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1 个结果
  • 简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较为常见,尤其高发于血液高凝状态,各种原因所致肢体活动减少,下肢血流缓慢及有不同程度血管壁损伤的老年患者。多见于手术后、外伤、妊娠等。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少见,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介入 台疗 静脉血栓 并发症
  • 简介:1资料与方法1.1观察对象选择白2000年1O月-2005年10月期间,接受静脉置管的血液透析患者8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平均年龄53.4(16~81)岁;插管部位颈内静脉54例、股静脉26例,插管均使用美国ARROW公司的双腔导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原发病、透析时间、插管部位上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 标签: 血液透析患者 深静脉留置导管 肝素封管 平均年龄 深静脉置管 颈内静脉
  • 简介:摘要探讨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和预防措施。8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给予抗凝治疗及细心护理后症状明显改善,无一例发生肺栓塞。

  • 标签: 妇科肿瘤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美皮康敷料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压疮效果。方法36例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在尾骶部周围贴美皮康超薄型敷料,观察患者压疮的发生率。结果无一例压疮发生。结论美皮康敷料能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患者压疮的形成。

  • 标签: 美皮康 下肢深静脉血栓 压疮预防 护理
  • 简介:DHCA模型组大鼠脑NMDAR1蛋白表达从再灌注2 h起开始升高,MP处理组大鼠脑NMDAR1蛋白表达明显低于DHCA模型组,DHCA模型组和MP处理组大鼠NMDAR1蛋白表达均升高

  • 标签: 低温停 作用研究 保护作用
  • 简介:摘要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在没有预防的前提下发生率可达到50%,并可引发危及生命的肺栓塞。我科于2007年8月-2010年5月对74例股骨颈骨折病人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术后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疗效满意,发生率降到2%-3%。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 简介:患者女,37岁,因煤气火焰致体表皮肤大面积烧伤半小时八院.查体:意识清楚,烦躁不安,口渴明显,体温36℃,脉搏140次/min,血压80/60mmHg(1mmHg=0.133kpa).创面分布于面、颈、躯干、四肢,大部分表皮剥脱,基底红白相间,渗液不多.无咽痛、干咳及声嘶,双肺末闻及干、湿性啰音.血红蛋白170g/L,白细胞4.2×109/L,中性0.80,淋巴020,血小板180×109/L.诊断:(1)煤气火焰烧伤80%,Ⅲ度35%TBSA;(2)失液性休克.

  • 标签: 烧伤 并发症 静脉血栓 肺栓塞 病例报告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积极治疗和及时落实护理措施,同时进行预防宣教,可有效地防止DVT的发生,减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神经外科 静脉血栓形成 预防 护理\
  • 简介:以旋髂血管为蒂的髂骨瓣、骨膜瓣、骨皮瓣或血管束是重要的移植材料,临床常用[1].旋髂血管的分离是此类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术中费时较多,顺行及逆行分离法均如此.我们于1995~1997年在研究旋髂血管与股外侧皮神经解剖关系的基础上,在采用旋髂血管髂骨瓣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股骨颈陈旧性骨折的手术中,以股外侧皮神经主干为标志分离旋髂血管14例次,简化了手术程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股外侧 皮神经主干 旋髂深血管 临床资料 手术
  • 简介: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用于Ⅱ度烧伤创面治疗的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7例烧伤患者进行随机、双盲、同体对照实验,每例患者选择一块Ⅱ度烧伤创面,并将其分为面积相近的两部分,于伤后第1天开始分别用单纯等渗盐水(对照组)和含rhEGF的等渗盐水(治疗组)进行换药治疗.创面愈合后1、4年时,对各患者进行院外随访,采用改良温哥华瘢痕测量法,评价上述受试创面愈合后的瘢痕指数(SI).结果1年后随访时,治疗组SI为7.19±1.67,明显小于对照组8.92±1.78(P<0.01);4年后随访时,治疗组SI为6.12±1.54,明显小于对照组8.09±1.81(P<0.01).所有受试创面均无肿瘤形成、癌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外用rhEGF治疗Ⅱ度烧伤创面,能明显减少后期瘢痕的形成,远期疗效和安全性较好.

  • 标签: 表皮生长因子 治疗 深Ⅱ度烧伤 创面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观察烫伤消疤软膏对猪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影响。方法采用猪Ⅱ度烧伤模型,创面外用烫伤消疤软膏,通过伤后不同时相点创面取材,检测烧伤创面羟脯氨酸(OHP)含量、创面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变化、创面含水量、创面愈合率及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创面外用烫伤消疤软膏后创面羟脯氨酸含量、创面细胞S期细胞百分比、创面愈合率均高于烧伤对照组,而创面含水量、创面细胞G0/G1期细胞百分比均低于烧伤对照组。结论烧伤创面外用烫伤消疤软膏可增强胶原合成,促进上皮细胞增殖,减轻烧伤创面早期水肿,加速烧伤创面愈合。

  • 标签: 烧伤 创面愈合 烫伤消疤软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纳米银敷料用于Ⅱ°烧伤创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Ⅱ°烧伤创面合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患者33例,随机分为纳米银敷料组(实验组)18例及磺胺嘧啶银软膏组(对照组)15例,创面换药每日一次,于用药后第7天及第10天行创面细菌培养,观察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于用药后第7天及第10天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22.2%(4例)和5.5%(1例),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5.6±2.4天;对照组于用药后第7天及第10天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46.7%(7例)和13.3%(2例),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19.6±3.4天。结论纳米银敷料可有效治疗合并有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Ⅱ°烧伤创面,并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对6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重视早期肢体功能锻炼和保暖,避免在患肢行静脉穿刺,抬高患肢并禁烟,加强对患肢肿胀、皮温、疼痛、血运的观察,饮食、心理护理,以及采用预防性抗凝的治疗。结果6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无一例发生DVT并发症。结论早期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可以有效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低温对肝脏Glisson管道三级分支以上区域的冷冻效应.方法30只小猪,随机分为4组,用平底冷冻头分别对A组动物第一肝门部、B组动物左肝外叶的Glisson管道、C组动物左肝外叶Glisson管道的主要分支区域进行3分钟的直接低温冷冻(冷冻时阻断肝门);对照组:仅阻断肝门3分钟.术后观察动物血清肝功能的改变,患肝的病理变化,并用彩超了解受冻管道的情况.结果A组动物肝门部的胆管系统在冷冻后出现严重损伤,表现为进行性、不可逆的胆管坏死、狭窄、胆瘘、化脓性胆管炎等并发症,肝门部较大坏死物质也会对门静脉造成压迫;在B、C组,冷冻可造成受冻部位肝实质、胆管及门静脉分支管壁的坏死,而肝动脉分支不受影响,术后8周原冷冻区的肝动脉、门静脉分支的管腔依然保持通敞,所在肝叶萎缩、纤维化.结论如对第一肝门部进行直接低温冷冻,应注意避免损伤胆管系统;而机体可耐受对部分肝叶Glisson氏管道系统二、三级分支区域的直接低温冷冻,冷冻可造成受冻部位肝实质的坏死,达到外科治疗目的.

  • 标签: 肝脏 冷冻外科 彩超
  • 简介:目的探讨巴曲酶对大鼠烫伤早期创面淤滞带微循环血流变化及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Wistar雄性大鼠20只,随机分为烫伤对照组及巴曲酶治疗组,在各组动物背部均造成4cm×4cm大小Ⅱ度烫伤。分别于伤前、伤后0.5、2、4、6、12、24、72h测定创面局部皮肤血流量;于伤后立即、伤后14、18d测定烫伤面积及残留创面面积;于伤后30d将大鼠处死取材行组织学观察及毛囊计数。结果大鼠伤后2~72h皮肤血流量进行性减少;与对照组相比,给予巴曲酶后皮肤血流量得到明显改善,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加快,愈合后皮肤附件明显增多。结论巴曲酶能逆转烧伤后创面淤滞带循环,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和提高皮肤愈合质量。

  • 标签: 巴曲酶 深Ⅱ度烫伤 创面 微循环 愈合 血流变化
  • 简介:目的探讨中小面积深度烧伤创面分次手术植皮与一次手术植皮的临床效果及愈后结果。方法选择78例TBSA≤30%深度肢体烧伤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43例,应用分次手术治疗深度烧伤创面,即第1次削痂手术后,创面覆盖异体皮或人工水凝胶敷料,3~7d后再次行创面扩创+自体皮覆盖术;B组35例,削痂后创面立即覆盖自体皮;观察比较两种方法在皮片成活率、创面感染发生率、皮下血肿发生率、瘢痕增生发生率的差异,以及病人在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上的差异。结果分次手术组(A组)皮片成活率高于一次手术组(B组)(P〈0.01),创面感染发生率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下血肿发生率、瘢痕增生发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P〈0.01)。A组病人住院天数比B组病人平均长(5.3±1.2)d,住院费用也有少量增加。结论在中小面积深度烧伤分次手术可以有效的提高皮片成活率,减少皮片下血肿发生率和瘢痕增生发生率;但是病人病程延长,费用增加。一次手术植皮可以缩短病人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如果手术中病人创面间生态较少,也可以一次手术植皮。

  • 标签: 分次手术 植皮 烧伤创面
  • 简介:目的:评价下肢静脉瓣膜包窄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静脉造影等检查后,诊断为原发性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倒流3~4级,其倒流程度为轻度和中度者399例(405条患肢)施行手术.结果:至1999年2月,70%患肢已随访3~139个月,平均5年以上,疗效满意者占86%,病情好转者为12%,无效者2%.结论:下肢静脉瓣膜包窄术有合理的理论基础,操作简便,易于在基层推广.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下肢深静脉 瓣膜功能不全 瓣膜重建术
  • 简介:目的探讨股静脉带戒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DVI)的疗效。方法经顺行静脉造影证实的105例(109条肢体)PDVI患者,在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交通支结扎术同时行股静脉带戒术;以CEAP临床分级变化评价疗效。结果术后临床分级多下降2~3级。结论股静脉带戒术有助于PDVI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值得推广。

  • 标签: 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带戒术
  • 简介: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高,然而临床上并不能对所有THA后的患者做静脉造影等客观检查以确定DVT的存在,因此,在DVT发生之前的亚临床阶段将其阻断是骨科护理的重点。1999年8月~2004年12月,本院全髋关节置换术42例,有8例出现DVT的先兆征象,最后经过系统的非手术疗法而痊愈,提示手术后的严密观察及护理能有效减少DVT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并发症 预防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