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循环肿瘤DNA是来源于肿瘤组织细胞的血浆游离DNA,与肿瘤组织具有相同的基因组特征,因而在肿瘤诊疗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循环肿瘤DNA作为肿瘤标志物,有望在肿瘤的诊断、治疗、动态随访及预后评估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前经常规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扫描后获得的肿瘤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特征预测术后复发时间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辽宁省肿瘤医院术后复发的乳腺癌患者58例,依据复发时间分为早期复发(术后≤2年)组33例,晚期复发(术后>2年)组25例。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行常规DCE-MRI扫描,通过计算机提取肿瘤三维容积内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及在每一个期相下的肿瘤形态学特征及纹理特征。早期复发组和晚期复发组患者间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比较分别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和Mann-Whitney U检验,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计算特征联合预测早期复发与晚期复发的诊断效能。应用Kaplan-Meier法分析生存预后,并用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生存曲线的差异。结果早期复发组和晚期复发组患者背景实质强化、病灶边缘、病灶内部强化特征、病灶形态、时间信号曲线类型和全乳血管增加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的对比剂最大浓度值(Max Conc)、时间信号曲线下面积(AUC)及时间信号曲线最大斜率值(Max Slope)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分析8期DCE-MRI影像组学特征参数,第3期形态特征参数球度(sphericity)在早期复发与晚期复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AUC、Max Conc、Max Slope和第3期形态特征参数球度预测早期与晚期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4、0.659、0.684、0.670,上述4个参数联合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5,特异度为63.6%,灵敏度为84.0%,预测效能高于单变量。58例患者随访时间17~6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7个月。早期复发组的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均明显低于晚期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术前无创性常规DCE-MRI获取的肿瘤血流动力学特征联合形态学特征预测乳腺癌患者的术后复发时间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纹理分析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究育龄期男性血友病患者的心理感受,为护理工作者设计和实施个性化的有效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目的抽样法对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友病诊疗中心10例育龄期男性血友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提炼3大主题:情感体验(回避与正视、害怕与渴望、担忧与困惑、坚持与希望);人际交往的心理体验(期待与自卑);疾病获益感。结论男性血友病患者在育龄期具有多样且复杂的真实心理体验,医护人员对此类阶段的患者制定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健康教育策略,使其更好地接受预防与治疗,提高生命质量和人口素质。

  • 标签: 血友病 男性 育龄期 真实体验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间,采用"定点、划线、上移"法改良胸前区操作杆穿刺孔位置完成胸前入路全腔镜甲状腺手术的29例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操作均顺利,术后颈部皮瓣无明显疼痛、麻木,颈部无疤痕残留。我们认为男性患者行改良胸前入路全腔镜甲状腺手术是安全可行的。通过改良胸前区操作杆穿刺孔位置,可在兼顾颈部美容效果的同时,降低操作难度,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拓展手术适应证。

  • 标签:
  • 作者: 刘贵中 胡海兵 吴宝军 白文俊 牛远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1-08
  • 出处:《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0年第10期
  • 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 300211(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博士研究生,现在天津市津南医院泌尿外科工作 300350),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泌尿外科,广州 523110,天津市津南医院泌尿外科 300350,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泌尿外科 100044,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 30021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性性生活后严重血尿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0例男性性生活后严重血尿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4例,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3例,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例,天津市津南医院1例。患者平均年龄(33.5±7.6)岁。10例均于性生活后1 h内发生严重血尿,伴有血块。入院24 h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平均(95.8±8.9)g/L。10例在蛛网膜下腔麻醉或硬膜外麻醉下行经尿道膀胱镜下电切术和/或电凝术,术中证实均为后尿道病变出血,病变位于精阜远端4例,前列腺部5例,精阜近端1例。3例为后尿道前列腺部曲张静脉出血,予电凝止血。7例切除病变组织送病理检查。术后留置F16尿管。结果本组1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7例病理检查结果分别为后尿道血管瘤破裂6例,后尿道息肉1例。术后1周均顺利拔除尿管。术后禁欲1个月。恢复性生活后未见血尿复发,无排尿困难和尿失禁等并发症。结论男性性生活后严重血尿,多为后尿道病变血管破裂出血所致,首选经尿道膀胱镜下电切术和/或电凝术治疗,效果可靠,预后良好。

  • 标签: 血尿 性生活 后尿道血管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性高尿酸血症(HUA)患者合并性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方法入选HUA男性患者245例,均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血压,测定空腹血尿酸、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血尿素氮、肌酐、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以及性激素,计算体重指数(BMI)、游离睾酮(FT)、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进行男性雄激素缺乏调查表(ADAM)及男性老龄化症状调查表(AMS)问卷调查。根据FT水平及ADAM、AMS问卷结果分为性腺功能减退组(102例)和性腺功能正常组(143例)。分析2组不同代谢指标的差异及与性腺功能减退的相关性。结果与性腺功能正常组相比,性腺功能减退组腰围、血尿酸、BMI、FPG、FINS、HOMA-IR、TG、ALT明显升高,雌二醇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脂血症及肥胖的比例明显升高(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尿酸、BMI、腰围、HOMA-IR、TG是男性HUA患者性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多元回归方程分析显示,在校正其他因素后血尿酸仍是性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结论男性HUA患者常合并性腺功能减退,其中血尿酸、BMI、腰围、HOMA-IR、TG是性腺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

  • 标签: 高尿酸血症 男性 性腺功能减退 睾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数字化乳腺断面合成技术(DBT)和全视野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FFDM)对不同类型乳腺病变钙化特征的检出和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市徐汇区大华医院同时行乳腺DBT与FFDM检查的1 263例女性患者的乳腺影像资料。良、恶性钙化需病理或乳腺X线24个月及以上随访证实,并以DBT与FFDM两种方法综合判定得出的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DBT与FFDM检查方法下非致密型乳腺和致密型乳腺良、恶性钙化的检出率及诊断效能,并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对恶性钙化形态、分布特征检出情况。结果1 263例患者非致密型乳腺240例,良性钙化56例,恶性钙化13例;致密型乳腺1 023例,良性钙化356例、恶性钙化63例。非致密型乳腺中,DBT与FFDM良性钙化检出率分别为22.9%(55/240)、21.7%(52/240),恶性钙化检出率分别为5.0%(12/240)、4.6%(11/24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²=0.108、0.046,P均>0.05);恶性钙化形态、分布特征检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致密型乳腺中,DBT与FFDM对良性钙化检出率分别为34.2%(350/1 023)、31.9%(326/1 023),恶性钙化检出率分别为6.0%(61/1 023)、4.9%(50/1 0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²=1.273、1.153,P均>0.05);DBT对无定形、成簇样分布恶性钙化检出例数多于FFD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12.921、11.667,P均<0.05)。DBT和FFDM诊断非致密型乳腺的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93、0.992,诊断致密型乳腺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87、0.96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136、1.391,P均>0.05)。结论DBT和FFDM对不同类型乳腺钙化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BT更有助于致密型乳腺的无定形和成簇分布钙化的诊断,可提高BI-RADS分类的准确性。

  • 标签: 乳腺疾病 钙化 诊断
  • 简介:摘要解偶联蛋白(UCP)属于线粒体内膜上的线粒体载体蛋白家族,主要包括UCP1、UCP2和UCP3等。研究表明,UCP通过脂质褐变过程参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肿瘤细胞分泌锌-α2-糖蛋白刺激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诱导脂质褐变并表达UCP1,促进肿瘤的生长。磷脂酶C样蛋白1可上调UCP1表达,消耗异常脂质,使肿瘤细胞集落形成能力降低,抑制肿瘤的迁移和侵袭。另外,肿瘤抑制因子p53的辅助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β能增强p53缺乏的脂肪细胞中UCP1的表达,UCP2的上调有助于肿瘤细胞逃避p53介导的细胞凋亡,激活活性氧系统,增强肿瘤的活力和增殖能力。

  • 标签: 线粒体解偶联蛋白质类 肿瘤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磷脂酶C样蛋白1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男性股骨颈骨折合并抑郁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生化指标变化,探讨抑郁对骨质疏松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于北京医院骨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住院的老年男性股骨颈骨折患者102例。排除病理性骨折、认知功能障碍等患者。依据老年抑郁量表(GDS)将老年男性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抑郁组和对照组。通过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骨密度(BMD)、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钙、血磷、25-羟基-维生素D[25(OH)D]、骨钙素(OC)、Ⅰ型原胶原氨基端前肽(P1NP)、血清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交联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分析抑郁严重程度(GDS评分)与骨密度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类变量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连续变量的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连续性变量的相关性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抑郁组患者BMD明显低于对照组(腰椎t =5.964、髋部t =2.845,P <0.05)。与对照组相比,抑郁组血清25(OH)D水平下降(t =3.077,P <0.05),抑郁组血清OC水平低于对照组(t =2.013,P <0.05),而血清β-CTX水平高于对照组(t =2.938,P <0.05),P1NP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684,P >0.05)。抑郁严重程度(GDS评分)与BMD(r=-0.456,P <0.05)、25(OH)D(r=-0.546,P <0.05)、OC(r=-0.215,P <0.05)呈负相关,与P1NP(r=-0.115,P>0.05)相关性不显著,与β-CTX(r=0.372,P<0.05)呈正相关。结论抑郁症患者的骨形成标志物水平降低和骨吸收标志物水平升高,抑郁症是低骨密度和骨折的危险因素。应重视老年抑郁症患者骨代谢指标和25(OH)D的检测,及时进行维生素D的补充和有效的抗骨吸收药物治疗。

  • 标签: 骨质疏松 股骨颈骨折 抑郁 维生素D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浙江省台州市MSM哨点监测数据,评估MSM个体HIV感染风险评估工具的预测能力。方法根据MSM个体HIV感染风险评估工具条目,对2013-2017年台州市MSM哨点监测数据中的相关问题与选项进行重新修订,计算个体风险得分,结合个体HIV感染情况,分析该工具的预测能力。结果MSM研究对象1 944人,年龄(35.04±13.28)岁,未婚者占48.2%,多为场所招募(55.7%)。HIV阳性率为12.6%(245/1 944),HIV阳性者风险得分的中位数为23.99;HIV阴性者风险得分的中位数为20.36,不同HIV感染状态的研究对象风险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检验,P=0.007),HIV阳性者风险得分显著高于HIV阴性者。依据决策树原理,将研究对象按风险得分分为2类:≤18.66、>18.66,风险得分越高,HIV感染率越高(χ2=13.102,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个体风险得分越高,感染HIV的风险也越高(>18.66分与≤18.66分相比:aOR=1.72,95%CI:1.27~2.32,P<0.001)。对HIV感染预测的ROC曲线下的面积为0.553(95%CI:0.516~0.590,P=0.007),约登指数最大的点是风险得分为19.01的点,此时风险评估工具的灵敏度为0.69,特异度为0.43。结论基于德尔菲法建立的MSM个体HIV感染风险评估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个体HIV感染风险,风险得分越高,感染HIV的实际风险也越高。但还需要设计更加科学严谨的队列研究进行验证和相应调整评估工具条目。

  • 标签: 男男性行为者 HIV 风险评估 预测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从多方面评估体外热电场治疗对男性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并进行疗效分析,进而判断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57例使用LR-2005体外热电场治疗机进行治疗的CP/CPP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治疗前后所填评分量表进行统计学分析。患者20~50岁,病程3个月~7年,其中行1个疗程治疗17例,2个疗程32例,3个疗程8例。所用评分量表包括:NIH-CPSI评分、PUF评分、VAS评分、QOL评分、SAS评分、SDS评分等。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患者NIH-CPSI总评分分别为(25.05±6.32) vs (19.54±6.16)、PUF症状评分为(10.86±4.41) vs (8.46±4.11)、PUF困扰评分为(5.35±2.88) vs (4.03±2.33)、VAS评分为(3.97±2.40) vs (2.03±1.85)、QOL评分为(4.89±1.27)vs (3.95±1.25)、SAS评分为(37.35±8.76) vs (34.00±8.14)、SDS评分为(34.41±7.43) vs (32.05±4.78),治疗后均下降且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NIH-CPSI评分轻中度人数增加,重度人数明显减少,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治疗后未见特殊不适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体外热电场治疗能够有效减轻CP/CPPS患者炎症和疼痛反应,改善排尿症状,降低焦虑抑郁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临床疗效显著,治疗有效率高,符合WHO倡导的"无痛、无创、非介入"的治疗模式,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体外热电场治疗 CP/CPPS 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慢性,前列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珠海市MSM中HIV自我检测(HIVST)模式和现场HIV快速检测(HIV-RDT)模式的成本效果和支付意愿,为政府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卫生服务提供者的视角,收集珠海市在2019年1-9月MSM参与两种HIV检测模式的成本投入和效果产出,采用TreeAge Pro 2019软件构建10 000名MSM队列决策树模型,测算成本效果比(CER)和增量成本效果比(ICER),以敏感性分析模型中各参数的不确定性,绘制成本效果可支付曲线评价策略的可支付性。结果珠海市男同社会组织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动员参与HIVST和现场HIV-RDT的MSM人次数为2 303 vs. 816,发现HIV筛查阳性者人数为33 vs. 35,筛查阳性率为1.7% vs. 4.3%。每筛查1例的成本为60.45元vs. 240.43元,每发现1例筛查阳性的成本为4 218元vs. 5 606元。决策树模型运行结果显示,每检测1例MSM的平均费用为44.67元vs. 148.42元,ICER为负值。当发现1例HIV筛查阳性支付意愿低于6 528元时,HIVST更具成本效果的选择;当投入高于该阈值时,现场HIV-RDT是更具成本效果的选择。结论珠海市现行的HIVST模式是具有经济学价值的公共卫生项目,决策者应加大社会组织扶持力度,推广HIVST在MSM中的应用。

  • 标签: 男男性行为者 HIV自我检测 HIV快速检测 成本效果分析 社会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雌、雄、孕激素在男性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pGA)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可能的作用。方法收集266例pGA患者[其中急性期痛风患者(AG)93例、间歇期痛风患者(IG)118例、慢性期痛风患者(CG)55例]和129名健康体检者(HC)的血清、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运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检测血清中雌二醇、孕酮、睾酮、雌二醇/睾酮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变量间的相关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① pGA、AG、IG、CG组血清中雌二醇、睾酮水平均低于HC组[(30±8)pg/ml,(27±7)pg/ml,(31±8) pg/ml,(34±7)pg/ml,(35±10)pg/ml;F=17.770,P<0.05]和[(4.4±1.6)ng/ml,(3.8±1.4)ng/ml,(4.6±1.4)ng/ml,(5.1±2.0)ng/ml,(5.8±1.9)ng/ml;F=23.314,P<0.05],但HC组血清雌二醇水平与CG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G组血清中雌二醇、睾酮水平又均低于IG、CG组[(27±7)pg/ml,(31±8)pg/ml,(34±7)pg/ml;F=17.770,P<0.05]和[(3.8±1.4)ng/ml,(4.6±1.4)ng/ml,(5.1±2.0)ng/ml;F=23.314,P<0.05],IG组血清雌二醇水平低于CG组[(31±8)pg/ml,(34±7)pg/ml;F=17.770,P<0.05]。HC组血清中孕酮水平、雌二醇/睾酮均低于pGA、AG组[(0.24±0.10)ng/ml,(0.27±0.11)ng/ml,(0.30±0.15)ng/ml;F=5.124,P<0.05]和[(0.006 6±0.002 2)ng/ml,(0.007 6±0.003 2)ng/ml,(0.008 0±0.003 8)ng/ml;F=3.787,P<0.05],IG、CG组血清中孕酮水平又均低于AG组[(0.25±0.09)ng/ml,(0.26±0.08)ng/ml,(0.30±0.15)ng/ml;F=5.124,P<0.05];② 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pGA组雌二醇水平与睾酮、胱抑素(CysC)呈正相关(r=0.310,P<0.01;r=0.164,P=0.008),与单核细胞呈负相关(r=-0.133,P=0.030);其孕酮水平与单核细胞呈正相关(r=0.139,P=0.023);其睾酮水平与肌酐、CysC呈正相关(r=0.179,P=0.003;r=0.162,P=0.008),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呈负相关(r=-0.140,P=0.022;r=-0.173,P=0.005;r=-0.149,P=0.015);其雌二醇/睾酮与载脂蛋白(apo)B1、空腹血糖呈正相关(r=0.131,P=0.032;r=0.140,P=0.023)。AG组雌二醇水平与睾酮、肌酐呈正相关(r=0.234,P=0.024;r=0.245,P=0.018);其睾酮水平与肌酐呈正相关(r=0.349,P=0.001),与apoB1呈负相关(r=-0.250,P=0.016);其雌二醇/睾酮与apoB1呈正相关(r=0.276,P=0.007)。IG组雌二醇水平与睾酮呈正相关(r=0.269,P=0.003),与单核细胞呈负相关(r=-0.183,P=0.048);其孕酮水平与单核细胞呈正相关(r=0.204,P=0.027)。CG组孕酮水平与CysC呈正相关(r=0.303,P=0.025)。结论痛风患者外周血血清中雌二醇、睾酮的表达显著降低,孕酮雌二醇/睾酮表达升高,雌二醇与睾酮之间呈正相关,并与痛风患者炎性、糖脂代谢指标相关,提示雌、雄、孕激素可能通过调控痛风的炎症和代谢过程参与其发病。

  • 标签: 性激素 痛风 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在本院就诊的ED患者22例,采用微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每周治疗2次,连续3周,间隔3周,再每周治疗2次,连续3周,共12次。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10周评估患者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勃起硬度分级(EHS)和不良反应。结果22例患者IIEF-5、EHS在治疗后4周、10周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而治疗后4周、10周组间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和10周总有效率分别为72.73%(16/22)和68.18%(15/22)。结论微能量体外冲击波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男性勃起功能障碍,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勃起功能障碍 微能量体外冲击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对侧乳腺组织瓣移植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房再造中的应用。方法抽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吉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57例,年龄45~73岁,均一期完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及自体对侧乳腺组织瓣转移乳房再造,供侧乳腺术前均接受乳腺超声、钼靶、磁共振检查,以排除恶性肿瘤可能。随访其手术效果。结果57例患者均完成了一期乳房再造,术后两侧乳房基本对称,2例在术后早期有"并乳"现象,均于术后3个月内消失。随访2~17个月,未见肿瘤复发迹象。结论自体对侧乳腺组织瓣移植作为一种即时乳房重建方法,对于乳腺癌女性尤其是乳房肥大下垂者,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手术方式。

  • 标签: 乳腺癌 对侧乳腺 乳房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X线影像组学方法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7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病理证实为乳腺癌女性患者的临床及X线资料。共入组214例患者,年龄30~85(53±11)岁,并按照3∶1的比例随机分成训练集(n=153)和验证集(n=61)。根据腋窝淋巴结是否转移,分为腋窝淋巴结阳性组99例,阴性组115例。对获得的双乳内外斜位(MLO)和头尾位(CC)X线图像进行病灶分割和特征提取。应用LASSO回归模型分别从CC、MLO和CC联合MLO图像的高维特征中依次筛选出3、9和7个腋窝淋巴结转移相关的组学特征。根据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特征构建预测模型。使用10折交叉验证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腋窝淋巴结阳性组病灶大小大于腋窝淋巴结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1,P<0.05)。在验证集中,单独CC、MLO、CC联合MLO图像、临床特征及临床特征联合CC和MLO图像的组学特征预测腋窝淋巴结转移效能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680、0.723、0.740、0.558和0.714,其中,CC联合MLO图像的预测效能最大,AUC值均高于单独CC、MLO图像、CC联合MLO图像预测效能。结论乳腺X线组学特征可术前定量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但仍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验证。

  • 标签: 乳腺肿瘤 淋巴转移 乳房X线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保留乳头的乳腺癌切除术(NSM)及传统乳腺癌根治术(CM)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临床效果及近远期疗效。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7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式不同分为NSM组(n=42)和CM组(n=34)。采用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年龄、肿瘤大小等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美学评估等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采用Kaplan-Meier进行生存分析,利用log-rank检验,评估5年预后生存情况。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NSM组38例接受Ⅰ期乳房重建,4例接受Ⅱ期乳房重建;CM组仅3例接受Ⅱ期乳房重建。NSM组术后发生组织缺血坏死率大于CM组(P<0.05),但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NSM组乳房重建美观度优良率90.5%高于CM组79.4%(P<0.05);术后5年两组局部复发率(7.1% vs. 5.9%)、无病生存率(83.3% vs.82.4% ),总生存率(90.5% vs.91.2%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CM术相比,NSM在早期乳腺癌的治疗中同样具有安全性,且术中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并不会增加其术后局部复发的风险,两组5年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改良根治性 保留乳头的乳腺癌切除术 预后 疗效比较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4年山西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全省12个肿瘤登记地区的数据资料,分析不同地区、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与死亡率特点,同时与全国数据进行比较。结果2014年山西省肿瘤登记地区新发恶性肿瘤11 703例(男性6 559例,女性5 144例),发病率为221.21/10万,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为163.91/10万,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为163.25/10万;城市地区发病率、中国人口标化发病率分别为247.02/10万、171.35/10万,农村地区分别为205.98/10万、159.03/10万。男性常见恶性肿瘤发病以胃癌、肺癌、食管癌、肝癌、结直肠癌为主,女性以乳腺癌、子宫颈癌、肺癌、食管癌、胃癌为主。恶性肿瘤死亡病例7 283例(男性4 548例,女性2 735例),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37.66/10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为99.67/10万,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为100.11/10万;城市地区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分别为141.03/10万、92.84/10万,农村地区分别为135.68/10万、103.69/10万。男性常见恶性肿瘤死亡以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为主,女性以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子宫颈癌为主。结论山西省肿瘤登记地区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均以肺癌、上消化道恶性肿瘤和女性子宫颈癌为主,胃癌、子宫颈癌的发病率较高。

  • 标签: 恶性肿瘤 发病分析 死亡分析 肿瘤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