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西宁盆地及周缘处于新构造运动活跃地带,历史上该区曾发生过多次浅层地震(其中几次具有较大破坏性)。通过区域地球物理场分析,推断深部构造特征,对地震产生动力学背景作深入探讨有利于地壳稳定性评价。

  • 标签: 西宁盆地 地质构造 地震
  • 简介:本文利用第四代地磁场综合模型(ComprehensiveModel4,CM4),计算了1982-2002年隆尧地磁台站磁层源磁场及其感应场、电离层源磁场及其感应场地磁北向分量X、东向分量y、垂直分量Z,分析了各场源磁场随时间变化特征.磁层源磁场及其感应场呈现出11年和27天周期性变化,有些年27天周期性变化显著,有些年则不太显著;电离层源磁场及其感应场具有明显季节变化,不同年相同季节变化形态一致但幅度不同;日变化分析显示,磁静日和磁扰日期间模型数据台站实测数据变化一致性较好,相关性较高.

  • 标签: 综合模型 CM4 地核场 磁层源磁场 电离层源磁场 感应场
  • 简介:本文根据近年来福建沿海以及福州市地震地质勘探调研最新成果,分析了长乐市地质构造背景地震活动关系;为跨断层土壤氡气,二氧化碳观测等手段监测资料分析,以及地震预报提供依据。

  • 标签: 长乐市 地震地质 分析 研究
  • 简介:根据1990年以来青海省年度地震趋势会商报告,对不同年份地震预测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对年度预测在基本准确标准以上预测依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频次、水氡、应力应变、缺震、GL值、b值、震级平静、能量蠕变曲线、地温、震群等10个测项在基本正确预测中出现比例相对高一些。

  • 标签: 青海省 地震测项 地震参数
  • 简介: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典型破坏性地震应急处置过程及其产生灾情信息分析总结,针对地震应急过程中不同用户群体对地震灾情信息需求、不同工作场景中可用信息传播途径和灾情信息用户双重身份特点,利用内容管理技术、信息集成发布技术、RIA技术、自适应网页设计技术等,设计实现了基于共享模式分级分层地震灾情集成发布平台,实现了通过网页、手机APP、手机微信、短彩信等方式实时快速地发布地震应急过程产生各类灾情信息,可为指挥人员、应急专业人员、政府和社会公众等提供便捷快速灾情信息服务。

  • 标签: 地震灾情 信息服务 发布平台 网页 手机
  • 简介:本文对福建数字地震台网98年7月至9月记录到全部地震非地震事件作初步统计,并扼要介绍其分析处理情况。

  • 标签: 事件 分析处理
  • 简介:地壳形变测量是地震预报一项重要基础工作,PDA轻便、电池持久耐用,WinCe操作简单等特点,为形变台站野外观测记录提供基本平台。本文按照有关规范及标准要求,采用PDA硬件平台,在windowsCE软件支持下,利用MicrosofteMbeddedVisualBasic编程环境,通过wincesdk工具模块,实现基于PDA形变台站电子手簿系统(CaisBookPDA1.0)。采用电子数据防伪技术,建立了完善形变台站水准电子记簿软件,可代替手工记录。

  • 标签: 形变台站 PDA 观测记录 系统
  • 简介:回顾了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前,嘉峪关台利用本台各种前兆资料异常,结合本地区地震活动性特征,预测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基本思路和经验教训,结果认为:只要观测人员对本手段观测资料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利用台站掌握第一手资料优势来实现具有减灾实效地震预报,是完全有可能.

  • 标签: 民乐 山丹 地震预测 经验教训
  • 简介:密集布设MEMS强震仪台网获取准实时强震观测数据,可以为震后灾情快速判断和平时地震学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阐述了利用3G/4G无线通信和L2TP(LayerTwoTunnelingProtocol,第二层通道协议)VPN(VirtualPrivate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基于互联网组建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微机电系统)强震仪监测网络主要步骤和实现过程,实现了MEMS数据实时传输。提供了一种简单组网模式,为建立灵活、实用、覆盖面广,并具有一定安全性密集监测网络提供参考。

  • 标签: MEMS 监测网络 L2TP
  • 简介:本文是根据大量工程桩基检测实践,分别对桩头缺陷-—松散、浮浆、夹泥、空洞等特征进行分析比较,给出桩头缺陷对应时域频域特征。文中并给出在桩基检测过程对桩头处理应注意事项。

  • 标签: 桩头缺陷 应力反射波法 时域分析 频域分析 桩头处理
  • 简介:本文简要地叙述了信息共享中有关问题。为了解决信息共享中有关责任问题,本文提出用成熟数字签名技术;并且对提高数字签名技术运算速度提出了具体技术措施。

  • 标签: 信息共享责任 数字签名 逻辑移位 分段求余
  • 简介:本文简要分析福建省农村房屋工程抗震现状,介绍福建省地震局在“九五”和“十五”计划期间,开展农村房屋震灾防御工作情况,并对今后农居工程防震减灾工作提出建议。

  • 标签: 地震 震害防御 农村 建筑
  • 简介:本文以1969年以来中国大陆9对MS≥5.9级地震为例,引出诱发性前兆概念。诱发性前兆是指远区强震(A)发生后3个月内产生于未来后续地震(B)附近(△≤200km),并与该地震有某种成因联系继发性异常和新异常。诱发地震诱发性前兆是反映强震间耦合作用同因异象。1988年以来南北带强震组(1988年耿马、澜沧7.6级地震──1990年天祝、景泰6.2级地震)诱发地震和诱发性前兆显著,并呈连锁式分布,表明该地震组各强震之间具有较强耦合作用。

  • 标签: 诱发性前兆 同因异象 耦合作用
  • 简介:本文介绍海温台湾地区7级地震关系,表明海温异常具有预报意义。同时着重分析了1999年9月21日台湾地震前海温异常特征。本人据此在1998年年度会商中提出了预报意见。

  • 标签: 海温 异常特征
  • 简介:根据NGDC提供太阳黑子资料,分析了太阳黑子活动地球上巨震活动关系。一般来说,地震发生平均相位角大致在69.5°∽103.7°和256.3°∽290.5°之间,在每个太阳黑子活动双周中,强震容易在黑子活动峰值出现,而在太阳黑子活动单周中。强震较易在黑子活动谷值出现,并指出在今后3∽4年内,欧亚大陆发生8级以上巨震可能性很大。

  • 标签: 太阳黑子 巨震 地震活动性
  • 简介: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农村住宅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阐述,从中分析农村住宅抗震性能差原因,并提出自己观点、建议。

  • 标签: 农村住宅 抗震性能 问题 建议
  • 简介:基于网络技术视频监控服务,实现了对新疆北天山地区3个泥火山点实时监测,可在线实时查看泥火山活动情况,分析预报人员依据泥火山活动图像可开展地震预测研究。新疆艾其沟泥火山网络视频监控服务系统扑捉到了2次6级地震前火山液面明显宏观异常变化现象,这说明基于宽带网络技术网络视频监控服务,可实现互联网用户使用客户端远程软件连接服务器,实现在线实时查看泥火山活动情况监控画面,并依据泥火山群地震观测网,捕捉泥火山群地震前兆异常。

  • 标签: 新疆 泥火山群 地震前兆 实时监测
  • 简介:本文分析了台湾恒春海外一次地震记录波形P波主要特征。首先对其首波PN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线性关系较好,计算出速度值华南地区近震走时表中所用地壳模型中速度值一致。其次对其PN波续至波进行分析,发现该处地震其射线穿过台湾岛后地震记录波形明显没有穿过台湾岛不同,即没有穿过台湾岛地震记录波形中首波震相之后明显存在有另一组震相,而穿过台湾岛后地震记录波形则没有或不明显。该组震相最明显特征是它与首波到时差随震中距加大而减小,据此,作者认为它可能是一组波,即地壳内双程反射波,表明该处有低速层存在。分析结果表明,台湾海峡南部即福建省东山海外地区及泉州、漳州、永安地区下方有一低速层存在。

  • 标签: 地震射线 震相特征 低速层
  • 简介:介绍了青海地区表层水温井孔观测概况,对各井孔产出数据可靠性和年变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汶川、大柴旦、玉树地震前后水温(地温)前兆异常变化特征,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结果。

  • 标签: 表层水温 典型地震 前兆异常 青海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