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4 个结果
  • 简介:战争安魂曲》是布里顿晚期创作中的一部重要作品。本文对这部恢宏巨作的曲式结构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指出该作品在曲式结构方面继承了传统的曲式结构原则,并列、再现、回旋、变奏等原则在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作曲家创作性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曲式原则结合加以综合运用,形成富有新特点的边缘曲式、变体曲式。

  • 标签: 安魂曲 套曲 复复合曲式 边缘曲式 变体曲式
  • 简介:解放战争时,田汉经过桂林与大批文艺工作者一起来到上海,其新歌剧理念在经过抗日战争时期的转折后,在解放战争时期进入了成熟阶段。这时期,其新歌剧理念主要是提倡要注重民间音乐,认为只有懂民间音乐才能创造中国的“新音乐”,才能创作民族化的新歌剧。

  • 标签: 田汉 解放战争时期 歌剧创作 电影音乐
  • 简介:悲情意蕴在中国战争影片中是较为稀缺的,同时又是十分可贵的美学品质。悲情意蕴指向宏大历史背景与事件中具体人物的命运;指向战争进程、战争创伤所带来的个体性体悟;指向对人物精神情志层面的渲染与揭示;指向与受众心灵情感的共鸣沟通;指向不单纯是铭记胜利,更有深刻的反省反思。在“新时期”以及90年代至新世纪以来,部分中国战争影片探索了悲情意蕴的书写,创造了有别于悲壮的审美意蕴,塑造了一批生动感人的悲情英雄形象。

  • 标签: 中国战争影片 悲情 悲壮 悲情英雄 文化语境
  • 简介:“十七年”战争影片中的女性形象既具有鲜明的共性特征,也具有多样微妙的差别,她们呈现着时代意蕴所赋予的文化载体特征、意识形态表述策略,体现出具有民族内涵的人物塑造特征,以及与战争相关联的艺术审美特质。阶级解放的力量、“新人”形象的塑造以及“半边天”的历史地位,在“十七年”战争影片中得到了最佳的诠释。

  • 标签: “十七年” 战争影片 女性形象
  • 简介:在20世纪中国战争叙事当中,民族话语与女性话语之问存在着总体合作又不乏矛盾的关系:在《生死场》、《我在霞村的时候》、《风萧萧》等文本中,一方面女性形象必须通过民族话语的提升才能获得主体性,另一方面民族话语又压抑了女性个体丰富的情感与个性要求。总体看来,两者关系是以民族话语为主导的,女性借民族而塑形,女性话语通过民族话语的面目展示自己。

  • 标签: 20世纪中国文学 战争叙事 民族话语 女性话语
  • 简介:战争、历史和个人的故事读《英国病人》李一鸣1996年,刚刚以导演处女作《真正地,深深地,疯狂地》引起世界影坛注目的英国导演安东尼·明格拉又如愿已尝地把加拿大作家杰翁达的小说搬上了银幕,并在第69届奥斯卡金像奖的颁奖仪式上一举夺得了9项奖。这一成功使全...

  • 标签: 《英国病人》 凯瑟琳 独立制片 战争 沙漠探险 主人公
  • 简介:由美国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用精良的制作水准和惊人的视觉奇观,在票房与口碑上获得了双赢。该电影中群像人物塑造呈现出的个性化和立体化、剧本结构中情节点与情绪感受的巧妙安排,悬念的铺陈与展开、视听语言使用中风格化多样化的处理方式,以及主题表达中隐蔽的意识形态宣传等电影艺术技术方法与手段,可以为我国同类题材电影的制作提供经验和借鉴。

  • 标签: 《拯救大兵瑞恩》 人物塑造 剧本结构 视听语言使用 主题表达
  • 简介:一、抗战剧到底有多热?上世纪末以来,国内电视荧屏上,抗战剧呈现迅猛发展、遍地开花之势。尤其是近五年来,更是热播不减,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甚至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据不完全统计,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产抗战剧至少已经达到了500多部,15000多集。而近五年来,每年国产的抗战剧,都以数十部计。如:2011年播出的抗战剧有41部,如:《水上游击队》35集;《延安颂》40集;《双枪李向阳》26集;《川军团血战到底》33集;《敌后便衣队传奇》28集;《烈火》30集;等;2012年播出的抗战剧有43部,如:《战旗》43集;《平原烽火》40集;《孤军英雄》32集;《我的抗战》37集;《神抢》32集;等。

  • 标签: 抗战 战争电影 借鉴 近五年来 《延安颂》 80年代
  • 简介:序1941年12月8日清晨6点20分,上海南面响起枪声。黄浦江上,日本军舰与英美战舰交火,两小时以后,日军报道部的照相班出发。随后,日本映画社与中华映画社的摄影员带上臂章,消失在苏州河对面的公共租界。……川喜多、石川和我乘坐的汽车顺四川路向南而下,行驶在公共租界及法租界交界的爱多丽亚路上。我们是去见制片人的,目的是想用最和平的手段将租界内有力的支那映画制作者均置于日本的统治下,丝毫不损坏他们的机柏,让他们继续工作,只是将其内容置换。这一天,日本“文化战”中的核心战——“电影战”在上海正式开幕。

  • 标签: 沦陷时期 上海 话剧艺术 公共租界 日本 黄浦江
  • 简介:2007年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经典文献库之3解放战争炮声中的歌》中选编的70首创作于解放战争时期或以此时期为表现内容的军旅歌曲,为研究解放战争时期我军音乐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文献资料。运用音乐分析学的方法,就其题材、体裁、风格、表现形式和音乐技法等方面的特点进行系统研究,从而更为全面地解读其“融战斗性、革命性、民族性、大众性为一体的”整体特征。

  • 标签: 军旅歌曲 解放战争时期 题材 体裁 技法 艺术特征
  • 简介:战争题材电视剧喜剧化的倾向不仅是当下的一种现象,早在1992年拍摄的《三毛从军记》里就已见端倪。喜剧性的战争题材电视剧的生成固然要有故事情节,要有矛盾冲突,但戏的核心还在于"人"。而且,只有剧中的"人"使战争题材电视剧上升到喜剧性格的高度,才算得上是成熟的喜剧。换句话说,"人"在战争题材电视剧的喜剧化过程中,实在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于此点,我们不妨从剧中人物的扮相、人物的语言以及人物的设置等方面来具体认识这种效果。

  • 标签: 战争题材 电视剧 喜剧性 故事情节 矛盾冲突 喜剧化
  • 简介:除和田玉外,新疆又现一精美宝石“南红玛瑙”。据了解,这是几年前在四川凉山新发现的一种玛瑙矿,产量稀少,目前主要由四川凉山和云南保山两地出产,同翡翠、和田玉一样,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由于其颜色艳丽、材质浑厚凝重,充满历史感。现在除了玉石商人和收藏家外,

  • 标签: 玛瑙 乌鲁木齐 新疆 战争 价格 可再生资源
  • 简介:战争目的为核心、以不同阶段作战目标的可能性与现实性为基础,展开智力与战力的冲突,是当代战争小说表现战火中敌我双方冲突的主要图式.在创作中,这一冲突的处理方式在50--60年代主要有两种呈现形式:一是以非互动性强倾式方式连续写不同的战斗,突出战力的对峙,简化智力的对峙;二是以互动性斜倾式的方式写智力与战力的交织,其中以静写双方战力的对峙,以动写我方智力的对策,推动战力变化,促动情节进展.80--90年代后,智力与战力的较量部分地展示于战斗场面中,在叙述上,将敌我双方力与智的对峙格局从不等叙述转向对等叙述,以反现实性书写作为中断战火中冲突的一种有效处理方式,冲突的结局多样化.

  • 标签: 当代中国战争小说 冲突构成 处理方式 战争小说 冲突 当代
  • 简介:不少论者都将孙犁的《荷花淀》与茹志鹃的《百合花》这两篇名作做比较,认为两者都是“诗化小说”。本文从“诗化小说”的基本内涵和现代文学的作品脉络入手,指出很难将《百合花》归为“诗化小说”的谱系。虽然《荷花淀》和《百合花》都是对战争题材的处理,也显然在主流的文学政策和观念之外有作家的独特追求,但是在艺术开掘的不同方向和程度上,两部作品是有所差异的。

  • 标签: 《荷花淀》 《百合花》 诗化小说 战争文学 艺术开掘
  • 简介:"天有时,地有气,工有巧,材有美,合四者然后为良"。钟灵毓秀的四明山水,哺育了丰富灿烂的宁波工艺美术。早在河姆渡文化中出现的天真古朴的陶器和精湛的象牙、骨、木雕刻就已展示出古越先民独特的艺术风范。经历代劳动人民的创造,宁波的工艺美术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一簇绚丽而淳美的艺术之花。早在二三十年代,童的木雕工艺就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尤以千工床为代表。以目前陈列于宁海城隍庙的千工床而言,它高九尺,阔一丈二尺、长一丈二尺,前后共三道,雕刻雅致,镶嵌华丽,结构复杂,气

  • 标签: 工艺美术 二三十年代 河姆渡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 结构复杂 木雕工艺
  • 简介:跳高运动员在比赛中要跳得高,必须重视助跑。演员在舞台上要演得好,也必须重视“助跑”。这里说的“助跑”,是指演员开场的准备,上台前的候场和幕间休息。如果不重视“助跑”,那就不可能演好一出戏。我有过这方面的教训。我曾在话剧《青年之友》中扮演方小雨。第一次

  • 标签: 跳高运动员 一出戏 规定情境 就这样 生死未卜 分寸感
  • 简介:<正>《集结号》作为近年来一部成功的国产战争片,其反映出的审美文化层面上的特点值得关注。本片的成功为我国同类型题材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下面,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该片进行分析。一、影片在叙事模式上的突破纵观整个中国战争题材电影史,《集结号》无

  • 标签: 战争片 电影史 战争题材 谷子地 电影语言 冯小刚
  • 简介:《拆弹部队》尽力规避敏感的政治话题,仅从双方小人物的视角描写正在进行中的战争状态。叙述的真实感令战争的反思成为一种进行时态;情感的真实描写凸显非人性的战争背后真实存在的人性关怀;细节的写实交织战争环境的冷酷、生命个体的临界状态、生存精神的默然坚守;人类其实错上了战争之瘾,自由、安全与尊严应该归还给每一个人,平安共存才有可能。

  • 标签: 反思 战争 人性 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