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种植体支抗在安氏Ⅱ类错合患者中远移上颌整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就诊于我科的22例安氏Ⅱ类错合病例,比较治疗前后相关测量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 U1-SN角、U1-L1角、U6-Ptv距均较治疗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较治疗前没有变化,左右两侧脱落率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安氏Ⅱ类错合患者采用种植体支抗进行上颌远移的效果显著。

  • 标签: [] 早期矫正 Twin-block功能矫正器 固定矫正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老年游离端缺失患者治疗中种植修复技术的应用效果。方法:老年游离端缺失患者取样73例,入院时间2018年11月至2021年12月,抽签分组,行种植修复技术治疗(试验组,n=38)和活动义齿修复法治疗(参照组,n=35),比较治疗满意度、美观度、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评分及槽骨骨吸收量、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治疗满意度94.74%(36/38),总有效率97.37%(37/38),比参照组77.14%(27/35)、82.86%(29/35)高,槽骨骨吸收量(0.56±0.12)mm,比参照组(0.69±0.14)mm低,美观度评分(9.05±0.58)分,咀嚼功能(8.35±0.74)分,语言功能(9.14±1.02)分,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老年游离端缺失患者治疗中应用种植修复技术可提升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满意度 牙列游离端缺失 修复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混合期上颌前部多生伴恒切牙严重扭转的早期治疗效果,寻求有效矫治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口腔科收治58例混合期上颌前部多生伴恒切牙严重扭转的早期治疗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对所有病例的多生麻醉后拔除并矫正治疗。观察矫治技术或加上颌前部分裂簧扩弓辅助治疗的方法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病例经过麻醉后拔除并矫正治疗6-9个月的矫正治疗,美观无并发症,随访6个月疗效稳定。结论混合期上颌前部多生伴恒切牙严重影响儿童发展,早期全面检查分析并酌情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不仅美观而且对后期提高患者生活信心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混合牙列 多生牙 恒切牙 扭转 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咬合特征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s)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就诊患者及自愿参加本研究的学生共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TMDs症状分为阴性(28例)和阳性(98例)两组。根据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双轴诊断(RDC—TMD)轴1诊断标准进行颞下颌关节(TMJ)检查,取模型,对两组模型前牙覆袷、前牙覆盖、后牙覆袷覆盖和Spee曲线等4种主要的咬合特征进行测量,结果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正畸治疗史对于TMDs的发生并无显著影响(P〉0.05);而前牙覆铪、覆盖对TMDs发生均有一定影响(均P〈0.05),后牙反铪、锁铪对TMDs症状无明显影响(P〉0.05)。无论左侧还是右侧,TMJ出现杂音者的同侧Spee曲线曲度均较TMJ无杂音者的同侧Spee曲线曲度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MJ肌肉群扪诊疼痛与否对Spee曲线曲度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前牙覆袷、覆盖异常可能是TMDs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TMJ出现杂音与Spee曲线的曲度有显著相关性,当Spee曲线较平直时,TMJ杂音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 标签: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Spee曲线 覆铪 覆盖
  • 简介:一例前牙反伴重度拥挤的矫治报告黄素华,杨四维左:矫治前右:矫治后附图矫治前后模型比较一、病例报告患者杨×,女,12岁,因"地包天和不齐"求治。临床检查:反,唇向低位,埋伏阻生,上前牙段和及拥挤,上颌前部基骨发育不足,下前牙唇倾,反覆Ⅱ度,中性,...

  • 标签: 牙列拥挤 矫治前后 上前牙 反合 病例报告 远中移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上下颌联合扩弓技术矫治拥挤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选取本院接收的拥挤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上下颌联合扩弓技术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上颌和下颌的宽度、前段长度与治疗前均存在明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NB、ANB、U1-NA、L1-NB、U1-SN、U1-MP、Overjet与治疗前均存在明显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下颌联合扩弓技术矫治拥挤的临床效果较好,能有效解除拥挤状态,促使牙齿保持良好咬合。

  • 标签: 上下颌联合扩弓技术 牙列拥挤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伴重度磨耗的口腔修复方法。方法对1例颌骨FD伴重度磨耗的患者进行口腔系统检查与修复设计。完成修复前准备之后,试戴下颌过渡性殆垫,观察4周:行上前牙及上颌第一前磨牙牙冠延长术,4周后行上下颌体预备和精细临时冠桥修复,根据临时冠桥参考模型.对上下牙均行两段式钴铬生物合金烤瓷长桥修复。结果修复后患者面容对称,口唇自然美观,义齿逼真,感觉舒适,咀嚼有力,患者对修复体的临床效果满意。结论对于颌骨FD伴重度磨耗患者的口腔修复.根据适应症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案,进行上下颌的固定桥修复可以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 标签: 颌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重度磨耗 咬合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正畸联合修复方案用于稀疏患者的实际疗效,探讨该治疗方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2014年 1月至 2014年 6月我院收治的 56例稀疏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例数相等的观察组( n=28)及对照组( n=28),其中观察组给予正畸联合修复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修复治疗,随访 1年观察疗效。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 96.4%( 27/2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 71.4%( 20/2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正畸联合修复方案用于稀疏患者的临床治疗,显著提升了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正畸 修复 牙列稀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太极扣精密附着体修复游离缺损的实际效果。方法我们对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治疗的30例游离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对这30例患者的43件精密附着体义齿进行制作,之后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与临床观察,我们发现有29位患者对义齿的稳定性、美观性以及舒适度总体感觉比较满意;我们对所有患者的所有基进行检查,并没有出现因安装义齿出现的松动及疼痛状况,其中7颗牙齿的红肿状况经治疗后明显好转。结论临床上使用太极扣精密附着体修复游离缺损的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满意度非常高,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太极扣 精密附着体 牙列游离缺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成人间隙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成人间隙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正畸治疗,观察组给予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患者对于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于治疗效果的美观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修复联合治疗成人间隙不仅明显提高了治疗的有效率,并且可以保持患者良好的咬合能力,更为美观,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畸形 修复 联合治疗 成人牙列间隙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锥体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研究骨性Ⅲ类下颌偏斜者双侧上颌垂直向特征及其与下颌偏斜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成年骨性Ⅲ类下颌偏斜患者21例(男10例,女11例),测量有关下颌骨偏斜和上颌垂直向测量指标,双侧进行配对t检验或配对秩和检验,下颌偏斜指标与上颌垂直特征差异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结果两侧Bonwill三角侧边长度,前牙平面(AOP)、上颌平面(OP)、U4、U5、U6、U7垂直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颏部偏向侧(D侧)-颏部偏离侧(C侧)的差值分别为(-3.46±3.67) mm、4.01°±5.70°、1.40°±3.21°、(-1.73±2.37) mm、(-1.70±2.31) mm、(-1.90±2.29) mm、(-2.22±2.69) mm;下颌偏斜程度与双侧后牙连线倾斜角度、AOP差异、OP差异呈正相关(P<0.05)。结论骨性Ⅲ类下颌偏斜患者存在两侧后牙垂直高度不一致。

  • 标签: 上颌牙列 骨性Ⅲ类错 下颌偏斜 锥体束CT
  • 简介:摘要微血管化游离组织移植是肿瘤切除术后下颌骨重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腓骨游离皮瓣移植虽然即刻重建了下颌骨,但修复通常需要6到18个月后才能完成,列缺失期间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造成严重影响。该病例报道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多学科组建的修复重建团队进行的颌骨与同日重建术,即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作的支持下同期完成颌骨肿瘤切除、血管化腓骨肌皮瓣游离移植、种植体植入及临时义齿修复。颌骨与同日重建术充分贯彻了“以咬合为导向的修复重建”的理念,通过恢复患者的颌骨和,重拾患者自信,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帮助患者术后更好地融入社会,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 作者: 谭建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 国家口腔医学中心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生物材料和数字诊疗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
  • 简介:摘要重度磨耗严重影响患者的口腔美观和功能,其病因复杂,鉴别诊断困难,治疗方案涉及多个学科,不仅需要美学重建,还需要功能重建。笔者提出并建立了重度磨耗的八步法序列治疗。近年数字化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重度磨耗的功能美学重建,本文阐述数字化技术在重度磨耗的八步法序列治疗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计算机辅助设计 牙科印模技术 颌关系记录 美学,牙科 牙列重度磨耗
  • 简介:摘要目的磁性附着体在下颌游离端缺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日本MagfitEx磁性附着体衔铁部分铸接在铸造桩核上,并粘固于经根管治疗的残根上;磁铁块以自凝塑料固定于可摘义齿上形成磁性覆盖修复体。佩戴后借助磁力增强义齿固位。结果经3年对32例患者的观察,患者主观满意率约91%,术者客观检查有效率约84%。结论磁性覆盖式修复体保留了残根,从而维护了槽骨的稳定,患者使用方便舒适,功能行使良好,是一种对游离端缺损的有效修复方式。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牙列游离端缺损 可摘义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错颌畸形的效果和优势。方法对在我院口腔科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的58例错颌畸形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并以年龄、性别、矫治前模型PAR指数等配对的42例采用方丝弓矫治器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治疗后PAR指数和矫治完成时间。结果两组前牙排列、中线、覆盖、覆颌、咬合关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后牙排列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AR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安氏I类、Ⅱ类和Ⅲ类矫治完成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丝弓矫治技术可简化操作,提高后牙排列整齐度,缩短矫治时间,是错颌畸形患者较理想的矫治技术。

  • 标签: 直丝弓 牙列错颌 矫治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微种植体对修复科转诊的关闭磨牙拔牙间隙、磨牙伸长等患者进行局部治疗的临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佛山市禅城区口腔医院收治的修复科转诊患者11例。其中3例因上颌磨牙缺失不愿接受修复治疗和全口正畸治疗的患者,在其缺失的近中颊、腭侧各植入1枚微种植体,缺失远中磨牙与微种植体间链状圈牵引,近中移动缺失远中的磨牙,关闭拔牙间隙。8例对伸长致缺区颌间距离过小不能修复的患者,单个伸长者在伸长牙的颊、腭侧各植入1枚微种植体,使2枚微种植体成对角;相邻2个均伸长者在2个之间的颊、腭侧各植入1枚微种植体,2枚种植体之间通过伸长牙的面挂链状圈或镍钛弹簧压低伸长牙。结果3例关闭磨牙拔牙间隙患者,经过6~10个月的牵引后,原缺区间隙关闭,牙齿移动区域与对的咬合关系基本正常。8例磨牙伸长患者应用微种植体加力5~9个月后,伸长牙被压低到其近(远)中边缘嵴与邻的边缘嵴平齐等高、修复颌间距离足够。两组患者X线牙片示根尖均无明显吸收。结论对一些特殊病例如第一或第二磨牙拔除后不愿接受修复治疗或全口固定矫治以及对伸长导致修复困难的患者等,可尝试应用微种植体对其进行局部治疗。

  • 标签: 微种植体 拔牙间隙 伸长磨牙 局部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混合期咬合不正和早期矫治需求性。方法评估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该院牙科就诊的162例6~12岁儿童混合期咬合关系,并对早期矫治需求进行评估。结果25.9%的儿童上颌前牙排列良好,且女童显著多于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拥挤和重度间隙的发生率分别为5.0%和11.7%;有56例(占34.6%)儿童下颌前牙排列良好;下颌弓重度拥挤发生率14.2%,女童显著高于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间隙发生率1.9%,男童显著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覆发生率为65.4%,覆盖异常率为64.8%;咬合异常占比35.8%,有不良口腔习惯的儿童占比43.2%;存在单一研究对象需求多种治疗,需要活动矫治器的例数占19.8%、习惯矫正器占24.7%、2×4技术(单牙弓)占11.7%、2×4技术(双牙弓)占14.8%。结论轻度深覆盖和前牙旋转是较为频繁的咬合异常,这2种异常不仅影响美观,也可能会增加牙齿创伤的可能性;某些个体还需要接受多种治疗,治疗方案包括拔牙、佩戴矫治器或者防护托、2×4技术、扩展牙弓、间隙保持、接受定期检查和心理疏导。

  • 标签: 混合压裂 咬合不正 早期矫治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伴有不齐牙周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隐形矫治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次实验对象为伴有不齐牙周病患者,在2019年5月开展本次实验,在2020年5月结束本次实验,共计44例患者参与本次实验中来。所选患者通过随机编号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编号分别为奇数与偶数。通过传统固定矫治治疗对照组患者,通过隐形矫治治疗实验组实验组,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患者咀嚼功能、炎症因子水平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上升幅度相比对照组患者较大,组间数据差异较为凸显,(p<0.05);对本次实验进行全面的分析,实验组患者咀嚼功能评分上升幅度相比对照组患者较大,组间数据差异较为凸显,(p<0.05);对本次实验进行深入的分析,实验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差异较为凸显,(p<0.05)。结论:在伴有不齐牙周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隐形矫治的应用效果显著高于传统固定矫治,其在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咀嚼功能评分、改善炎症因子水平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作用。

  • 标签: 牙列不齐 牙周病 隐形矫治 传统固定矫治
  • 作者: 谭建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04
  • 出处:《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20年第09期
  • 机构: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修复科 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口腔数字化医疗技术和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 口腔数字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81
  • 简介:摘要重度磨耗表现为全中多颗牙牙冠表面硬组织明显缺损,严重影响患者口腔功能和美观。重度磨耗的治疗方案涉及多个学科,不仅需要美学重建,还需要功能重建。本文介绍重度磨耗的八步法序列治疗,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