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9 个结果
  • 简介:在现代国家的宪政分权建构,立法、行政、司法的横向分权与中央地方的纵向分权,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宪政的纵向分权既需要在政治的层面上进行。也需要在行政的层面上落实。对于中国而盲,解决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必须坐实宪政的纵横双向分权,做到三个避免,注意三个关键问题,把握三个行为边界。

  • 标签: 宪政 分权 中央地方关系
  • 简介:  评述朱熹的太极范畴并不是简单的问题.哲学史上认为朱熹的形上学是从宇宙发生论到本体论的转变,而太极是这一转变的核心概念.这种看法大体无差.但笔者认为朱熹的太极概念中有几种含义可作详细分疏.关于太极,朱熹在他的文章或者在与学生之间的谈话中所述内容中有种种不同之处,甚至互相矛盾,令人迷惑不解.《朱子语类》说到“太极”处,共有334次.

  • 标签: “太极” 哲学史 朱熹 《朱子语类》 本体论 形上学
  • 简介:“自律”概念的渊源可以追溯至古希腊,自从它被延用到道德领域以来。已经成为西方伦理学(尤其是康德伦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儒家伦理学以重视人的社会属性和道德人格的塑造著称,那么它所讲的道德人格是否具有“自律”这一向度呢?文章结合近年来国际汉学界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并联系先秦儒家的经典原型及儒家伦理学诞生其中的历史背景而给予这一问题以否定的回答,作者认为,儒家伦理学所讲的道德人格虽然强调主体的独立选择,但该“独立选择”不是西方伦理学所说的严格意义上的自律,在探讨其所以然的过程,作者想带出中西方伦理学的根本差别之所在。

  • 标签: 儒家 道德人格 西方 伦理学 自律
  • 简介:国有企业(包括国有独资公司、国有股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两个以上国有企业参股的公司、国有股份合作制企业和其他非公司国有企业,以下简称国有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强化对企业经营者的制约,无疑应当成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因为...

  • 标签: 国有企业 国企经营者 原因分析 约束软化 法人治理结构 主管部门
  • 简介:在孔门弟子,孔予把颜回、阔子骞、冉伯牛、仲弓归为“德行科”。“德行”不仅仅是指表面上的道德行为,而是具有比较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乐道”、“志学”、“孝悌”、“仁政”四个维度,并且按照“个体”——“家族”——“群体”的逻辑顺序展开。“乐道”、“志学”属于“个体”层面,首推颜回;“孝悌”属于“家族”层面,当推闵子骞;“仁政”则属于“群体”层面,应推冉伯牛和仲弓。“乐道”、“志学”、“孝悌”、“仁政”反映了“个体”、“家族”和“群体”的关系,而这三种关系构成了当时整个社会运行的基础。这正是主张积极入世的孔子看重德行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 标签: 儒家伦理 德行孔门弟子
  • 简介:元代江南地区容纳了因政治、军事需要,经济动因及其它原因前来定居的蒙古、色目人.本文深入分析了元代江南蒙古、色日人和江南住民之间,以及他们本身之间形成的千姿百态的民族通婚关系,归纳了民族通婚的主要形式,并指出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元代江南也不例外.

  • 标签: 元代 江南地区 民族通婚 蒙古人 色目人 民族融合
  • 简介:英国的理雅各(JamesLegge,1815-1897)、韦利(ArthurWaley,1889-1996)均是国际上有影响的汉学家,他们的《论语》译本是英语世界中最流行的译本,本文以“君子、小人”、“克已复礼为仁”、“一贯忠恕”等关键范畴为例,对理雅各与韦利翻译《论语》义理系统作了比较分析,其结论是:理雅各基本上以《四书集注》的义理为依据,而韦利则为清儒的义理为旨归。本文还尝试指出,义理上自成系统,有各自的特色,是理雅各与韦利的译本能够长久行世,又不能完全取代的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韦利《论语》 理雅各 中国 经典翻译 义理系统
  • 简介:儒家思想产生和形成于春秋战国时代.当时,旧的奴隶制帝国趋于分崩离析,战争频繁,社会处于大动荡,社会矛盾极其尖锐.面对这样的社会和人生的现实,儒家积极'参与'社会的变化,采取'入世'态度.孔子的一生,始终是面向现实,面向人生的.面对当时'礼坏乐崩'的状况,孔子奔走于各国之间,宣传'仁学',要各国国君以'仁'治天下.

  • 标签: 儒家 文艺思想 现实主义 审美意识
  • 简介:积极继承和创新发展蕴含于传统文化的管理理念、管理方略和用人之道等管理智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通过对《淮南子》诸如“以民为本”的社会管理价值观、“论世立法”的社会管理尺度、“舆论有为”的社会管理手段和“人尽其才”的用人之道等管理智慧的爬梳和挖掘,阐发其对中国现当代管理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 标签: 《淮南子》 管理智慧 现代价值
  • 简介:在先秦的政治思想,一些杰出的政治家意识到要想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必须对君主的权力进行制约。《管子》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提出了统治者治理国家,不能随心所欲,而必须受到“天”、“民”、“法”、“时”等外在条件的制约。由于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只是有一种制衡的意识,并没有提出比较完善的制度设计,但其中包含着民主意识的萌芽。

  • 标签: 管子 制衡 民意 法礼 时变
  • 简介:《周易》思想在《推十书》具有终极灵魂的地位。对刘咸圻先生来说,《周易》思想既是粘合剂.又是方法沧,在其考镜源流、横纵观、执两用、任天圆道,尽心知性、立命事天的学术理念始终具有领贯性的特殊作用。刘咸圻先生一方面遵循“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的原则,另一方面又坚持“理不与数对,事乃与数对”,将《周易》视为历史哲学,既抓住了《周易》的要害,又汲取了大量的学术营养;既没有“尊敬太过”,又为《推十书》整合中国学术,重振昔日辉煌,推十合一,求简求合,参悟大道,合归天地之大体的学术理想追求寻找到了理想的思想武器。从《推十书》对《周易》的运用,我们可以发现,刘咸圻先生崇奉老子的“太古道”哲学,是经过了《周易》诠释之后的老子,是从根本上去掉了虚无,而兼论有无的老子,刘成圻先生笔下的老子已经将儒家的仁义包容在道家的“道”之中了,老子的“静为躁君”与儒家的“执两用”融通为一,然后儒道兼容而同归于大体。这正是《周易》的理论归宿,同时也是《推十书》重要的关节之处。

  • 标签: 《周易》 《推十书》 易简 儒道兼容 历史哲学
  • 简介:以前学界运用以西释中法来研究中国哲学,已得出了很多有意义的成果。不过,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为了挺立中国哲学的主体性,为了让她在世界文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评西”更值得我们关注。

  • 标签: 中国哲学研究 以西释中 世界文明 主体性
  • 简介:日本帝国主义在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为加强对沦陷区人民的统治,残酷掠夺沦陷区的资源,在占领区普遍采用“以华治华”“以战养战”的策略。江苏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城镇林立,人口辐辏,是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日本帝国主义“以战养战”的一个重要基地。日本帝国主义者千方百计地收买军阀、封建余孽,充当汉奸,建立伪政权。在日本侵略者的策划下,于1938年3月28日在南京成立了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汉奸梁鸿志充任伪“行政院长”,下辖苏、浙、皖3个省政府和南京、上海2个特别市政府。

  • 标签: 省政府 江苏 日本帝国主义 抗战 全面侵华战争 日本侵略者
  • 简介:本文通过对苏轼所用概念及命题的详细分析发现,苏轼以《苏氏易传》之注释为载体,在形而上与形而下两个层次对世界进行了的精细地分析。在苏轼看来,道与气是形而上的存在,道在万物之运行亦称之为神,而阴阳二气之相交则打开了万物创生的生生之门。在形而下的世界,有生有物,物转相生,万物以其存在的多重维度,形成了生动活泼、变化万千的世界。而人作为万物之卓越的存在,则通过性的通道与道建立了声与闻的关系,进而成为“人能弘道”的主体。

  • 标签: 相因 生生 阴阳
  • 简介:《尘埃落定》是藏族作家阿来的作品,长期以来人们对它的解读,往往从藏民族民间文化和宗教文化角度切入,其实如果我们把作家的文人身份和作品弘扬的人文精神结合起来研读,就会发现在文本中有着浓郁的道家文化身影。

  • 标签: 道家 绝圣去知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 简介:<正>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影响极为巨大。时至今日,即便是对孔子的政治学说和哲学观点颇有微辞的学者,对他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也持充分肯定的态度。其实,其教育思想并非都是精华,即使是其获得广泛称誉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也是瑕瑜互见的。孔子是有着长期教学实践的教育家,至今仍保存有他从事教学活动的大量史料,因此,我们在研究孔子的教育观点时,不仅应从文辞的含义去理解和分析,而且还应当结合他的教学实际活动进行考察。如本着这样的

  • 标签: 孔子教 教学活动 英才教育 教育思想 教育要求 实际活动
  • 简介:王弼继承了道家的政治哲学传统,主张君主应以无为的方式去因顺百姓的自然,从而避免有为所造成的“物失其真”、“物不俱存”的弊端。百姓自然状态的呈现作为政治施为的目标,也成为了理解政治秩序的关键。王弼认为,万物自己而然的世界是有条理的,万物在相互的制约与影响之中形成了某种秩序。同时,自然也意味着对其自然本性的成就。人的自然之性包含着欲望,王弼并不是要求人们无欲无求,而是不要有超越自然分限的欲望。而且,在王弼看来,人的自然欲求作为自然之性的一个面向,也因个体差异而在整体上呈现出多样性。

  • 标签: 王弼 无为 自然 无欲
  • 简介:“道德自我”是唐君毅关于儒家伦理思想现代重建的核心概念。唐君毅提出此一概念的内在理路是,以道德自我来重新树立传统心性观念的权威,进而从道德形上学根源方面重建现代中国的道德体系。“中体西用论”与“泛道德主义”对道德自我学说的批评虽然道出了其面临的困境,但是从道德奠基的理论看,道德自我作为超验根源对于儒家道德原则的论证,是传统道德理论在现代社会的新发展。

  • 标签: 唐君毅 道德自我 道德奠基
  • 简介:本文以先秦秦汉时期丧葬习俗的数术行为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先秦秦汉时期数术行为在丧葬习俗的表现、地位,并对数术行为存在的社会原因、思想文化基础及社会意义进行了探究。

  • 标签: 丧葬习俗 数术行为 卜葬兆 卜宅 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