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漏诊、误诊的原因,提高该病诊断水平。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8例最后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分析漏误诊的原因,减少漏误诊率,提高肺结核的诊断水平。结果肺结核因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合并症掩盖病情、医技检查结果误导、工作人员经验不足、诊断性治疗出现反结果干扰临床诊断等原因而易发生误漏诊。结论针对肺结核漏误诊的原因,反复多次检查确认,排除干扰性结果,提高肺结核的诊断水平,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 标签: 肺结核 漏误诊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内科急诊的一些腹痛患者的资料与临床诊断,并根据资料探讨相关的准确率及有效性。方法随机选取近两年内我院所收治的50例急诊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在经过患者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经过诊断之后得出患者的整体准确确诊率为96.4%,误诊率为1.7%,患者各项病例所占比例均有不同。结论由于急性腹痛是内科借鉴患者较多的科室之一,对于患者身体状况及相关应用检查等,应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判断,通过正确的方法更快速,更准确进行确诊治疗,为今后的治疗提供有效数据,减少今后的误诊率。

  • 标签: 内科急诊 急性腹痛患者 临床分析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沉渣检测在反映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病理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以肾活检病理为评估金标准。在进行肾活检的同日清晨,取患者晨尿,并在显微镜下进行检测。根据肾脏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3组以肾小球增殖性病变为主、非增殖性病变为主和小管间质病变为主。尿沉渣所见包括红细胞、有核红细胞和各种管型,也分为3类沉渣谱Ⅰ类以变形红细胞和红细胞管型为主的多种细胞、多种管型,伴蛋白尿;Ⅱ类呈少细胞、细颗粒或透明管型中镶嵌有核红细胞,伴大量尿蛋白;Ⅲ类少细胞、透明管型为主或其中嵌入几个有核红细胞,蛋白量少。比较不同病理改变的尿沉渣特点。结果肾小球增殖性病变为主20例中18例(90%)为Ⅰ类尿沉渣谱;肾小球非增殖性病变为主9例中7例为Ⅱ类尿沉渣谱;小管间质性病变为主3例中2例为Ⅲ类尿沉渣谱。结论尿沉渣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肾损伤的部位和严重性,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肾功能衰竭 尿沉渣 肾脏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川崎病早期误诊的常见类型、主要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以我院儿科2012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川崎病早期误诊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归纳其误诊类型,比较其与非误诊病例在冠脉扩张与心脏扩大上的差异性,深入分析川崎病误诊的原因;结论川崎病早期误诊是主客观双重因素共同导致的,不完全川崎病的增多以及医护人员诊疗中以典型症状作为川崎病诊治的主要依据是导致误诊的关键因素;结果在幼儿川崎病的诊治中,医护人员要转变惯性思维,结合临床症状,以辅助检查来降低川崎病的误诊率。

  • 标签: 川崎病 早期误诊 原因 辅助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给临床护理提高理论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选取2016年1月份至2017年6月份医院收治的脑血栓患者84例,随机分成常规组和细节组,每组患者4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细节组采用细节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CSS评分低,MBI评分高,住院时间短,溶栓延误时间时间少;急性溶栓成功率高,出院后复发率低,护理满意度高,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细节护理应用到脑血栓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各项指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溶栓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血栓 细节护理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合理的分析深井内科患者住院治疗的心理状态和情况。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100例,将其随机的进行情绪变化的分析,采用焦虑评价分析,抑郁自评标准对比分析的方法,准确的判断患者的心理状况水平,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干预分析效果,准确的分析观察随访的效果。结果100例患者中,有78例?患者伴有焦虑问题,占78%,35例患者伴有抑郁情绪,占总比例的35%,干预前的患者SAS和SDS评分标准为75分和80分左右,经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后,患者的SAS、SDS实际的评价分析标准为55分和58分。准确的分析心理干预后,患者实际的干预效果优于干预前的情况。结论神经内科的患者往往伴有多种情况的焦虑和抑郁问题,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及时改善患者的各类不良情绪问题,临床价值水平较为显著,是值得有效的推广应用效果。

  • 标签: 神经内科 患者心理 住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乳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收取时间在2015年1月20日直至2017年2月12日,并对其进行随访,在镜下观察免疫表型特点和病变组织学形态。结果根据表1研究结果显示,其中20例乳腺淋巴瘤均为女性,其中原发组患者有10例,继发组患者有10例,两组患者在双侧乳腺、单侧乳腺、B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位生存期、死亡等方面相比较,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乳腺的继发性淋巴瘤和原发性淋巴瘤的影像特点和乳腺癌较为相似,在进行冷冻切片时,应观察肿瘤的细胞形态和浸润模式,和浸润癌进行鉴别。

  • 标签: 乳腺淋巴瘤 临床病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交感性眼炎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交感性眼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病理学等全面检查,确诊病情后采用糖皮质激素、散瞳、抗生素等药物进行综合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70例患者经治疗后其视力改善效率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12个月随访显示,病情复发17例复发率为24.0%,且伤口24h以上修复及未修复者的复发率显著高于伤口24h内修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感性眼炎患者以外伤致伤几率最高,临床症状以视力下降为主,病变以葡萄膜炎发病率最多,经临床早期综合治疗后,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视力恢复效率,降低病情复发率,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交感性眼炎 临床特点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30例,试验组给予思密达治疗,对照组在试验组基础上加用金双歧。结果经过治疗,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3%。两组疗效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普通患者,单用思密达即可达到治疗效果,对严重患者,联合用药可能疗效更好,但具体方案还有待验证。

  • 标签: 思密达 金双歧 小儿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脊柱源性腹痛24例误诊误治。结果确诊脊柱结核1例,脊椎转移瘤l例,脊椎压缩性骨折4例,腰或胸椎管狭窄症3例,腰椎第3横突综合征2例,考虑腰肌纤维织炎4例,其余原因不甚明确。脊柱源性腹痛临床中并不少见,但由于对本症的认识不足,误诊率较高,有时甚至行不必要的剖腹探查。现就我院2015-2017年收治的24例脊柱源性腹痛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症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脊柱源性腹痛 误诊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临床免疫检验中影响检验质量的因素。方法作者通过结合我院实验室酶联免疫检验,对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有可能对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例如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研究人员的专业能力、试剂的平衡时间。结果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对免疫结果产生影响的突出性因素主要包括检验标本的采集时间以及试剂的平衡时间、实验室进行免疫检验的温度和湿度、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结论影响临床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流程,严格进行操作,防止其他干扰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提高临床检验的质量。

  • 标签: 免疫检验 质量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CT对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价值的研究。方法收集我院4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损伤脏器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同时对CT检查技术进行总结。结果CT扫描发现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31例,其中肝、脾、肾及胰损伤分别为10,13,7,1例。空腔脏器损伤3例,其中十二指肠损伤2例、膀胱破裂1例。多脏器损伤2例,腹后壁损伤1例。扫描结果可清楚地显示脏器损伤及其并发出血的程度和范围,对于后腹膜腔、腹壁及骨骼等的损伤,CT检查具有独到之处。结论CT及腹部超声均可作为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的有效手段,但相对腹部超声,CT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可有效降低假阴性率及假阳性率,值得作为有明显临床特征的腹部闭合性损伤首选诊断方案。

  • 标签: CT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龈岀血的主要病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85例急性牙龈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达到止血效果,大部分在0.5-1小时内止血,有7例请内科协作治疗全身性疾病,均在24-48小时内止血。止血效果达100%明胶海绵压迫止血方法为40例,占47.0%;碘酚烧灼止血法为20例,占23.5%;缝扎止血法为12例,占14.2%;电凝止血法为13例,占15.3%。结论牙龈出血原因既有局部因素,也有全身因素。对于牙龈出血患者应全面询问病史,进行仔细体检和实验室检查,了解牙龈出血病因,针对病因早期治疗。

  • 标签: 急性牙龈出血 原因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休克的病因、特点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9月于本院分娩的30例出后休克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临床表现,并通过血气分析、血常规、血生化和彩超等方式分析其休克病因,最后总结该30例患儿出现休克的病因、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结果在此次研究的30例患儿中,导致其发生休克的原因有各种原因所致感染性休克、低血糖、败血症、肺炎等多种因素,其中占比最大的为感染性休克,总共发生11例,占比为36.67%,在呼吸支持、对症治疗和循环支持等多种治疗方式下,治疗有效率为80%(24例),死亡率为6.67%(2例);临床特点中,占比较大的为皮肤变化、肢远端发凉、呼吸暂停或不规律、血压下降、毛细血管充盈以及心率异常。结论新生儿休克在临床中的发病率比较高,其中各种原因所致的感染性休克最为常见,其临床特点比较典型,如动脉脉搏减弱、心率异常、四肢肢远端发凉等,通过早期的观察可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降低新生儿休克的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休克 病因 临床特点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癌患者行螺旋CT诊断的临床基本价值。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对象为2015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治疗的病患,共有61例,经手术切片与病理观察,所有病患均被确诊为肺癌病患,对所有病患实施螺旋CT进行诊断,分析此类检查方法的运用效果。结果对比螺旋CT检查结果与肺癌病患病理分型检查结果,经螺旋CT检查病理分型检查结果来看,结果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运用于肺癌的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极高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螺旋CT 肺癌患者 诊断价值 病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病理特点、治疗方式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6例胃间质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例患者标本送检免疫组化,其CD117(+)和CD34(+)例数分别为30例和36例,S-100和SMA例数分别为31例和30例。除去失访的十例,随访的56例中良性及潜在恶性46患者均无复发及转移;恶性10例中4例术后发生肿瘤复发转移死亡,2例因其他病因死亡,其余4例均生存良好。良性间质瘤质地偏硬,交界性及恶性间质瘤大多质地较软,常有出血坏死灶。结论胃镜+活检、免疫组化是诊断胃间质瘤的有效手段;良性和潜在恶性胃间质瘤治疗预后良好,恶性胃间质瘤手术治疗尤为重要。

  • 标签: 胃间质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人民对于物质文化的需求也相应的提高了。特别是对于医疗卫生的要求逐渐增高。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护理工作虽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但是医疗卫生护理工作仍然存在较大的风险,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出现严重的后果。护理工作风险主要来源于病人和护理人员两方面,要想提高骨科患者的康复率,如何规避这些风险就显得十分必要。基于此,作者结合自身实践就骨科护理的风险因素进行以及管理对策进行分析。其中的不足之处,希望同行多加指正。

  • 标签: 骨科护理 风险因素 管理对策 医疗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产科相关因素,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减少医疗纠纷。方法运用回顾分析的方法将2016~2017年在该院产科分娩的90例新生儿窒息的病案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分析新生儿窒息相关的产科因素,分娩方式的选择对新生儿窒息的影响。结果自然产与剖宫产、阴道助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早产儿、胎位异常、巨大儿窒息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造成新生儿出现窒息情况的产科原因有很多,为了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的窒息率,需要在产前定期产检,加强对胎儿的监护,分析可能造成胎儿窒息的原因,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产科相关因素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营养不良的状况以及相应临床护理途径的方法进行临床。方法选取在2017年4月-2017年10月入住我院并将医生诊断为营养不良的102儿童患者随机自由组合后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有营养不良的儿童在临床上面均采取基本的治疗方法,但是在护理方法上却有所不同,对照组本组的51例患儿采用临床常规的护理方法对该病进行相应的治疗。观察组本组的51例患儿则是在临床常规的护理方法进一步实施临床护理途径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与护理后,将两组患儿的临床有效率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方法的满意度进行临床专业对比。结果在进行护理与研究之前,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经过专业对比后差异不显著,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但是经过两种护理方法之后,观察组的患儿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并且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途径对于改善小儿营养不良的临床效果显著,并且收获的满意度高,因此该种护理方法适于临床方面的推广。

  • 标签: 临床护理途径 小儿营养不良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学发光酶免疫法及ELISA法用于丙型肝炎抗体检测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诊的100例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每组50例。抽取两组患者血液标本,一组进行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检测,一组进行ELISA法检测。结果检测后,采用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的组别的阳性检出率(98.00%)明显高于采用ELlSA法检测的组别(46.00%),抗体检情况也明显优于采用ELISA法检测的组别。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较ELISA法,灵敏度更高,抗体检出率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丙型肝炎 ELISA 抗体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