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病理诊断向来就是诊断疾病的"金标准",正确的病理诊断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预后的判断。然而由于临床病理诊断工作非常繁杂,偶有不慎,可能会出现标本缺失、张冠李戴、蜡块内混入其他组织等病理技术上的差错。法医物证中的个体识别除了广泛用于灾难事故、交通事故和失踪人口的身份认定、刑事案件中对犯罪嫌疑人的同一认定外,还可以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如医源性的病理切片、蜡块的同一认定,肿瘤组织来源的确认,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供体与受体的基因型比对等。该文就其中心鉴定的3个案例做一分析,并谈谈如何利用串联重复序列(STR)分型图谱甄别正确的组织病理标本。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体肋软骨联合硅胶假体修复鼻畸形的效果。方法抽取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鼻畸形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硅胶假体修复,研究组采用自体肋软骨联合硅胶假体修复。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鼻部形态、炎性因子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成功率(100.00%,41/41)高于对照组(85.37%,35/41),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对照组鼻尖角、鼻面角、鼻根高均小于术后3个月,研究组鼻尖角、鼻面角、鼻根高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均<0.05),两组间血清hs-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44%,1/41)与对照组(12.20%,5/41)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肋软骨联合硅胶假体应用于鼻畸形修复中,会延长手术时间,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创面愈合,改善鼻部形态,减轻机体炎性应激反应。

  • 标签: 短鼻畸形 修复 自体肋软骨 硅胶假体 鼻部形态 手术成功率 炎性应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声带截术在提高跨性别女性嗓音音调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北京友谊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29例行显微支撑喉镜下声带截术的跨性别女性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嗓音参数。29例跨性别女性年龄为19~47(27.0±6.3)岁。主观嗓音评估采用跨性别女性嗓音问卷(Transsexual Voice Questionnaire for Male to Female,TVQMtF)。客观评估中分析了嗓音基频(F0)、最高音、最低音、习惯言语响度、Jitter、Shimmer、最长发声时间(MPT)、噪谐比(NHR)、共振峰(F1、F2、F3、F4)频率。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手术前相比,声带截术后3个月后的TVQMtF评分明显下降[(89.9±14.7)分vs.(50.4±13.6)分,t=11.49,P<0.001],F0水平明显提高[(152.7±23.3)Hz vs.(207.7±45.9)Hz,t=-6.03,P<0.001]。共振峰F1、F2和F3频率较术前明显提高,F4频率与术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的最高音无明显改变,但最低音较术前有明显提高[(96.8±17.7)Hz vs.(120.0±28.9)Hz,t=-3.71,P=0.001]。习惯言语响度较术前有明显提高[(60.0±5.2)dB vs.(63.6±9.6)dB,t=-2.12,P=0.043]。Jitter、Shimmer、NHR及MPT与术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声带截术能够显著提高跨性别女性的嗓音基频、共振峰频率及嗓音女性化程度,对发音能力及嗓音质量无明显不利影响,是嗓音女性化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

  • 标签: 基频 跨性别者 音调提升 声带截短
  • 简介:摘要肠综合征(SBS)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小肠有效吸收面积不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远期生存的一组症状。随着近年对SBS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认识,该病的诊断治疗及其慢性并发症的管理均有进展。SBS分为末端空肠造口、空肠或回肠-结肠吻合、空肠-回肠吻合3种解剖类型,其术后演变可遵循急性期(高分泌期)、代偿期和维持期3个阶段。长期SBS可合并小肠细菌过度生长、高草酸尿症、代谢性骨病、肝胆疾病等慢性并发症。本文就各阶段、各类型SBS的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作一论述。

  • 标签: 短肠综合征 肠衰竭 病理生理 炎症性肠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以刺针法配合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在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用刺针法配合电针治疗9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结果治愈率约63%,好转率约35%,未愈率约2%。结论刺针法配合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

  • 标签: 短刺针法 电针 腰椎间盘突出症 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胎心宫缩监护(CTG)计算机分析系统中短变异(STV)参数的临床界值及意义,评价其对胎儿窘迫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018例产妇进行产前或产时胎心率监护,计算机分析分娩前3563个CTG图形的STV值,并对其中256例取脐带血测定其脐动脉血气pH值,结合分娩时羊水性状和新生儿出生后1minApgar评分情况,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1)pH〈7.20组其STV值为(2.93±1.45)ms,明显低于pH〉7.20组[(3.80±1.21)ms;(4.52±1.30)ms],差异有显著性,P〈0.05-0.001;(2)新生儿重度窒息组STV值为(2.02±0.63)ms,低于轻度窒息组(2.731±。14)ms和正常组(4.12±1.35)ms,差异有显著性,P〈0.01-0.001;(3)STV值〉3.5ms无窒息发生;STV值〈2.0ms时可能为终末期胎心图表现,预示胎儿即将死亡。结论:STV值是一个判断胎儿宫内窘迫的敏感指标,与新生儿1minApgar评分、脐带血气pH值有显著相关性;STV〈3.5ms对胎儿宫内窒息有较高的临床预测价值。

  • 标签: 胎心宫缩监护 短变异 宫内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节段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4例腰椎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后路节段内固定术治疗,观察两组ODI功能障碍评分、神经功能损伤分级、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术中出血量等临床诊疗指标,随访2年,观察两组腰椎复位及丢失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6、9个月ODI评分及Frankel分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后缘高度百分比、伤椎楔变角及后凸畸形角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短路节段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术后伤椎复位良好,在腰椎骨折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短节段内固定术 腰椎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铸瓷嵌体修复冠磨牙牙体缺损临床作用 。 方法: 试验对象选自 2017年 11月 -2018年 11月,总计 60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 30例。研究组( n=30), 参照组( n=30)。 参照组常规树脂填充治疗,研究组予以铸瓷嵌体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修复体临床疗效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形态、颜色、继发龋、磨损折裂以及边缘密合度合格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满意度评分为( 94.23±3.15)分高于参照组的( 85.46±4.3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冠磨牙牙体缺损予以铸瓷嵌体修复治疗具有显著疗效,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铸瓷 嵌体修复 短冠磨牙 牙体缺损 临床作用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宫产围手术期疗程使用抗生素的临床疗效予以探究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4年2月~2015年22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患者共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挂号的先后顺序,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自6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进行用药,观察组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疗程用药,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时期使用抗生素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患者在不同时期使用抗生素后,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显著性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3.3%,组间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研究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结论在为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抗生素应用时,选择小剂量、疗程的抗生素,能够有效预防并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母婴安全。

  • 标签: 剖宫产 围手术期 抗生素 疗效
  • 简介:摘要新世纪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逐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传统观念,也改变了医学模式,医院及其门诊的职能和作用也将随之发生重大的变革,对医院门诊管理将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当前门诊就诊流程不畅,手续繁琐;挂号难,挂专家号更难;交费、取药排长队;候诊时间长,诊疗时间;就诊程序不清,路标指示不明,找不到检查、缴费的地点。看病费时、费力,效率不高,医疗技术水平差,严重影响医疗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努力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现代化管理模式。

  • 标签: 医院门诊管理解决方法
  • 简介:目的:评估间断θ阵快速脉冲(iTBS)模式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4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抑郁症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iTBS组和常规组,共接受2周的rTMS治疗。分别在基线、治疗1周及2周后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总体评定量表(CGI)、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定疗效;以同步听觉连续加法测验(PASAT)评定认知功能。结果:共36例患者完成2周的rTMS治疗,其中iTBS组脱落3例(脱落率14%),常规组脱落5例(脱落率22%)。rTMS治疗2周后,iTBS组和常规组HAMD减分率分别为35.13%(34.46%)、24.62%(29.05%),CGI有效率均为56%。2组间疗效和认知功能的改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iTBS与常规模式疗效和安全性相当。

  • 标签: 抑郁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 θ短阵快速脉冲模式 疗效
  • 简介:躯体症状治疗后明显改善61.3%,根据奥氮平联合氟西汀治疗抑郁焦虑患者的HAMD量表、HAMA量表评分改善情况,若躯体症状治疗后较治疗前改善2级的(如治疗前为重度

  • 标签: 奥氮平联合 快速控制 抑郁焦虑
  • 简介:患者女性,15岁。自诉近来学习紧张、精神压力大、睡眠差,时有心前区不适、胸闷、头晕。查体:血压正常,脉搏64次/分左右。心尖搏动不弥散,无震颤,心界不大。心律齐,无病理性杂音。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检查示正常。肺部听诊未发现异常。受检前常规心电图正常,未曾服用药物。行3导联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示:心率在60~160次/分时,MV5P波直立,P—R间期0.13s,下传的R波呈qRs型,时限正常。当心率46~61次/分时,P—R间期〈0.12s,MV5呈R型,时限0.13s,起始部有δ波。患者出现心前区不适、胸闷、头晕,并随心率的减慢上述症状也随之逐渐加重。在心率逐渐增快时,预激波也随之逐渐消失。

  • 标签: 慢频率依赖性 预激综合征 24H动态心电图检查 短阵性 心前区不适 心脏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克罗恩病是导致肠综合征的最主要疾病之一。以往,在缺乏有效治疗措施的情况下,疾病频繁复发和由此造成的多次肠切除是造成肠的主要原因。近年来,随着治疗理念的进步和治疗水平的提升,疾病复发已不再是主要因素,而治疗不规范,尤其是克罗恩病并发症或手术后并发症处理不当已成为该病导致肠综合征的最主要原因。规范克罗恩病的治疗,采取积极的治疗策略是避免肠综合征发生的主要措施。

  • 标签: 克罗恩病 短肠综合征 肠衰竭 慢性肠衰竭 手术后并发症 预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强度树脂桩核对冠磨牙修复的疗效;方法将我院67例II残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4例采用高强度树脂桩核修复。对照组33例采用铸造金属核桩修复。观察两组冠磨牙修复的疗效差异。同时评价患者对修复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修复成功率93.2%高于对照组72.5%,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修复满意率为90.9%高于对照组70.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强度树脂桩核较铸造金属核桩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修复成功率,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痛苦。

  • 标签: 高强度树脂桩核 短冠磨牙 效果观察
  • 简介:患者男,51岁.因饮酒后腹痛,阵发性加重3d,伴恶心,无呕吐,无发热,有稀水样便3~4次/d.经抗炎、输液治疗不见好转,腹痛加重,于2001年5月29日收入院.查体:心率140次/min,血压测不到.全腹有压痛、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腹部透视见肠腔有液气平面.

  • 标签: 小肠广泛切除术 短肠综合征 小肠切除 病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托瑞米芬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小剂量推瑞米芬和三苯氧胺及逍遥丸对照,观察他们的起效时间和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高于对照组。起效时间及布朗反应也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托瑞米芬治疗乳腺增生经济、安全有效。

  • 标签: 乳腺增生病 托瑞米芬 三苯氧胺 逍遥丸
  • 简介:摘要临床研究是医学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基石。近十年来,国际泌尿外科领域在临床研究方面有一些突破性的成果,然而我国泌尿外科临床研究与国际一流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全国的泌尿同道应该把临床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认识高度,从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这个情怀出发,把临床研究作为我们的重点工作。我们可以从真实世界临床研究、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转化医学、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大力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临床研究过程中要采取规范的方法,注重科研诚信。我们的临床研究成果,不仅要发表在国际杂志上,更应重视在国内杂志发表,提倡把研究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 标签: 临床研究 多中心 真实世界临床研究 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转化医学 人工智能 科研诚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继发性Q-T间期与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死亡病例中出现继发性Q-T间期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死亡病例中临终前出现继发性Q-T间期者24例,占48%(24-50);男性18例,女性6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6例、高血压并脑出血4例、肺心病3例、2型糖尿病4例、颅脑外伤3例、重症病毒性心肌炎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2例。合并有高血钾、高血钙2例,低氧血症16例,酸中毒18例,失血性休克3例。临终前心电图出现显著窦性心动过缓6例,窦性停搏8例,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10例,心房颤动3例,心房静止、窦-室传导、QRS波群变宽2例,最终均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或缓慢性室性逸搏心律、心室静止,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在有某些临床疾病的情况下,继发性Q-T间期往往预示患者病情恶化、心电活动衰竭,是患者临终前特征性的心电图表现之一,与死亡密切相关,值得临床高度关注。

  • 标签: Q-T间期 缩短 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