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9 个结果
  • 简介:背景:药物性肝损伤(DILI)是一类临床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易误诊、漏诊。目的:探讨DIL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并确诊的DILI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并探讨临床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DILI患者51例,男女比例为1∶1.32,平均年龄(50.6±17.9)岁,其中60岁及以上人群占比最高(43.1%)。肝细胞损伤型为主要肝损伤类型(84.3%)。引起DILI最常见的药物依次为中草药、心血管系统药以及激素和内分泌代谢药,分别占51.0%、19.6%和9.8%。患者合并的基础疾病涵盖全身多个系统。DILI临床表现不典型,实验室检查亦缺乏特异性,5.9%的患者自身抗体阳性。大部分DILI患者预后较好,治愈率和好转率分别为21.6%和66.7%,死亡率为5.9%,死因均为肝衰竭。患者入院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水平和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与预后显著相关(P<0.05)。结论:DILI好发于老年人群,中草药的不规范使用可能是导致其发生的重要因素。DILI临床表现不典型,大部分患者预后较好。入院时ALT、AST、TBIL、白蛋白水平和PT、INR与预后密切相关。

  • 标签: 药物性肝损伤 中草药 临床特征 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评价胶囊内镜对不同消化道症状并疑似小肠疾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期间进行胶囊内镜检查的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6例患者完成胶囊内镜检查116例,共行116次检查,阳性检出率53.5%(62/116)。共发现小肠病变49例,小肠病变阳性率为42.2%(49/116),其中82例腹痛患者发现小肠病变33例(40.2%),12例腹泻患者发现小肠病变4例(33.3%),17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现小肠病变12例(70.6%)。其中炎性病变、隆起性病变最为常见。9例患者胶囊内镜胃内通过迟缓,1例患者胶囊内镜完全停滞于胃内,未至小肠,直至电池耗竭;3例胶囊内镜通过小肠迟缓;胶囊内镜在小肠内运行平均时间为369min。检查过程中患者无任何不适。结论胶囊内镜对不同消化道症状并疑似小肠疾病的就诊患者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简单、安全,并发症及风险小,依从性好。检查前充分肠道准备可提高检查质量。

  • 标签: 胶囊内镜 小肠疾病 临床应用
  • 简介:多中心应用广东天然药业发展公司提供的乙肝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38例,现将结果综合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从1995年至1997年11月系统应用乙肝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38例,符合慢性肝炎中、重度87例,男47例,女40例,慢性肝炎轻度251例,男150例,女101例。所有病例HBsAg、HBeAg及抗-HBc均阳性和/或HBVDNA(PCR法)阳性。年龄4~60岁,以18~50岁居多。病程除5例半年外,其余为3~11年不等。

  • 标签: 乙肝散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肝炎 肝炎病人 阴转率 肝功能
  • 简介:1.前言据估计,全球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多达3.6亿,我国占1.2亿[1].慢性感染者中约50%~75%有活跃的病毒复制和肝脏炎症改变,部分慢性肝炎可进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或原发性肝癌,是主要的疾病死亡因素之一[2].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自然病程漫长,可持续30~50年,并且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期间可分为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残留期(低复制或无复制期)或终末肝病期.

  • 标签: 临床应用 拉米夫定 肝脏炎症 自然病程 感染者 病期
  • 简介:脂肪乳注射液是静脉高营养药物,在ICU重症病人的营养支持中广泛应用。但通过周围静脉单独输注时,由于其浓度高对静脉刺激性大,易引起血栓性静脉炎等不良反应,且输液时间长,一般250ml的脂肪乳注射液需6~8h输完。为此,我们采用两组液体同时输注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脂肪乳注射液 静脉输注 临床应用 ICU重症病人 外周 血栓性静脉炎
  • 简介: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CAl25的变化与腹水的关系,以探讨其升高在肝硬化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40例健康对照组及82例住院的肝硬化病人为研究对象,检测其全部血清及部分腹水(10例)CAl25水平。结果肝硬化组血清CAl25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肝硬化组男女无性别差异,腹水组血清CAl25显著高于无腹水组,大量腹水者显著高于中少量腹水者,腹水中CAl25浓度高于血清浓度,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CAl25与Child分级、总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与白蛋白、白/球比值呈负相关。结论血清CAl25在肝硬化时可明显升高,在腹水患者更显著,是诊断有无腹水的一个敏感指标。

  • 标签: 肝硬化 血清肿瘤标志物 CAL25 腹水 临床研究 病例分析
  • 简介:微探头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pCLE)是一种新型的消化内镜诊断技术,可将组织放大1000倍,能同时观察组织表面形态学结构和细胞甚至亚细胞水平,提高了普通白光内镜的病理诊断速度和准确性,达到了实时“光学活检”的目的。pCLE通过内镜钳道进人体腔进行检查,较整合式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在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就pCLE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微探头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 胃肠疾病 诊断
  • 简介:目的对比观察不同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1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被分为三组,每组60例。A组给予α-2b干扰素、B组给予α-2b干扰素和C组给予α-1b干扰素治疗,三组疗程均为12个月。结果在疗程结束后,A组、B组和C组患者ALT复常率分别为68.3%、68.3%和65.0%;HBeAg转阴率分别为70.0%、71.7%和66.7%;HBVDNA阴转率分别为73.3%、73.3%和70.0%;三组患者血清透明质酸I、II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和层粘连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总费用分别为13680元、12240元和14040元(P〉0.05);但是,B组常见副反应明显重于A组和C组(P〈0.05)。结论常用国产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相似。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干扰素-Α 治疗
  • 简介:直肠癌为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故容易误诊为其它疾病。为此,对我院1998—07/2000—12间84例误诊为其它疾病的直肠癌患者,就其直肠癌误诊与直肠指检的关系分析如下。

  • 标签: 直肠癌 误诊 直肠指检 临床价值 疾病 常见
  • 简介:背景: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胰腺囊性病变的检出率逐年升高,但鉴别不同类型的胰腺囊性病变仍是临床的棘手问题。目的:分析胰腺囊性病变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纳入2003年1月一2013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胰腺囊性病变患者,对入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以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49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假性囊肿13例、潴留囊肿4例、先天性囊肿2例、浆液性囊性肿瘤(SCN)9例、黏液性囊性肿瘤(MCN)11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7例、实性一假乳头状肿瘤(SPN)3例。49例患者中16例患者无症状,其余33例患者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等。13例胰腺假性囊肿患者均有急、慢性胰腺炎或外伤病史,3例1PMN患者血清CAl9—9升高。B超、CT、MRI/MRCP、EUS诊断胰腺囊性病变的准确率分别为24.5%、32.7%、61.1%、100%。49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分别行内引流术、囊肿切除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以及节段性胰腺切除术。结论:胰腺囊性病变无特异性临床表现。CT、MRI/MRCP作为无创检查手段,应广泛用于囊性病变的诊断和评估,EUS可作为进一步检查手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案是治疗胰腺囊性病变的关键。

  • 标签: 胰腺囊性病变 囊肿 胰腺肿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背景:嗜酸细胞性胃肠炎(EG)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和病理医师对此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诊断往往延迟。目的:探讨EG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3年9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确诊为EG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内镜、影像学和治疗的资料。结果:10例EG患者的平均年龄41.9岁,4例有过敏史或哮喘史,起病至确诊时间平均25d。临床均表现为腹痛,伴腹胀、腹泻或呕吐;8例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加,CT示7例胃和小肠壁广泛水肿,分层状肠壁增厚或腹腔积液。内镜检查发现6例胃窦、十二指肠或空肠黏膜充血糜烂。所有病例经胃肠黏膜活检和(或)腹水检查明确嗜酸性粒细胞浸润。7例患者予泼尼松治疗有效,1例停药后复发。结论:EG可能并非罕见,腹痛伴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或腹痛患者CT发现胃肠壁均匀水肿或分层状肠壁增厚,或伴腹水,需考虑EG,多部位包括十二指肠降部多点活检行病理学检查发现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是确诊的主要手段。激素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和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标签: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对胃镜和(或)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恶性肿瘤33例,就其主要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调查三级医院的住院病历。结果在近13年住院病人中,共有33例经胃镜和(或)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恶性肿瘤,其中男21例,女12例,平均年龄55.7岁,病变部位以降部最常见(69.7%),腺癌(90.9%)为主要病理类型,常见临床表现依次为腹痛(57.58%)、黄疸(47.06%)、肠梗阻(24.24%)、出血(23.97%)。检查手段以内镜检查为主。结论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建议对无法解释的腹痛、黄疸、消化道出血、呕吐病人及时进行内镜检查,以提高早期确诊率。

  • 标签: 十二指肠恶性肿瘤 常见 内镜检查 腹痛 黄疸 胃镜
  • 简介:我院1997~1998年共治疗小儿急性肝炎128例,现就临床资料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28例患儿中,男76例,女52例,年龄2月~13岁,平均年龄3.5岁.诊断符合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分型标准.抗-HAV-IIgM、HBV-M,抗-HCV、抗HDV、抗HEV均采用ELISA法检测.

  • 标签: 临床资料 例临床 地区小儿
  • 简介:目的探讨梗阻性结肠癌的诊断和外科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外科1990-01/2001-06收治的175例结肠癌合并急慢性梗阻的病例,结合国内外文献,评价其外科处理方法。结果本组病例中慢性不全梗阻139例,急性完全梗阻36例,均经手术探查,一期手术切除率93.14%(163/175);切口感染率4.6%(8/175);吻合口漏发生率3.45%(5/145);病死率5.7%(10/175)。结论癌性结肠梗阻大多数为慢性不全梗阻,少数急性完全性梗阻经对症处理无缓解应在24~48h内积极支持下紧急手术,根据梗阻的部位和程度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尽可能行一期切除吻合,一期切除吻合与择期手术相比吻合口漏发生率和病死率并不增加,不能一期吻合的病例以Hartrnann手术较为安全。

  • 标签: 梗阻性结肠癌 慢性 吻合口漏 一期切除吻合 外科处理 病死率
  • 简介:我院于1996年1月至12月共收治肝炎肝硬变59例,其中并发糖尿病者24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24例中男性18例,女性6例。年龄40岁以下2例(8.3%),40~50岁14例(58.3%),50岁以上8例(33.3%)。诊断标准:(1)按照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肝炎肝硬变诊断标准;(2)即往无糖尿病史;(3)糖尿病的诊断符合WHO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空腹血糖>6.7mmol/L),24例均确诊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 标签: 肝炎肝硬变 临床分析 合并糖尿病 空腹血糖 诊断标准 肝性糖尿病
  • 简介:目的了解戊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35例胆汁淤积性戊型病毒性肝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汁淤积性戊型肝炎占同期收治戊型病毒性肝炎的15.4%(35/228).男22例,女13例,年龄55.1±13.8岁,其中≥60岁者为42.9%(15/35);乙、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者为25.7%(9/35).黄疸消退时间为71.6.±21.82(41~126)天.血清总胆红素为255.55±118.42μ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957.8±582.3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612.4±460.9u/L,碱性磷酸酶(AKP)为316.86±237.62u/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为257.74±199.66u/L,痊愈22例,好转13例.结论由戊型病毒性肝炎病毒引起的胆汁淤积性肝炎符合淤胆型肝炎的一般临床特点,但肝脏损害较重,黄疸程度高,持续时间长;老年戊型肝炎患者更易发生胆汁淤积.

  • 标签: 戊型病毒性肝炎 临床分析 治疗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白塞病消化系统受累的发生率及临床表现。方法对1994-01/2002-10哈医大二院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214例白塞病住院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有消化系统症状或实验室异常者达67例,占31.3%。23例以胃肠病变为首发或主要表现的白塞病病例中,误诊17例(64.7%),最易误诊为感染性疾病,其次为肿瘤。结论白塞病消化系统表现发生率高,容易误诊,临床应引起重视。

  • 标签: 白塞病 消化系统 临床表现 病例分析 误诊 感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