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定位方法在小儿静脉采血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4例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施行传统的触摸动脉搏动的定位方法,观察组则采用三角凹陷内触摸动脉搏动的定位方法。结果两组患儿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血肿发生率具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采血过程中,应用薄肌定位方法可有效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极大程度上减轻患儿受到的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股静脉采血 定位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阻滞麻醉在高龄老人髌骨骨折手术中的优势。方法用低浓度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在神经刺激器定位下进行神经阻滞,治疗高龄髌骨骨折患者86例。结果对高龄老人髌骨骨折手术患者行神经阻滞是一种既经济又安全的麻醉方式。

  • 标签: 高龄老人 髌骨骨折 股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比较休克患者经动脉和桡动脉采集血气成功率、时间、血肿发生率,进而得出结论休克患者行动脉穿刺采集血气标本时,动脉穿刺比桡动脉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少,对危重病人的救治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可以优先选择动脉穿刺。

  • 标签: 休克 血气 股动脉 桡动脉 采集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介入治疗是一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出血症状,维持患者的身心状态稳定,促使其病情稳定恢复。本文对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术后动脉出血护理情况作综述。

  • 标签: 脑血管疾病 介入治疗 股动脉出血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动脉穿刺患者进行经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以我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就诊的100例经超声引导下动脉穿刺及介入治疗患者,进行相应的脑血管造影术,脑血管动脉瘤栓塞术、脑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等,对患者临床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观察。结果:参与治疗的患者均手术成功,有2名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在超声引导模式下进行动脉穿刺治疗术,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安全系数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股动脉穿刺 介入治疗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动脉穿刺患者进行经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以我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期间就诊的100例经超声引导下动脉穿刺及介入治疗患者,进行相应的脑血管造影术,脑血管动脉瘤栓塞术、脑血管狭窄支架植入术等,对患者临床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估观察。结果:参与治疗的患者均手术成功,有2名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在超声引导模式下进行动脉穿刺治疗术,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安全系数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股动脉穿刺 介入治疗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动脉穿刺行介入诊疗术中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通过356例介入诊疗术患者术中监护,观察其并发症并采取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356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出现并发症28例,经过及时处理,并未造成严重后果。结论严密的观察,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及护理配合,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

  • 标签: 股动脉穿刺 介入诊疗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血样标本采集和患者准备会影响实验室分析结果,并成为实验室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为探讨血液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根据自己多年来的经验,并参考有关资料分别从采集前准备,采血部位与方法,采血时间,采血容器,采集前的注意事项,血液标本的处理等细节及相应预防措施进行阐述,并为实验室提供合格的,高质量的标本提供参考。

  • 标签: 血液标本患者准备采集方法影响因素注意事项
  • 简介:目的使用ELISA法及RPR法检测梅毒,评价两种梅毒检测方法在血液筛查中降低漏检率,保证血液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1672例献血者的血液样本同时采用ELISA及RPR两种方法检测献血者标本中的梅毒指标结果检测的1672份样本中,RPR阳性10份,TP-ELISA证实阳性9份,排除生物假阳性1份。结论RPR法梅毒筛查有生物假阳性,ELISA法更适合献血者血液筛查为RPR阳性的样本,用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TP-ELISA进行检测,防止实验室梅毒检测的漏检。

  • 标签: 血液样本 RPR TP-ELISA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肱动脉、动脉PCI的成功率及安全性。方法经桡动脉PCI280例、经肱动脉PCI208例、经动脉PCI180例。观察三组手术穿刺成功率、术后卧床时间及血肿的发生等。结果桡动脉组和肱动脉组术后卧床时间与动脉组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桡动脉组和肱动脉组血肿的发生率较动脉组减少(P<0.05);三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组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肱动脉行PCI安全、经济,更易为患者所接受。

  • 标签: 桡动脉 肱动脉 股动脉 PCI 护理
  • 简介:摘要肝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因早期症状不明显,症状发现后已是中晚期,大多数病人已失去手术机会而选择非手术治疗[1]。临床有80%左右的患者因各种原因不能手术。介入治疗,是常被采用的手段,现如今已成为治疗肝癌不可或缺的手段,对于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介入疗法成了患者的救命稻草。以往的介入术后通常采用手工压迫法达到止血目的,需制动24小时,患者经常穿刺部位出血、血肿、渗血,为预防以上并发症发生,血管压迫器在动脉止血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一种简易器械辅助下,医用胶粘合进行细小血管吻合操作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实验用新西兰大白兔12只,麻醉后切断双侧动脉,随机选取一侧动脉应用传统显微线缝合法吻合,作为对照侧;应用医用胶吻合另一侧动脉,应用螺旋针内部支撑辅助下外涂医用胶粘合法吻合血管,作为实验侧。结果对照比较两种吻合方法所用时间长度以及吻合血管血流状态的变化。应用传统缝合法吻合股动脉组平均耗时13.5min,而应用螺旋针支撑辅以医用胶外涂法吻合组吻合股动脉平均用时8.4min,两者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而两组之间术后3d以至4w吻合血管血流状态的变化统计学无显著差异。结论该实验可以证明应用螺旋针内部支撑牵引法辅助医用胶粘合血管可缩短手术耗时,降低对吻合技术的要求,同时对于血管吻合的通畅率和血流速度均不亚于传统的显微缝合吻合法。

  • 标签: 医用胶 吻合 血管支架 显微外科
  • 简介:摘要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后,传统方法是应用动脉压迫器止血,目前最新的止血方法是应用血管缝合器缝合股动脉,缝合后以“8”字形加压止血带局部压迫动脉穿刺处,但这种方法易使术后感觉不适,用力过大还可致局部皮肤损伤,故我们设计了一款新型动脉压迫止血裤,包括弹力短裤和压迫块和弹力带,设计简洁,可提高患者舒适度,保护患者隐私,便于术后观察,减轻护士工作量,并且制作简单、取材方便、价格低廉。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日康复。

  • 标签: 股动脉穿刺 血管缝合器 股动脉压迫止血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毛刺法配合TDP照射治疗外侧皮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2例外侧皮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针灸毛刺法配合TDP照射治疗。对照组使用神经营养剂、止痛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84%,经统计学合并频数的pidit计算法处理两组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毛刺法配合TDP照射治疗的治疗组疗效优于使用神经营养剂和止痛剂的对照组。

  • 标签: 股外侧皮神经炎 毛刺法 TDP照射
  • 简介:患者男,79岁.因发现左大腿后侧赘生性包块72年伴红肿热痛皮肤溃破十余天于2011年2月入院.患者6岁时发现大腿后侧长出一小赘生物,约花生米大小,缓慢生长,遂未作任何处治.近年来因包块长大后遂行中草药外敷治疗,敷后出现包块溃破并伴周围皮肤红肿热痛及行走困难来诊.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左下段后侧腘窝上见长径约8cm鸡蛋形有蒂的赘生性包块(图1),周围见中草药残渣,包块顶端溃破并形成直径约为3cm的圆形溃疡,溃疡底见脂肪样组织外露,溃疡周围包括肿块的表皮完整,但包块及蒂周红肿热痛炎性症状明显,包块触之质软有弹性.外院及我院超声示:左腘窝上突出性包块,血管瘤可能.

  • 标签: 后侧赘 左后侧 生性脂肪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侧肌肉注射法在疫苗接种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接种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的966例婴幼儿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83例采用外侧肉注射法接种;对照组483例采用三角肌注射法接种,观察两组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和家长满意度。观察0-7天,结果观察组仅有9例注射部位出现红肿,3例低烧。经局部热敷或多饮水等处理2至3天全部恢复正常;而对照组有21例注射部位出现红肿,12例发烧,其中1例出现炎症,高烧,需要消炎降温处理。观察组家长满意度96.81%,高于对照组的92.44%。结论外侧肌肉注射法接种安全、可靠,家长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婴幼儿 股外侧肌 接种部位 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