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吸入性肺损伤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院在1年内收治的10例吸入性肺损伤患者,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全面性急救护理,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经过护理后均取得较好效果,无任何患者死亡,平均住院时间5.69±1.42d。结论对吸入性肺损伤患者实施全面性急救护理,并关注到组织急救和控制院感,能够明显提升护理效果和安全性。

  • 标签: 吸入性肺损伤 护理方法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AF系统内固定治疗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7月收治的98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对其进行AF系统内固定治疗,并将治疗前后的骨折位置各项指标作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比治疗前后的指标差异,分析AF系统内固定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手术前神经功能分级A级27例,B级25例,C级30例,D级19例,手术后,未见A级患者,B级16例,C级35例,D级47例。患者手术后未见并发症产生,患者手术前后Cobb角、椎体高度差异明显(P<0.05)。结论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利用AF系统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脊柱脊髓损伤,并且手术方法简单、手术效果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脊柱脊髓损伤 AF系统内固定 治疗效果 总有效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时心肌损伤标志物活性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肺炎组44例(重症组9、轻症组35例),对照组体检正常儿42例检测心肌酶(谷草转氨酶AST、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活性,进行三组间心肌损伤标志物活性值的比较。结果肺炎组患儿的各项心肌损伤标志物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三组间两两比较后,α-HBDH、CK-MB在轻症肺炎组与对照组比较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而ASTCTNI及MYO在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肺炎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变化,以MYO恢复最快(约起病后1周),其他依次为α-HBDH、CTNI、AST、CK-MB。结论小儿肺炎时心肌损伤标志物活性呈不同程度增高,以AST活性增高最常见;重症肺炎时常有二项或三项心肌损伤标志物活性同时增高;但以CTNI特异性最高,CK-MB敏感性最高。

  • 标签: 肺炎 心肌损伤标志物 心肌损伤 小儿
  • 简介:急性肾损伤以其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且消耗大量医疗卫生资源,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对急性肾损伤预后以及成本-效益的影响,对制定和优化急性肾损伤肾脏替代治疗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为合理选择血液净化模式,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为公共健康计划提供参考.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血液净化模式 成本-效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及研究浅静脉移植修复周围血管损伤术的术后护理。方法:选择自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来本院就诊且接受浅静脉移植修复周围血管损伤手术的患者 60 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一系列的术后护理,观察其经过护理后的健康恢复状况。结果: 在手术之后的 12 个小时之内,有 3 例患者出现血管危象, 5 例患者出现创口感染。经过本院护理人员的及时对症护理,患者均脱离危险。

  • 标签: 浅静脉移植 血管损伤 术后护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麻醉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急性颅脑损伤46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麻醉方式选择经口气管插管;实验组收治的麻醉方式选择经鼻气管插管。观察并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相比,实验组气管插管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感染及气道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气道的留置时间较短(P<0.05),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采用经鼻气管插管麻醉,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经鼻气管插管麻醉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直肠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我科2015年6月~2017年9月收治的56例直肠损伤患者资料,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均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显效17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4%,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中,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8.6%,其中21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5%。由此可见,观察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直肠损伤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消除或缓解患者不适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医护关系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直肠损伤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重症患者的急性胃肠功能障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多项研究证实,高达62%的ICU患者发生胃肠道症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重症患者胃肠道疾病的进展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 标签: 危重患者 急性胃肠损伤 早期肠康复 效果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尽管生命支持技术不断发展,全球范围内心搏骤停(cardiacarrest,CA)仍有着很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通过早期的心肺复苏和药物治疗,一小部分患者能恢复自主循环(returnofspontaneouscirculation,ROSC)。但由于原发疾病、持续全身性缺血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多器官功能障碍/衰竭等因素的影响,患者随后进入一个更加错综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即心搏骤停后综合征(post-cardiacarrestsyndrome,PCAS),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和神经功能预后。

  • 标签: 线粒体 心搏骤停 脑损伤 线粒体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人脾破裂损伤是法医鉴定中常见的案例类型,在进行法医鉴定中,判断破裂损伤的时间是鉴定中的难点问题,也是主要的鉴定内容,对鉴定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人脾破裂损伤提供准确的、科学的法医病理学结果,可以为诉讼案件的侦破提供科学的法医病理学依据,有利于诉讼案件的侦破,人脾破裂损伤时间推断是法医病理学中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叙述了人脾破裂损伤时间推断研究,还阐述了人脾SMA表达在损伤时间推断中的重要性。

  • 标签: 人脾破裂损伤 时间推断 法医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肩关节损伤患者给予B超检查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40例肩关节损伤患者进行观察,对所有患者先后进行B超检查、X线摄片,记录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以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为参照,分析B超的诊断价值。结果B超对肩关节骨折、肩关节软组织损伤检出率均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检查可以清楚显示肩关节内部结构及损伤情况,准确评估肩部含液性病变、肩袖撕裂等损伤情况。操作简单,对机体无创伤,分辨率高,价格低廉,可以作为肩关节损伤的首选诊断方法。

  • 标签: 肩关节损伤 B超检查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红外热图技术是利用人体组织热代谢功能的变化,形成的人体无创性的热影像图。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辅助诊断及疗效评价,且在中医辨证论治、脏腑经络理论探索、体质等方面有了较大突破。本研究主要介绍红外热图技术的特点、红外热图技术在中医学中的应用及在脊髓损伤(痿证)方面中的应用。

  • 标签: 红外热图 脊髓损伤 综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患有外伤性肝胆胰脾损伤的患者进行治疗,对其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在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收容诊治的二百名患有外伤性肝胆胰脾损伤的患者,将这二百名患有外伤性肝胆胰脾损伤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并使用不同的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由治疗后的相关数据能够得出,进行手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之后有约百分之九十四点二的患者康复痊愈,死亡率是百分之四点二,相对于观察组的患者而言,对照组的患者的总治愈率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七点五,而死亡率是百分之零。结论对于患有外伤性肝胆胰脾损伤的患者,首先要进行全面检查,了解、分析外伤性肝胆胰脾损伤患者的病史和相关病因病理以及临床症状,确定患者的实际病状后再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 标签: 外伤性肝胆胰脾损伤 临床治疗效果 观察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近几年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研究进展,以期实现康复治疗的优化,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发生率和机制;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理论依据;ACL术后对周围肌力、稳定性、活动度、理疗、平衡功能的康复治疗;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的意义等几个方面做一些阐述与分析。结论早期术后康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减少膝关节的内外粘连,缩短康复时间,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的生活功能以及运动能力。

  • 标签: ACL损伤 康复治疗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方式,分析其效果与运用价值。方法选择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颅脑损伤患者,患者入院时间为2016年11月-2017年4月,共计选择实验患者人数为60人。将60位实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方式基础上,施以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护理与治疗后,两组患者身体状况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较高。讨论针对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护理方式基础上,施以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患者恢复较快且满意度高,效果十分显著,此种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颅脑损伤 护理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麻醉处理措施及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0例进行研究,对所有患者均采取气管插管方式进行麻醉,并把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0例,采取经鼻气管插管方式进行麻醉,对照组30例,采取经口气管插管方式进行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气管插管时间以及人工气道留置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急性颅脑损伤进行麻醉处理时,采取经鼻气管插管方式对患者进行麻醉能够起到较好的麻醉效果,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低,气管插管时间以及人工气道留置时间也比较短,是一种理想的急性颅脑损伤麻醉处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急性颅脑损伤 临床麻醉处理 措施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