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前,马克主义政治哲学在中西学术界都已取得了突出的理论成果,成为当仁不让的显学。学者们围绕'马克主义政治哲学'所进行的积极思考和探究,既推动了马克主义哲学自身理论范式的转换,也为广义政治哲学的研究增补了新的理论视界和学术资源。不过,由于种种原因,中西学术界的马克主义政治哲学研究都在一些重大的、基础性的、原则性的理论问题上,留有进一步探索的开阔地域和广阔空间。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政治哲学 历史开展 学术问题
  • 简介:朱春晖在《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撰文认为,毛泽东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上,把共同富裕作为一项重要原则,比较正确地阐释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积累消费的关系,工人农民的利益关系。但是,他追求带有严重的平均主义倾向的共同富裕模式。其根源有四个方面:对马克分配正义理论的理解不全面;受战争年代的平均主义经验的影响;片面追求结果平等的理想;其知识结构不合理。

  • 标签: 分配正义理论 马克思 毛泽东 共同富裕模式 创新 承传
  • 简介:精神,是一个人的生活信念、理论风骨和实践态度,呈现着一个人独特的气质、人格和境界。人类解放的理想、彻底的理论批判、改变世界的革命实践,是马克的核心精神。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是马克始终不渝的最高理想,不仅贯穿于他的生活实践,也深刻体现于他的学说之中,成为他的思想体系的鲜明价值主题和价值立场。马克的解放理想奠基于科学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建立在真实的历史及其规律基础之上,它既是价值信念,又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是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统一。

  • 标签: 核心精神 马克思 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 最高理想 剩余价值理论 人类解放
  • 简介:恩格斯晚年对马克主义发展史作出多方面的开创性研究,"重读"马克是其中首要的开创性研究。"重读"马克,是指恩格斯晚年在重新出版马克著作时,以撰写"导言"或"引言"的方式,在对马克著作的"重新"读解中,再现马克思思想历史的真实过程和科学内涵。"重读"马克的意义,一是阐明这些著作在马克主义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和意义,对这些著作中的马克主义基本原理作出阐释;二是阐明这些著作在马克思思想形成史中的意义,对这些著作在马克主义发展史中的意义作出研究;三是对马克思思想作出适合于时代变化要求的新的理解,对面向"新的历史纪元"的马克主义作出新的阐释。"重读"马克,奠定了马克主义发展史研究的学理依循,对马克主义发展史的基本思想资源作了深湛研究。

  • 标签: 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重读”马克思 学理依循 思想资源
  • 简介:德里达的《马克的幽灵》无疑是理解马克主义的一种新的视野,但也是一项极其困难的工程。本文的要点在于:1.如何理解德里达的幽灵学;2.马克的异质性的批判精神解构的关系;3.德里达是如何处理马克的那些经典的和传统主题,在这些主题的重新定义方面,德里达当代马克主义存在哪些根本分歧;4.德里达在马克主义的未来面向方面提出"弥赛亚性"的主张;5.作为无弥赛亚主义的"弥赛亚性"是如何幽灵学相联系的,又是如何马克的异质性精神和面向未来的革命精神相联系,这既是解构主义的深化的问题,也是当代马克主义的新课题。

  • 标签: 德里达 马克思 幽灵学 异质性 弥赛亚性
  • 简介:2018年5月5日是马克诞辰200周年的纪念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学说——马克主义,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就马克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脉来说,已进入到了中国化马克主义理论的新时代。本文就谈谈从马克主义到中国化马克主义的历史进程和对中国化马克主义的理论定位。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诞辰200周年
  • 简介:作者认为,马克的实践唯物论中有着丰富的环境思想。为了进一步探讨马克的生态思想,作者借助施密特对马克自然观的研究指出,马克的自然观既包括“自然被社会所中介”这一面,也包括“社会被自然所中介”的一面,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日本的环境思想。

  • 标签: 马克思 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论 自然观 中介 思想
  • 简介:中国梦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顺应了马克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新要求,为马克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注入了新的科学内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进马克主义中国化的新征程。

  • 标签: 中国梦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新境界
  • 简介:<正>自上个世纪末到今天,马克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和发展,已经整整一个世纪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马克主义者一方面把马克主义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熔铸中国文化传统,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主义哲学,构建了中华民族的新精神;另一方面又面向世界,改革开放,立足于本民族的发展思考全球化运动中的全球化问题,吸收当代哲学思潮,尤其是当代国外马克主义哲学的有益成果,丰富和发

  • 标签: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全球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世界化 中国马克思主义者 思维方式
  • 简介:通过对马克早期的文本分析不难发现,马克思思想启蒙政治哲学的辩证关系不仅表现在对启蒙政治术语的运用上,更体现为对启蒙式的现代性政治的超越。从《评普鲁士的书报检查令》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一方面沿着启蒙主义的道路猛烈抨击普鲁士的现实政治,另一方面则在“真理”的追求中体现出对启蒙的不满。马克最初建构的唯物主义政治解放的愿景,不仅能够被归结为对黑格尔的国家和市民社会理论的纠正,更应该被理解为马克政治哲学在历史唯物主义基质中的生成。

  • 标签: 政治哲学 伦理 马克思 真实
  • 简介:马克主义区别于人类其他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其批判性和革命性。因为辩证法的本性是批判的、革命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本性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主义哲学的根本功能是“改变世界”。马克主义的发展史本身就是批判的、革命的历史。这一显著特征要求马克主义理论工作者必须运用马克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批判和变革现实,必须对当代社会现实做出真假、对错、善恶、美丑的独立判断和深刻分析,必须努力把马克主义从书本里解放出来,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使之成为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物质武器,必须对形形色色的教条主义和“左”右倾机会主义思潮作坚决的斗争。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社会现实 人民群众
  • 简介:马克主义后现代主义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复杂关联,在两者之间展开广泛而深入的互文对话,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后现代主义,对其进行批判性的分析质疑,更有助于我们在当代语境中重新理解马克主义,以激活其阐释当代问题的理论活力。如何理解马克主义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复杂关联,关涉到马克主义的当代命运及其未来走向,是当代文化思想界所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后现代主义 接合
  • 简介:社会要素之间确实存在着功能上的相互依赖关系,马克曾经用有机体的概念对社会历史进行功能解释,并通过这种功能解释确立了经济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基础地位。而一些学者却用社会要素在功能上的相互依赖关系来否定经济基础。或者把马克的历史观功能主义化。功能主义片面强调了社会要素在功能上的相互依赖关系,而忽视了社会要素之间的矛盾、社会关系的正当性,甚至犯了社会还原论的错误等。我们不能狭隘地用功能主义的社会历史观来解释和谐社会。

  • 标签: 功能解释 功能主义 历史观 .
  • 简介: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引起了国际范围内对马克主义历史命运的再思考,也引起了国际范围内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再认识。马克主义既面临严峻的挑战,又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马克主义必须积极回应金融危机带来的挑战,深入剖析金融危机的根源,对此危机做出合理的解释。同时,马克主义者还必须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良机,科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把握其本质;必须深入研究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面临的新问题,解答时代变迁对社会主义提出的新课题。中国学者必须直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不断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通过理论创新推进马克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为马克主义理论宝库增添新的时代内容。

  • 标签: 金融危机 马克思主义 时代化
  • 简介:正确理解马克的“哲学终结论”需要回到马克不同时期的著作文本进行重新解读,展现其在不同时期对哲学态度的思想转变,从而揭示马克“哲学终结论”的本质内涵在于“终结”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传统旧哲学,其真正目的在于为创立具有批判性和革命性的实践唯物主义新哲学开辟思想道路,而不是要宣布作为一门学科的哲学的死亡和消失。据此,马克“哲学终结”思想对于现当代哲学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它启示人们哲学研究本身也应该在继往开来的同时勇于创新、与时俱进。

  • 标签: 马克思 哲学终结 实践唯物主义
  • 简介:不从理论上把毛泽东实践概念西方马克主义实践概念的本质区别梳理清楚,就有可能在毛泽东实践概念解读上丧失马克主义实践概念中国之旅的立场,将毛泽东实践概念解读引向西方马克主义实践概念的立场上去,或者将西方马克主义实践概念误当成毛泽东实践概念,用西方左派激进主义思潮的实践概念冒充、伪造、置换毛泽东实践概念,将毛泽东实践概念打扮成他们政治立场上需要使用的工具.

  • 标签: 毛泽东 西方马克思主义 实践
  • 简介:<正>启蒙不仅是现代化的前提,而且也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过程中都无一例外地经历过现代思想启蒙运动。启蒙的彻底与否,事关现代化的成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成功,在一定意义上当归功于它们启蒙的彻底。但在中国,启蒙是不彻底的,它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未完成的历史任务。马克主义中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思想启蒙 启蒙运动 中国现代化 传统与现代 历史任务
  • 简介:《李达全集》的编纂出版是马克主义理论界的一件大事,对推进马克主义中国化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既是对李达研究的里程碑式推进,也是对马克主义中国化研究的传承发展.《李达全集》的编纂出版有力拓展了马克主义中国化的学术研究领域,深化了马克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内容,促进了马克主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实现了马克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方法论自觉.

  • 标签: 李达全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学术传承 方法论自觉
  • 简介:后马克主义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前后在西方兴起的一股新马克主义的思潮,是原有的西方马克主义衰落之后在发达国家出现的新马克热,被视为当代西方左翼思想的新亮点。后马克主义是后现代的马克主义,是后现代主义紧密关联的各种新马克主义的理论,是在后现代社会的土壤里滋长起来的新的社会科学理论。后马克主义解构了现代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解构了现代社会科学的理性主义基础,否定了现代社会科学中本质论、总体论、中心论、普遍论的现代性观念。同时,后马克主义也解构了作为现代社会科学的马克主义理论,因此又被称为解构的马克主义。在对现代社会科学的解构中,后马克主义甚至否认了科学的概念,没有建构起自己的社会科学体系,从而陷入了某种虚无主义。但是,在对当代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批判性分析中,后马克主义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这些新的理论实际上推进了当代社会科学的发展。

  • 标签: 后马克思主义 后现代 社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