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新型半导体心脏专用碲锌镉(CZT)SPECT门控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相位分析技术评价左室机械收缩同步性与收缩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8月于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行门控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的患者343例[男232例,女111例,年龄(60.08±12.88)岁],所有患者行CZT SPECT门控静息心肌灌注显像。通过相位分析软件分获得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参数[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机械收缩同步性参数[相峰(PP)、相位标准差(PSD)、直方图带宽(PHB)、偏度(HS)、峰态(HK)]。将所有患者分为4组:心功能正常组(147例)、缺血性心肌病组(114例)、非缺血性心肌病无左束支阻滞组(50例)、非缺血性心肌病伴左束支阻滞组(32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收缩功能参数与同步性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PP、PSD、PHB与LVEF均呈负相关(r值:-0.194、-0.790、-0.799,均P<0.01),其中PP与LVEF相关性不佳,HS、HK与LVEF呈正相关(r值:0.767、0.676,均P<0.01);PSD、PHB与ESV呈正相关(r值:0.778、0.795,均P<0.01),而PP与ESV相关性不佳(r=0.145,P<0.01); PSD、PHB与EDV呈正相关(r值:0.722、0.732,均P<0.01),而PP与EDV无相关性(r=0.095,P>0.01);HS、HK与EDV、ESV均呈负相关(r值:-0.700~-0.580,均P<0.01)。心功能正常组、缺血性心肌病组、非缺血性心肌病无左束支阻滞组和非缺血性心肌病左束支阻滞组PSD、PHB与LVEF均呈负相关(r值:-0.834~-0.492,均P<0.01),HS、HK与LVEF均呈正相关(r值:0.243~0.792,均P<0.01)。结论CZT SPECT相位分析技术所得左室机械收缩同步性定量参数与LVEF相关性较好,随着LVEF降低,左室机械收缩同步性变差。缺血性心肌病及非缺血性心肌病均能影响左室机械收缩同步性,从而影响左室收缩功能,并且非缺血性心肌病伴左束支阻滞患者左室机械收缩同步性受影响较大。

  • 标签: 心肌收缩 心室功能,左 心肌灌注显像 体层摄影术,发射型计算机,单光子 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室压力-应变环(pressure-strain loop,PSL)定量评估轻链型淀粉样变性(light-chain amyloidosis,AL)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改变。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临床确诊的AL患者46例,根据舒张末期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是否>12 mm分为2组:①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12 mm,定义为AL伴心脏受累(cardiac amyloidosis,CA)组,21例;②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12 mm,定义为AL未累及心脏(non cardiac amyloidosis,NCA)组,25例。同期选取2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别于左室心尖两腔、三腔、四腔心切面采集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二维动态图像,并导入Echo PAC 203图像工作站描记分析,输入血压,得出左心室心肌整体纵向应变(GLS)和纵向应变达峰时间离散度(PSD)、整体心肌做功指数(GWI)、整体有用功(GCW)、整体无用功(GWW)和整体做功效率(GWE),比较各组间GLS、PSD及心肌做功各参数(GWI、GCW、GWW、GWE)的差异,并进行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①与对照组及NCA组比较,CA组IVST、LVPWT、LVMI、LAD及E/e′增大,LVEF减低(均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NCA组GLS、GWI及GCW减低(均P<0.05),两组间GWE、PSD及GW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NCA组比较,CA组GLS、GWI、GCW及GWE明显减低,PSD、GWW明显增加(均P<0.05)。③相关性分析显示,GLS与GWI、GCW及GWE呈正相关(r=0.654、0.695、0.788,均P<0.001),与GWW、PSD呈负相关(r=-0.710、-0.625,均P<0.001)。PSD与GWI、GCW及GWE呈负相关(r=-0.754、-0.653、-0.702,P<0.001),与GWW呈正相关(r=0.676,均P<0.001)。结论PSL可定量评价AL患者左室收缩功能,心肌做功参数有助于AL患者病程中心脏受累程度的评估。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压力-应变环 轻链型淀粉样变性 心室功能,左 心肌做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组织多普勒Tei指数评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左、右心室功能的价值,同时运用本指标探讨右室压力负荷增加对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肺源性心脏病患者27例,正常对照组30例,计算左右心室Tei指数。结果(1)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对比正常对照组,右室IRT、ICT明显延长,ET明显缩短,右室Tei指数显著增高(P<0.00001);(2)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对比正常对照组,左室IRT明显延长,ICT无明显差异,ET明显缩短,左室Tei指数显著增高(P<0.001)。结论(1)组织多普勒Tei指数测量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以较敏感的反映慢性肺心病病人左右心室整体功能的变化。(2)右室压力负荷增加对左室功能有明显影响。

  • 标签: 肺源性心脏病 Tei指数 组织多普勒 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64岁女性患者,2天前在当地医院发现心脏异常肿块。有轻微发绀史7年。超声心动图示右心室流出道规则的等回声肿块,致肺动脉狭窄,胸部CT检查显示为低信号肿块。手术完整切除肿瘤,病理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术后1周出院,随访1年无复发。

  • 标签:
  • 简介:一、案情摘要2007年7月21日下午18时许,遂溪县杨柑镇豆坡圩居民欧某与人发生争吵,被对方持拳头猛击胸部,当场倒地死亡。

  • 标签: 右心室 猝死 破裂 拳击 遂溪县 死亡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相关辅助检查特点及不同干预手段的有效性及预后,探讨ARVC的护理方法。方法采集ARVC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及进行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护理人员在ARVC患者入院时找出其现存的健康问题,及时提出护理诊断及护理对策,并在实施过程中积极寻找潜在的健康问题,不断修改护理措施,使护理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 标签: 心律失常 心肌病 护理
  • 简介: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应变(2DS)技术观察单支和多支冠状动脉病变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左心室局部心肌径向收缩功能改变有无差异。方法将63例心绞痛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n=33)和多支病变组(n=30),另选志愿者30名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记录PCI术前、术后3个月及正常对照组左心室基底水平、乳头肌水平及心尖部水平18个室壁节段的二维灰阶图像。应用GEEchoPAC软件测量左心室短轴各室壁节段收缩期峰值径向应变。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PCI术前大部分心肌节段和术后3个月部分心肌节段的左心室收缩期短轴峰值径向应变减低(P〈0.05);单支病变组PCI术后3个月73.51%(136/185)心肌缺血节段恢复到正常水平,与多支病变组54.11%(158/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冠状动脉病变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左心室径向收缩功能改善情况有所不同。

  • 标签: 超声心动图描记术 二维应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峰值速度(Sm)与辛普森法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方法以DTI技术检测心尖四腔切面二尖瓣环的收缩期运动峰值速度(Sm),以辛普森法取左室两腔心切面测射血分数(EF),比较Sm与EF的相关性。结果Sm与EF呈正相关(P<0.01)。Sm是评价左心室收缩功能的较敏感指标。

  • 标签: 多普勒组织成像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峰值速度辛普森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对脓毒症患者氧输送及右心室功能不全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ICU收治的12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生脉注射液100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观察12h、24h患者氧输送及右心室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氧输送及右心室功能12h后发生轻度改变,24h后明显改善。(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可有效改善脓毒症患者的氧输送及右心室功能变化。

  • 标签: 生脉注射液 脓毒症 氧输送 右心室功能不全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讨论心脏超声评价心室收缩同步性的临床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19年12月为研究时间周期,择取其期间院内就诊48例合并心衰症状或体征患者为研究组,另择取此期间48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心脏超声检查,分析具体检查结果。结果:对比两组心室收缩同步性相关指标,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比研究组不同类型原发疾病患者左室中相角、RVPSW,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脏超声应用于评价心室收缩同步性临床价值突出,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全面推广。

  • 标签: 心脏超声 心室收缩同步性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D/C)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多数患者可有家族史,其发病较为隐匿,患者表现为室性心动过速、昏厥、心力衰竭和猝死。心电图是诊断本病的重要工具,尤其在室速发作后,心电图异常更为明显。近年来,关于心电图诊断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有一些研究新进展,总结如下。

  • 标签: 心电图 ARVD/C 室性心动过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心室双出口诊断中超声心动图的运用评估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7年1月—2018年7月的20例右心室双出口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超声心动图在右心室双出口诊断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超声心动图确诊18例(90.00%),误诊及漏诊2例(10.00%)。超声心动图诊断敏感性、准确度、特异度分别91.18%、90.48%、91.02%。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右心室双出口有着较高诊断率,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借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右心室双出口诊断 超声心动图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的无创诊断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45例,均行心电图检查,按照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介入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45例患者心电图V3R~7R导联ST段抬高持续时间≤10h者64.44%,QRS波呈QS波者62.22%,ST段恢复到等电位时,T波已呈倒置状态者62.22%,与同一指标中其他心电图变化情况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好转率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5.0%(P<0.05)。结论右心导联心电图检测不同导联ST段改变可用于右心室心肌梗死无创诊断中,在保守治疗基础上行介入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右心室心肌梗死 无创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rightventricularcardiomyopathy,ARVC)是临床最常见可能导致患者猝死的器质性心脏病。ARVC病变主要累及右心室,并以右心室部分心肌被纤维和(或)脂肪组织替代、右心室扩大、室壁变薄和发生单个或多个室壁瘤为主要表现。

  • 标签: 心律失常 心肌病 诊断
  • 简介:目的评价心血管造影术(angiocardiography,ACG)对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rightventricularcardiomyopathy,ARVC)的诊断价值和限度.方法对11例临床确诊ARVC的患者行左心室右心室造影,观察其形态及运动功能(特别是漏斗流出道、心尖小梁部以及下壁).结果11例均行右心室造影,形态上表现为漏斗流出道扩张,其中7例为局限性扩张,3例为局限性扩张并囊袋状突出,1例为局限性扩张并叠盘状影;心尖小梁部8例叠盘状影,2例囊袋状突出,1例叠盘状影并囊袋状突出;下壁9例囊袋状突出,1例叠盘状影,1例囊袋状突出并叠盘状影.在运动功能异常方面,运动减弱最明显,分别见于漏斗流出道8/11,心尖小梁部10/11,下壁10/11;其次为无运动,分别发生在漏斗流出道2/11,心尖小梁部1/11,下壁1/11.1例还另行左心室造影,表现为:小梁粗大,心尖囊袋状突起,切迹,室间隔光滑.结论右心室造影,征象明确,只要抓住发育不良三角形态及功能变化,就能作出正确诊断.ACG是ARVC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 标签: 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 心血管造影术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医护人员为了提高急性右心室心梗患者的护理效果,通过采取心理护理治疗模式,从而有效的提高患者护理质量,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对2022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我院心内科接受护理治疗的100例急性右心室心梗患者为分析研究对象。急性右心室心梗患者来到医院选择就医后,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以往的就医记录、治疗方案以及身体症状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询问,与此同时排除急性右心室心梗患者患有其他疾病的概率。医护人员为了更好的区分常规护理治疗方式与心理护理治疗方式,给急性右心室心梗患者带来的护理治疗效果,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通过对两组患者护理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医护人员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护理治疗一段时间后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情绪波动情况进行整理,从而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医护人员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以及患者就医期间负面情绪表现情况进行记录,后续通过所记录的数据信息可以分析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明显差异。结论:由此可以看出,医护人员在对急性右心室心梗患者护理治疗过程中,通过采取心理护理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拉近医患之间的关系,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急性右心室心梗 护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基于左室无创压力-应变环(PSL)技术评估右室功能的新方法,探讨该技术在尚无常规超声心动图心脏受累证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双心室收缩功能应用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3月至2021年9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39例SLE患者(SLE组),57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者(HCs组)的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心肌应变参数、心肌做功参数(左室数据及基于左室PSL技术的右室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分别对SLE组右室常规超声参数与心肌做功参数、超声参数与疾病活动度(SLEDAI-2K)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常规超声参数:SLE组连续波多普勒测量三尖瓣最大反流速度(TR Vmax)、右室心肌做功指数(RIMP)升高(均P<0.05),三尖瓣环收缩期前向位移(TAPSE)、组织多普勒三尖瓣环收缩期速度(S′tv)减低(均P<0.05);余参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心肌应变参数:左室整体纵向应变(LV GLS)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右室整体纵向应变(RV GLS)减低(P<0.05)。③心肌做功参数:包括左室(LV)和右室(RV)的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做功效率(GWE)、整体有用功(GCW)、整体无用功(GWW),SLE组LV GWE、RV GWE减低、LV GWW、RV GWW升高(均P<0.05),LV GWI、LV GCW、RV GWI、RV GCW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相关性分析:SLE组RV GWI与TR Vmax呈正相关(rs=0.481),RV GCW与TR Vmax呈正相关(rs=0.587),RV GWW与右房收缩末面积(RAA)、TR Vmax呈正相关(rs=0.429、0.610)以及与S′tv呈负相关(r=-0.342),RV GWE与S′tv呈正相关(rs=0.326)以及与RAA呈负相关(rs=-0.462)(均P<0.05);SLEDAI-2K评分与LV GLS(rs=-0.333)、LV GWI(rs=-0.326)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SLE患者左、右心室收缩功能均受损,PSL技术可能对此进行早期诊断。基于左室PSL技术的右室心肌做功可用于SLE患者右心室功能无创评估。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压力-应变环 心肌做功 收缩功能 心室功能,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