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酱油是我国家家户户做菜时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但是市场上存在的酱油品质千差万别。为了检测不同酱油品种L-谷氨酸钠的含量,建立了一种以SBA-40酶电极型生物传感分析仪为基础仪器,在该仪器的基础上配置了谷氨酸氧化酶酶膜。通过实验发现该仪器的配置对于L-谷氨酸钠的含量测定速度快、精确度高。使用这种方法并不需要将酱油进行脱色处理和衍生化处理,并且能够在短时间内对L-谷氨酸钠的浓度进行检测,并且可以进行多次重复,是一种能够很好的对酱油的品质进行检测的方法。

  • 标签: 酱油 L-谷氨酸钠 酶电极 生物传感器
  • 简介:研究了碳源、氮源、乙酸盐、碳酸氢钠、温度、氧气等诸多因素和条件变化,对于谷氨酸棒杆菌工程菌株M5(C.glutamicumATCC13032M5)发酵产生L-苹果酸产量的影响。L-苹果酸的检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实验结果显示,以5%葡萄糖、0.5%NaAce、0.5%(NH_4)_2SO_4、0.15%KH_2PO_4、0.05%MgSO_4·7H_2O、0.02%CaCl_2为发酵培养基,NaHCO_3调节pH7.0,接种量2.5%,30℃自控摇床好氧发酵36h后,转换成限氧发酵72h,L-苹果酸产量可达到25.2g/L,糖酸转化率为72%。实验结果验证了工程菌M5的基因工程改造是成功的,有希望成为发酵生产L-苹果酸的新菌种。

  • 标签: 谷氨酸棒状杆菌 L-苹果酸 发酵 高效液相检测
  • 简介:为了提高α-L-鼠李糖苷酶的发酵产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α-L-鼠李糖苷酶活力,考察外加碳源葡萄糖、氮源及生长因子对棘孢曲霉JMUdb058固态发酵产α-L-鼠李糖苷酶的调控机制,并以之为依据优化培养基。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糖和淀粉对α-L-鼠李糖苷酶的产生具有代谢调节作用;外加氮源能大幅度提高α-L-鼠李糖苷酶的活力;相比用硫酸铵为氮源,用豆饼粉为氮源时,由于其中含有淀粉而导致酶合成量降低;磷酸氢二铵比其他铵盐和硝酸盐更能促进α-L-鼠李糖苷酶的合成。添加富含氨基酸的生长因子有利于α-L-鼠李糖苷酶的合成。棘孢曲霉JMUdb058发酵产α-L-鼠李糖苷酶优化后的培养基是:柚皮5g,磷酸氢二铵0.5g,酵母浸膏0.075g,水5mL,此时α-L-鼠李糖苷酶活力达到10.60IU/gds,比初始培养基的酶活力提高了84.67%,比其他文献报道的最高酶产量提高了1.5倍。优化后的培养基大幅度提高了棘孢曲霉固态发酵α-L-鼠李糖苷酶的活力,为该酶的发酵生产及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 标签: 棘孢曲霉 固态发酵 α-L-鼠李糖苷酶 代谢调控 培养基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L-精氨酸诱导慢性胰腺炎大鼠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将实验动物按完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及精氨酸12、24h和7d组,每组10只,间隔1h分两次腹腔内注射L-精氨酸溶液造模。造模后相应时间点检测血淀粉酶、血糖水平,对胰腺组织进行病理评分,VanGieson法对胰腺胶原纤维染色。结果对照组及精氨酸12、24h和7d组的血淀粉酶水平分别为(1634±890)U/L、(3872±2676)U/L、(3307±2197)U/L和(1561±304)U/L,精氨酸7d组血淀粉酶水平显著低于12h和24h组(P〈0.05),恢复到对照组水平。各组间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对照组及精氨酸12、24h和7d组胰腺的病理分值分别为0.8±0.4、5.1±2.6、6.5±2.2和4.5±1.6,精氨酸7d组胰腺病理评分显著低于24h组(P〈0.05),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精氨酸7d组胶原染色范围明显增加,其他各组未见明显胶原染色。结论L-精氨酸腹腔注射后7d可引起胰腺组织纤维化及管状复合结构增生,可用于探索慢性胰腺炎大鼠模型。

  • 标签: 胰腺炎 慢性 精氨酸 模型 动物 大鼠
  • 简介:本文通过自组装将手性L-半胱氨酸修饰在nano—TiO2/CNT复合膜电极表面,并利用FTIR、SEM、循环伏安及交流阻抗进行表征,结果表明L-半胱氨酸被成功地修饰到电极上。

  • 标签: L-半胱氨酸 自组装膜 修饰电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L-谷氨酸氧化酶的发现是近20年的事情。它是一种十分有用的工具酶,在临床生化检验上,可以用于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酶和γ-谷氨酰基转移酶等的活性以及肌酐等的浓度。此外,在医药工业和食品工业上也有重要的应用。本文对该酶的来源、特性和应用等有关的文献作了系统回顾和综述。

  • 标签: L-谷氨酸氧化酶 生化检验 转氨酶 Γ-谷氨酰基转移酶 肌酐 尿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L-肉碱联合维生素E和C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的疗效。方法选自我院2011年-2013年男性科门诊就诊的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患者共6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精液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50.0%而女方妊娠例数为1例;对照组患者精液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23.3%,女方无人妊娠,2组对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治疗之后(a+b)级精子比例、精子存活率以及PR总数都明显提高,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L-肉碱联合维生素E和C治疗特发性少弱精子症有突出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特发性少弱精子症 L-肉碱 维生素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紫杉醇含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方法,以此考察多聚(L-谷氨酸)-丙氨酸-紫杉醇偶合物在各种缓冲液和血浆中的稳定性。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BetaBasicC18column(150mm×2.1mm,5μm),流动相:乙腈-水-甲酸(65:35:0.1),流速:0.2ml/min;质谱条件:电喷雾离子源,选择离子反应监测,正离子检测模式,前体药物-产物离子转换选择离子反应监测得出紫杉醇的质荷比m/z为854.2→286.1,内标多西紫杉醇的质荷比m/z为808.3→527.2。结果该检测方法的最低定量下限为0.5ng/ml,线性范围0.5~5000ng/ml,r=0.9980;多聚(L-谷氨酸)-丙氨酸-紫杉醇偶合物在醋酸盐缓冲液中的稳定性高于在磷酸盐中的稳定性,多聚(L-谷氨酸)-丙氨酸-紫杉醇偶合物在血浆中释放出紫杉醇的量明显高于其在醋酸盐和磷酸盐缓冲液中释放出紫杉醇的量。结论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成功应用于紫杉醇含量测定及多聚(L-谷氨酸)-丙氨酸-紫杉醇偶合物稳定性评价。

  • 标签: 紫杉醇 多聚(L-谷氨酸)-丙氨酸-紫杉醇偶合物 稳定性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
  • 简介:摘要芳香族L-氨基酸脱羧酶缺乏症(aromatic L-amino acid decarboxylase deficiency, AADCD)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由于L-氨基酸脱羧酶缺乏,患儿多巴胺、儿茶酚胺、血清素等单胺类神经递质合成、代谢障碍,导致自主神经调节障碍,术中可能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低血糖、体温波动,麻醉风险较大。文章报道1例罹患AADCD的2岁男孩择期行双侧鞘状突高位结扎和左侧睾丸下降固定术的麻醉处理过程,并就AADCD患儿围手术期处理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以利于此类患儿的麻醉管理。

  • 标签: 芳香族L-氨基酸脱羧酶缺乏症 小儿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α-L-岩藻糖苷酶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将146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眼底荧光素造影术,分为A、B两组A组为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者71例;B组为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者75例;同时选取7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人群血清α-L-岩藻糖苷酶,分析各组之间α-L-岩藻糖苷酶的相关性关系。结果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的α-L-岩藻糖苷酶明显高于为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组(P<0.05);增生性、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两组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α-L-岩藻糖苷酶含量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可作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观察指标。

  • 标签: &alpha -L- 岩藻糖苷酶 眼底荧光素造影 糖尿病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 简介:目的:研究L-门冬酰胺酶脂质体对体外培养的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HL-60)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MTT测定L-门冬酰胺酶脂质体的抗肿瘤活性,电镜观察药物对肿瘤细胞形态学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L-门冬酰胺酶脂质体(经前体脂质体水合而得)组与肿瘤细胞作用后,HL-60细胞的G0/G1期细胞量明显增加,而进入S期的细胞明显减少.增殖指数L-门冬酰胺酶脂质体组的PI值显著下降.HL-60细胞凋亡比例显著增多.结论:L-门冬酰胺酶脂质体抑制HL-60细胞的繁殖,可能与抑制细胞的S期有关.

  • 标签: L-门冬酰胺酶脂质体 HL-60细胞 细胞周期
  • 简介:抗癌药物-聚合物偶合物的应用是抗癌治疗的一个有效发展方向。抗癌药物-聚合物偶合物是将适合的聚合物载体、生物可降解的连接体以及具有生物学活性的抗癌药物连接在一起,形成了新型抗癌药物的发展方向。多聚(L-谷氨酸)-紫杉醇偶合物(PG-PTX),将传统抗癌药物紫杉醇和多聚谷氨酸接连起来,是抗癌药物-聚合物偶合物中极具代表性的药物。PG-PTX偶合物能够提高紫杉醇的抗癌活性,增强紫杉醇治疗的安全性和效能,以及改善单独应用紫杉醇引起的不良药动学特性等。因此,PG-PTX偶合物的应用对于许多人类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紫杉醇 多聚(L-谷氨酸)-紫杉醇偶合物 药代动力学
  • 简介:将2-乙酰吡啶与L-蛋氨酸在乙醇作为溶剂的情况下混合,并用氢氧化钾调节其pH,二者通过缩合反应,得到2-乙酰吡啶缩L-蛋氨酸配体。在此基础上,将配体与三水合硝酸铜进行反应,合成了铜配合物,使用紫外和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此外,选用紫外和荧光光谱法对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和DNA作用的模式是插入模式。

  • 标签: 2-乙酰吡啶 L-蛋氨酸 结构表征 DNA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