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60 个结果
  • 简介:文章根据公路自行车运动的特点,较详细深入地探讨心率与运动强度的关联度,并运用心率的变化规律来指导训练,科学地把握训练的强度,从而提高运动成绩。

  • 标签: 公路自行车 运动员 运动强度 心率
  • 简介:采用RPE生成方案调节强度,36名大学生以小、中、大3强度分别运动10min,检验不同强度运动前后心境状态的变化,以及对经常与不经常锻炼者心境的影响。结果显示,低强度运动有利于心境改善;中等强度运动对心境改善效果不明显;大强度运动对心境没有产生影响。中等强度运动对不经常锻炼者自尊的提高更有效,低强度运动对不经常锻炼者混乱的降低更显著。建议根据个体锻炼经历不同施以不同运动强度,从而获得心境改善的最大效果。

  • 标签: 运动心理学 指定运动强度 心境 RPE生成方案 锻炼经历
  • 简介:目的:受试者为120名健康中年人,在递增负荷跑台实验中设定75%HRmax为靶心率,观察了他们的心电图和血压发生的变化,通过研究这一变化,探讨健身运动的时候采取这一强度进行锻炼的安全性。研究发现:当达到这一靶心率时,有10%的男性和11%的女性出现心电图S-T的异常,在休息五分钟后,异常都能够消失,运动中血压的异常率小于心电图S-T的异常率。提示75%HRmax作为中年人健身时控制运动强度的靶心率是安全的。

  • 标签: 递增负荷 靶心率 心电图 血压
  • 简介:国际知名动感生活品牌PUMA历来与赛车领域合作深远,除了多年携手共创无数荣光的Ferrari车队以及在两轮世界里拥有至高荣耀的杜卡迪Ducati摩托车的长期鼎力相助外,2012年亦将MercedesAMGPetronas、BMW宝马赛车团队与休闲座驾品牌MINI纳入强强联手的合作阵营。

  • 标签: 极限运动 “玩” 拉力赛 无界 秋季 摩托车
  • 简介:为探讨一次超大强度训练后不同恢复手段(积极性恢复和消极性恢复)对男子篮球运动员心肺功能的影响,将20名男子篮球运动员随机分为消极性恢复组(PR组)和积极性恢复组(AR组),进行一次超大强度训练,训练后分别进行积极性恢复(50%VO2max蹬车运动)和消极性恢复(坐在功率自行车上休息),时间为5min。分别于训练前安静时、训练后即刻以及训练后每隔1min利用胸电生物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测定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胸电阻抗(TEI)(与中心血容量负相关)、射血前期/左室射血时间(PEP/LVET)值(与心肌收缩力呈负相关)、每搏输出量/舒张时间(SV/DT)值(与心室充盈率呈正相关);用动态血压仪测定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用气体代谢仪测定摄氧量(VO2),计算全身血管阻力(SVR),和动静脉氧差(a-vDO2)。结果发现,与训练前安静时比较,AR组和PR组训练后即刻CO、SV、HR、SV/DT值、SBP、VO2和a-vDO2升高(P〈0.05),恢复期逐渐下降(P〈0.05);PEP/LVET值、DBP、MBP和SVR降低(P〈0.05),恢复期逐渐升高;TEI则无显著性变化(P〉0.05)。组间比较,恢复期第5分钟时,PR组CO、SV、HR、PEP/LVET值、SV/DT值、VO2和a-vDO2明显低于AR组(P〈0.05),SVR高于AR组(P〈0.05),SBP、DBP、MBP和TEI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过程中所有受试者未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结果说明,一次超大强度训练后进行积极性恢复对心肺功能的恢复效果优于消极性恢复,而消极性恢复并未造成心血管系统明显异常。

  • 标签: 运动生理学 积极性恢复 消极性恢复 超大强度训练 血液动力学 男子篮球运动员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糖尿病肾脏疾病大鼠肾脏功能的影响,为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合并注射STZ的方法,诱导DKD大鼠模型,将成模的46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非运动组(DK)10只,小强度组(DKF1)、中等强度组(DKF2)、大强度组(DKF3)各12只。运动组分别在跑台上进行10、15和20m/min的有氧运动,1h/d,5/W,持续6W,空白对照组(C)和DK组大鼠每次在跑台上放置相同时间,但不运动。6W后测量大鼠体重(BW),空腹血糖(FBG),尿素氮(BUN),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并计算肾重指数。结果:与C组比较,DK组和运动组指标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DK组比较,运动组各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P〈0.05);运动各组间,DKF1、DKF2组与DKF3组相比,肾重指数、FBG、BUN、24尿蛋白和MDA含量差异显著或差异非常显著(P〈0.01,P〈0.05),体重和SOD活性差异不显著,DKF1组与DKF2组比较有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结论:6W有氧运动干预能降低DKD大鼠肾重指数、BUN、24尿蛋白、MDA含量,提高大鼠体重、SOD活性,同时改善大鼠糖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缓解肾功能损伤。其中,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干预效果更好。

  • 标签: 有氧运动 糖尿病肾脏疾病 大鼠 肾功能
  • 简介:本文探讨了以心搏量极限区间确定运动负荷强度标准的生理学基础,并用超声心动图法测定了54名13-14岁男女少年在连续运动过程中的心率、心搏量、心输出量。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男女生在心率分别为122、127次/分时心搏量最大,心率超过144、139次/分时,心搏量明显下降,男生中的70%、女生中的74%最大心搏量分布在心率为115-144次/分之间SV极限区间对应HR范围性别差异不明显。据此,对此年龄段的少年,运动时应根据这个心率范围,选择适当的运动形式来发展他们的身体工作能力。

  • 标签: 运动负荷强度 心率(HR) 心搏量(SV) 心输出量(CO) 少年
  • 简介:目的:探讨对比高强度间歇性运动与有氧运动减肥效果。方法:选取60名肥胖男性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高强度间歇运动组(30例)和有氧运动组(30例),给予高强度间歇性运动组运用快跑、功率车、爬楼梯、跑步机、爬坡等训练内容,强度控制在80~90%Vo2max给予有氧运动组运用慢跑、跑步机、功率车、快走、爬楼梯等训练内容,强度控制在60%Vo2max,对比两组研究人员体重、腰臀比、BMI、体脂含量等情况。结果:从体重、腰臀比、BMI、体脂含量数据分析得知,经试验后,两组体重、腰臀比、BMI、体脂含量均有所下降,前后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其中高强度间歇运动组体重、腰臀比、BMI、体脂含量下降程度明显优于有氧运动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强度间歇性运动和有氧运动相比有着更好地减脂效果,可以改善肥胖者体重、腰臀比、BMI、体脂含量,提高肥胖人群的柔韧和心血管适能水平,保证减脂者处于安全有效的减肥过程当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减肥 高强度间歇性运动 有氧运动 效果
  • 简介:目的:在高强度跑至力竭运动中,探讨外加紧身压迫对下肢运动特征和实际运动成绩的影响,以了解紧身服与运动表现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机理,为紧身装备的设计和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12名男性田径运动员为受试者,分别以下肢轻度、中度、高度紧身压迫状态完成高强度跑至力竭测试,运用表面肌电和录像解析技术对主要发力肌群相关指标的数据进行采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无氧和有氧混合供能模式的高强度跑至力竭过程中,中度外加紧身压迫对维持运动表现有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而高度外加紧身压迫则会促进肌肉力竭;2无氧代谢供能模式的高强度跑至力竭过程中,高度外加紧身压迫更有助于促进运动表现;3运动员自身的运动技术等级水平越高,外加紧身压迫对下肢高强度跑至力竭运动特征的影响效应越明显。

  • 标签: 紧身装 紧身压迫度 高强度跑 表面肌电 运动表现 力竭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的赛前强度特征做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和探讨,分析其赛前1个月中强度的特征及差异,并提出相关建议

  • 标签: 女子举重运动员 抓举 赛前 强度特征
  • 简介:通过遥测受试者的心率测试方法,把所测数据经过微机处理分析受试者的心率变化,对2种运动项目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进行运动强度个人感觉评价指标的对照,证实这2种运动的运动强度都符合全民健身活动的标准.

  • 标签: 广播体操 24式太极拳 强度 运动处方
  • 简介:采用跑台下坡跑模型,研究了不同剂量的低强度氦氖激光对大鼠力竭运动后骨骼肌自由基、一氧化氮(NO)代谢的影响。72只SD大鼠随机分成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运动加低、中、高剂量激光处理组。各运动组的大鼠均进行一次性跑台力竭运动,运动加激光组的大鼠在运动后于腓肠肌处接受氦氖激光照射,每日1次,各剂量组照射参数分别为12、28和43J/cm^2(20、46和71mW/cm^2,10min)。运动后24和48h进行腓肠肌取材,检测指标为肌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合酶(NOS)以及一氧化氮(NO)。结果发现,力竭运动后,运动对照组的MDA水平和NOS活性显著升高。而SOD活性和NO变化不明显。43J/cm。的激光照射能显著提高力竭运动后的SOD活性、降低MDA水平以及显著提高NOS活性和NO水平,而12和28J/cm^2的激光照射则作用不明显。由此表明,低强度氦氖激光能够提高大鼠力竭运动后骨骼肌抗氧化能力、降低自由基水平,并能促进骨骼肌NO的合成,提高NO水平,其作用是剂量和强度依赖性的。

  • 标签: 运动生物化学 低强度激光 光生物调节作用 自由基 一氧化氮 力竭运动
  • 简介::在高校体育课中进行30分钟强度素质练习,运用测试心率或脉率监督和控制练习强度和运动负荷量,从总体上保证强度练习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 标签: 高校体育 身体素质 运动负荷
  • 简介:一笔墨结构是以墨点、墨线、墨块为基本架构,通过笔法、墨法的运用所产生的相互转换的、形态各异的复杂多变的笔墨视觉图像,其"与道同机",从点生发,由线延伸,随墨扩张,在"外师造化"之中悟得胸中"意象"并展开笔与墨关系的整合,从而进入一个内涵天地运行理念的架构世界笔墨结构。笔墨结构总体上是由墨点状结构、墨线状结构、墨块状结构三大部分组合而成。其内部结构与外部形式有着密不可分的整合关系,同时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 标签: 笔墨结构 基本架构 整合关系 相互转换 视觉图像 外师造化
  • 简介:对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大强度训练课前、训练后即刻及训练后次日晨的血红蛋白、血睾酮、血清肌酸激酶和血尿素指标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和血睾酮在训练后即刻明显下降,训练后次日晨又明显恢复,但仍未恢复到安静水平;血清肌酸激酶和血尿素在训练后即刻明显升高,训练后次日晨又明显下降,但仍未下降到安静水平。提示训练内容比较合理,训练后队员机体产生了一定程度疲劳,训练后次日晨疲劳明显恢复,队员能够适应当前训练负荷强度

  • 标签: 摔跤运动员 大强度课 生化指标
  • 简介:激素敏感脂酶(HSL)是一种调节脂肪组织分解的酶,能在运动引发的脂肪组织代谢中的慢性变化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肥胖妇女减肥时,有氧运动强度是否对腹部HSL基因表达有影响。方法:30位女性(BMI=33.0±0.7kg/m~2,年龄58±1岁)分3组各完成为期20周的干预实验:热量限制(n=8):热量限制加中等强度运动(心率储备45%-50%,每周3天,n=9);热量限制加高强度运动(心率储备70%-75%,每周3天,n=13)。各组规定的能量赤字相同:营养不良(仅热量限制状态时每周2800千卡),或者营养不良(每周2400千卡)加运动(每周400千卡)。测量身体组成和最大需氧量,在实验前之后分别采集腹部皮下脂肪组织样本,用实时RT-PCR测量脂肪组织HSL基因表达。结果:3种干预方式在减少体重、脂肪量、脂肪百分比以及腰部脂肪方面均效果显著(p<0.01)。3种方式均未改变绝对最大耗氧量,但都增加了相对最大耗氧量(p<005到p<0.01)。同干预实验前相比,只有热量限制加高强度运动使脂肪组织HSL基因表达显著提高(p<0.01),这组的HSL基因表达与另外两组有显著差异(只有热量限制p<0.05,热量限制加中等强度运动p<0.01)。整体来看,脂肪组织HSL基因表达的变化与绝对最大耗氧量(r=0.55,p<0.01)和相对最大耗氧量(r=0.32,p=0.09)成正相关。结论:这些结果支持肥胖妇女减肥过程中有氧运动强度对其脂肪组织代谢中HSL通路有潜在影响。

  • 标签: 腹部肥胖 脂肪组织 饮食 运动强度 激素敏感脂酶 减肥
  • 简介:教材结构是指教学材料各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长期以来,体操技术教材是按体操中各单项自身技术系统性,从易到难,从简到繁的逻辑顺序和认识规律进行搭配和排列的,它对我国的体操教学事业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如以同技术结构动作为教学内容,先后有联系的重复课次越多,反映教学效果主要指标的技术成绩也就越好。为此就设想把常规技术教材结构与同技术教材结构作一个教学实验,以求对体操技术教材结构作一些探索。

  • 标签: 教材结构 教学材料 技术结构 动作难度 以同 教学内容
  • 简介:一是关于体育哲学概念的界定;二是体育哲学结构的系统整体性、辩证过程性、全局指导性、积极能动性、机制复归性和有效创造性;三是体育哲学的生成机制、发展机制、塑造机制、完善机制和功能机制.

  • 标签: 体育哲学 体育哲学结构特性 体育哲学特有机制
  • 简介:目的:观察间歇期不同恢复方式[积极性恢复(AR)vs.消极性恢复(PR)]对青年男子田径运动员不同间歇时间高强度间歇训练(HIT)效果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20名青年男子田径运动员通过递增负荷运动实验测试最大摄氧量(VO2max)和最大有氧功率(MAP)。受试者以120%MAP强度分别进行短间歇HIT(运动15s,间歇15s和30s)和长间歇HIT(运动15s,间歇60s),直至力竭,间歇期分别进行PR(即在功率自行车上休息)和AR(以50%MAP继续蹬车)。测定受试者力竭时间(ET)、摄氧量(VO2)、心率(HR)和能量代谢率(EMR),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测定股外侧肌肌氧含量的变化。结果:1)15s短间歇HIT时:ET在PR高于AR(P〈0.05),平均摄氧量(VO2mean)、EMR以及脱氧血红蛋白平均增加速率(△HHbrate)、氧合血红蛋白平均降低速率(△HbO2rate)和组织氧合指数平均降低速率(△TSIrate)在PR低于AR(P〈0.05)。2)30s短间歇HIT时:ET在PR高于AR(P〈0.05),平均心率(HRmean)、EMR以及△HHbrate、△HbO2rate和△TSIrate在PR低于AR(P〈0.05)。3)60s长间歇HIT时:ET、VO2mean、HRmean和EMR在AR高于PR(P〈0.05),△HHbrate、△HbO2rate和△TSIrate在AR低于PR(P〈0.05)。结论:不同恢复手段对HIT训练效果的影响与间歇时间有关。对于短间歇HIT(间歇15-30s),间歇期进行PR的训练效果优于AR,其机制与PR时耗氧量较少、能量消耗较低、Hb脱氧合速率减慢有关;然而,长间歇HIT(间歇时间60s)时,间歇期采用AR的效果更佳,其原因在于AR时有氧功率输出增加以及Hb快速再氧合所致。

  • 标签: 高强度间歇训练 恢复方式 能量代谢 肌氧含量 近红外光谱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