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会阴切口感染发生的原因与采取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本院2015年行会阴切的足月妊娠产妇20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全部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有100例,研究组为病理妊娠组,对照组为生理妊娠组。另将其中人机共存的臭氧消毒前、后2h进行会阴切分娩的产妇抽取100例,分为两组消毒前组与消毒后组,对会阴切口发生感染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消毒前、后会阴切口感染率比较,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分析感染发生的原因,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妇会阴切口的感染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会阴侧切 感染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对降低会阴切率和促进自然分娩的效果。方法本研究择取72例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助产技术,研究组采取会阴无保护助产技术,对比分析两组会阴切情况和自然分娩情况。结果研究组会阴切率(8.3%)明显比对照组低,自然分娩率(77.8%)明显比对照组高(P均<0.05)。结论对产妇实施无保护助产技术,不仅可降低会阴切率,同时还可促进自然分娩,值得应用。

  • 标签: 自然分娩 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 会阴侧切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掌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外固定支架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掌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及DASH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和DASH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优势,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低于对照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掌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显著,术后出现并发症率低,预后效果好,适合在临床上使用。

  • 标签: 掌侧锁定钢板固定 桡骨远端关节内粉碎性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太阳穴贴头痛膏治疗外伤性头痛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将100例外伤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一采用西医治疗配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双太阳穴贴敷头痛膏,并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疗效和治疗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疗效和治疗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太阳穴贴敷头痛膏治疗外伤性头痛效果明显,操作简单,临床推广性强。

  • 标签: 头痛膏 太阳穴 外伤性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高龄患者小剂量、低浓度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下肢麻醉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需要进行单下肢麻醉的患者280例(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随后将这280例患者分为两组,即0.5%布比卡因组与0.15%布比卡因组。其中0.5%布比卡因组患者采取2ml的0.75%的布比卡因联合2ml的10%的葡萄糖药物麻醉,而0.15%布比卡因组患者则采取0.4ml的0.75%的布比卡因联合2ml的水进行麻醉。结果0.15%布比卡因组患者的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和术后不良反应的情况显著优于0.5%布比卡因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患者小剂量、低浓度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下肢麻醉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高龄患者 小剂量 低浓度轻比重 布比卡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间苯三酚联合同俯卧位应用于胎方位异常分娩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78例胎方位异常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取自由卧位,观察组给予间苯三酚联合同俯卧位。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分娩结果。结果观察组活跃期、第二产程、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比例高于对照组,剖宫产和阴道助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胎方位异常产妇实施间苯三酚联合同俯卧位方式,缩短了产程,促进了自然分娩。

  • 标签: 间苯三酚 同侧俯卧位 胎方位异常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穴位注射双足三里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2015年1月到2015年8月,肺病科22位伴有顽固性呃逆症状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穴位注射组和肌肉注射组,穴位注射组使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0mg穴位注射双足三里治疗;肌肉注射组使用甲氧氯普胺10mg肌肉注射治疗。注射1~2次后作效果评价。结果穴位注射组疗效明显优于肌肉注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氧氯普胺注射双足三里疗效显著,且方法简便、成本低,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顽固性呃逆 甲氧甲氧氯普胺注射液 穴位注射 双侧足三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胫骨平台后骨折患者的围术期中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8.24%;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为8.82%,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为2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平台后骨折患者给予围术期优质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该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优质护理 骨折 围术期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顺产产妇会阴切切口愈合及疼痛程度的干预效果。方法择于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顺产会阴切产妇作为研究对象,80例产妇均为初次生产。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为两组,一般组和观察组,一般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产妇的切口愈合情况,以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切切口的甲级愈合率为97.5%,一般组产妇会阴切切口的甲级愈合率为7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产妇产后3天的疼痛程度,对比得出观察组产妇的轻度疼痛概率为80%,一般组产妇的轻度疼痛概率为37.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顺产产妇会阴切切口愈合具有促进作用,有效减轻了产妇的疼痛程度,有利于促进产妇的产后恢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顺产 会阴侧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腿前、足跟及足底等处的大面积皮肤缺损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5例小腿皮肤缺损病例应用小腿后交腿带蒂皮瓣转位术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治疗后15例患者交腿带蒂皮瓣全部成活,均小腿活动正常。结论小腿后交腿带蒂皮瓣转位术具有取材方便、所供皮瓣范围大、操作简、易于掌握、皮瓣成活率高等优点,易于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小腿后侧交腿带蒂皮瓣转位术 修复 大面积皮肤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如何采用品管圈提高胸部术后患者患上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品管圈活动主题,并对主题进行了四个过程、十大步骤的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开胸术后患者患上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由改善前55.0%提高到94.6%,超越了目标值86%,目标达成率127.7%,进步率72%,圈能力有明显提升。结论品管圈在提高胸部术后患者患上肢功能锻炼依从性中具有明显的持续质量改进作用。

  • 标签: 品管圈 胸部手术 功能锻炼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尺骨茎突骨折采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对其桡尺远关节的影响。方法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收治的尺骨茎突骨折患者,病例选择年限为2015年3月—2016年3月,共74例。按照骨折移位情况,将7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骨折移位≥2mm,手术治疗,n=35)与对照组(骨折移位<2mm,非手术治疗,n=39)。治疗后随访12个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出院,尺骨茎突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研究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1.4%,对照组则为71.8%(P<0.05)。结论在桡尺远关节稳定中,尺骨茎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手术治疗在改善腕关节功能上有着较非手术治疗更为理想的效果,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 标签: 尺骨茎突骨折 手术 非手术 桡尺远侧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课题主要探讨脑卒中偏瘫采用双肢体功能训练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7月本院脑卒中偏瘫患者68例,遵照双盲法分组标准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各34例,分别采取双肢体功能训练护理与患肢肢体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肢体康复效果与生活能力情况。结果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100%,与对照组的70.59%相比优势明显;护理后,对照组ADL评分低于研究组,Fugl-Meyer评分低于研究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肢体功能训练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有可靠效果,可帮助患者改善肢体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卒中偏瘫 双侧肢体功能训练 日常生活能力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单膝内翻合并屈曲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接诊的单膝内翻合并屈曲挛缩畸形患者29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8个月,患者前后的膝关节股胫角和膝关节活动明显较治疗前提高,屈曲痉挛明显降低,P<0.05;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所有患者术后并未发生下肢不等长以及跛行等并发症。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单膝内翻合并屈曲挛缩畸形的效果理想,能够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侧膝内翻合并屈曲挛缩畸形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经后路单纯矫形融合手术的临床治疗优势,从而为临床成人特发性脊柱凸有神经症状患者的治疗实践和研究提供借鉴依据。方法本研究所选取的我院成人特发性脊柱凸有神经症状患者共计22例,均为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cobb角矫正情况和椎体半脱位移娇正情况。结果在cobb角矫正情况和椎体半脱位移娇正情况上,治疗后患者的两项指标水平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且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均=0.0000)。结论临床针对成人特发性脊柱凸有神经症状患者实施手术治疗的过程中,经后路单纯矫形融合术可以显著改善临床指标,提升综合疗效,是临床针对成人特发性脊柱凸有神经症状患者实施治疗的理想可靠选择。

  • 标签: 经后路单纯矫形融合 成人特发性脊柱侧凸 神经症状 效果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退形性脊柱弯患者引用经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院内手术治疗的退行性脊柱弯患者60例选为研究标准,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进行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椎管减压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评价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平均Cobb角。结果治疗前两组平均Cobb角比较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Cobb角小于对照组Cobb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临床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弯患者,治疗效果突出,可有效恢复患者生理结构,远期效果较好可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 标签: 退形性脊柱侧弯 经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不同术式对双输卵管积水致不孕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双输卵管积水致不孕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腹腔镜下行输卵管切除术,而观察组行输卵管近端离断远端造口术。对比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优质胚胎率、卵裂率、临床妊娠率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与输卵管近端离断远端造口术均可明显提高患者临床妊娠率、优质胚胎率等,均具有改善妊娠结局的显著效果,且安全可靠,术中应根据患者病情选用最合适的术式。

  • 标签: 腹腔镜不同术式 双侧输卵管积水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对分娩产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以及会阴切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0名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产妇。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的助产技术,观察组产妇给予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新生儿窒息以及产妇会阴切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会阴撕裂的发生率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观察组会阴切发生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20%)。观察组会阴撕裂I度发生率(62.0%)明显高于对照组(48.0%);观察组II度会阴撕裂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观察组无水肿发生率(30.0%)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18.0%)。观察组产后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产时出血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无保护助产技术能够减轻对产妇会阴的损伤,降低会阴切率,有助于自然分娩和产后的快速恢复。

  • 标签: 无保护会阴助产技术 分娩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期多挂线疗法与内口切除引流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同期多挂线疗法)105例和对照组(内口切除引流法)9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疼痛)以及术后随访半年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2.4%,住院时间为11.8±2.6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4.3%,术后随访半年的复发率为5.7%,而对照组治愈率为81.1%,住院时间为15.3±2.9d,术后并发症发发生率为29.5%,术后随访半年的复发率为20.0%,两组比较,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内口切除引流法相比,同期多挂线疗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临床治愈率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显著较低,安全可靠。

  • 标签: 高位复杂性肛瘘 同期多侧挂线疗法 内口切除引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