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研究组给予球囊导尿管固定小肠系膜行排列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医用创面胶小肠外固定排列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治疗有效率为96.77%优于对照组(88.71%),组间对比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囊导尿管固定小肠系膜行排列术可帮助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尽早恢复胃肠功能,降低临床并发症,值得临床医师推广应用。

  • 标签: 粘连性肠梗阻 小肠系膜 肠排列术 球囊导尿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营养支持疗法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慢阻肺患者共80例,在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内营养支持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以及肺功能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式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内营养支持治疗,与对照组77.50%的有效率对比,治疗组患者95.00%的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指标比较中,治疗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的差异,PO2显著提高,而P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功能指标比较中,治疗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FEV1和FEV1/FVC水平有着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内营养支持治疗慢阻肺,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有助于患者肺部功能的恢复,可将其广泛地推广至临床治疗中。

  • 标签: 肠内营养支持 免疫调节 慢阻肺 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