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瘢痕子宫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产妇40例,根据患者是否为瘢痕子宫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为非瘢痕子宫产妇,20例,实验组为瘢痕子宫产妇,20例,比较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产后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子宫破裂、产后出血、前置胎盘、产后感染)。结果:实验组产妇的剖宫产相关指标数据与并发症发生率都比参照组较高(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风险相对较高,临床应该要重视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产妇,加强相应的管理,保证产妇与新生儿的健康。

  • 标签: 瘢痕子宫 非瘢痕子宫 剖宫产 比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在瘢痕整形术后预防瘢痕增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瘢痕整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60例)及传统护理组(60例),对比检验循证护理对瘢痕再次增生的预防作用。结果循证护理组患者瘢痕整形术的治愈率及显效率明显提高,复发率和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与传统护理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对于瘢痕整形术后预防瘢痕增生效果良好。

  • 标签: 瘢痕整形 术后预防 瘢痕增生 循证护理方案 建立与应用
  • 简介:目的对深度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中神经再生状况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135例深度烧伤且被诊断为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瘢痕组织采取免疫组化LSAB法进行检验,利用图像采集分析系统对神经微丝蛋白以及S-100的平均积分光度值进行测定.结果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在患者受伤后4~5个月内增长速率最大,在患者受伤后18个月起增生速率开始减小,其中对S-100与神经微丝蛋白的表达在患者受伤后各个阶段的表达也渐渐减少,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S-100与神经微丝蛋白,增生性瘢痕在各个阶段的表达高于瘢痕疙瘩,除4-5个月内,其余各个阶段比较均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微丝蛋白和S-100能够对深度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的中神经再生状况做出有效而准确的反应,患者深度烧伤以后,病理性瘢痕中的神经再生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增生性瘢痕中枢神经再生较瘢痕疙瘩更多.关键词深度烧伤;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中图分类号R6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43-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做好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术前、术后护理,配合医生应用皮肤扩张器修复瘢痕性秃发或面颈部瘢痕。方法通过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将皮肤扩张器植于正常皮肤软组织下,通过定期向扩张器内注入生理盐水,增加扩张器内的容量,对表面皮肤软组织产生压力使其扩张,而产生“额外”的皮肤软组织,利用新增的皮肤覆盖修复皮肤缺损或瘢痕。结果本组41例修复后的肤色、质地、厚薄均匀,与周围正常皮肤接近,避免了植皮术后多有色素沉着,皮肤挛缩的缺点,效果满意。小结通过本组41例的护理实践和随机观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 标签: 皮肤扩张术 皮肤瘢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与非瘢痕子宫剖宫产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安全性。方法:将2019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于本院行剖宫产分娩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37例、非瘢痕子宫妊娠产妇41例,纳为研究对象,实施回顾性临床研究。收集两组临床资料、手术记录单、住院信息后,整理研究用数据,行临床对比研究。分析瘢痕子宫、非瘢痕子宫妊娠剖宫产治疗手术指标、恢复指标及孕产期、剖宫产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瘢痕子宫妊娠者剖宫产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及孕产期、剖宫产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于非瘢痕子宫妊娠者,且切口甲级愈合率低于非瘢痕子宫妊娠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再次剖宫产治疗中存在较高产后出血等孕产期、剖宫产并发症风险,且术后切口愈合质量欠佳,需加强上述问题的针对性临床干预措施,保障产妇剖宫产分娩安全。

  • 标签: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 剖宫产 非瘢痕子宫 临床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1月至2014年7月间收治的CSP患者9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经阴道组与经腹组,经阴道组使用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经腹组使用经腹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经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经腹组(P<0.05),经阴道组HCG恢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病灶缩小的时间和月经复潮的时间均短于经腹组(P<0.05),经阴道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经腹组(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在治疗CSP方面可以取得与经腹子宫瘢痕妊娠病灶切除术相近的效果,但手术创伤更小,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发生风险更低。

  • 标签: 瘢痕妊娠 剖宫产 异位妊娠 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cesareanscarpregnancy,CSP)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1例CS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结果。结果其中有16例患者术前经B超确诊,2例误诊为先兆流产,3例误诊为宫颈妊娠。确诊患者保守成功13例,成功率为81.3%(13/16),子宫切口妊娠切开取胚2例,子宫次全切1例。误诊患者给予Folly导管气囊压迫止血,4例成功,1例行子宫次全切除。结论CSP发生率呈上升趋势,有剖宫产的妇女因停经就诊时要常规行阴道超声检查,必要时多次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宫腔内或孕囊内注射MTX可有效终止妊娠,子宫动脉栓塞能有效预防出血。手术切除妊娠组织及瘢痕修复有利于再次妊娠。

  • 标签: 剖宫产 瘢痕妊娠 诊断与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阴道分娩的39例瘢痕子宫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分娩情况;结果39例患者中,阴道分娩成功33例(87.18%),其余5例患者经阴道分娩失败后进行剖宫产,产后出血量为322.05±35.24mL,产程时间为16.21±3.21h,新生儿轻度窒息3例(7.69%);结论对于瘢痕子宫足月妊娠的产妇而言,剖宫产并非瘢痕子宫患者的唯一选择,只要做好产前准备、产中关注,阴道分娩应是较为可行的分娩方式,能够有效的改善婴儿和患者的生活质量,且预后效果良好。

  • 标签: 瘢痕子宫 足月妊娠 阴道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38例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妊娠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8例患者中,确诊35例,确诊率为92.11%,均有明显的特征表现,另3例因超声像图表现为妊娠囊位在子宫体与子宫颈交界处,被诊断为难免流产。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敏感性高,可成为诊断瘢痕子宫妊娠的主要手段。

  • 标签: 剖宫产 瘢痕子宫妊娠 经阴道 彩色多普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