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英夫利西单抗(IFX)广泛用于克罗恩病(CD)治疗,部分患者IFX治疗失应答,具体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抗英夫利西单抗抗体(ATI)形成密切相关。目前国内尚无ATI阳性相关报道。目的:评估血清英夫利西单抗谷浓度(IFX-TLs)、ATI水平监测IFX维持治疗CD患者临床作用。方法:连续纳入2016年1月—2017年3月上海仁济医院接受IFX治疗CD患者76。检测血清IFX-TLs和ATI水平。根据CDAI评分将患者分为活动期组和缓解期组,比较血清IFX-TLs、ATI、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ESR)水平。结果:76CD患者,2(2.6%)ATI阳性,45(59.2%)患者处于缓解期,31(40.8%)活动期。缓解期组IFX-TLs[2.84(1.30,4.96)μg/mL4.08(1.29,6.72)μg/mL]、ATI[8.00(5.27,14.89)ng/mL7.00(4.40,25.00)ng/mL]活动期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484,P=0.454),而活动期组CRP、ESR水平均显著高于缓解期组(P=0.038,P=0.00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活动CRP相关(OR=6.082,95%CI:1.348~27.436,P=0.019),IFX-TLs、ATI和ESR均无关(P>0.05)。结论:CD活动性可能与CRP相关,而与IFX-TLs、ATI和ESR均无关。

  • 标签: CROHN病 英夫利西单抗 谷浓度 抗体 C反应蛋白质 血沉
  • 简介:目的研究酪酸茵幽门螺杆菌治疗价值。方法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酪酸茵(米雅BM)及三联疗法,对照组使用三联疗法,分别观察副反应发生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结果治疗幽门螺杆菌根除93.6%,副反应发生12.8%;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88%,副反应发生30%,两组相比副反应发生有显著差异(PO.05)。结论酪酸茵能显著减少Hp根治中副反应发生,且能提高幽门螺杆菌治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酪酸菌 幽门螺杆菌 治疗 三联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官能症患者系统性抗神经症治疗前后胃镜检查相关临床特点。方法257临床确诊神经官能症患者于系统性抗神经症治疗进行胃镜检查,并取胃黏膜做幽门螺杆菌(Hp)感染检测;发现有胃部病变患者经系统性抗神经症治疗后行胃镜复诊。结果首检发现浅表性胃炎51,占19.8%,未见其他严重胃、十二指肠病变;浅表性胃炎抑郁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神经衰弱、躯体化障碍、癔症依次41.18%、27.45%、23.53%、3.92%、3.92%;51病理组织切片查Hp仅发现2阳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经系统性抗神经症药物及心理治疗,但未给予胃炎对症治疗,疗后有49复查胃镜显示41胃部病变明显减轻。结论神经官能症患者胃镜检查仅显示浅表性胃炎病变,主要见于抑郁及焦虑性神经症,Hp感染极低;神经症经系统性抗神经症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而无需胃炎对症治疗,大部分胃部病变可以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神经官能症 胃镜检查 上消化道疾病 幽门螺杆菌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和病毒学变化特征。方法37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血清和肝组织HBV标志物监测,并随访临床转归。结果37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入院时ALT水平1143.64±698.32U/L,TBIL83.99±80.44μmol/L;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44.41±15.43天;血清HBsAg转阴时间55.9±44.3天,HBVDNA转阴时间39.4±25.2天;发病后6个月时患者HBsAg转阴91.9%,3(8.1%)患者发展慢性乙型肝炎,均已使用核苷类药物抗病毒治疗;发病后45天完成肝穿刺检查。结果显示,肝组织HBsAg转阴时间22.6±10.0天,阴转51.4%;肝组织HBcAg转阴时间29.8±16.5天,阴转73.0%。结论绝大多数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均可清除血液及肝细胞病毒,使病情得到较快恢复,而发病初期病毒载量可能对患者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 标签: 急性乙型肝炎 临床特征 HBV标志物 病毒清除
  • 简介:自2000年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在江西井冈山召开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制订了《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以来,至今已有6年。在此期间,国内外有关慢性胃炎研究日新月异,因而第二届全国慢性胃炎共识会议召开非常及时

  • 标签: 慢性胃炎 防治 诊断 消化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 共识意见
  • 简介:目的:探讨痔瘘患者术后坐浴进行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2018年6月90痔瘘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遵循常规坐浴护理,实验组落实全面坐浴护理。比较两组痔瘘手术患者满意水平;术后住院时间、创面痊愈时间、换药次数、坐浴次数;护理前后患者创面炎症和疼痛程度;感染、水肿等痔瘘手术并发症发生及术后排便情况。结果:实验组痔瘘手术患者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住院时间、创面痊愈时间、换药次数、坐浴次数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创面炎症和疼痛程度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创面炎症和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感染、水肿等痔瘘手术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排便间隔时间(2.31±0.71)d,且排便时较为通畅;对照组患者排便间隔时间(3.52±0.86)d,且排便通畅性欠佳,两组排便情况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面坐浴护理痔瘘手术护理干预结果确切,可减少感染、水肿等并发症,加速创面愈合,减轻疼痛和控制炎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换药和坐浴次数,患者满意水平高。

  • 标签: 痔瘘患者 术后坐浴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肝源性糖尿病指在肝病基础上继发糖代谢紊乱.目前临床上并不少见,及时诊断和正确治疗,控制慢性肝病及肝源性糖尿病发展,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就2001年3月~2003年12月收治40肝炎肝硬化并发糖尿病患者临床特点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肝源性糖尿病 临床特点 治疗分析 慢性肝病 糖代谢紊乱 糖尿病患者
  • 简介:胆总管下段及其周围疾病诊断较困难,B超和CT检查往往仅提示胆总管扩张,不能明确病因,而ERCP诊断有重要价值。本文就我院近2年ERCP诊断并经手术或病理证实61胆总管下段疾病,与其它影像学检查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胆总管扩张 ERCP诊断 诊断价值 疾病 CT检查 影像学检查
  • 简介:背景:单气囊小肠镜(SBE)作为较新小肠检查手段,可疑小肠疾病临床价值需进步探讨。目的:评价SBE可疑小肠疾病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11年7月-2013年10月成都军区总医院接受SBE检查73患者共81次检查资料,分析SBE适应证以及可疑小肠疾病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81次SBE检查,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33次(40.7%),不全性肠梗阻29次(35.8%),慢性腹痛或腹泻19次(23.5%)。SBE经口插镜深度平均为230cm,经肛平均为100cm。SBE阳性诊断67.9%,检出病变主要包括小肠溃疡、小肠炎症、小肠肿瘤和小肠息肉等。镜下治疗8,其中止血治疗5,息肉切除3。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SBE可疑小肠疾病有效诊疗手段,其主要适应证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和不全性肠梗阻。

  • 标签: 单气囊小肠镜 小肠疾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药物治疗临床工作治疗疾病重要方法,随着人类疾病不断变化,各种新特药物不断出现,作为名急诊科护理人员由于工作特殊性,参与疾病药物治疗,不仅是药物治疗执行者,还应是病人用药前后监督者。由于急诊就诊急危重症病人多,治疗时往往忽视病人观察护理,造成很多不必要麻烦。因此,急诊护士临床用药中观察护理,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药物治疗效果,起着举足轻重作用。

  • 标签: 急诊护士 护理人员 用药前 人类疾病谱 药物治疗 抢救
  • 简介:目的了解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及补体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3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恩替卡韦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采用Beckman-CoulterImmage800免疫化学系统及其配套试剂测定血清补体C3和C4,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HBVDNA水平。结果在治疗6月结束时,63患者肝功能明显好转,HBVDNA转阴,治疗前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16(25.4%)HBeAg阴转;恩替卡韦治疗前后CD3、CD4和CD8比率分别为1002.3±356.5、563.2±185.6和435.6±156.8,及1350.5±258.3、745.0±223.4和601.5±336.5(P〈0.05);C3和C4水平分别为0.705±0.102g/L和0.135±0.082g/L,及1.185±0.189g/L和0.216±0.046g/L(P〈0.05)。结论CHB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恩替卡韦治疗后能得到定程度纠正。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T细胞亚群 补体
  • 简介:第六届上海国际胃肠病学会议期间,除些常规消化道疾病进行了专题演讲和深入探讨外,还邀请了干细胞研究方面的学者,就胃癌细胞起源、将肝细胞核因子4α(HNF4α)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和Hep3B诱导其分化为肝细胞、肝癌诱导分化治疗、干细胞肝再生、干细胞生存和死亡生物特性、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炯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细胞凋广等进行了广泛和深入探讨,如何将干细胞消化系疾病研究相结合提出了新思路。

  • 标签: 干细胞 胃肿瘤 肝肿瘤 肝再生
  • 简介:Ghrelin由Kojima等于1999年发现28肽,该物质最初由大鼠胃组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生长激素促分泌物受体(growthhormonesecretagoguereceptor,GHSR)天然内源性配体,能促进生长激素(GH)释放。进研究表明.ghrelin主要来源于胃肠道,也可由下丘脑、垂体和多种外周组织器官产生。其受体体内广泛分布,具有调节GH分泌、摄食和能量平衡,影响神经内分泌以及胃肠功能、心血管系统、记忆、睡眠等多种生物学作用,近年来研究热点。

  • 标签: GHRELIN 消化系统疾病 生长激素(GH) receptor GHRELIN 组织提取物
  • 简介: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CHB患者疗效。方法43HBeAg阳性和18HBeAg阴性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4周和48周时疗效。结果在治疗24周时,HBeAg阳性组HBVDNA转阴15(34.9%)4,8周时转阴28(65.1%),而HBeAg阴性组分别转阴15(83.3%)和17(94.4%,P=0.001和0.018);两组24周和48周时ALT复常均无显著性差异(P=0.713和0.138);34HBVDNA定量〉10^7copies/ml27HBVDNA定量〈107copies/ml两组,治疗24周时,HBVDNA转阴例数分别为11(32%)和19(70%,P=0.03),治疗48周时,则分别为23(68%)和22(81%,P=0.22)。结论本研究提示恩替卡韦治疗CHB有很好抗病毒活性。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肝内转移灶cT动态增强表现特征以及肝内分布规律。方法2011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结直肠癌伴肝转移患者94,常规行三期增强CT检查。结果在94结直肠癌患者,检出肝内转移灶389个,包括环形强化灶224个(57.6%),结节状强化灶122个(31.4%),其它类型强化灶43个(11.1%);33右侧结肠癌患者肝内转移灶位于肝右叶者89个(69.5%),位于肝左叶者39个(30.5%),右叶分布比例明显高于左叶(P〈0.05);61左侧结肠癌患者肝内转移灶位于肝右叶者137个(52.5%),位于肝左叶者124个(47.5%),两组肝内转移灶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灶CT动态增强表现有特征,其原发病灶位置肝内转移瘤分布有规律,了解这些特征有助于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癌检出

  • 标签: 肝转移癌 结直肠癌 螺旋CT 诊断
  • 简介:背景:胃息肉检出逐年增高,其临床症状不明显且有定癌变倾向。目的:了解胃镜下胃息肉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2010年1月~2013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附属医院检出111胃息肉患者镜、病理资料和手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老年患者(≥60岁)胃息肉高发人群(56.8%);单发性息肉80(72.1%),多发性息肉31(27.9%);息肉主要位于胃体(52.3%);息肉直径≤0.5cm多见(69.4%);息肉类型主要为增生性息肉(40.5%)和炎性息肉(33.3%)。息肉治疗以活检钳钳除30镜黏膜下注射0.9%NaCl溶液联合高频电切摘除54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6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4,余17行外科手术治疗。12患者接受随访,其中2复发。结论:胃息肉直径较小,多为单发;息肉主要位于胃体,以增生性息肉和炎性息肉为主;治疗方式多选择镜下切除,息肉切除后有复发可能性,应加强随访。

  • 标签: 胃镜检查 息肉 治疗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本组153中男71,女82,年龄50~92岁,平均年龄68.2岁,患者发病到超声检查时间0.5h~10天,多数3天以内,仪器使用德国西门子Prima超声诊断仪和美国惠普HPImagePoint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多数患者不需特殊准备,随到随查。部分需要空腹或膀胱充盈患者嘱其下午或次展做好准备再查。检查时根据腹痛情况其腹部相应脏器进行多方位扫查,尤以疼痛部位为重点扫查区域。

  • 标签: 老年人 患者 急诊 超声诊断仪 准备 膀胱充盈
  • 简介:病例:男性,20岁.因反复腹泻8年.加重4个月而收治入院。8年前该患者食用不洁食物后出现腹痛、腹泻,经不规则服用抗生素后.症状有所缓解.以后反复出现类似症状,大便重则5-6次/天,轻则2-3次/天.多为未消化食物或水样便,有时可呈粘冻样.无脓血便或果酱便。近4个月来全身乏力加重.且烦渴、多饮,遂我院检查。查体:神清,重度营养不良貌,身高166cm.体重29kg.发育差,无男性第二性征

  • 标签: 白血症 慢性腹泻 男性 丙种球蛋白 食物 查体
  • 简介:目的:探讨给予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实施连续护理+自我管理教育其生活质量、疾病知识掌握影响。方法:从本院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中选取64分为常规组(n=32,常规护理)、干预组(n=32,连续护理+自我管理教育),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出院后1、3、6个月疾病知识掌握均显著高于常规组(χ^2=4.432、11.977、11.469,P<0.05);出院后1、3、6个月,干预组OAS量表3个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6个月时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也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且观察患者排便时间固定,每日排便次数1-3次患者例数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连续护理干预和自我管理教育,可使患者更好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有助于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结肠造口 连续护理 自我管理教育 并发症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方法118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后者加用血浆置换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白介素-18(IL-18)水平。结果在血浆置换治疗后,治疗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血清sICAM-1由治疗前548.26±150.53μg/L降至228.32±132.15μg/L,血清IL-18由治疗前723.64±160.25μg/ml降至治疗后312.53±121.39μg/ml,血清TBIL由治疗前546.11±174.86μmol/L降至178.43±87.74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由治疗前22.84±11.13%升至治疗后36.79±15.19%,上述指标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0治疗患者治愈41(68.3%),19(中期7,晚期12)死亡,58对照组患者治愈48.3%(28/58),30(早期7,中期11和晚期12)死亡(P〈0.01)。结论血浆置换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疗效可靠,能显著降低血清炎性介质水平,减轻免疫反应对肝细胞损伤,提高患者治愈

  • 标签: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血浆置换 细胞间粘附分子-1 白介素-18