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职业使然,成天埋头于写人、盘人、观察人、研究人,慢慢地竟发现,人才与符号有酷似之处。“O”型人:肥肥胖胖,白皮嫩肉;无棱无角,晶莹玲珑;表面积最大,能象雷达一样接收大量信息;摩擦系数最小,跟谁也不矛盾;握在手里,贴肉贴心,舒服透顶;稍一放松,

  • 标签: 摩擦系数 符号 人才 表面积 写人 不矛盾
  • 简介:请你在“54321”中添加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之组合成一道得61的算式,行吗?

  • 标签: 添符号 趣添
  • 简介:<正>一“主体”曾经作为一个光芒耀眼的概念投入当代文学。主体的提出让人重温到了文学的浪漫气质,重温到了文学的一种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尽管许多人对于主体的解释、界说以及使用范围并不一致,但是,这个概念对于当代文学的基本涵义却不难阐明:主体的强调意味着人是文学的灵魂,人的存在是文学的起点、对象与终点。文学应当拒绝将人看作物——这不仅是指作家所虚构的主人公,同时也是指从事文学写作的作家本人。显而易见,主体理论衔接上了“文学是人学”这个由来已久的命题;而且,诸如个性、生命、无意识这些新兴的概念也

  • 标签: 语言崇拜 当代文学 作家 文学批评 外部世界 浪漫气质
  • 简介:2007年6月29日,《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0部分:铁路客运符号》(GB/T10001.10-2007)正式发布。并于2007年11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共包括新颖时尚、通俗易懂的43种图形符号。本刊特将新公布的43种铁路客运符号转载于此,供大家学习、识别。

  • 标签: 图形符号 铁路客运 公共信息
  • 简介:数学思维训练课上,老师给同学们出了一道智趣题:在下式等号左边的适当地方添上“+、-、×、÷”及括号,使等式成立。

  • 标签: 符号 思维训练课 括号
  • 简介:妈妈是逗号整天唠叨没完没了爸爸是冒号发号施令威风得不得了

  • 标签: 标点符号 逗号 唠叨
  • 简介:从数学符号特征,学生数学教学特点等方面论述了数学符号教学的重要,阐述了理解数学符号的意义,提出了数学符号教学的方法,使用数学符号语言,建立具体数学模型。

  • 标签: 数学符号 抽象性 含义
  • 简介:2007年6月29日,《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第10部分:铁路客运符号》(GB/T10001.10-2007)正式发布,并于2007年11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共包括新颖时尚、通俗易懂的43种图形符号。本刊特将新公布的43种铁路客运符号转载于此,供大家学习、识别。

  • 标签: 图形符号 铁路客运 公共信息
  • 简介:数学之难学,往往在于数学符号的抽象,许多同学看见符号就头疼,用数学符号表示某螳数学对象是数学研究和数学解题的常用手段,也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和能力,理解并掌握符号表达能力的核心是对新定义的数学符号的理解和运用,本文中所述的“符号表示”不仅是指“用字母表示数字”,还包含数学中的一切公式、特殊约定的字符以及新定义的“符号”等。

  • 标签: 数学符号 符号表示 表达能力 字母表示数 数学解题 数学研究
  • 简介:妈妈是逗号,整天唠唠叨叨没完没了。爸爸是冒号,发号施令威风得不得了。我是省略号,说话有点结巴总是惹人笑。

  • 标签: 标点符号 省略号 逗号 唠叨
  • 简介:诺伯特·韦利在《符号自我》(TheSemioticSelf)中将自我理解为一个充满社会、对话、自反符号符号的自我在时间上分为当下、过去、未来三个阶段。当下通过阐释过去,而为未来提供方向。用符号学术语讲,当下是一个符号,过去是符号指代的客体,而未来则是解释项;或者说,

  • 标签: 符号学 自我理解 社会性 对话性 自反性 解释项
  • 简介:<正>胜利本来就是值得庆祝的,无论你以哪种形式。在通往世界杯的顶极战场上,进球的胜利更是让人兴奋,这是至高荣誉的体现。有人喜欢漫场飞,有人喜欢拥抱队友,还有人喜欢连翻n个跟头…这是快

  • 标签: 至高荣誉 顶极 世界杯决赛 英格兰队 兰帕 贝克汉姆
  • 简介:1940年,一位法国少年在法国拉斯科发现了一个洞穴。这个洞穴的洞壁上有2000多幅史前的古老图画。这些画是在上一个冰期由史前居民绘成的。

  • 标签: 洞穴 法国 冰期
  • 简介:符号分析开辟了网络冲突公共话语研究的新视角。本文首先从哲学根基、分析路径、理论支点三个层面廓清了这一研究主题的逻辑前设和基本理论架构,认为符号冲突研究路径的形成受到建构主义范式转向、哲学的语言学分析转向、微观权力观转向的深刻影响,并从中汲取丰富的理论资源。接着本文结合具体实例,阐释了网络冲突符号如何通过接合实践进行权力的表征运作:以符号能指一所指的任意关系为逻辑前提,经由聚合(联想)关系建构新的意义体系,运用符号的多层意指实践进行意识形态再生产。文章进一步指出,“抵抗”与“对话”是符号冲突两种重要的话语功能:网民通过建构“替代话语空间”,形成有别于主导性意识形态的符号体系,体现公民意识的不断觉醒;但同时,也借此传达对话与协商的意图,背后是促进社会改良的积极愿景,体现以语言交往的主体间为特征的互联网的对话精神——后者往往为当前许多研究所忽视。

  • 标签: 网络符号冲突 接合理论 意指实践 抵抗 对话
  • 简介:以往的符号学及相关研究以语言文字为参考点,将人类用以载意的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但是,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分类与互动不足以覆盖翻译广义范畴的所有符号转换类型,故而有必要以物质介质为参考点,将人类表意符号分为依存于外部物质介质的有形符号和依存于大脑内部介质的无形符号。这两类符号之间存在的三种转换(即有形符号转换为有形符号、有形符号转换为无形符号,以及无形符号转换为有形符号),构成了翻译符号学有关符号活动范畴与类别、符指过程等领域的思想基础,既可丰富符号学有关符号类型划分的相关思考,还可拓展人类交际过程和文本阐释研究的视角,更可以为翻译学有关翻译类型、翻译过程、译者思维与心理、机器翻译等领域提供有益的启示。

  • 标签: 翻译符号学 有形符号 无形符号 符号分类与转换
  • 简介:人们常说,没有符号,就没有现代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因此,发展学生的符号感,培养学生使用符号

  • 标签: 数量关系 符号使用 具体情境 现代数学 数学符号 符号表
  • 简介:自从1984年尤里·洛特曼(JuriLotman)发表《论符号域》(OnSemiosphere)一文以来,“符号域”这个概念已经从文化符号学的术语范畴发展成为一个跨学科的术语范畴。在塔尔图一莫斯科文化符号学派的学科背景中,“符号域”一词与“语言——第二模拟系统——文本——文化”等术语相关;而在跨学科的术语领域中,“符号域”与“生物域”、“智域”,以及“语言域”的结合则更值得重视。作为一个元学科的概念,符号域属于文化研究方法论的范畴,并且与“整体主义”、整体与部分等相对概念有莫大关联。因此,在此语境下,“符号域”作为元学科概念,对于文化研究,普遍文化生产机制的研究的转向,以及对“方法论本身的认知”起到了学科互补与整合的作用。

  • 标签: 文化符号学 符号域 学科概念 文化生产机制 文化研究 跨学科
  • 简介:哲学史上著名的“是”与“应当是”的“休谟法则”,一直未能在元伦理学层面得到很好的解决。直觉主义、情感主义最后都陷入了主体哲学的困境。若把“休谟法则”中的事实/价值二分法的问题转换成符号学中的符号/价值的问题,将有助于解决这个困境。本文分别从结构主义符号学、实用主义符号学角度展开对这个问题的讨论。

  • 标签: 事实/价值 符号/价值 元伦理学 结构主义符号学 实用主义符号学
  • 简介:网络表情符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各种聊天工具的出现越来越盛行,它的产生及发展弥补了语言表达上的某种缺失现象,假设互动式的交流都通过文字来进行,那么就会有种不尽如意的效果。所以网络表情符号在网络传播中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网络辅助手段,对于网络交际意义重大。本文将以网络表情符号为研究对象,运用符号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网络表情符号这一新的非语言形式,对网络表情符号语言进行符号学解析,并探讨网络表情符号与语言符号之间的区别。希望能促进读者对网络表情符号的认识。

  • 标签: 符号学 网络表情符号 符号学解析
  • 简介:网络流行符号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具有独特的构成规则,本文主要探讨了网络流行符号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及其表征方式——肖似,及它的多元和差异性,并提出网络流行符号因认知方式的不同而会导致最终识解的差异。

  • 标签: 符号学 网络流行符号 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