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检验科微生物室引起感染的各种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整理收集近几年我院发生的检验科感染事故20例进行分析,通过对医院的废弃物处理、人员管理、生物安全等各个方面分析,最后进行总结。结果检验科微生物室是引发感染的重要部门,存在着许多感染因素,应该制定严格的管理措施,并严格执行,能够有效的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感染 检验科 原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对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于我住院治疗的各项病症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检验组与常规组两组,各分得74例患者。其中检验组中的74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微生物检验,常规组的患者则不采取任何检验方法。30天后对比两组患者出现院内感染的几率及感染程度。结果一个月内,常规组的74例患者出现院内感染者11例,感染率为14.86%,超出检验组6例,感染程度也明显重于检验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治疗患者行微生物检验,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抵抗力,降低院内感染几率,减轻患者痛苦,对控制医院感染的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控制医院感染 重要性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微生物检验在控制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2月-2014年4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尿路感染患者240例,平均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微生物检验,并根据结果采取相适应的治疗;对照组患者不进行任何检验,仅根据医生的临床经验,对患者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感染严重程度明显的比对照组患者低,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微生物检验能够预防和控制感染,对病原菌进行检测,从而降低感染的几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因此,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控制感染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通对美国进境的环保微生物菌剂恶臭假单胞菌进行鉴定。方法从该样品中分离、纯化得到菌株,进行形态、生理生化测定,并提取其基因组DNA,进行16SrDNA扩增、基因测序等,分析该菌是否是恶臭假单胞菌。结果综合形态、生理生化特征,16SrDNA扩增片段序列分析及在数据库NCBI上比对结果,分析该样品中不含有恶臭假单胞菌,与申报进境的商品不符。结论首次截获从美国进境的不合格环保微生物菌剂恶臭假单胞菌。

  • 标签: 进境 环保微生物菌剂 序列分析 鉴定 恶臭假单胞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就护理专业《人体解剖》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问题,对临床各主要科室的护理工作者及临床课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了一些有用的信息。

  • 标签: 护理专业 解剖学 临床调查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人口因素对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自测健康状况影响。方法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对大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375名护士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分析。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RHMS各维度均分除认知功能、社会支持和健康总体自测外均大于6。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相对高龄、高薪的护士自测健康状况得分低。结论医院护士自测健康状况中等偏上水平,负向情绪大,健康意识差,管理者可通过监测护士健康状况,组织护士集体活动,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弹性化管理,改善护士健康状况,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储备新生的力量。

  • 标签: 护士 自测健康 人口学因素
  • 简介:《人体结构》是护理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授课过程中贯穿包括人文等素质教育具有重要作用,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文素质渗透教育可以采用结合爱国主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职业技能、时代特征以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方式进行,并形成制度化。教师应提升自身素质,要结合教材,自觉、全面挖掘素质渗透教育素材,丰富素质渗透教育形式。

  • 标签: 素质教育 渗透 人体结构学
  • 简介:摘要康莱特注射液是我国最先从中药薏苡仁中提取有效成分薏苡油经科学研制而成。是一种有显著药效的新型抗癌中药,具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改善恶病质等功效,对多种肿瘤有显著疗效,近年来对其药效及临床研究均有许多进展。

  • 标签: 康莱特注射液 药效学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和分析颈椎病三种不同检查方法的影像特征,以提高对其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颈椎病患者的DR、CT和MRI的影像及相关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影像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对脊髓型、神经根型、交感神经型、椎动脉型及混合型颈椎病的CT检查敏感性优于DR检查;对颈椎椎管狭窄、椎小关节增生硬化和后纵韧带骨化,CT显示优于MRI检查;MRI对脊髓受压评估和颈椎间盘突出的显示优于CT检查。对颈椎型颈椎病的DR检查敏感性高于CT及MRI检查。结论DR、CT及MRI检查均对颈椎病的病变显示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可将三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综合分析临床资料及影像表现可提高颈椎病的早期诊断和定性诊断的水平,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颈椎病 分型 影像学 价值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分析陕西某市公安干警连续三年不同年龄段全血粘度异常率的变化情况,提醒这一特定职业人群对自身的健康引起足够重视。方法采用北京众驰伟业ZL9100型全自动血流变测试分析仪测定陕西某市公安局数百名干警血液粘度,每年测定一次,连续测定三年,对不同年龄段的全血粘度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公安局干警自2011年至2013年连续三年全血粘度异常率逐年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一年龄段和第二年龄段全血粘度异常率连续三年逐年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三年龄段和第四年龄段全血粘度异常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这一特定职业人群全血粘度异常率逐年升高呈现年轻化趋势,这就需要他们注意膳食结构调整,加强体育锻炼,定期进行血液流变学监测,不断改善和提高干警整体健康水平,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机率。

  • 标签: 血液流变学 全血粘度 异常率
  • 简介:摘要针对高职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知识层较窄,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动手能力不足等现象。我们通过多年教学实践,总结教学经验,提出小组合作教学法,并就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展合作教学方法提出建议与思考。

  • 标签: 高职院校 疾病学 合作教学法
  • 简介:摘要目的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可以自生殖年龄到绝经以后,发病高峰为55~69岁1,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及卵巢癌,居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第3位。方法对于宫颈癌现在已有了一套完整的三阶梯筛查方法,而对于子宫内膜癌的早期筛查还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的筛查方法。结果以往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方法是分段诊刮术,刮出组织送病理检查,由于种种原因,不是每个病人都能刮出组织,而病人承受的痛苦是比较大的。结论寻求一个具有价廉、简便易行、无痛、准确性高的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方法已迫在眉睫。刷取子宫内膜细胞分别做成涂片和液基薄层细胞涂片,并同时诊刮送病理,观察宫腔细胞在筛查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宫腔细胞学 子宫内膜细胞 子宫内膜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细菌感染与免疫改变,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0年—2013年来我院诊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40例,对其前列腺液细菌培养结果及免疫球蛋白IgA和lgG测定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的尿液及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呈阳性者25例,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免疫球蛋白IgA和lgG水平均高于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呈阴性者。结论对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取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及免疫球蛋白测定不仅有助于诊断,而且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细菌感染 免疫学
  • 简介:摘要鼓室硬化可发生于鼓室的任一部位,指的是中耳黏膜下层或鼓膜固有层的结缔组织出现骨化病变、钙质沉着以及透明样变性的病症。当前,鼓室硬化以手术治疗为主,但其病理过程却难以阻止。而对于引起鼓室硬化的病因以及发病机制,学者看法不一,但一致认为与遗传、高钙血症、分泌性中耳炎鼓膜切开置管术、免疫、感染炎症等因素有关。现就鼓室硬化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进行鼓室硬化治疗有所启示。

  • 标签: 鼓室硬化 病因学 发病机制
  • 简介:目的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对形态相似的医学媒介生物种类进行观察、描述、比较分析,为此类媒介生物的鉴定提供新的方法.方法选择媒介4类17种,常规标本制作并在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并进行描述比较和分析.结果共观察到4类媒介6类触角感受器,具有不同程度的种间差异.结论对医学媒介生物触角感受器的研究,为更好地把握各类感受器的功能,揭示触角的感受机理和防治医学媒介提供新的途径.

  • 标签: 分类 医学媒介生物 电子显微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微生物检验分析后实验室质量管理措施。方法对比分析我院2011年和2012年实施的实验室质量管理措施。2011年我院采用传统临床微生物检验后实验室质量管理措施;2012年,我院总结以往工作经验,对现有质量控制模式进行改进及完善。记录两组由于微生物检验后实验室质量所致误诊、漏诊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2011组我院由于微生物检验后实验室质量所致误诊、漏诊率高达3.51%,显著高于2012组0.45%,对比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检验人员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重视微生物检验后质量控制工作,从而提高临床诊治正确率,确保患者疗效及生命安全。

  • 标签: 微生物检验后 实验室质量管理 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足口病的流行病特征,探讨其防治策略。方法对我院感染科2013年1~12月收治的52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病全年都有发病,其中6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多发于1~3岁的患儿,占66.92%(352/526);患者中以散居儿童为主(共415例,占78.90%),其次为托幼儿童(78例,占14.83%)和学生(33例,占6.27%);农村人口(457例,占86.88%)多于城镇人口(69例,占13.12%),常住人口(516例,占98.10%)多于流动人口(10例,占1.90%)。经抗病毒治疗后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后,本组患者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针对手足口病的流行病特征特定制定合理的防治措施对于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降低其发病率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