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醉态犯罪刑事归责应区分自愿醉态与非自愿醉态两种情形,在对自愿醉态犯罪进行刑事归责时,应充分考虑陷入自愿醉态前是否可预见到后续醉态犯罪行为。根据英美等国通行的处理醉态犯罪的"马耶夫斯基规则",结合我国刑法理论主客观相一致之原则,不宜将行为人自陷醉态的行为与不能预见或不可能预见而实施的醉态犯罪行为协同评价。我国刑事立法应借鉴"马耶夫斯基规则"的处理方式并结合我国实际进行适度完善,为刑事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的醉态犯罪确立明确、科学的裁判规则。

  • 标签: 醉态犯罪 自愿醉态 刑事责任 马耶夫斯基规则
  • 简介:犯罪防控是保障社会稳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社会的稳定发展必须沿着规范轨道有序进行:社会管理是保证社会稳定发展的强制性力量,犯罪防控是社会管理的措施之一。从社会管理角度考察与犯罪防控相关的因素与条件,可以构建若干有效的犯罪防控实务措施。

  • 标签: 犯罪防控 刑事司法制度 条件预防
  • 简介:比特币是通过加密算法和P2P分布式网络技术生成的虚拟货币,具有分散性、匿名性、交易成本低、流通方便快捷、总体运营安全等特点。由于其独特性,加之法律规制的不健全问题,极易被用于洗钱等犯罪活动。比特币洗钱犯罪当前已被欧美等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很多国家也已将比特币纳入反洗钱法律框架,文章从比特币的特点及洗钱犯罪的现状出发,从技术、法规和国际合作几个方面来探究比特币洗钱犯罪的应对策略。

  • 标签: 比特币 洗钱犯罪 策略
  • 简介:目前,北京市吸毒人口和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类似,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与之相对应,北京市青少年毒品犯罪数量也在持续的增加中。如何有效地遏制北京市青少年毒品犯罪,以及做好青少年毒品犯罪预防工作,将会对北京市禁毒工作有着深远的意义。

  • 标签: 青少年 毒品犯罪 特点 原因 对策
  • 简介:当前,民间借贷市场纷繁复杂,以民间借贷为名,通过虚增债务、伪造银行流水、虚假诉讼等方式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套路贷”犯罪逐渐呈现爆发之势,严重扰乱社会治安秩序,破坏司法公信力。“套路贷”犯罪的产生既有立法、监管缺失的原因,也有刑事和民事的界限把握不严、借款人防范意识薄弱的因素。应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规范民间借贷市场,建立协同打击机制,完善监管制度规范,弥补管理体制漏洞,强化宣传防范和分析预警,增强民众应对“套路贷”犯罪的法制意识、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 标签: “套路贷”犯罪 调查 民间借贷市场 防控对策
  • 简介:极端主义犯罪侵犯的是公共生活的安宁权,极端主义以系统的理论和主张为支撑,其与恐怖主义的区分在于是否以政治指向性为必要。不宜将单纯制作极端主义物品的行为认定为宣扬,因个人诉求得不到满足而煽动或胁迫群众抵制法律制度实施的不属于利用极端主义破坏法律实施,强制他人留有极端主义发型或在身体上纹刻极端主义图案的不属于强制穿戴,非法持有宣扬极端主义物品罪中的宣扬强调的是物品本身在客观上彰显、体现了极端主义思想,而不能将其理解为主观的超过要素。

  • 标签: 刑法教义学 价值 极端主义犯罪
  • 简介:随着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违法犯罪逐渐延伸到互联网络的每个角落,特别是诈骗犯罪正风驰电掣般地涌入,导致网络诈骗犯罪日渐猖獗,让人们防不胜防。网络诈骗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不仅严重扰乱互联网络和经济秩序,而且还侵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危害社会稳定。因此,网络诈骗已经成为当前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毒瘤”问题,严重袭扰着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防范和打击网络诈骗犯罪刻不容缓。

  • 标签: 网络诈骗 犯罪趋势 打击防范 对策建议
  • 简介:社会转型时期法定犯数量大量增加,带来司法实践中严重的“刑、民交叉”“刑、行交叉”问题,故有必要重视犯罪合作模式。犯罪合作模式意味着行为人在犯罪后以自身的努力弥补犯罪带来的损失,从而使其行为被评价为犯罪的意义降低,虽具有应罚性,但并无需罚性。犯罪合作模式作为责任折抵的方式,具有重要的激励效应,符合比例原则的要求,因而会带来犯罪赦免效果。犯罪合作模式不是基于报应,而是立足于恢复,需要在应罚性基础上判断需罚性,当行为人的行为具有应罚性而欠缺需罚性时,就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故其与目的理性的犯罪体系具有高度契合性。我国刑法有关犯罪合作模式的规定属于立法创新,有助于划清刑、民边界和完善轻罪体系,并具有扩大适用的必要。

  • 标签: 犯罪合作模式 犯罪赦免 需罚性 责任折抵 目的理性犯罪论体系
  • 简介:犯罪人员信息登记与公开制度,国外早已有之,目前国内多地正在试点。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依旧严峻,性犯罪.尤其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高发.必须创新治理手段.借鉴国外经验.构建中国特色的性犯罪人员信息登记与公开制度,需确立法律法规,建立数据库,分级管理,规范信息的保密、查询、公开,最终达到预防犯罪、保护隐私的平衡。

  • 标签: 性犯罪 信息登记 制度构建
  • 简介:近年来,随着我国工程建设的发展,工程重大责任事故时有发生,在一些地方出现管理混乱。有的单位违反国家规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一些建设单位在工程发包时故意压低价款,从中索取回扣;一些承包商、中间商也大捞好处,肆意增加工程非生产性成本;一些施工单位一味压缩工期,降低造价,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索贿受贿,贪图私利,置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大中型城市住宅工程合格率仅为81%;对六大省会城市进行抽样检查表明,房屋结构工程质量的合格率仅为81.94%,这意味着约1/5的房屋存有隐患。

  • 标签: 工程建设 实务问题 犯罪案件 工程质量标准 审理 重大责任事故
  • 简介: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在总体数量上处于下降趋势,但实际“质量”在上升——以前未成年人不涉及的犯罪现在开始涉及了,手段暴力凶残,共同犯罪居多且犯罪后果严重。所以,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与矫正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和矫正。本文从未成年犯罪人认知、动力、个性心理特征等方面展开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应有针对性的开展预防与干预,切实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以及再犯罪,为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 标签: 未成年犯罪人 心理特点 分析
  • 简介:司法实践中,对以邮寄方式走私枪支的行为、走私枪支后予以贩卖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理论界与实务界虽存在较大争议,却以走私武器罪定罪居多。但在《刑法修正案(九)》取消走私武器罪的死刑之后.对上述行为一律以走私武器罪论处已不符合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上述行为之间属于目的行为与手段行为的牵连关系。在司法解释对该问题明确规定之前,可按照牵连犯理论,以行为人的具体犯罪情节从一重罪论处。

  • 标签: 走私武器罪 非法买卖 邮寄枪支罪 牵连犯
  • 简介:毒品犯罪日益猖獗,并逐步向有组织犯罪的方向发展。在重刑治毒的政策下,有组织毒品犯罪陷入越打击越多的困境。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有组织毒品犯罪的猖獗是毒品供给市场与需求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低成本、高利润促使毒品制贩严重,供给市场毒源充足;吸毒群体日益庞大,需求市场持续存在。有效治理有组织毒品犯罪应从“供”“需”两个方面入手,解决“供”的问题就要“堵源截流”,打击毒品制贩;解决“需”的问题就要“禁吸戒毒”,压缩毒品市场。

  • 标签: 治安治理 毒品治理 有组织毒品犯罪
  • 简介:近年来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加密货币的出现给传统金融安全带来风险与挑战。数字加密货币成为犯罪的新型支付货币,犯罪分子利用数字加密货币进行诈骗、传销与洗钱等犯罪。由于数字加密货币独特的技术特性,相关的犯罪呈现隐蔽性、复杂性、广泛性的特点。侦查机关应重视新兴事物带来的技术风险,结合数字加密货币特性提升侦查技术,针对利用数字加密货币犯罪特点创新侦查模式,联合第三方强化对数字加密货币交易的监测,发挥社会力量加强对利用数字加密货币犯罪的预防。

  • 标签: 数字加密货币 犯罪特点 表现形式 侦防启示
  • 简介:操纵证券、期货市场行为的本质并非欺诈,而是滥用优势非法控制市场。操纵行为对证券、期货市场的正常市场秩序造成破坏,违反了"三公原则"。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主体是一般主体而并不要求具有特殊身份,任何参与市场交易的行为人都可以构成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要求行为人具有操纵目的,但不限于特定犯罪动机。"双重兜底"条款应当以最严格的标准加以适用。"双重兜底"条款分为与行政法、经济法等前置法形成的"双重兜底"条款和与相关司法解释形成的"双重兜底"条款。对于前者,司法解释应当及时根据犯罪行为的本质对具体的犯罪情形作出规定;对于后者,司法实践中应当优先选择不适用。

  • 标签: 市场操纵 双重兜底 欺诈 构成要件 司法解释
  • 简介:我国现行刑法将侵犯廉洁性作为贪贿犯罪的本质特征,延续了两罪同罪同罚的立法传统,深化了对腐败犯罪的认知。将廉洁性作为法益统摄贪贿犯罪,造成法益与构成要件关系的紧张,混淆两罪侵财与渎职的性质,引发罪名体系和定罪量刑标准的结构性矛盾。廉洁性是国家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而非规范所保护的对象化客体。现行的相关立法并不具有根据法益安排贪贿犯罪罪名体系的理论自觉。贪污罪和受贿罪具有不同的不法内涵,前者侵犯的是国家法人的财产,本质上是一种个人法益;后者侵犯的则是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是一种集体法益。由此可以澄清现有立法和司法的误区,明确贪贿犯罪的立法方向。

  • 标签: 廉洁性 行为规范 集体法益 财产法益 贪污罪 贿赂罪
  • 简介:在任何社会生态中犯罪的发生和存在都具有客观必然性。如何有效地打击犯罪,保持整个社会生态的平衡,“犯罪常量”与“犯罪的趋光现象”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有效途径。利用“犯罪常量”与“犯罪的趋光现象”原理研究和打击犯罪,努力把握犯罪控制适度性原则和犯罪空间预留原则,就能最大程度地实现社会生态的和谐与健康发展。

  • 标签: 社会生态 “犯罪常量” 犯罪控制适度性原则 犯罪空间预留原则
  • 简介:随着微信公众号运营模式的成熟,用户在享受微信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不断经受犯罪分子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的层出不穷的犯罪活动所造成的损失。目前微信公众号主要存在发布虚假类信息、发布危害社会安全的内容、使用暗语进行非法销售、使用黑客技术非法获取他人信息、非法诈骗和多团伙共用一个公众号犯罪犯罪手段。此类犯罪侦查时应注重侦查取证的思路、策略、方法及数据的恢复。为有效遏制此类犯罪,应加强微信公众平台严格把关认证服务,加大监督力度;提高用户识别微信公众号犯罪的能力;完善网络监管机制,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加强网络安全技术投入和研发;加强公安机关的协调作战机制。

  • 标签: 微信公众号 犯罪 侦查取证 防治对策
  • 简介:随着我国电商领域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刷单”产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诈骗分子假借招募兼职刷单手的名义实施诈骗.当前,此类犯罪发案数量多,但因被害保护力量的局限和疏漏,严重危及求职民众的财产安全.以犯罪被害人学为研究视角,对网络刷单诈骗的被害性进行分析,透视此类多发被害人层面原因,进而从宣传教育、打击处理、被害救济、社会防控等方面提出综合性的被害防控对策,以控制此类犯罪的进一步蔓延。

  • 标签: 网络“刷单” 诈骗犯罪 被害防控
  • 简介:本文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剖析,从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行为人的行为责任三个方面对单位行贿犯罪中继任者的行为能否构成犯罪进行探讨。以期更有利的打击该类犯罪

  • 标签: 单位行贿犯罪 继任者 不正当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