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电解质溶液浓度对装量100mL以上的葡萄糖注射液微粒检测的影响。方法采用10%和20%氯化钠溶液,各取10mL,分别加入同一瓶的葡萄糖注射液各90mL,在KF-4微粒计数器上进行微粒测定。结果在加入不同电解质溶液浓度条件下测得每mL含10、25μm以上的微粒数日均符合药典要求。两种条件下测得的数值接近,经秩和检验,得α=0.05,即两种浓度对微粒检查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电解质溶液浓度对葡萄糖注射液微粒检测影响不大,该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为葡萄糖注射液微粒检测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微粒 葡萄糖注射液 氯化钠溶液 浓度
  • 简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血站作为预防输血后肝炎而长期使用的一项检测项目.随着血液检测自动化的应用,许多血站已采用大型全自动生化仪或全自动酶标仪,应用酶动力学法进行ALT的自动定量检测.笔者根据本血站的实际情况,用ALT质控血清对ALT检测中的几个常见问题(时间、温度等)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 标签: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检测 质控血清 预防 输血 酶动力学法
  • 简介:目的了解先天性双阴茎畸形行部分阴茎再造术20年后阴茎感觉功能恢复情况以及使用神经电生理方法评估再造阴茎术后感觉功能恢复的可行性.方法对再造阴茎的温度觉及两点辨别觉进行检测;及使用神经电生理的方法检测再造阴茎的体感诱发电位及阴茎背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结果再造阴茎温度觉及两点分辨觉均恢复良好.阴部诱发电位位于正常范围内,阴茎背神经传导速度小于平均水平.结论这种特殊类型的再造阴茎,经神经吻合后感觉功能基本恢复良好;使用神经电生理方法测定再造阴茎感觉功能恢复是可行的.

  • 标签: 阴茎畸形 阴茎再造术 术后 功能检测 病例报告 感觉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多普勒血流参数分级标准诊断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方法对91例患者的182支血管行颈动脉超声及血管造影检查,分别采用Strandness、Washington、Faught、Bluth、Caroll和我院的多普勒血流参数标准对颈内动脉狭窄程度行分级诊断,并与血管造影的欧洲颈动脉外科试验法(ECST)的测量结果比较,计算不同多普勒狭窄分级指标诊断的敏感性(SEN)、特异性(SPE)、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Kappa值.结果我院多普勒血流参数分级标准的SEN、SPE、PPV、NPV及Kappa值明显高于其他分级标准.结论不同研究机构应当建立适合自身临床应用的评价颈动脉狭窄程度多普勒血流参数的分级指标.目前,我院超声检测颈内动脉狭窄程度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诊断标准的准确性较高,得到临床肯定.

  • 标签: 超声检查 颈动脉狭窄 血管造影术 狭窄程度 血流参数 颈内动脉
  • 简介:目的抗凝血酶Ⅲ对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的调控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人抗凝血酶Ⅲ,使抗凝血酶Ⅲ的检测具快速、准确,且成本大为下降。方法抗凝血酶Ⅲ抗体与人体中抗凝血酶Ⅲ结合产生免疫浊度,根据浊度的不同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抗凝血酶Ⅲ浓度。肝硬化患者100例、急性心梗患者40例、外科术后患者50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患者50例,与正常对照组100例分别检测抗凝血酶Ⅲ浓度。结果经t检验统计处理,正常对照组与上述各患者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抗凝血酶Ⅲ测定对凝血和纤溶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的监测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抗凝血酶Ⅲ 肝硬化 急性心梗 凝血酶原时间
  • 简介:为评价血清恶性相关物质联合检测在肿瘤诊断及疗效观察中的应用价值,对104例恶性肿瘤治疗前及其中48例肿瘤病人治疗后进行了血清恶性相关物质浓度的测定,并与22例正常人的血清进行对照,结果表明,恶性肿瘤病人血清TSGF浓度(86.92±22.92u/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0.14±17.28u/ml),治疗后血清恶性相关物质含量有所下降,而肿瘤复发和转移时则明显升高,对恶性肿瘤病人的疗效监测和预后判定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清 恶性相关物质 联合检测 诊断 疗效观察 临床价值
  • 简介:血小板相关IgG(PAIgG)常用于ITP与其它免疫性血小板头破血小板减少的诊断。本研究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了47例ITP(包括Evans综合症)、13例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在0例无血小板减少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和31例正常人的PAIgG,并与ELISA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FCM检测的ITP患者PAIgG的荧光强度(MFI)(2.26±2.29)明显高于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0.33±0.39),AIHA(0.17±0.07)和正常对照组(0.25±0.15)(P值均小于0.01)。同时,ITP患者PAIgG阳性血小板百分率[(44.1±29.0)%]也明显高于非免疫自惭形秽血小板减少[(17.5±9.4)%],AIHA[(10.7±7.5)%]和正常对照[(16.6±8.4)%](P值均小于0.01),有13例ITP患者(23.4%)的血小板荧光峰形有异常(双峰或峰拖尾(。其中有7例只出现峰形异常而无MFI或阳性血小板百分率的改变,主这种情况在正常人的血小板未观察到,这可能反映出不同的血小数点板群体有诊断价值,用FCM测定ITP患者PAIgG总的阳必班组为87.2%,稍高于用ELISA检测的83.0%阳性率,但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85.1%。本研究表明,FCM是一个快速与敏感的测定PAIgG的方法,可成为检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常规的新方法。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 血小板相关免疫球蛋白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 简介:耳鸣、眩晕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症状。我们于1993年1~12月在门诊对71例患有耳鸣、眩晕的病人使用彩色经颅多普勒检查颅内动脉血流变化,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71例病人中男31例,女40例,平均年龄44岁。主诉单纯耳鸣21例;耳鸣伴眩晕或听力减退伴眩晕41例,其中美尼尔病7例,渗出性中耳炎4例;单纯

  • 标签: 血流变化 颅内动脉 耳鸣 眩晕病 渗出性中耳炎 听力减退
  • 简介:目的建立安全、特异的^13碳核磁共振(^13CNMR)波谱学方法,观察严重烧伤大鼠肝脏细胞糖原异生和回补反应等合成代谢功能的变化。方法成年SD大鼠在吸入麻醉下行左颈动脉和右颈外静脉插管后,随机分成40%TBSAⅢ度烫伤组(B组)和假烫伤对照组(C组)。B组伤后20min开始液体复苏,伤后72h静脉持续滴注示踪剂[1、2、3-^13C]-丙酸钠(SP),并于滴注45和60min时分别检测血浆和肝脏^13CNMR波谱、动脉血压、心率、血糖和血钠水平,运用输入-输出三羧酸循环的数学模型计算代谢参数。结果烧伤后72hB组动脉血压仍低于C组,血糖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SP对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血钠均无影响;血糖^13C同位素标记形式与肝糖一致;持续滴注SP45min时SP即可达到代谢稳定状态;B组肝脏细胞糖原异生、回补反应和丙酮酸循环的碳流量均较C组明显增强,而三羧酸循环碳流量相对减少;肝脏丙氨酸、谷氨酸和谷氨酰胺池也明显扩大。结论静脉注射SP不改变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血钠,静脉滴注示踪剂45min即能达到代谢稳态,血糖^13C标记形式可代表肝糖的^13C标记形式;大面积烧伤后72h,肝脏回补反应、糖原异生和丙酮酸循环均增强,但外周组织血糖的利用率也相应提高。

  • 标签: ^13碳 核磁共振波谱学 检测 烧伤 大鼠 肝脏
  • 简介:目的探讨肝动脉多普勒血流灌注指数(DPI)的动态变化对肝癌易感人群的随访价值.方法对180例肝硬化患者随访时行超声、血清AFP等检查,必要者行CT检查.超声检测参数主要有肝动脉DPI、肝动脉DPI增加值的百分比(DPI%)、肝动脉血流量(Qa)及肝静脉血流量(Qv),并对随访结果及肝癌诊断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180例肝硬化患者随访中临床诊断肝癌51例,其中37例为单一肿块型,9例为两枚肿块型,5例为弥漫型,肿块直径为1.3~2.7cm,平均(2.0±0.5)cm;(2)51例肝癌患者肝动脉DPI初检至发现肝癌时均有1次显著性升高,若以DPI%>26.4%作为判定肝硬化患者发现肝癌的标准,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均为100%,肝动脉DPI诊断肝癌的时间比常规超声诊断肝癌的时间提前(37.6±12.7)d;(3)肝动脉DPI值与肿块数量有关,弥漫型肝癌最高,并与肿块直径及体积大小呈正相关(分别为r=0.352,P=0.0476;r=0.359,P=0.0423),但随肿块体积增大肝动脉DPI升高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肝癌易感人群的随访中,肝动脉DPI值的显著性升高是诊断肝癌的可靠参数,与其他检查方法结合可将临床诊断肝癌的时间提前.

  • 标签: 超声检查 肝硬化 肝动脉 肝肿瘤 随访研究 肝动脉血流量
  • 简介:为建立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h-endostatin,rh-ES)体外生物活性检测方法。选用牛肾上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CE)作为靶细胞。应用酶免疫染色技术建立了rh-ES的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并探讨了rh-ES在不同剂量条件下对BCE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该法具有简便,稳定,重复性好的特点,同时证明rh-ES对BCE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 标签: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肾上腺 生物学活性 酶免疫染色技术 肿瘤抑制
  • 简介:输血在临床急救和治疗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但由此引起的血源性传播疾病和医疗纠纷也时有发生.为了解本地区血源性疾病存在的严重程度,明确血源性疾病的原因,划清疾病传播的责任,减少医疗纠纷,笔者对本院受血者进行了输血前血源性疾病指标检测,并与前两年本地区普通人群的感染情况作了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受血者 输血 感染性疾病 检测 安全输血 医疗纠纷
  • 简介:目的评价国内斑点免疫金胶体渗滤法检测结核抗体诊断结核病的文献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1978~2006)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94~2006),纳入斑点免疫金胶体渗滤法检测结核抗体诊断结核病的所有诊断性研究文献,按QUADAS质量评价标准评估,由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估。若遇分歧,讨论解决。结果共检索到38篇相关文献,质量评价结果显示,大多数文献与QUADAS质量评价标准的符合率不高。多数文献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其中31篇未清楚描述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18篇不能确定是否所有研究对象均经金标准核实,36篇不清楚诊断试验结果的解释是否采用盲法,37篇未描述是否有难以解释的结果,34篇未描述是否有退出病例。结论国内斑点免疫金胶体渗滤法检测结核抗体诊断结核病的诊断性研究质量还有待提高。

  • 标签: 斑点免疫金胶体渗滤法 结核抗体 诊断性试验 质量评价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方法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在保存过程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方法应用PRP法、BC法及SD法制备浓缩血小板,并于常规条件下保存,间隔取样检测保存期内细胞因子如IL-1β、IL-6、IL-8、TNF-α等的含量。结果浓缩血小板在保存期内随保存时间的延长,细胞因子含量升高,且浓缩血小板中细胞因子含量与其中混杂的白细胞数直接相关。结论细胞因子在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发生中可能起协同作用。

  • 标签: 浓缩血小板 细胞因子 含量 IL-8 保存 IL-1Β
  • 简介:目的评价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在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泰莱-Ⅰ型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新波)对89例正常人血清及89例HBV感染者血清用TRFIA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及HBcAb,并同时用酶标方法进行比较。结果178份血清进行检测结果同ELISA方法比较:HBsAgKappa值1.0,HBsAbKappa值0.894.HBeAgKappa值=0.8884,HBcAbKappa值=0.782,HBcAbKappa值=0.805,均显示两者之间结果高度一致性。结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检测乙型肝爽血清学五项标志物,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成本较低,可作为乙型肝炎病毒定量的另一种常规方法.

  • 标签: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定量分析脑组织中神经递质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小鼠脑组织中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L-DA)、5-羟色胺(5-HT)、5-羟色胺酸(5-HTP)、5-羟基吲哚乙酸(5-HIAA)5种神经递质的含量.结果由色谱图显示5种成分完全分离.小鼠脑组织中的L-NE为70.05±6.28、LDA110.33±10.56、5-HT50.12±6.85、5-HTP690.44±60.21、5-HIAA960.98±80.72ng*g-1.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为临床监测及科研提供参考.

  • 标签: RP-HPLC-荧光法 含量测定 小鼠 脑组织 神经递质 去甲肾上腺素
  • 简介:为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转铁蛋白受体(Tr)检测在胰腺癌中的意义,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56例胰腺癌、癌旁组织及正常胰腺组织中PCNA和Tr的表达。结果表明,获腺癌受癌旁组织PCNA阳性细胞百分率分别为71.4±3.4%和57.1±6.1%均高于正常获腺组织的37.5±5.8%;癌细胞分化愈差或淋巴结转移,其PCNA过度表达愈多。胰腺癌Tr阳性细胞百分率39.5±4.2%明显高于正常获腺组织的21.6±5.8%,且PCNA与Tr在获腺癌中的表达有一致性关系。PCNA和Tr对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及评估预后是一个较好的指标。

  • 标签: 胰腺癌 增殖细胞核抗原 转铁蛋白受体 检测
  • 简介:目的构建肝再生增强因子的酵母双杂交诱饵质粒,为进一步研究其相互作用蛋白奠定基础。方法将人肝再生增强因子的编码序列重组入pGBKT载体中,经酶切及序列分析鉴定构建正确后,转化酵母AHl09菌株,转化子在SD/-His/-Trp选择培养基上培养;滤纸法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Westemblot检测目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确地构建了人肝再生增强因子的酵母双杂交诱饵质粒pGBKT7-hALR,其酵母AHl09转化菌在SD/-Trp培养基上30℃培养65h,长出φlmm菌落,而在SD/-Trp-His培养基上不生长,β-半乳糖苷酶活性检测呈阴性。Westemblot结果显示目的蛋白以35KD的融合蛋白形式表达。结论诱饵质粒pGBKT7-hALR对宿主菌AHl09没有毒性作用,能稳定表达目的蛋白,不能自身激活报告基因,可用于酵母双杂交的筛选工作。

  • 标签: 肝再生增强因子 酵母双杂交 自身激活作用
  • 简介:目的:自主开发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MCAD,检测数字化乳腺片上的微钙化团簇,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方法:从互联网上的权威性数字化乳腺影像数据库下载69个病例,用于有效性研究;对国内29例含微钙化团簇的乳腺癌x线片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国内826例乳腺筛查x线片进行前瞻性研究.将MCAD系统对所有数字化乳腺片上的微钙化团簇检测结果与放射科医师诊断结果比较.结果:在有效性研究中,MCAD系统诊断微钙化团簇的敏感性显著高于两位放射科医师(0.925vs0.716,0.75,P<0.01),特异性则低于放射科医师(0.719vs0.938,0.938,P<0.001),平均每幅图像上有假团簇0.6个.在回顾性研究中,MCAD系统的诊断敏感性高于放射科医师(0.914vs0.716,0.8,P=0.098),假阳性团簇的检出数显著高于放射科医师(0.93vs0.03,0.07,P<0.001).在前瞻性研究中,使用MCAD系统亦获得了更高的诊断准确率.结论:MCAD系统对微钙化团簇的检测具有高敏感度,可帮助放射科医师发现隐匿于乳腺片复杂背景中的微钙化团簇,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乳腺肿瘤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放射摄影术 微钙化
  • 简介:目的寻找一种准确、敏感的检测T淋巴细胞内细胞因子水平的方法,为研究T细胞极化状态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提供可靠的手段.方法用PMA、ionomycin作刺激剂,刺激全血中淋巴细胞表达细胞因子,以monensin阻断细胞因子分泌至胞外,应用两种免疫荧光抗体同时标记淋巴细胞的膜表面特异的分子和表达并被阻滞在胞内的细胞因子,然后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本方法检测18例正常人淋巴细胞的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其中CD4+T淋巴细胞中Th1占19.51%±4.96%,Th2占15.66%±3.95%;CD8+T淋巴细胞中Tc1占16.22%±1.78%,Tc2占9.20%±1.96%;而12例妊高征孕妇的Th1、Tc1百分比例明显高于正常人(P<0.01),Th2的比例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结论双抗体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法可以客观、准确地检测淋巴细胞表达细胞因子的水平,判断T淋巴细胞的极化状态.妊高征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存在T淋巴细胞的极化水平异常,可能与妊高征的发生发展有关.

  • 标签: 流式细胞术 细胞内细胞因子 淋巴细胞 检测 临床意义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