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35~75岁居民心血管病高危的特征与现状,对心血管病防控策略与措施的制定完善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北京市2016年9月至2019年11月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资料,纳入北京市8个区93 520名35~75岁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特征人群心血管病高危比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人群特征与心血管病高危之间的关系。结果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比例为20.82%(19 471/93 520)。65~75岁年龄组高危人群比例较高,为29.05%(5 151/17 733),不同年龄调查对象高危人群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359.37,P<0.001),且高危人群比例随年龄增加而增高(趋势χ2=3 121.75,P<0.05)。男性高危人群比例为31.19%(10 752/34 476),高于女性的14.77%(8 719/59 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559.87,P<0.05)。多个危险因素聚集分布情况中最多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29.80%,5 802/19 471),男性中最多为高血压合并吸烟(37.84%,4 069/10 752),女性(49.32%,4 300/8 719)、城区(33.62%,2 571/7 647)、郊区(27.33%,3 231/11 824)危险因素聚集均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比例最多。较低文化程度[高中(OR=1.56,95%CI:1.46~1.66)、初中(OR=1.99,95%CI:1.88~2.12)、小学及以下(OR=2.28,95%CI:2.12~2.45)]、非汉族(OR=1.19,95%CI:1.07~1.33)、未婚(OR=1.16,95%CI:1.08~1.24)、饮酒(OR=3.06,95%CI:2.94~3.19)、肥胖(OR=1.85,95%CI:1.77~1.93)、超重(OR=1.41,95%CI:1.36~1.47)人群与心血管病高危风险呈正相关。结论北京市35~75岁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比例约占1/5,男性多于女性;较低文化程度、饮酒、超重、肥胖与心血管病高危呈正相关。

  • 标签: 心血管病 高危因素 肥胖 超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5-2021年北京市霍乱弧菌的病原学和流行特征,为霍乱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对北京市2015-2021年分离到的霍乱弧菌,进行血清分型、毒力基因检测和PFGE实验;对收集的霍乱病例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北京市2015-2021年共分离76株O1群霍乱弧菌(来源分别为人源性61株、环境涂抹10株和水产品5株),包括68株小川型菌株和8株稻叶型菌株,其中6株为O1群小川型菌株ctxAB基因阳性,均分离自散发病例。PFGE结果显示,76株分为33种带型。北京市2015-2021年共报告霍乱疫情38起,以散发疫情为主(92.11%,35/38);累计报告病例45例,6-9月占97.78%(44/45)。北京市有9个行政区报告霍乱病例,朝阳区和昌平区分别占42.22%(19/45)和31.11%(14/45);霍乱病例的年龄分布在19~63岁,44例病例均出现腹泻症状,1例临床症状不详。腹泻次数为3~9次/d的占84.09%(37/44)。临床症状中,出现黄色稀水样便、腹痛、恶心/呕吐和发热的分别占95.45%(42/44)、68.18%(30/44)、40.91%(18/44)和36.36%(16/44)。结论2015-2021年北京市分离到的霍乱弧菌以O1群小川型为主,PFGE带型多样;北京市有9个行政区报告霍乱疫情,以散发为主,6-9月为疫情高峰。

  • 标签: 霍乱弧菌 血清型 毒力基因 脉冲场凝胶电泳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常态化期间北京地区儿童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流行特征改变。方法收集2020年1—12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9 728例患儿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8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的IgM抗体进行检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8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包括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A, FluA)、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B, FluB)、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腺病毒(adenovirus,ADV)、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PIV)、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嗜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Lp)。结果9 728例患儿呼吸道病原体检出率为41.71%(4 058/9 728),呼吸道病毒(FluA、FluB、RSV、ADV、PIV)占检出病原体的46.18%(2 343/5 074)。3种常见病原体(Mp、FluB、FluA)占检出病原体的84.73%(4 299/5 074),其检出率分别为24.27%(2 361/9 728)、11.49%(1 118/9 728)、8.43%(820/9 728)。其中846例检出双重病原体,最常见的组合是Mp+FluB。男女患儿检出率分别为37.56%(2 089/5 562)、47.26%(1 969/4 166),不同性别间总病原体检出率、PIV检出率及Mp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期患儿(6~12岁)检出率最高,为52.26%(1 535/2 937)。不同月份呼吸道病原体的检出率在30.12%(203/674)~49.81%(268/538)之间,秋冬季节检出率较高[42.45%(1 304/3 072)、43.29%(1 618/3 738)]。FluA、FluB分别在夏季[11.46%(195/1 701)]、冬季[14.63%(547/3 738)]检出率较高,RSV在夏季检出率较高[1.35%(23/1 701)],Mp检出率全年均较高,尤其冬春季节[27.21%(1 017/3 738)、25.64%(312/1 217)]。门诊组呼吸道病原体的检出率高于住院组[46.48%(1 583/3 406),39.15%(2 475/6 322)],重症组检出率为26.10%(71/272)。总病原体、FluB及Mp的检出门诊患儿高于住院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FluA、PIV及ADV的检出住院患儿高于门诊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病原体、FluB及Mp的检出轻症患儿明显高于重症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V的检出重症患儿明显高于轻症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VID-19疫情常态化期间采取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呼吸道病毒的传播,对呼吸道病原体高发人群及典型季节性分布有一定的影响,但对于Mp的防控作用影响较小,尚且需要研究新的预防措施,应对儿童高发季节的Mp感染。

  • 标签: 急性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病原体 防控措施 流行特征改变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4—2019年北京市急性腹泻儿童中诺如病毒(Norovirus, NoV)的感染特征。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19年12月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以急性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患儿粪便标本,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筛查NoV;阳性标本进行NoV VP1基因及RdRp基因扩增及序列测定,所测得的序列应用在线分型工具Norovirus Genotyping Tool 2.0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本研究共收集2 577例急性腹泻儿童粪便标本,NoV核酸检测阳性的484例(18.78%,484/2 577);NoV感染全年均可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流行高峰在秋冬季节。NoV的检出无性别差异(χ2=1.77, P=0.183)。其中有399例得到了VP1区分型,结果显示有11个基因型,主要为GII基因群(98.25%, 392/399),GII.4 Sydney型为主(52.13%, 208/399),其次为GII.3型(19.8%, 79/399)、GII.2型(18.5%, 74/399)。267例完成了RdRp区分型,结果显示有10个基因型,以GII.P31型为主(57.3%, 153/267),其次为GII.P12型(15.36%, 41/267)及GII.P16型(14.98%, 40/267)。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存在16种组合方式,主要为GII.4 Sydney[P31](53.18%, 142/267),GII.3[P12]检出率呈下降趋势,而GII.4 Sydney[P16]检出率逐渐增高。结论NoV是北京市2014—2019年儿童急性腹泻的重要病原,流行的基因型别多样。

  • 标签: 儿童 诺如病毒 急性腹泻 基因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20年北京市大兴区报告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大兴区进一步做好COVID-19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报告的大兴区COVID-19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病例进行人群、时间和空间分布、病例感染途径及发病、确诊和出院时间进行分析。结果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大兴区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病例114例,报告发病率为6.14/10万,无死亡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07:1,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60岁(83.33%);全区85.00%镇和街道报告了病例。疫情根据感染来源分为武汉输入疫情、境外输入疫情和新发地聚集性疫情三个阶段,涉及聚集性疫情24起,其中家庭聚集占83.33%。结论2020年大兴区新冠肺炎疫情呈现明显的时间聚集性,经历三个阶段疫情,各阶段根据疫情特点采取精准防控,及早控制住了疫情。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导致了第四波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流行,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带来严峻挑战。冬奥村是运动员和随队官员居住生活的场所,内部空间布局复杂、人员流动性强,疫情防控工作面临极大的困难和挑战。通过规范执行《防疫手册》,严格落实闭环管理,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周密部署核酸检测,规范开展应急处置,严格落实预防性消毒等疫情防控措施,构建了新冠疫情大流行背景下大型赛事公共卫生保障模式,相关经验为今后大型活动公共卫生保障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大型活动 公共卫生安全
  • 作者: 郭立新 孙灿 李全民 钟历勇 赵冬 王广 姚合斌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2年第05期
  • 机构:北京医院内分泌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北京 100050,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内分泌科,北京 1001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内分泌科,北京10007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内分泌科,北京 10119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北京100020,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内分泌科,北京100037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北京地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他汀类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对2015年8月至2016年3月北京共6家医院住院和门诊T2DM患者进行非干预性观察性研究。采用调查问卷,根据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患者被分为他汀类药物现使用组、既往他汀类药物使用组以及他汀类药物未使用组。采用方差分析或t检验对各组糖尿病患者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血脂达标率进行比较,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停用他汀类药物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T2DM患者1 518例,其中他汀类药物现使用组占45.9%(696/1 518)、既往他汀类药物使用组占10.9%(166/1 518)、他汀类药物未使用组占43.2%(656/1 518)。总胆固醇(TC)达标率为52.0%(789/1 518),总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为54.0%(820/1 518),总甘油三酯(TG)达标率60.7%(922/1 518)。糖尿病患者≥65岁者(639例)血脂达标率均高于<65岁者(87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他汀类药物现使用组TC和LDL-C达标率高于他汀类药物既往使用组以及他汀类药物未使用组(均P<0.001)。患者停用他汀类药物的主要原因为认为自己血脂控制良好(33.1%,79/239)、害怕药物不良反应(29.3%,70/239)、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18.4%,44/23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1.847,95%CI为1.088~3.134,P=0.023)、病程≥10年(OR=2.752,95%CI为1.369~5.531,P=0.039)、糖尿病了解程度低(OR=3.209,95%CI为1.393~7.393,P=0.006)、不了解LDL-C目标值(OR=4.111,95%CI为1.364~12.390,P=0.012)与停用他汀类药物有关。结论他汀类药物使用组血脂达标率优于既往他汀类药物使用组和未使用组,北京地区T2DM患者中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仍明显不足。

  • 标签: 糖尿病,2型 他汀类药物 停药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张家口冬奥村综合诊所医疗保障人员闭环期间健康状况,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对医疗保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婚姻状况、学历、职称、是否规律体育锻炼、是否报告相应系统症状或疾病、工作时长、穿防护服工作时长、夜班工作时长、多维疲劳量表(MFI-20)评分及自编闭环下健康人群症状或疾病评分(customized symptom and disease score, CSDS)等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FI-20评分在是否进行规律体育锻炼、是否报告呼吸、消化系统症状或疾病、穿防护服工作时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DS<3分组和≥3分组的是否规律体育锻炼、工作时长、穿防护服工作时长、夜班工作时长、MFI-20评分等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穿防护服工作时长、夜班工作时长、MFI-20评分为保障人员闭环期间健康状况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医疗保障人员在闭环下的健康状况值得引起重视,疲劳是普遍存在的,而疾病或症状则以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最为多见;MFI-20评分能很好地提示疲劳状态、预测患病风险;穿防护服工作时长、夜班工作时长、MFI-20评分为CSDS≥3分的独立危险因素,规律的体育锻炼、减少夜班时长和穿防护服时长可降低疲劳状态、减少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冬季奥运会 闭环 疲劳 多维疲劳量表 防护服
  • 简介:摘要:目的 为了解大学生对高发传染病知识的知晓水平和行为现状,评价“互联网+”干预效果。方法 以北京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互联网+”高发传染病防治知识科普,定期在微信公号推送高发传染病知识,并在公众号平台开辟直播板块与答疑专区,定期开展线上讲座;对照组给予非医学相关内容科普。比较两组对高发传染病的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结果 2020年10月-2021年3月共纳入274名学生参与,发放问卷调查表,最终回收有效问卷269份。其中对照组135份,观察组134份。对照组和观察组对高发传染病防治知识平均知晓率分别为51.15%[1450/(135×21)]和79.96%[2250/(134×21)],干预后观察组对高发传染病知识的平均知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为67.78%[366/(135×4)]和83.77%[449/(134×4)],干预后观察组健康行为的形成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互联网+”高发传染病防治知识科普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高发传染病防治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北京市三甲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现状,发现医院感染防控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现状量表》,于2022年10-11月,利用便利抽样法选取5所北京市三甲医院住院病人500名,问卷共计回收432份,回收率为86.4%。 结果 5.09%的患者发现进出医院门口时有人员不戴口罩;18.98%的患者表示病室出现了加床,4.17%的患者表示住院后没有看到医院设置缓冲病房;10.19%的患者表示曾看见有医务人员在工作场所不戴口罩;10.65%的患者表示医护人员和患者进行常规谈话时未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结论 为提高医院感染防控建设,医院应该严格把好入院和病房关口,加强缓冲病房建设及科室床位管理,加强医务人员防护,做到医患同防,降低医疗机构内感染风险。  

  • 标签: 三甲医院 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防控
  • 简介:摘要当今全球健康面临传染疾病流行和非传染性疾病与心理疾病等诸多复杂问题的挑战,学科交叉在解决重大前沿科学问题和全球挑战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产业的快速发展,医学交叉人才培养和行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显著,学科交叉的需求愈发迫切。清华大学"临床医学交叉人才(硕士)培养项目"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本文讨论了培养医工交叉人才的必要性和现状,阐述了清华大学在医工交叉人才培养方面做出的初步探索,即创新培养模式设计和课程体系建设,以期为医工交叉乃至其他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 标签: 临床医学 交叉学科 医工交叉 医学教育 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  正确的认识和指导在校大学生的性生活,对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以及学习进取的黄金阶段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并且对于社会和优生优育人口素质的提高也有着显著的意义。

  • 标签:   正确预防   性生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院作为服务型机构,为满足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需求,需要不断提高管理体系与服务质量,而在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图书管理工作也需要提高质量与创新管理制度。医院医疗服务模式随着医疗体制革新工作进一步推行,医院图书管理有必要跟上革新步伐,从而提高医务人员学习与查阅资料的能力,实现医院良好学习氛围与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医院图书管理工作进行现状分析,深入了解图书管理,提出图书管理工作创新措施,以此提升医院图书管理工作趋向高效化、高质量化。

  • 标签: 新医改 医院图书 图书管理 创新
  • 简介:摘要科研训练是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贯穿全程的科研训练可以引导学生尽早接触科研,增加自主科研的时间。本文以北京协和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以下简称试点班)科研训练为例,阐述了训练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并通过科研训练考核、师生访谈和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表明,92.9%(39/42)的学生第一学年科研训练考核成绩优秀,17名参加第二学年科研训练考核的学生中,15名学生成绩优秀。80.0%(24/30)的学生认为全程科研训练可以提高科研能力;10名导师中有6名导师认为全程科研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尽早明确科研方向。95.5%(64/67)的学生至少参加过一个科研课题,其中90.6%(58/64)的学生在大学三年级及之前就已经参加科研课题,且71.9%(46/64)的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96.7%(62/64)的学生希望得到临床研究设计方面的培训,92.2%(59/64)的学生希望得到课题设计方面的培训。试点班贯穿全程的科研训练有助于学生尽早明确科研方向,培养科研能力,在今后的训练安排中可以进一步提供科研设计等方面的培训,全面培养学生科研能力。

  • 标签: 临床医学 试点班 科研训练 医学生 科研能力
  • 简介:摘要兰安生(1890-1962)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教育的开创者,在任教期间创建了公共卫生系,编写了公共卫生教科书,推动了近代中国城乡公共卫生的实践两大范例——北平第一卫生事务所和河北定县农村卫生实验区的建立与发展。本文简要回顾了兰安生的生平事迹,介绍了1930年中文版兰安生《公共卫生学》的主要内容,论述了他对近代早期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教育实践的历史性贡献。

  • 标签: 北京协和医学院 公共卫生专业教育 公共卫生管理 历史 兰安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北京市18~64岁劳动力人口经常锻炼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开展行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7年8-12月北京市成年人慢性病与危险因素监测,该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全市范围内抽取13 240名调查对象,本研究纳入其中11 604名18~64岁劳动力人口。采用问卷调查人口学基本信息、慢性病患病及各类身体活动信息。测量身高和体重。采集空腹静脉血进行FPG、血脂等生化指标的测定。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复杂抽样样本加权及数据分析。结果北京市18~64岁劳动力人口经常锻炼率和从不锻炼率分别为23.74%(95%CI:21.51%~26.12%)和64.34%(95%CI:61.66%~66.94%);每日锻炼时间为23.44(95%CI:21.16~25.71)min,每日总静态行为时间为6.96(95%CI:6.80~7.13)h。随年龄升高,经常锻炼率及从不锻炼率均升高(P=0.006;P<0.001);随文化程度升高,经常锻炼率增加(P<0.001),从不锻炼率降低(P<0.001);身体活动水平越高,经常锻炼率越高(P<0.001);就业人群经常锻炼率低于未就业人群(P<0.001)、女性从不锻炼率高于男性(P=0.02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文化程度高为经常锻炼的积极因素(35~岁:OR=0.653,95%CI:0.530~0.804,P<0.001;50~64岁:OR=0.695,95%CI:0.560~0.864,P=0.001;高中/中专/技校:OR=0.679,95%CI:0.593~0.777,P<0.001;大专:OR=0.478,95%CI:0.387~0.590,P<0.001;本科及以上:OR=0.435,95%CI:0.347~0.546,P<0.001),而就业(OR=1.631,95%CI:1.330~2.000,P<0.001)及已婚/同居(OR=1.340,95%CI:1.093~1.644,P=0.038)是经常锻炼的消极因素。结论北京市18~64岁劳动力人口经常锻炼率仍待提高,年龄大和文化程度高为经常锻炼的积极因素,已婚/同居及就业为经常锻炼的消极因素。

  • 标签: 经常锻炼 静态行为 劳动力人口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北京市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疫苗接种对感染者病毒载量和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应用Excel 2010和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2021年6月1日至9月30日,北京市累计报告171例境外输入性新冠病毒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占66.67%(114/171)。输入国以菲律宾、阿联酋、英国和俄罗斯为主,占67.84%(116/171)。感染者男女性别比为2∶1(114∶57);年龄M(Q1,Q3)为28(23,36)岁;中国籍占80.12%(137/171)。对其中47例进行病毒全基因组测序,76.60%(36/47)属于Delta变异株。疫苗接种率为60.82%(104/171),其中疫苗全程接种率为53.80%(92/171)。13.53%(23/170)的感染者入境当天筛查出核酸阳性,所有感染者均在28 d内检测出核酸阳性。未接种组疾病严重程度高于未全程接种组和全程接种组(P<0.001),出现了1例重型和1例危重型病例。未接种组N基因Ct值M(Q1,Q3)为32.51(23.23,36.06),开放读码框lab(ORFlab)基因Ct值为32.78(24.00,36.38),未全程接种组和全程接种组双基因Ct值中位数较未接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期间,北京市境外输入性新冠病毒感染者以无症状感染者为主。新冠病毒感染者无论是否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其体内均有相似的病毒载量,但疫苗接种可降低疾病严重程度。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境外输入病例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MS)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老年人MS的防治提供指导。方法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对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体检的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居住时间≥6个月)采用自行设计的MS知信行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剔除34份填写不完整的问卷,获得有效问卷491份(93.5%)。对结果采用描述性分析、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多重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社区老年人代谢综合征知识得分为7(5,10)分,态度得分为9(8,10)分,行为得分19(18,21)分。对MS组分及组分的诊断标准回答正确率均低于50%。老年人对MS的知识得分与态度(r=0.263)、行为(r=0.134)得分呈正相关(均P<0.01)。单因素与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参加教育讲座、MS患病情况是MS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均P<0.05);休闲时间、参加教育讲座、定期体检、退休前职业是MS态度得分的影响因素(均P<0.05);参加教育讲座、休闲时间、定期体检、退休前职业是行为得分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社区老年人对MS的组分和诊断标准知识掌握程度低,但对MS的防治态度和行为积极;MS的知信行水平受健康教育讲座、职业、定期体检等影响。应加强社区老年人MS诊断标准等相关知识的教育,增强MS的防病意识,提高老年人对MS的知信行水平。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知信行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护士长的护理信息能力现状,为护理管理者信息能力培训方案提供更科学的证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于2021年3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北京第三医院的127名护士长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护理信息能力量表进行现场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7份,收回有效问卷110份,有效回收率为86.6%。结果110名护士长护理信息能力总分为(133.54±18.23)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习过计算机相关技能、参与过护理信息相关学习或培训、科室是影响护士长护理信息能力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护士长护理信息能力总体处于中上水平,但护理信息操作能力偏低,不同科室护士长信息能力存在差异,信息培训学习可以提高护理信息能力,建议医院应重视科室护理信息建设,加强护理信息能力课程培训,以提升护士长护理信息能力。

  • 标签: 护士长 护理信息能力 培养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