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5 个结果
  • 简介:高血压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我国患病率已从1959:5.11%-1979:7.73%-1991:11.9%、2001年:12.38%。据2004年统计,我国18岁及18岁以上高血压患病率已高达18.8%。与1991年相比,患病率上升了31%。即,当今我国每百个成年人中就有19人患有不同程度高血压。而目前,每年还以300万新增病例俱增。我国至少有1亿6千万高血压患者,比1991年增加7000多万。而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10亿人患高血压。数目惊人!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危害 定义 组数 患病率 人类健康
  • 简介: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离不开支高素质、善管理、懂技术、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实验技术队伍。重视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技术人员整体素质,是搞好高校实验室建设关键。

  • 标签: 高校 实验室建设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中国 素质培养 政策
  • 简介:江西省生理科学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于2003年12月19~21日江西医学院召开。江西省科协李雪南副主席、江西医学院科研处傅华荣处长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议题为换届选举和学术交流。

  • 标签: 代表大会学术交流 会召开 会员代表大会
  • 简介: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中,循环血液起着关键作用。血液成份变化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中十分重要。因此,采用血清、血浆或全血,是个涉及临床医疗与科研质量重要问题。WHO于2002年邀请41位专家进行专题研讨,并发表个报告,比较详尽地评述血清、不同抗凝剂制备血浆和全血常用临床检验中应用,并介绍各种血标本相关指标的稳定条件。近20年来,许多学者在这领域已进行了大量工作。虽然我国也有人开始注意这问题,但还不够重视。例如,血糖测定,WHO推荐使用EDTA抗凝全血,肝素抗凝全血需谨慎应用;但明确指出不宜使用血清,否则测定值偏低。北美与欧洲很少采用血清测定血糖。但我国不少检验医学书籍仍然推荐使用血清,甚至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中推荐使用血清(浆)标本,将两者视同相等。产生这些不妥原因,主要与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教学中长期强调血清是缺乏纤维蛋白原血浆所致。因此,明确血清与血浆重要差别是非常必要

  • 标签: 血液 血浆 血清 临床检验 医学科研
  • 简介:高等医学院校医学生,是否应当接受科研训练,我国医学教育界历来存在争论。不赞成者理由大致二:是认为医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临床工作,实验研究工作并非必需,科研训练因此可以从简甚至从略;二是鉴于欧美许多医学院校近年来精简大量基础医学实验课程,认为这是教育先进国家经验,我们可以照搬。

  • 标签: 高等医学院校 实验教学 创新 生理学 医学教育
  • 简介: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出版第六版本科生理学教材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本科生理学教材对窦房结细胞起搏原理中最重要离子基础外向钾流衰减认为是Ikr,通道“去激活”,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出版《生理学》专升本教材、第五版本科教材和七年

  • 标签: 窦房结细胞 起搏原理 教材 《生理学》 医学院校
  • 简介:本文综述有关“干细胞基础研究新进展”。内容新颖,可读性强,很大参考价值。由于篇幅有限,分别在本刊第五、六期登载。

  • 标签: 基础研究 干细胞 参考价值 可读性
  • 简介:早产儿是指出生时胎龄未满37周新生儿,体重常低于2500克。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包括早产儿在内低出生体重儿(LBW)出生率为4.75%-8.5%,并且近几年来呈上升趋势:同样,美国每年也有几十万早产儿诞生。由于医疗技术进步,目前发达国家,常规情况妊娠23周婴儿就可以存活。然而,这些大多早产儿会有各种各样危及生命并发症。他们每天都要接受些常规检查,将来还可能面临些较大手术问题。据估计,每个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里婴儿平均每天要接受至少14项检查,严重情况可能会多达50项。尽管临床医师和护士主观地认为,大部分检查会引起疼痛感觉,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方法可以确切地判断婴儿尤其早产儿是否会感觉疼痛。2006年11月9日《NATURE》杂志上篇文章,介绍国际上关于早产儿痛觉问题研究现状。

  • 标签: 早产儿 痛觉 低出生体重 感受 常规检查 NATURE
  • 简介:缺血性心脏病严重危害着人类健康。而治疗性血管新生为这类疾病攻克带来了新希望,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成为研究热点之。本文由分子基础,谈到临床应用,综述血管生成过程与机制,促进血管新生主要因子,以及治疗性血管新生理论基础与主要策略,进而结合有关研究成果,对治疗性血管新生临床应用中面临问题和前景等方面略作探讨。

  • 标签: 临床应用 治疗性血管新生 缺血心肌 分子基础 缺血性心脏病 血管生成
  • 简介:缺氧是机体缺血、肿瘤等病理因素或高原环境局部或整体出现内环境状态。大量研究表明,缺氧可以诱导相应组织血管新生。近年来,我们已逐渐认识到,缺氧可以通过调节几种生长因子表达以及炎症介质直接或间接作用促进血管新生,其中又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研究较为深人。对于这些机制研究,为临床治疗缺血或肿瘤性疾病以及研究高原习服等问题提供有价值参考。

  • 标签: 缺氧 受体 炎症介质 机制 血管新生
  • 简介:RNA干涉(RNAinterference,RNAi)现象广泛存在于从真菌到植物、从无脊椎动物到哺乳动物各种生物中,属于转录后水平基因沉默(PTGS)。它利用双链RNA(dsRNA)特异性地降解相应序列mRNA成为siRNA,从而特异性地阻断相应基因表达,本文重点介绍RNA干涉分子机制及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进展,RNA干涉在后基因组时代基因功能研究和药物开发中将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 标签: RNA干涉 基因功能研究 无脊椎动物 基因沉默 后基因组时代 双链RNA
  • 简介:提高学生综合和创新能力,激励学生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是当今教育改革首要课题。我校开设了综合研究型实验课——医学机能实验学,本课程整合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两门课程,将这两门课程实验教学部分从原课程中分离出来,科学有机整合成门新型独立综合研究型课程。通过此课程教学,发挥学生积极性和能动性,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科研和创新能力。

  • 标签: 综合研究型实验课 浙江中医学院 医学机能实验学 课程改革
  • 简介:由广西生理科学会主办,广西医科大学承办,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香港及澳门等省(地区)生理(科)学会、广西中医院、广西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协办中南地区第六届生理学学术会议及第八届广西生理科学会会员代表大会于2004年7月21—25日南宁市广西医科大学召开。

  • 标签: 生理科学 生理学 广西医科大学 卫生管理干部 学术会议 民族医学
  • 简介:中国生理学会第22届理事会第次会议于2006年11月5日北京京丰宾馆顺利召开,新当选理事们对我国当前生理科学研究、教学、人才培养及学会今后发展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建议和设想。大会首先在上届理事长姚泰教授主持,新届理事会以无记名投票形式选举产生了第22届常务理事、理事长、副理事长和秘书长等人员19名。“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范明研究员、全票当选第22届理事长,袁文俊、王晓民、王宪、王建军和吴博威教授当选为副理事长,王宪教授兼任秘书长职务。第22届理事会第次会议由范明理事长主持。

  • 标签: 中国生理学会 第一次会议 理事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副理事长 科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