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减少新生儿操作性疼痛的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使操作性疼痛对新生儿近期和远期的不良影响降至最低水平。方法将100例新生儿患儿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各50例,通过选用抚摸治疗、体位治疗、改善环境、药物干预、母乳喂养等有效措施降低新生儿操作性疼痛,并通过新生儿疼痛评分量表(N-PASS)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疼痛刺激后1min和5min的疼痛评分。结果刺激后1.5min后,护理干预组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结论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新生儿操作性疼痛,降低患儿因操作性疼痛带来的不良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及药物敏感性。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患者240例,对其深部痰液进行细菌培养并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本组例标本共培养出阳性致病菌115株,阳性率47.92%,其中大肠埃希菌25株,肺炎克雷伯菌23株,鲍曼不动杆菌14株,表皮葡萄球菌13株,阴沟肠杆菌1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7株,溶血葡萄球菌7株,其他16株。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喹诺酮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氨基糖甙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对哌拉西林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结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等逐渐成为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常见病原菌,痰培养是目前新生儿肺炎重要的病原监测手段之一。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监护 晚期 感染性肺炎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并讨论避免其发生的防止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机械通气的患者60例,根据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而分为VAP组(28例)以及非VAP组(30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资料,并进行比较,从而探讨引发该病的危险因素。结果VAP组患者的深静脉穿刺置管、通气时间、意识障碍、留置胃管均高于非VAP组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因素分析显示,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深静脉穿刺置管、通气时间、意识障碍、留置胃管等因素。结论做好环境管理、加强手卫生、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口腔护理、严格无菌操作、预防误吸以及返流、正确吸痰等,是降低VAP死亡率的有效护理措施。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危险因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ICU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状况和相关因素,以控制其感染率。方法对2007年11月-2008年5月我院NICU发生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6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患者中,其中74.1%为早产儿。感染部位常见于呼吸道,肠道,其次为败血症。早产儿、低体重儿机械通气治疗为新生儿感染的易感因素。结论增强医务人员的感染意识,重视手和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加强呼吸道的管理,减少侵入性的操作,加强营养,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预防NICU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关键。

  • 标签: 金黄色葡萄球菌 医院感染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母婴分离时母乳喂养的护理指导的方法与手段,为新生儿科工作的进一步完善与进步提供必要的参考与借鉴;方法选取我科于2010年6月份至2010年12月份接收的456例新生儿,母婴分离期间我科护理人员给予母乳喂养的指导性护理,本文重点观察护理干预方法,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我科护理人员针对456例母亲,进行母乳喂养的指导性护理后,在婴儿4月时进行母乳喂养随访,纯母乳喂养128例、混合喂养96、人工喂养185例,纯母乳喂养率、混合喂养率、人工喂养率分别为31.2%、23.5%、45.3%。结论在新生儿病室母婴分离时,对母亲进行积极的母乳喂养指导,可以有效实现母乳喂养,对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 母婴分离 母乳喂养 护理指导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渐进性活动训练促进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机械通气患者神经肌肉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98例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实验组患者在镇静中断后每天实施两次早期渐进性活动训练;对照组患者每天两次接受床上被动或主动全范围关节活动。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分表(functionalindependencemeasure,FIM)对两组患者分别在拔除气管插管时、转出ICU时和出院时进行评定,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拔除气管插管时FIM总分及自理能力、括约肌控制、转移方面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在转出ICU时和出院时在FIM总分及5个方面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下肢深静脉栓塞(deepveinthrombosis,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渐进性活动训练能促进ICU机械通气患者神经肌肉功能恢复,并可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活动训练 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感染产ESBLs菌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2年09月我院NICU收治的358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患儿情况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并对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此期间共收治新生儿6386例,发生医院感染358例,医院感染率5.6%,主要为下呼吸道感染、血源性感染;检出病原茵265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143株,包括肺炎克雷伯氏杆菌76株、大肠杆菌39株、鲍曼不动杆菌11株、假单胞菌9株、其他杆菌8株;产ESBLs菌株共101株,占革兰氏阴性菌70.6%(101/146),其中,产ESBLs肺炎克雷伯氏菌64株(呼吸道47株、血液15株、消化道2株),占全部肺炎克雷伯氏菌的84.2%,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32株(呼吸道28株、血液2株、消化道2株),占全部大肠埃希氏菌82.0%。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和产ESBLs肺炎克雷伯氏菌对青霉素类及二、三、四代头孢呈现较高耐药率,对左氧氟沙星耐药率10.1%,对阿米卡星耐药率2.6%,对美洛培南无耐药菌株。结论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是我院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大肠埃希氏菌产ESBLs的情况已较为严重,产ESBLs菌显示出对多种抗生素的多重耐药性。

  • 标签: 重症监护室 医院感染 临床特点 病原菌 产ESBLs菌 耐药性 新生儿
  • 简介: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查阅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上海中山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抗菌药物使用量(以antibioticsusedensity,AUD表示),及同期该病房送检的临床标本中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的耐药率,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该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送检的临床标本中所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共429株(不包括2周内重复菌株),标本来源大部分为痰标本(92.3%)。在2009年和2011年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菌药的耐药率分别为:亚胺培南9.1%和45.7%、头孢哌酮-舒巴坦18.2%和42.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2.7%和48.6%,上述结果显示该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有上升。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27.3%和54.3%,P〈O.()1)及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4.6%和14.3%,P〈0.01)的检出率也明显升高。亚胺培南(AUD:2.32上升至4.96)、头孢哌酮-舒巴坦(AUD:0.16上升至7.5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AUD:2.19上升至4.76)的使用强度呈明显上升。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与亚胺培南的使用强度的相关系数为0.570,P值为0.067。亚胺培南的使用强度与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0.01,R=0.881)及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0.031,R=0.647)的发生率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发生率也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使用强度相关(P=0.038,R=0.630)。结论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的增加相关。

  • 标签: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铜绿假单胞菌 抗菌药物 耐药
  • 简介:摘要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Care,简称PC)是近年来国内外医院药学领域的热门话题。是医院实施医疗防治工作的重要一环,现代医院药学将从药品供应管理向药学监护转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健康需要PC,PC是中国传统药师的出路。浅谈了我国开展PC的重要性和必然性,并介绍了PC的定义和包含的内容,着重叙述施行PC医院药师必须具备的条件,开展PC的方法及开展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对PC未来的展望。

  • 标签: 药学服务 药学监护 医院药师
  • 简介:摘要超低出生体重儿,因其身体器官,系统发育未成熟,病死率很高。高水平的治疗及护理技术加上强烈的责任心是降低其死亡率的重要因素。我院儿科NICU于2010年11月16日成功抢救了一例妊娠27周,生后无自主呼吸3分钟,出生体重仅900克的超低出生体重儿,经保暖,保证热卡,吸氧,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抗感染,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光疗输血等对症支持治疗及医护人员精心护理,患儿共住院治疗110天,以临床好转出院。

  • 标签: 超低出生体重儿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大连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从2001年7月至2011年7月革兰阴性菌(主要为肠杆菌及非发酵菌)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从2001年7月至2011年7月分离到1785株革兰阴性菌。结果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菌为铜绿假单胞菌526株,占29.5%,肺炎克雷伯杆菌484株,占27.1%,鲍曼不动杆菌245株,占13.7%,大肠埃希菌205株,占11.5%,嗜麦芽窄食单胞菌95株,占5.3%。10年中,对所有革兰阴性菌活性最高的是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病原菌检出首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其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48.7%,62%,产ESBL菌株检出率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逐年增高。结论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对革兰阴性菌保持很高的敏感性,但其它抗生素的活性根据临床情况有升有降。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明显,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是减缓耐药菌产生和传播的重要手段。

  • 标签: 革兰阴性菌耐药监测肠杆菌及非发酵菌抗药性微生物
  • 简介:目的观察红霉素或甲氧氯普胺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肠内喂养失败的机械通气患者胃排空障碍的治疗效果,以及红霉素联合甲氧氯普胺补救治疗单药治疗失败病例的效果,并筛选影响红霉素或甲氧氯普胺作用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肠内喂养失败的机械通气患者72例,肠内喂养失败后第1天10:00进行肠道营养。患者随机分为红霉素组和甲氧氯普胺组,共治疗6d。各组第1次给药均在第1天8:00,给药24h后,开始记录每日10:00,16:00,22:00和次日4:00胃液潴留量、患者基本情况和治疗前24h的胃液潴留量。比较每日胃液潴留量及肠内喂养成功率。对于单药治疗失败者,直接纳入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时间6d,治疗24h后开始记录联合治疗组每日胃液潴留量及肠内喂养成功率。结果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喂养失败的情况下,红霉素组每日平均胃液潴留量较甲氧氯普胺组少[d2:(75±19)1)S(130-4-23)ml;d3:(72±16)w(120±21)ml;d4:(71±22)VS(125±18)ml;P〈0.05】;红霉素组的喂养成功率较甲氧氯普胺组高[d2:65.7%US37.8%;d3:51.4%VS27.0%;d4:45.7%VS18.9%;d5:40.0%IJS16.2%;P〈0.05];在单药治疗失败后,红霉素联合甲氧氯普胺补救治疗效果更佳,在第5天的喂养成功率高达64.3%,明显高于红霉素组(40%)和甲氧氯普胺组(16.2%);治疗前24h的胃液潴留量、血糖水平、入组时急性病生理学和长期健康评价(APACHEI/)评分、是否存在休克与喂养失败显著相关。结论在ICU机械通气患者肠内喂养失败的情况下,小剂量红霉素治疗胃排空障碍效果较甲氧氯普胺为佳;在单药治疗失败后,红霉素联合甲氧氯普胺补救治疗效果更佳;治疗前24h的胃液潴留量、高血糖水平、入组时高APACHEII评分、休克为喂养失败�

  • 标签: 红霉素 肠道营养 胃排空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的特点,分析感染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管理。方法从新生儿病房(NICU)的基础环境、声音、灯光、新生儿的体位、疼痛、抚触、医疗护理操作等方面说明环境因素对NICU新生儿病情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和伤害,找出新生儿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原因,并根据目前国外临床护理所采取的措施,总结归纳对新生儿病房(NICU)的护理措施。结果新生儿感染的主要因素除了新生儿本身的因素、医护人员的因素和侵入性操作因素,环境因素占比例较重。结论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是院内感染高危区,加强护理是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新生儿监护病房 环境 医院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在以奥沙利铂为主的化疗中药学监护的重要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11年1月~2011年8月应用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化疗的大肠癌患者30例,进行药学监护情况的总结。结果一般情况改善29例(90.6%),明显改善23例(71.8%)。26例(81.2%)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明显减少,血便消失,体重增加。发生神经毒性反应数28例(93.3%)。结论通过适时的药学监护,防止因为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总生存率。

  • 标签: 化疗 药学监护
  • 简介:我国法律对监护人责任的规定独树一帜,更有利于对受害人的保护,但是由于立法中未予明确监护人的责任类型,缺乏对相关概念的进一步界定,对被监护人的规定有违公平原则和责任自负原则,不利于被监护人的成长,导致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其理解的混乱,不利于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本文对学理上与监护人责任相关的责任类型概念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的监护人责任是一种新的责任承担方式,其兼具自己责任、替代责任和补充责任的一些特点,同时对其不足之处进行简要评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 标签: 监护人责任 替代责任 补充责任 自己责任
  • 简介:摘要药学监护是一个崭新的专业术语,是医院药学新的历史使命,是药师未来业务模式的基础,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care简称PC)PC不是医院药学的一个专业,也不是与药品供应、制剂、检验、血液浓度监测、药物信息咨询等并列业务工作,而是21世纪医院医学新的工作模式。

  • 标签: 医院 药学 药学监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血液透析中的监护和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心率,每小时监测生命体征一次,认真作好记录。对于超滤量大、年老体弱的重症患者应增加监测次数,当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予必要的处理。

  • 标签: 血液透析中 监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学监护在药源性心率失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32例药学监护病例,通过建立药师与患者直接双向联系的方式,对药源性心率失常患者进行诸如避免使用负性肌力药物,针对病因治疗,改善心肌缺血,加强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等的药学监护措施,观察患者心率失常的改善情况。结果32例药源性心率失常患者,发现后立即停用相关药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以及采取心电监护,同时评估心律失常的危险程度,所有患者均由于处理及时,病情都趋于稳定状态,其中2例安装临时起搏器患者,亦2周后恢复。结论对药源性心率失常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可有效改善其心率失常症状,促进更加合理安全用药。

  • 标签: 心率失常 药源性 药学监护 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