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血常规检验中采集末梢血和静脉血检测的效果。方法自我院2014年8月~2015年3月的健康体检者中选取80例充当试验对象,根据规程对其末梢血与静脉血进行采集和检验,通过对比两者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及血小板(PLT)几项指标验证样本的重复性与不同时点的检测情况。结果①研究显示,静脉血2次检验结果的重复性较接近,而末梢血2次检验差异性较大,重复性较静脉血略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0h比较,末梢血1h时的WBC、RBC等数值明显改变,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静脉血未见显著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检验中采集静脉血行血常规检验,相比末梢血检测更利于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值得推荐。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末梢血 静脉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四项及血常规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临床孕妇42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42例健康非妊娠女性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凝血四项与血常规检测,比较相关结果。结果经检验,在凝血四项PT、TT、APTT、Fib检验结果、常规检验结果表明,PT、RBC、TT、APTT、HGB方面,对照组均高于观察组,而在Fib、WBC方面,对照组均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产孕妇,若能够进行凝血四项与血常规可以找到异常情况,并根据结果进行针对性干预,可以改善贫血及预防相关并发症。

  • 标签: 临产孕妇 凝血四项 血常规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出血热患者的血尿常规检测方法与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早期出血热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归为观察组,然后再选取同一时期50例治疗感冒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血尿常规检测方式对患者进行检测,并对其检测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观察组蛋白质、膜状物以及红细胞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WBC、NEU、PLT以及LYM差异较大。结论血尿常规检测在早期出血热检查中的效果显著,并且能够将WBC、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以及蛋白质阳性率作为该疾病的主要诊断标准。

  • 标签: 早期出血热 血尿常规 检测方法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情况的过程中,对比应用动态、常规心电图的诊断价值,为临床心内科诊断奠定基础。方法自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128例冠心病患者,分别应用动态、常规心电图的诊断价值。结果予以不同的检查方法后,对试验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的阳性诊断率(84.4%,54/64)显著优于对照组(57.8%,37/64),差异显著(P<0.01)。对试验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的心律失常结果的确诊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如房性、室性心律失常等,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情况的过程中,应用动态心电图可准确检出心律失常及其类型,有利于患者后续治疗方案的选择,应广泛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毒症应用高通量和常规血液透析治疗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患者例数为100例,其入院治疗时间为2017年1月—2017年12月,分为两组进行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高通透性透析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磷浓度以及血清全段甲状腺素的下降快于对照组,P<0.05,而血肌酐、血清尿素氮差异不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有效的清除患者体内中大分子物质,并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明显优于低通量血液透析。

  • 标签: 尿毒症 高通量 常规血液透析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实施不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6年4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94例急诊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n=47)和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n=47),对两组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的消极情绪的改善情况,抢救时间以及疾病复发率进行对比。结果组间患者的抢救时间及疾病复发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改善程度较比对照组更为理想,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稳定急诊心肌梗死患者情绪具有十分理想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 心肌梗死 心理护理 常规护理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形态学检查在血常规检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6年8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门诊血常规检验标本850个,对所选取的850个血常规检验标本进行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测。对比分析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形态学检测结果。结果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中报警提示阴性率为69.18%(588/850),报警提示阳性率为30.82%(262/850);镜检结果阴性率为86.71%(737/850),阳性率为13.39%(113/850)。两种检查方式结果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查各具优点,二者结合应用可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提高检查质量。

  • 标签: 血常规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细胞形态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分析我科2008~2010年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常规化学室间质评(EQA)的成绩,探讨稳定和提高临床化学检验质量的因素,为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的9次EQA成绩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变异指数得分(VIS)和变异指数移动总均值(OMRVIS)表示。结果3年内参加卫生部临检中心常规生化EQA活动成绩均为优秀,年平均VIS均<80%,3年优秀率分别为80%、100%和100%,OMRVIS从56下降至32。结论通过参加EQA,发现不足,制订持续改进方案并实施,可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度,提升实验室检验质量,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 标签: 室间质量评价 常规化学 变异指数得分 变异指数移动总均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血糖的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1月收治的9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分别接受快速血糖仪和常规生化仪的血糖检测,对比检测效果。结果快速血糖仪检测的单次检测平均值为(6.8±2.1)mmol/L、多次检测平均值为(6.4±1.8)mmol/L,常规生化仪单次检测平均值为(6.6±2.0)mmol/L,多次检测平均值为(6.5±1.7)mmol/L,以上组间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血糖效果相当,快速血糖仪具有操作方便、检测迅速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快速血糖仪 常规生化仪 血糖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上消化道异物的临床取出治疗中常规胃镜和无痛胃镜的应用对比情况。方法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门诊接受诊治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94例,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胃镜取出治疗,观察组患者则结合无痛胃镜进行异物取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异物取出过程中出现躁动、出血以及恶心、呕吐、穿孔等不良病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结论上消化道异物患者的临床取出治疗中应用无痛胃镜的临床应用性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上消化道异物 常规胃镜 无痛胃镜 临床比较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医院的正常运营有赖于高质量的医疗设备和相关仪器。常规临床医疗设备在医院设备中占据着关键性地位,加强对此类设备的预防性维修保养,对于保障设备质量和使用性能,进一步推动医疗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浅析了预防性维修保养的含义,探究了医院常规临床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保养措施,以期为医院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医院 常规医疗设备 维修保养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粪和尿常规检验标本不合格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间不合格粪便标本、尿液标本各110份、130份进行统计处理。结果经统计发现,尿液常规样本不合格中样本量不足与样本污染比例偏高,分别为40.00%、39.23%;粪便常规样本不合格中样本量不足比例最高为82.73%。结论在粪便与尿液常规检验样本方面,应重视标本量与标本污染检查,提高检验样本合格率。

  • 标签: 不合格因素 尿液常规 粪便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颈炎患者接受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的价值。方法选取宫颈炎患者50例,时间为2014年1月25日—2017年1月30日,分为2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则联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宫颈炎护理的效果。结果实验组宫颈炎患者的并发症几率(28.00%)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几率(4.00%),P<0.05;实验组宫颈炎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满意率(76.00%),P<0.05。结论宫颈炎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联合,可以促进其来疗效的提高,改善其预后。

  • 标签: 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宫颈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牙列缺损应用口腔种植牙修复和常规修复治疗的疗效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就诊的88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4例患者采用口腔种植牙修复,对照组44例患者采用常规修复,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咀嚼功能、固位功能、语言功能、舒适功能、美观功能)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2%,经检查和询问,实验组患者牙齿的各项功能的恢复程度都优于对照。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修复相比,牙列缺损应用种植牙修复的治疗效果更好,总有效率更高,牙齿的恢复程度更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运用。

  • 标签: 牙列缺损 种植牙修复 常规修复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40例血糖检验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观察两组患者检验结果。结果在血清葡萄糖、血浆葡萄糖、毛细血管血糖、静脉血检验方面,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血糖检验过程中,快速血糖仪与常规生化仪检验结果基本一致,但快速血糖仪具有经济、便捷、准确性高等特点,有利于减轻患者负担,帮助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糖检验 快速血糖仪 常规生化仪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急诊科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入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方法对比分析两种护理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前瞻性病情分析(t=10.065,P<0.001)、护理急救操作评分(t=9.341,P<0.001)、及时处理医嘱(t=8.995,P<0.001)、医护配合满意度评分(t=10.083,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士的语言、仪表的满意度(98.75vs90.00,χ2=5.769,P=0.016)、服务态度的满意度(97.50vs88.75,χ2=4.783,P=0.029)、技术操作的满意度(96.25vs86.25,χ2=5.010,P=0.025)、治疗及时的满意度(98.75vs87.50,χ2=7.907,P=0.005)、健康教育的满意度(96.25vs85.00,χ2=5.959,P=0.01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助于医患关系的优化,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情况,并维护医院的形象,应持续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诊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频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隐匿型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隐匿型冠心病患者50例,同时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来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受检人50例,将所有人群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和高频心电图检查,并分为高频组和常规组。结果高频组的确诊率高于常规组的确诊率,高频组的误诊率小于常规组的误诊率,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频心电图在匿型冠心病诊断中可以有效提高诊断率,减少误诊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并探讨其应对策略。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2月—2018年2月收治的200例行尿常规临床检验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行常规检查法,观察组先清除阴道分泌物再行尿常规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的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和蛋白质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分泌物会影响尿常规检验结果,因此在临床检验时,要严格按照尿液样本采集的规范操作,洁净阴道分泌物以提高检测准确性。

  • 标签: 阴道分泌物 尿常规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病毒性脑炎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196例病毒性脑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生化检查;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对比两组检出率及检出项目的差异。结果不同检查方式后,观察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在对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采用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能较为稳定、敏感、准确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有利的临床数据支持,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常规脑脊液细胞学 病毒性脑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非脂肪肝和脂肪肝患者中血常规检验的价值。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做血常规检验的患者(4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疾病分乙组、甲组,甲组是20例脂肪肝患者,乙组是20例非脂肪肝患者,总结血常规指标。结果甲组患者的嗜酸性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比率、淋巴细胞比率大于乙组患者,但差异不显著,P>0.05。甲组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大型血小板比率、血小板分布宽度、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标准差、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平均红细胞Hb浓度、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细胞容积、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白细胞计数均大于乙组患者,甲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小于乙组患者,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验中,脂肪肝患者与非脂肪肝患者的相关指标具有明显的差异。

  • 标签: 血常规检验 非脂肪肝 脂肪肝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